?

脂肪抽吸術后結合射頻改善腰腹部形態的初步觀察

2017-07-01 22:53朱晶晶劉天一楊平周軼群郭妤
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 2017年3期
關鍵詞:腰腹部吸脂整形術

朱晶晶 劉天一 楊平 周軼群 郭妤

脂肪抽吸術后結合射頻改善腰腹部形態的初步觀察

朱晶晶 劉天一 楊平 周軼群 郭妤

目的 探討脂肪抽吸術后結合射頻對腰腹部形態的改善效果。方法 自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對7例腰腹部脂肪堆積的患者行脂肪抽吸術,術后1個月開始對吸脂區域采用射頻治療儀輔助治療,每次間隔2周,5次為1個療程;隨訪3個月,評估療效及患者的滿意率。結果 腰腹部脂肪抽吸后形態快速改善,松弛皮膚明顯緊致,術后術區皮膚軟化,局部凹凸明顯減輕,并發癥較少,患者的滿意率較高。結論 采用脂肪抽吸術后結合射頻治療可以快速高效地改善術區皮膚和腰腹部形態,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脂肪抽吸;射頻;塑形;吸脂術

脂肪局部堆積常會影響身體的形態而導致局部臃腫和正常的身體曲線消失,脂肪抽吸手術是有效的治療方法。對于腰腹部脂肪堆積過多或皮膚回縮較差的患者,大面積的脂肪抽吸后往往導致吸脂區域出現不同程度的皮膚松弛、堆積以及凹凸不平[1]。對于皮膚松弛較為嚴重的患者,如聯合行腹壁整形術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2],但由于會遺留瘢痕,很多患者會拒絕施行此類手術。因此,對于輕中度皮膚松弛或不愿接受腹壁整形手術的患者,必須要考慮其他輔助治療方法。射頻技術已經在許多疾病治療中顯示出特殊的效果,由于其具有緊致皮膚和溶脂塑形的作用[3-5],可以解決淺表性的皮膚問題。自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整形美容外科對7例腰腹部脂肪堆積的患者行脂肪抽吸術,術后1個月開始對吸脂區域采用射頻治療儀輔助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F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共7例。均為女性;年齡35~45歲,平均39.8歲。均為腰腹部脂肪堆積并伴有輕中度的皮膚松弛。均有生育史。

2 治療方法

2.1 治療前準備 患者取立位,標記腰腹部脂肪抽吸范圍,從不同角度觀察腰腹部脂肪堆積及皮膚松弛的情況,拍照存檔。行射頻治療前,清潔腰腹部皮膚,取下金屬首飾。

2.2 治療過程 采用全身麻醉的方法。于肚臍孔側壁和(或)髂腹股溝等隱蔽部位行長約0.5 cm的小切口作為抽吸孔,根據術前標記的脂肪抽吸范圍灌注腫脹液(生理鹽水1000 m l+ 1∶1000腎上腺素1 m l),15 min后,用負壓吸脂儀(北京科儀真燕山醫療技術有限公司)行全腹部及腰部脂肪抽吸,平均抽吸脂肪量為2057 m l,術后穿塑身衣。脂肪抽吸術后1個月開始對腰腹部行射頻治療(以色列ALMA公司,A cc e n t XL深藍射頻治療儀,頻率為40.68 MHz,功率為300 W,調制頻率15 MHz)。將腹部分4個區,腰部分2個區,分別手持單極、雙極進行治療。操作過程中在治療部位打圈或沿皮紋垂直方向來回滑動,并根據患者對疼痛的耐受程度及部位,選擇不同的能量強度(表1)。每次治療約120 min,每次間隔2周,5次為1個療程。

表1 治療參數

2.3 評價指標 患者與7名主治醫師以上的醫師對治療后的塑形效果(凹凸改善、水腫恢復及身體曲線改變)和皮膚恢復效果(皮膚軟化及緊致)進行評價。非常滿意3分,滿意2分,一般1分,不滿意0分。

3 結果

所有患者的腰腹部吸脂區域在射頻第2次治療后,凹凸不平開始改善,皮膚軟化,同時側腰部皮膚開始緊致,皮膚腫脹程度明顯減輕,曲線塑形效果明顯;經過1個療程的射頻治療,塑形效果及皮膚恢復效果均進一步增強,射頻治療后3個月,效果明顯(圖1)。塑形效果評分:患者組平均為2.43分(4例患者評為3分,2例患者評為2分,1例患者評為1分),醫師組平均為2.57分(5名醫師評為3分,1名醫師評為2分,1名醫師評為1分);皮膚恢復效果評分:患者組平均為2.57分(5例患者評為3分,1例患者評為2分,1例患者評為1分),醫師組平均為2.71分(5名醫師評為3分,2名醫師評為2分)。

