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管齊下,激活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

2017-07-01 02:31鄭芳
新教師 2017年6期
關鍵詞:項鏈語感識字

鄭芳

小學語文部編版低年級教材,有著詩一般的語言、童話般的意境、美妙的故事情節,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特征與認知心理。但農村低年級學生知識水平與認知能力有限,學習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學中,我們應當采取多種方式、多種手段,引導學生觀察插圖,進行猜想,反復朗讀,以拉近教材與學生知識認知的差距,激活低語課堂教學,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激發閱讀興趣,形成初步的閱讀能力。

一、引導觀察,讓插圖成為學生理解的助手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材最大的亮點就是圖文并茂,課文都有一幅或幾幅精美的插圖。這些插圖,有照片、有繪畫,形式不同,風格各異,貼近兒童的生活,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低年級學生無論理解詞語、說句、閱讀或說話,都依賴著“直觀”的因素,所以插圖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重要輔助材料。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若能充分利用插圖資源,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又能培養他們的觀察、思考、判斷等能力。例如,在教學《秋天的圖畫》時,筆者先出示課文中的句子: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邊讀邊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學生讀后提出不少問題,比如,稻子怎么成了稻海?又怎么會翻起金色的波浪呢?高粱是怎樣的?我從來都沒看到過呀!燃燒的火把是怎么樣的?“稻?!薄案吡弧薄叭紵幕鸢选边@些我們看起來很簡單的事物,可在學生眼中都是陌生的。筆者就引導學生觀察圖畫,讓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一個學生說:“我看到了許多稻子擠在一起,一片片的,好像大海一樣?!苯舆^學生的話頭,筆者啟發道:所以這就是——稻海。是呀,你看風一吹,稻?!獙W生就搶著回答稻海左搖右擺,就像海里起波浪一樣……借助圖畫,引導觀察,學生比較好地理解了課文內容,也發展了觀察能力、口述能力。

二、運用猜想,體驗閱讀的樂趣,激發識字的興趣

猜想是建立在想象基礎之上的猜測設想。猜想是一種有情有趣的學習方法,也是一種有根有據的思維過程、有滋有味的體驗過程。牛頓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想,就不可能有偉大的發現和發明?!鞭r村小學低年級學生學前識字少,大多數家長沒空也沒法指導。如何讓他們自主積極去識字認字讀書呢?教學中應順應學生的天性,不失時機地制造懸念,引導學生進行猜想,以激發學生的主動精神和探索愿望。例如教學《小小的船》一課,通過猜想、看圖、讀課題,調動了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快樂地參與課堂學習。請看教學片段。

師:孩子們,請大家猜猜看,今天鄭老師要帶大家去哪兒玩?記得告訴大家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老師您要帶我們到天上去玩?我看到圖上有星星月亮了。

生:我知道要等晚上去。星星月亮晚上才出現呢!

師:你們真棒!對,咱們要到天上玩去,不過要怎么去呢?大家再猜猜!也要說說你根據什么?

生:宇宙飛船吧!我自己想的。

生:月亮船,對!圖上小朋友已經坐上去了!

生:是呀是呀!好美的月亮船!我從“小小的船”這幾個字想到的!

師:你能認真看圖,不放過一個字。向你學習!

生:我看見小小的船下面有個樹葉的葉字,老師那是誰的名字么?

師:對,是寫這首詩的作者葉圣陶先生。大家和他打個招呼吧!讀文字,捕捉每一個字里的信息。今天我們要學葉爺爺寫的詩,題目叫什么呀?大家一起讀。

師:看到這樣一個課題,你還想知道什么?

生:這個小女孩是誰?小小的船能再帶上我們么?

師:了不起,你們是一群善于思考的孩子。

師:看、讀、想是讀好書的三大法寶。帶上這三大法寶,我們一起坐上“小小的船”玩玩吧!

讀好課題是一節課成功的一半,經過這樣的觀察圖畫,大膽猜想,學生被愉快地帶進情境中,形成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在識字與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大膽“猜讀識字”,也很能激起學生識字的興致。部編新教材在第一單元編排了“和大人一起讀”“快樂讀書吧”兩個欄目,就已經把課外閱讀納入了語文課程里了。在引導時,讓學生像偵探一樣,根據插圖,聯系上下文,以及結合語境進行大膽猜讀,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和大人一起讀”環節的《拔蘿卜》,這個故事學生在幼兒園聽過,很熟悉。先讓學生認真觀察課本的插圖,一起大聲唱歌;接著一個一個指著讀給大家聽,遇到不認識的“絆腳石”,拿起鉛筆畫個記號,根據圖或歌詞猜一猜,再看拼音驗證下,正確與否。這種猜讀方式,讓學生個個興趣盎然。

三、指導朗讀,豐富積累,培養語感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反復強調要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葉老先生也指出:“語言文字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币话愕卣f,語感強的人,不僅能準確無誤地理解,感受語言的內在意義,還能準確地捕捉語言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而朗讀正是豐富學生語言積累和培養并提高學生語感的重要途徑。低年級孩子識字量少,怎樣才能讓他們愛上朗讀,熱衷于朗讀呢?在低年級閱讀教學課堂中,文本大多是簡單的語句,課堂中應創設多種情境,不斷變換朗讀方式,變化角色,領著學生反復誦讀語句,促使學生身臨其境,讀得興致勃發,讀得有滋有味。例如,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課文第七課《大小多少》,全文節奏鮮明,朗朗上口,充分體現了語言美、節奏美、韻律美的特點。在教學時,教師先引領學生,觀察畫面,在對比中,感受到畫面上事物的大小多少。接著讓學生接讀、師生對讀等,將課文讀通讀順。然后,通過小組賽讀,擊掌互讀,個人展示讀等多種朗讀形式,讓學生抓住韻律,讀出歡快的感情,最后讓學生練習背誦課文。在反復的朗讀中,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提高了朗讀能力,也培養了語感。又比如,教學一年級上冊《項鏈》一文中“小娃娃嘻嘻地笑著,迎上去,撿起小小的海螺和貝殼,穿成彩色的項鏈,掛在胸前??旎畹哪_印落在沙灘上,穿成金色的項鏈,掛在大海胸前”這段話時,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閉目想象畫面聽讀,再打開書本找句子讀。反復感受文句意思,明白小娃娃的項鏈和大海的項鏈各是什么樣的。最后在引讀中體驗到小娃娃海灘上撿貝殼、穿項鏈海邊玩耍的快樂,從文句中感受到孩子們的愉悅心情及大海的美。

猜你喜歡
項鏈語感識字
丟失的項鏈
“讀”辟蹊徑 助培語感——指向語感培養的朗讀教學策略
環京城的“月季項鏈”來自哪里?
識字
識字兒歌
找項鏈
識字謎語
論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感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