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特色小鎮發展癥結與路徑規劃

2017-07-05 08:43范遠航
經濟師 2017年4期
關鍵詞:發展質量發展模式

范遠航

摘要:通過對典型抽樣抽取出的18個特色小鎮的實地調研,文章創新性地提出從“產業發展、功能疊加、建設形態、制度供給”四個維度來評價特色小鎮,在雷達圖確定的三大發展模式和熵值法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文章針對浙江省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和特性問題,提出了具有浙江特色的普適性“四維聯動”發展路徑規劃。針對某個具體的小鎮,得分較低的維度是該小鎮發展的薄弱之處,可以借鑒普適性的路徑,對癥下藥,并根據小鎮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采取更細化更具體的建議。

關鍵詞:浙江特色小鎮 發展模式 發展質量 四維聯動路徑

浙江創建特色小鎮,有利于破解經濟結構和動力轉化的現實難題,同時也是供給側改革的一項新探索。如何從一般規律的層面概括提煉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基本路徑,既高度凝煉特色小鎮的共同特性、又充分尊重不同特色小鎮的獨特個性,使之形成具有相對普遍指導意義的建設發展模式,從而更好地助力浙江經濟發展,正是當下重中之重的戰略課題之一。

一、特色小鎮發展癥結:基于共性與特性

(一)特色小鎮在發展模式和發展質量上的共性問題

1.不同發展模式發展質量差異較大。根據熵值法綜合評價的結果,一級指標權重從高到低依次為制度供給、產業發展、建設形態、功能疊加。制度供給為影響小鎮綜合評價的最重要因素。不同發展模式間發展質量差異明顯。三大發展模式中,“產業發展-制度供給復合化發展模式”小鎮發展質量最高。

2.創新集聚困難導致產業層次不高。該問題是“功能疊加-建設形態復合化發展模式”小鎮存在的主要缺陷。對浙江而言,要進一步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一個重要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就是要促進產業集群的優化升級。但是,浙江產業集群典型表現為處于縣域經濟環境下的塊狀經濟,大多從事低端產業,生產低附加值產品,主要靠低成本獲取競爭優勢。

盡管建立了創新創業平臺,但與原有的企業結合不夠緊密,大部分地區仍然沒有擺脫舊有生產經營模式的窠臼。另外,對創業創新環境要求較高。產業基礎薄弱、區位優勢不明顯、配套設施不完善的小鎮,對行業領軍人才或核心團隊吸引能力嚴重不足。部分小鎮沒有未來前瞻產業的科技含量和高成長性,還不能占據產業制高點,行業影響力遠遠不夠,商業模式和業態創新有待深化。

3.項目聚合不足導致功能疊加松散。該問題是“產業發展一制度供給復合化發展模式”小鎮的短板。特色小鎮是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基于產業深度發展培育,實現文化、旅游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疊加。其關鍵在“功能融合”,是讓各種單一的功能發揮“1+1>2”的效用,而不是“產業園+風景區+文化館、博物館”雜糅的大拼盤,優秀的特色小鎮就好比是在面積固定的土地上,讓磚瓦和水泥以特有的方式粘合,以求最大的容積率同時又形成渾然天成的華美大廈。為何這類小鎮在功能疊加方面做的相對薄弱?根本原因是對產業、旅游、文化、社區功能融合考慮不到位。

仍以工業園區、旅游度假區、產業集聚區的舊思維來謀劃特色小鎮。產業與旅游功能融合不夠,產業與文化功能融合不夠,產業與社區功能融合不夠。

4.基礎設施落后導致形態建設不精。該問題是“產業發展-制度供給復合化發展模式”小鎮和“產業發展-功能疊加復合化發展模式”小鎮的癥結所在。當代大眾是審美挑剔的大眾,通過建設形態的改善吸引更多的人流進入小鎮,從而帶動小鎮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提升是—個大突破口。

玩具智造小鎮、核電小鎮等在這方面“失分”多多。很大—部分是由于時間過緊。距離第一批省級特色小鎮公布還不到三年,絕大多數小鎮仍致力于項目的工程建設或商業建設,以致有選擇性地相對“忽略”建設形態的完善。此方面較出色的小鎮,其實很多得益于自身先天地理優勢?!獋€特色小鎮的建設周期大多為3-5年,時間未到,氣候尚未形成,但只要是“可塑之才”,相信驗收完工時各小鎮仍將大放異彩。