4 討論

圖1 脂肪抽吸術后結合射頻治療前后對比 a.治療前正位 b.腰腹部脂肪抽吸術后1個月正位 c.2次射頻治療后正位d.射頻治療后3個月正位 e.治療前右側位 f.腰腹部脂肪抽吸術后1個月右側位 g.2次射頻治療后右側位 h.射頻治療后3個月右側位

隨著人們對形體美要求的不斷提高,腰腹部美學越來越受到關注。尤其對于女性,由于妊娠及年齡的增長,腰腹部脂肪堆積愈發明顯。臨床上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多為脂肪抽吸術,但對于腰腹部較膨隆或吸脂量相對較大,尤其是產后的患者,腹部皮膚回縮能力減弱,單一的吸脂常會導致腰腹部皮膚出現不同程度的松弛,且吸脂后可能出現皮膚不平整、發硬,恢復時間較長。對于皮膚松弛較重的患者最好行腹壁整形術。傳統的腹壁整形術是通過切除腹部皮膚和脂肪進行腰腹部塑形,Matarasso[6-7]根據腹壁皮膚、脂肪和肌肉的不同特點,提出了腹壁整形手術的4種類型:脂肪抽吸術、小切口腹壁整形術、改良腹壁整形術、采用或不采用脂肪抽吸的全腹部整形術。但由于術后腰腹部殘留長瘢痕及相關并發癥發生,如血清腫、皮膚壞死等,使患者對此類手術的接受度較低。

近年來,以儀器為輔助治療的方法得到快速發展,射頻技術便是其中之一。它是指通過射頻裝置發射高頻的電磁波,利用高頻電場的熱能傳導作用,使真皮層受熱,促進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收縮、再生、重組,進而達到緊致皮膚的目的[8-10]。Kaplan和Gat[11]對12例患者采用射頻進行為期7周的全身不同部位緊膚治療后,經組織病理學顯示,治療區與非治療區具有明顯區別,由于膠原纖維再生、重塑,局部增厚和局部脂肪細胞皺縮,使真皮厚度增加了49%,從而起到了緊膚的作用。我們前期利用射頻治療面部松弛及細小皺紋,同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2]。除了緊膚作用外,射頻還可應用于溶脂塑身。根據酶促理論,脂肪中的Q10酶促反應的速度在溫度升高10℃~15℃時增加1~2倍,可加快脂肪代謝;另一方面熱作用可使增大的脂肪體積變小。有研究表明,當射頻電流作用于皮膚后產生反向的溫度梯度,使表皮下方的組織比表皮溫度升高更明顯,導致深層皮膚甚至皮下組織柱狀加熱(或容積性加熱),在充分保證表皮、真皮冷卻的情況下,射頻作用于脂肪組織,脂肪細胞產生熱量,局部溫度的升高會使治療部位循環增加,脂肪組織的兒茶酚胺激素水平增加,并可通過增加脂肪酶介導的甘油三酯降解[13-15]。Boisnic等[16]通過對擬行腹壁整形手術的患者術前進行射頻治療,術后對于治療區域切除的皮膚進行研究發現,經過射頻治療后的皮下脂肪出現體積縮小,伴有胞膜皺縮,同時可檢測到該區域脂肪細胞的凋亡增加。射頻治療中不同手具的作用側重不同,我們在本次治療中結合單極及雙極治療手具,單極治療深度可達15~20 mm,可作用于皮下脂肪組織,促進治療部位循環增加,加速術后水腫消退,還有助于治療區域進一步溶脂塑形。雙極射頻作用較表淺,一般為2~6 mm,可引起皮膚結構發生改變,緊致皮膚,促進吸脂區域皮膚的回縮。

人體創傷愈合是一個瘢痕形成的過程,吸脂術后的愈合同樣如此,雖然皮膚上留有很小的切口,但是,廣泛的皮下吸脂會形成瘢痕愈合。愈合的過程包括膠原、血管、神經的再生,瘢痕由硬化變成軟化,達到新的組織平衡。一般恢復過程需要6~12個月,在脂肪抽吸恢復的過程中,部分患者會出現皮膚松弛,皮膚質地、色素改變,頑固性水腫,血腫和血清腫等并發癥。若在此恢復過程中介入輔助治療,以加快組織愈合,可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發現,患者在接受腰腹部脂肪抽吸手術后1個月,吸脂區域仍有腫脹,部分皮膚表面有凹凸不平感,皮膚皺縮,質地較硬。在進行射頻治療2次后,皮膚開始有所軟化,并加快組織水腫消退,腰腹部可覺緊實感;1個療程射頻治療結束后,腰腹部塑形效果及皮膚收緊效果均較明顯,隨訪3個月,發現腰腹部塑形效果持續存在,患者對吸脂區皮膚緊致、加快皮膚軟化及促進水腫消退方面滿意度較高,無皮下積液及頑固性水腫等并發癥發生。為了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我們主要通過控制皮膚溫度和持續治療時間。體表溫度通??刂圃?1℃~43℃。持續時間是為了充分保證生物學效應的發生和持續,因此,治療參數的設定顯得尤為重要,并且須達到累計的總能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吸脂區皮膚的感覺尚未完全恢復,在治療時應對表皮溫度進行測定,及時對治療功率進行調整,避免燙傷治療區的皮膚。

