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新形勢下做好“菜籃子”工程的建議與思考

2017-07-05 16:16嚴佳
經濟師 2017年4期
關鍵詞:菜籃子工業化城鎮化

嚴佳

摘要:“菜籃子”是市場物價的晴雨表,直接關系到千家萬戶,是全社會普遍關注的民生熱點、難點問題。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區人口的快速擴張,“菜籃子”基地建設滯后,“菜籃子”工程建設面臨著一系列新形勢和新環境,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都對進一步加強菜籃子工程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值得人們認真思考。

關鍵詞:工業化 城鎮化 存在問題 均衡供給“菜籃子”工程

“菜籃子”工程自1988年由農業部提出經國務院批準組織實施以來,迅速扭轉了“菜籃子”產品短缺的局面,在基本滿足城鄉消費需求的同時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成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但近年來,菜籃子工程面臨著一系列新形勢和新環境,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都對進一步加強“菜籃子"sE程建設提出了新要求。

一、新形勢下。搞好“菜籃子”工程建設的迫切性

1.新形勢下做好“菜籃子”工程建設,是促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客觀需要。近年來,在工業化和城鎮化推進過程中,由于農業比較效益低,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明顯低于二三產業,一些大中城市發展郊區“菜籃子”生產的積極性不高、意愿不強、投入不足,城市“菜籃子”生產有被邊緣化的危險。

實際上,對于大中城市來說,郊區農民科技文化整體素質較高,生產基礎設施條件相對較好,具備信息、技術、資金等比較優勢,通過組織實施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大力發展設施化、集約化菜籃子產品生產,著力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率先在“菜籃子”產業實現農業現代化是可能的,也有利于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促進城市郊區農業整體素質提高,為大中城市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2.新形勢下做好“菜籃子”工程建設,是構建區域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的具體舉措。近年來,一些大中小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人口快速增加,城區逐漸向近郊甚至遠郊拓展,土地資源日益稀缺,環保要求明顯提高,導致城市用于“菜籃子”工程的種養用地面積和各種設施急劇減少,有的地方甚至出現大片良田拋荒現象,“菜籃子”產品自給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在“菜籃子”市場運行出現突發異常波動時難以有效保證供應。

“菜籃子”產業是許多城市郊區的主導和支柱產業,也是郊區農民穩定可持續增收的重要渠道,在郊區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對于大中城市來說,組織實施新一輪“菜籃子”工程,進一步明確大中城市郊區農業的功能定位,有利于統籌城鄉土地利用和建設規劃、統籌產業區域空間布局、統籌城鄉基礎設施、統籌城鄉資源要素配置,有利于促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的形成。

3.新形勢下做好“菜籃子”工程建設,是順應農產品市場流通更為活躍大趨勢現實需要。隨著“菜籃子”生產的穩定發展,優勢區域布局已經形成,“菜籃子”產品跨區域流通貿易日趨活躍。統計數據表明,2014年我國億元以上蔬菜、肉食禽蛋、水產品、干鮮果品專業批發市場成交總額為34000億元,20年時間增長了十倍多。菜籃子生產專業性、集中性和消費普遍性、均衡性的特點,決定了今后“菜籃子”產品市場流通必將更為活躍。

同時,2015年我國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國際經驗表明這一時期往往是連鎖超市、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業態快速發展時期。組織實施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加強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產銷對接,提高“菜籃子”商品集散、加工處理、冷藏保鮮能力,有利于完善市場體系、搞活市場流通,促進“菜籃子”產品大生產、大市場、大流通格局的鞏固發展。

4.新形勢下做好“菜籃子”工程建設,是滿足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內在要求。2015年上半年我國城鎮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占消費支出的比重即恩格爾系數為46%,我國總體上已經進人小康社會。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菜籃子”產品消費需求日益多元化,已經由追求數量轉變為對質量、口味、營養、安全的追求。盡管我國“菜籃子”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近年來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個別產品質量安全事件仍處于點狀多發狀態,不能夠完全適應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質量要求和今后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持續發展的趨勢。組織實施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完善檢驗檢測體系,落實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健全質量安全風險預警平臺,有利于確?!安嘶@子”產品質量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5.新形勢下做好“菜籃子”工程建設,是轉變菜籃子產業發展方式的必然選擇??傮w來看,大中小城市菜籃子產品生產分散,組織化程度不高,基礎設施亟待改善,抗災防災能力較弱,市場運行極易受突發事件等因素影響發生異常波動。過去,多數城市“菜籃子”生產走的是一條粗放式道路,主要依靠增加化肥、農藥等投入來提高產出,科技支撐作用發揮不夠,對生態環境也造成了一定影響。組織實施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就是要高起點、高標準建設生產基地,高強度投入,高效能管理,走專業化、規?;徒M織化、標準化之路,提高科技含量,夯實發展基礎,轉變發展方式,加強市場調控,加快實現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發展目標。

