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羌族釋比與巴楚儺戲面具的藝術形態與形成新探

2017-07-04 08:53雷煬
北方文學·下旬 2017年6期
關鍵詞:面具傳承

阿壩師范學院

摘要:釋比戲與儺戲,均起源于一種驅鬼逐疫的原始巫術,是一種世界性的古文化現象。承載著我國的數千年歷史文化,是我國古文化的“活化石”。羌族的釋比是作為中國的文化瑰寶之一,傳承和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影響深遠。巴楚灘文化經歷了儀-舞-戲的衍變過程,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成員之一,并且由單純的宗教性質逐步發展為宗教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表演性質。在巴楚的儺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儺面具成為首要表征,體現了宗教與藝術的完美融合,直接的表現了儺文化的興衰歷程和發展軌跡。本文將主要從藝術形態與其形成進行探究分析。

關鍵詞:釋比;儺文化;面具;藝術形態;傳承;

作為原始巫術的釋比系與儺戲都是一種驅鬼逐疫的,其表現形式與藝術形態是多種多樣的。羌族釋比文化蘊含著民族的文學、音樂、舞蹈、哲學思想以及民俗文化等內容,文化內容豐富多樣。釋比作為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是羌族釋比文化的傳承人,傳承的方式以口傳心授的方式來表達,以唱經為主。傳承釋比法事活動的內容,主要通過以實際觀察、記憶、模仿等方式,依托形式為各種儀式活動。通過這種形式來展示民族文學、音樂、舞蹈等,最終實現傳播釋比文化的內容,并向公眾闡釋釋比文化的意義。儺戲面具自身具備濃厚的歷史淵源、樣式多樣、特征各異,通過著重對儺戲面具的造型、色彩、工藝、功能等進行分析,對其的藝術形式進行著重分析,對面具本身的寫實、夸張、變形、虛構等多種表現手法來進行分析,并融合具有象征性的裝飾元素,生動刻畫了各種的儺戲面具角色。通過藝術形態與藝術形式來進一步探討了儺面具的神性,體會從中突出的傳統宗教意識、原始崇拜意識和民俗。在此基礎上,著重分析釋比與儺戲面具形成的藝術形態。

一、藝術形態的全民性

羌族的釋比與巴楚的儺戲面具是一種原始的巫術,起源于民間,在民間流傳至今,被人們廣為信奉,具有很強的全民性?!搬尡取痹谇甲瀹斨杏兄喈數闹匾?,尤其在羌族宗教儀式當中,其對宗教儀式進行具體負責和執行?!搬尡取?/p>

只能在男性中產生,雖在羌族社會中擁有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同樣需要參與社會生產和勞動,并不以其身份為職業?!搬尡取钡膶W習與傳授全靠口傳心授,想要成為釋比的學徒,除了具備一定社會歷史知識和經驗外,還須懂得唱經、咒語,?!搬尡取钡娜粘I钪?,有著普通農民的身份,其同樣需要進行勞動生產,而當受到人們邀請進行宗教儀式、操作法事時,需穿戴法衣法帽,手持法器,身份為羌人的“神”或巫師,執行精神意識的具象化行為。

釋比的傳承主要是師徒相傳為主,很少出現父子相傳,,大多數為拜師學藝?!搬尡取钡陌輲煂W藝可以沖破種族之間的界限,只要誠心學習,都可以拜師學藝,學徒必須心無惡念、能吃苦耐勞且記憶力強的人才能加入“釋比”的學習?!搬尡取钡膫魇谥饕ㄟ^口傳心授,所以需要記憶力強大的。在羌族民族信仰活動的祭祀與法式中充當著重要的角色。正因為“釋比”的重要性,就要求作為“釋比”,必須具備一定的定的技能,方能勝任社會角色。在決定成為一名“釋比”時,通過拜師儀式,跟著師傅較長的時間的學習、觀摩、實踐后,完全掌握“釋比”唱經的全部內容及與唱經配合使用的羊皮鼓的演奏技巧、羊皮鼓舞的跳法等,掌握各種法事活動的方法和適用范圍,熟悉各種信仰儀式的程式和內容,精通占卜、咒語等,最后通過解卦儀式完成全部學習過程,才能成為真正的釋比。

儺戲面具離不開儺文化, 字形上看,“儺”可拆分為“人”、“難”,即人遇到災難?!墩f文解字》中“儺”意為“行有節也。從人,難聲。其解釋為驅鬼的慢節奏舞蹈的意思。而《詩經·衛風·竹竿》中記載“巧笑之磋,佩玉之儺”?!皟笔恰半y”的假借字,是驅鬼逐疫的意思。