本研究初步證實,脂肪抽吸術后結合射頻治療對于改善腰腹部形態及加快吸脂區的恢復有一定療效。當然,對于腰腹部皮膚重度松弛或伴有肌肉松弛的患者仍需行腹壁整形術,但對于輕中度松弛的患者或從促進脂肪抽吸術后恢復的角度來講,射頻不失為一種腰腹部脂肪抽吸術后安全有效的輔助治療方法。

[1] Hurwitz D,Smith D.Treatment of overweight patients by radiofrequency-assisted liposuction(RFAL)for aesthetic reshaping and skin tightening[J].Aesthetic Plast Surg,2012,36(1):62-71.

[2] 袁繼龍,石杰,肖明.腹壁成形聯合脂肪抽吸技術的臨床應用[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13,24(7):395-397.

[3] Tanaka Y.Long-term three-dimensional volumetric assessment of skin tightening using a sharply tapered non-insulated microneedle radiofrequency applicator with novel fractionated pulse mode in Asians[J].Lasers SurgMed,2015,47(8):626-633.

[4] Wanitphakdeedecha R,Iamphonrat T,Thanomkitti K,et a1. Treatment of abdominal cellulite and circum ference reduction with radiofrequency and dynamic muscle activation[J].J Cosmet Laser Ther,2015,17(5):246-251.

[5] Harth Y.Painless,safe,and efficacious noninvasive skin tightening, body contouring,and cellulite reduction using multisource 3DEEP radiofrequency[J].J Cosmet Dermatol,2015,14(1):70-75.

[6] Matarasso A.Abdominoplasty[J].Aesthet Surg,2002,22(5):465-473.

[7] Matarasso A.Themaleabdominoplasty[J].Clin Plast Surg,2004,31 (4):555-569.

[8] Tanaka Y,Tsunemi Y,Kawashima M,et al.Treatment ofskin laxity using multisource,phase-controlled radiofrequency in Asians: visualized 3-dimensional skin tightening results and increase in elastin densityshown through histologic investigation[J].Dermatol Surg,2014,40(7):756-762.

[9] 馮永強,黃綠萍.射頻技術在美容整形中的應用進展 [J].中國美容醫學,2015,24(2):78-81.

[10] Fritz K,Bernardy J,Tiplica GS,et al.Efficacy of monopolar radiofrequencyon skin collagen remodeling:a veterinarystudy[J]. Dermatol Ther,2015,28(3):122-125.

[11] Kaplan H,Gat A.Clinical and histopathological results following tripollar radiofrequency skin treatments[J].J Cosmet Laser Ther, 2009,11(2):78-84.

[12] 朱晶晶,劉天一,周軼群,等.射頻提升面部皮膚及改善細小皺紋的療效觀察[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15,26(10): 589-591.

[13] Franco W,Kothare A,Goldberg DJ,et al.Controlled volumetric heating of 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 using a novel radiofrequency technology[J].Lasers Surg Med,2009,41(10): 745-750.

[14] Franco W,Kothare A,Ronan SJ,et al.Hyperthermic injury to adipocyte cells by selective heating of subcutaneous fat with a novelradiofrequencydevice:feasibilitystudies[J].LasersSurgMed, 2010,42(5):361-370.

[15] Trelles MA,van der Lugt C,Mordon S,et al.Histologicalfindings in adipocytes when cellulite is treated with a variable-emission radiofrequency system[J].Lasers Med Sci,2010,25(2):191-195.

[16] Boisnic S,Divaris M,Nelson AA,et a1.A clinical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a novel,noninvasive radiofrequency device for the long-term reductionofadipose tissue[J].LasersSurgMed,2014,46 (2):94-103.

2016-11-16)

10.3969/j.issn.1673-7040.2017.03.015.

10.3969/j.issn.1673-7040.2017.03.015

上海衛生系統優秀學科帶頭人項目(XBR2011033)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 整形美容外科,上海 200040

劉天一,Email:tianyiliucn@126.com

本文引用格式:朱晶晶,劉天一,楊平,等.脂肪抽吸術后結合射頻改善腰腹部形態的初步觀[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17,28(3):173-175.

猜你喜歡
腰腹部吸脂整形術
老年患者使用四步法眼袋整形術治療對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
A型肉毒素聯合眼袋整形術治療眼周皮膚松弛的效果研究
一種新型EMS智能腰圍在腰腹部肌肉損傷中的康復應用
淺談腰腹部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采用三切口行大腿環繞吸脂加小腿吸脂在下肢塑形中的應用
Cinderella“灰姑娘”削足適履整形術
撤稿聲明
腰腹部吸脂術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
每天十分鐘,修成小“腰”精
改進意大利電子吸脂機快速吸脂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