二、新形勢下做好“菜籃子”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利益格局調整和消費需求變化,“菜籃子”工程建設發展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

“菜籃子”工程的最初使命,旨在解決肉、蛋、奶、蔬菜等副食品市場供應緊張。而今,“菜籃子”面臨的最大壓力已不再是“短缺”,而是時常出現的“菜籃子”商品價格暴漲暴跌,價格“過山車”、時常出現的是農民“賣菜難”、居民“買菜貴,以及農業基層薄弱、食品安全等問題,這就需要進一步做好規劃、扶持和監管工作。關于“菜籃子"SE程面臨一些新隋況、新問題歸納為以下五大壓力:

1.“菜籃子”商品保障均衡供給的壓力越來越大。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大城市土地、水等資源約束更加凸顯,城市人口快速增加,買菜吃的人多了,消費需求剛性增長,消費結構不斷升級,保障有效均衡供給的壓力日益加大。盡管目前“菜籃子”商品生產規模大,全國每年“菜籃子”商品播種面積超過3億畝,人均每天占有量1.4公斤,是世界第一;但浪費很多,消費結構升級是一個趨勢。

2.“菜籃子”商品確保質量安全的壓力越來越大。加強食品安全監管,也是“菜籃子”工程必有之義。農產品農藥殘留問題,早在2001年已引起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并啟動了“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

然而,近年來各種食品安全的事件屢屢曝光,影響了人們對農產品的消費信心。由于工業“三廢”和城市生活垃圾對農田和灌溉用水造成污染,加上農業面源污染,嚴重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同時,城鄉居民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期望和要求越來越高,可以說是“零容忍”,這幾年發生的鎘大米、毒豇豆、毒生姜等事件,給生產和消費造成了很大影響和損失。在計劃經濟時期,搞農業只有一個自然風險;改革開放后的市場經濟,又增加一個市場風險,有可能你豐收了也賣不掉;進入小康階段,增加了新的風險——安全風險。也就是說,現階段,“菜籃子”工程建設肩上扛著三個風險:自然風險、市場風險和質量安全風險,質量安全問題主要突出表現在“菜籃子”上面。

3.“菜籃子”商品保持價格平穩的壓力越來越大?!安嘶@子”產品供給容易受到季節、氣候、周期、流通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價格波動比較明顯,有的城市把“菜籃子”商品生產甩給主產區,供給依賴大市場,運輸距離越來越遠,流通環節多,導致流通成本大幅增加,也加劇了價格波動。

現階段,“菜籃子”商品多數種植、養殖處于家庭生產經營模式,產量低、品種少、議價能力差,在副食品供應鏈條中居于弱勢地位,“菜籃子”商品等副食品生產多了,一旦市場消費能力跟不上,就可能在某一段時間出現供過于求,造成“菜賤傷農”“肉賤傷農”情況出現。

這就說明“菜籃子”產品生產在較快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產業化水平低,市場發育不完善,龍頭企業規模小、實力弱,市場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不強,突出的是產業發展滯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緩慢,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較低,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多了多、少了少”的問題交替發生??梢哉f,規模小、實力弱,產品生產的集約化程度比較低,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不強,直接導致城市“菜籃子”商品價格頻頻波動。

4.“菜籃子”商品流通環節多,周轉緩慢,成本高企的壓力大?!安嘶@子”商品流通環節多,周轉緩慢,成本高企的壓力大是指“菜籃子”商品的流通長期處在時間長、消耗大、效率低、效益差的低層次上,流通渠道不暢,物流周轉緩慢。據調查了解,“菜籃子”商品的零售價和收購價差角度較大,造成這種差價的重要原因就是農產品的流通環節多且成本居高不下,包括運輸成本高、儲藏加工保鮮成本高、農產品運輸損耗嚴重、流通中介的運營費用和抽取利潤高等等。

5.“菜籃子”商品生產信息化程度低的壓力大?!安嘶@子”商品生產信息化程度低,信息不暢是農產品生產、銷售困難的重要原因。鮮活農產品市場沒有配備信息設備,供應鏈結點之間信息化程度低下,鮮活農產品流通服務系統還不完善。農戶獲得農產品生產和銷售信息主要依靠傳統方式,而來自供應網點及相關部門發布、傳播媒體及網絡的信息卻很少,并且絕大多數“菜籃子”商品經營企業沒有為農民專門提供農產品流通的信息服務,或者是服務不到位,這些都造成了“菜籃子”商品生產缺乏競爭力。