我國古代的儺文化就十分發達,最早的巫儺活動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末期。儺祭,是儺的最初表現形態,在《古今事類全書》中就有記載“昔領項氏有三子,亡而為疫鬼。于是以歲十二月,命祀官時儺,以索室中而驅疫鬼焉?!笨梢姰敃r通過儺祭來達到驅鬼逐疫,祈福避禍的目的。而在商周時代,儺祭已滲透入人們的信仰,成為關系人民生計的重大祭祀活動。在《周禮·夏官·司馬下》中有記載“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儺,以索室驅疫?!钡笪闹械摹胺较嗍稀笔亲钤绯霈F的儺祭活動的主角,他身披熊皮,頭戴“黃金四目”的面具,身著“玄衣朱裳'夕,“執戈揚盾”,以此來驅鬼逐疫。而《禮記·月令》中也有這樣的描述“季春之月,命國儺九門碟攘以畢春氣……仲秋之月,天子乃灘,以達秋氣……季冬之月,命有司大儺旁碟,出土牛,以送寒氣。征鳥厲疾?!蔽闹刑岬降摹凹敬褐隆?、“仲秋之月'夕、“季冬之月”是周代一年的中三個重要時間,人們認為,疫病霍亂和鬼神出沒最易發上在一年之中的這些時刻,因此,在一年中的這三個時段舉行儺祭活動,以此來達到免除災禍的目的。而在這些時刻依次舉行三種不同形式的儺祭活動,他們分別是“季春國儺”、“仲秋天子儺”和“季冬大儺”。而這三種的形式的儺祭也有所不同,“季春國儺”只有天子及諸侯參與“仲秋天子儺”專為天子而設而“季冬大儺”又稱“季冬鄉人儺”,舉國上下一齊參加,是規模最大的儺祭活動。

二、藝術形態的多樣性

“釋比”是羌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作為宗教的體現者和執行者,在羌民族中充當人生禮儀的見證者、民族的教導者和保護者?!搬尡取钡乃囆g形態以外在裝飾為主,其裝飾的法器類型多樣,其寓意也不同,通過法器來表現藝術形態,如猴頭帽、神杖、羊皮鼓、響鈴、法刀、法印、法袋、卦板、索卦等。他們需通曉《上壇經》、《中壇經》、《下壇經》等宗教經典,通過主持紛繁復雜的宗教儀式,給一些不合常理的事物給出合理的解釋,進而緩解人們的精神壓力,讓人們找到精神的依托。

在羌族人的人生歷程中,需要羌族“釋比”來主持的,有出生禮、成年禮,還是婚禮和葬禮,“釋比”在這些儀式中充當著不可缺少的位置,在教導和保護著羌族人民。同時“釋比”充當了“師”的角色,“釋比”在羌族中是以智者的面目出現的,承擔著教化羌人的重要任務。羌族的“釋比”在民族內部,形成了強大的內聚力,從而與其他民族區分開來。

儺面具是作為儺祭的伴生物而產生,儺面具的演變與發展,每一步都與儺祭緊密相連。面具的源頭是對原始的誘捕獵物的涂面和圖騰崇拜的觀念衍變而來。儺面具誕生的直接原因,是羌族民族對鬼神的意識,例如儺面具中最早出現的“鬼頭”;不同的年代出現的儺面具的藝術形式是不同,有的面目猙獰、變形的獸性、世俗的人物、傳奇英雄等,在面具中出現,藝術形式的表現形態與形成都是一種內涵的融入于內涵的融合。內涵也越來越豐富,涵蓋了宗教、審美、藝術、色彩、習俗等,構造了儺戲面具的猙獰的藝術之美。

三、藝術形態的文化性

“釋比”的特俗地位代表著羌族的宗教、社會、歷史、習俗等文化底蘊。巴楚的儺戲面具,是儺文化的一種體現和詮釋。在歷史上,各個國家在不同程度上都經歷過巫儺盛行的時期。如今,儺文化在發達國家幾乎已經消失殆盡,僅在東南亞、非洲、東北亞、南亞南美洲等地尚有遺存。近幾年,我國的儺文化己登上歷史的舞臺,我國的儺戲班子分赴世界各地表演有關儺面具的展覽也多得不計其數有關儺文化的研究也受到世界各地的學者關注這些使我國儺文化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我國儺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歷史積累,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可貴的文化遺產,而儺面具最能反映其文藝內涵及興衰歷程。

羌族的釋比與巴楚的儺戲面具都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象征,作為民族的代表,其文化內涵多樣,形成的藝術形態多樣。在現代的藝術領域中,對于釋比和儺面具有了新的審美和界定?!搬尡取北回灋槌绺?,儺面具為猙獰之美的藝術形態。

參考文獻:

[1] 李洋.振安夾搩的品牌開發與研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13(2).

[4] 耿靜.羌族研究綜述[J].貴州民族研究,2004(3):173-174.

作者簡介:雷煬(1990.01—),男,羌族,四川江油人,碩士,專任教師,研究方向:數字藝術,新媒體藝術,虛擬現實技術,工業設計,計算機控制(CNC)。

猜你喜歡
面具傳承
漫畫二則
面具給我的驚喜
面具中的魚
基于Web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盤繡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互聯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的傳承與突破
新媒體時代下的蒙古族文化傳播研究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南瓜面具
扎伊爾面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