三、新形勢下做好“菜籃子”工程建設對策

面對這些新情況新困難,必須堅持把“菜籃子”作為一項民生工程來抓,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大推進力度,重點要抓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是確保菜地面積基本穩定。實施新一輪“菜籃子”工程,主要是針對一些大中城市大量占用菜地,蔬菜自給率不斷下滑,給城市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生活帶來較大影響,所以?!安嘶@子”首先得保菜地,“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要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優先將城市郊區菜地劃入永久基本農田,確保菜地面積不減少、用途不改變、質量有提高,力爭人均不低于1分菜地,狠抓地產蔬菜特別是綠葉菜,確保有效供給,綠葉蔬菜自給率達90%以上。

二是強化生產能力建設。拎好“菜籃子”,關鍵是建好“菜園子”。要在確保糧食生產基本穩定的基礎上,重點抓好蔬菜、禽蛋、鮮奶等鮮活農產品生產,加強基地建設,穩步提高自給能力。同--時,在外埠與主產區建立穩定的產銷關系,增強均衡供給能力。要大力發展設施蔬菜,推進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加強畜禽、水產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強化新品種繁育與推廣,推行工廠化育苗,加大新機械研發應用力度,開展農業信息技術服務,提升“菜籃子”生產管理水平。

三是強化質量安全監管。農產品質量安全不僅是經濟問題,還是社會問題,甚至是政治問題。要堅持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要堅持生產和監管兩手抓,在生產上,重點是深入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確保從投入品到采收全過程都做到依標生產、安全可靠;在監管上,重點是加快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確保從田間到餐桌各環節的責任可追究。就是說,城市的“菜籃子”要抓標準化的生產,要抓追溯體系的建設;如果“菜籃子”產品的生產過程是可控制的,流通過程是可追溯的,安全就是有保障的。這兩個方面,大城市都有條件率先實現。

四是完善市場流通體系?,F在“菜籃子”產品生產的+突出問題是,城市居民買得貴,而農民賣得賤,兩頭都不滿意。主要原因在于流通成本太高。長期以來,人們對抓生產還是有一些辦法,但對市場流通重視的不夠,現在要下決心補上這塊短板。要加強“菜籃子”產品產銷全過程監測預警,及時發布動態產銷信息,引導農民合理安排生產,避免一哄而上、盲目跟風導致的價格暴漲暴跌。統籌規劃批發市場建設,扶持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落實好“綠色通道”政策,發展農社、農校、農超對接和社區便民菜市,促進貨暢其流,切實把流通成本降下來。

五是完善調控保障機制。保障“菜籃子”產品有效供給,既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要更好發揮政府的調控作用。要綜合運用財政、價格、稅收、保險等手段,引導社會資源合理配置到“菜籃子”產品產銷的各個環節。探索建立重要“菜籃子”產品調控目錄制度,進一步發揮副食品價格調節基金作用,價格過低時補生產者,價格過高時補市民。完善重要“菜籃子”產品儲備制度和應急保障機制,建立健全“菜籃子”產品災害、價格保險制度。

六是加快科技創新,打造優良品牌。要進一步深化農業科技部門改革,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建立有利于科技創新的工作運行機制。要建立適應新形勢的科技創新體系,增強科技創新能力,重點開發推廣一批適應多樣化、優質化市場需求的優質專用型、區域特色型、營養保健型和出口創匯型農作物及畜禽良種,不斷提高農業的良種化程度,實現農作物和畜禽品種與國際國內市場需求接軌。要加強科技攻關,積極引進開發生物農藥、高效疫苗、安全飼料添加劑、新型獸藥、病蟲害生物防治、平衡施肥、生物肥料等高新技術,不斷提高”菜籃子”產品的生產、加工、包裝和貯運水平。

總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區人口的快速擴張,“菜籃子”基地建設滯后,“菜籃子”工程建設面臨著一系列新形勢和新環境,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都對進一步加強“菜籃子”工程建設提出了新要求,我們必須采取有力措施積極應對,把“菜籃子”民生工程建設好,讓老百姓滿意。

猜你喜歡
菜籃子工業化城鎮化
供應足 需求旺 老百姓“菜籃子”拎得很舒心
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
首都“菜籃子”裝滿“科技果”
《新型工業化》征稿啟事
夏天的菜籃子
工業化失敗的國家缺了什么?(上)
菜籃子里創業夢成真
堅持“三為主” 推進城鎮化
城鎮化
加快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