5.政企管理平庸導致制度供給滯后。該問題是“功能疊加-建設形態復合化發展模式”小鎮和“產業發展-功能疊加復合化發展模式”小鎮的劣勢。在實踐過程中,由于特色小鎮建設投資額大且成效顯現陜,對投資主體實力要求很高。一些小鎮由于發展定位不當或產業相對特殊,不易在短時間內引進資質較深的市場主體,行政干預過當導致運營主體錯位,表現為招商企業領域分散、項目細碎化等現象,造成實質上的運營主體缺失。一些小鎮還在組建開發公司,而另一些小鎮盡管有名義上的市場化主體,但管理運營受政府影響仍然比較大。

(二)特色小鎮在發展模式和發展赍量上的特性問題

1.“產業發展-制度供給復合化發展模式”小鎮的特性問題。該模式的發展質量整體遠高于其他兩種模式。夢想、云棲、基金小鎮包攬了前三名。云智造、硅谷小鎮分別排名第5和第7,玩具智造小鎮雖也是此類小鎮,但其發展質量與同類小鎮相距甚遠,排名最后。

深入剖析永嘉玩具智造小鎮,它是省級特色小鎮培育對象,不在第一批特色小鎮之列,起步較晚。據了解,橋下鎮有490余家教玩具企業,但大多數是家庭作坊,成規模的企業僅幾家?;疽孕?、散、亂、差的沿街底商為主。產業相關的配套設施等嚴重缺乏,如玩具市場、停車場等,嚴重制約了教玩具產品批發銷售業的發展。且近年來教玩具產品同質化、互相壓價惡性競爭等塊狀經濟固有的通病逐漸凸顯。

2.“功能疊加-建設形態復合化發展模式”小鎮的特性問題。巧克力甜蜜、溫泉、黃酒、健康、龍塢茶鎮均屬于此模式,發展旅游業的特色小鎮在功能疊加和建設形態上有很大優勢。此類小鎮的特性問題是發展質量兩極分化明顯,甜蜜小鎮排名第4,龍塢茶鎮排名第17,其他三個小鎮集中在第9、10、11名。

3.“產業發展-功能疊加復合化發展模式”小鎮的特性問題。此模式的小鎮中,大多小鎮發展質量排名靠后。除了皮革時尚小鎮和智慧小鎮排在第6、第7,核電、汽車時尚、絲路金融、時尚智造、藝尚小鎮排名第12至16,拉低了該類型小鎮的整體發展質量。

二、特色小鎮建設“四維聯動”路徑規劃

(一)全力推進特色產業發展

1.創新集聚轉化,提升產業層次。著力打造集眾創空間、眾創隊伍、創新機制于一體的眾創生態系統。大力支持孵化器等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形成跨區域、跨行業、跨機構的創新聯盟,使各類創新要素充分融合,形成互促共進、螺旋上升的發展態勢。充分利用好工業園區“二次開發”與產業集聚區轉型升級的契機,結合特色小鎮的分類梯度培育,打造特色產業基地升級版、塊狀經濟升級版和產業集群升級版。

2.產業創新升級,科學定位謀劃。研究當地產業優勢,在符合當地產業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緊扣產業升級趨勢,鎖定產業主攻方向,構筑產業創新高地。深化商業模式和業態創新,鼓勵企業以新業態、新模式提高強化創新鏈,以商業模式創新贏得市場,以管理創新增強效益。

3.引進創新人才,發揮帶動效應。做好海外人才和“國千”“省千”等行業領軍人才的引進,落實創業場地補貼、貸款貼息、房票補助、引才獎勵,同時,不斷完善小鎮內的基礎設施和現代服務業功能配套,為創業創新人才營造—個綠色、環保、便捷、舒適的創業創新環境。招募高智力、高技能、高學歷、有著獨特思想、才華的人才。注重本地產業與開展技術合作的高校、省級以上研究院的緊密結合,充分激發各創業創新平臺活力。

(二)大力促進特色功能疊加

1.產業發展與人文環境的有機融合,挖掘獨特的文化內涵。充分挖掘小鎮的文化內涵,如產業文化、創新文化、行為文化、歷史文化。深入挖掘和提煉產業文化,并賦予其時代意義。既要內化于心。融入到特色小鎮各個項目的規劃建設中;又要外化為形,通過設計形成小鎮的VI、文化創意產品。達到塑造小鎮文化形象,提升小鎮文化品位,打造小鎮文化品牌的目的。形成獨特的產業文化和人文氣質,打造獨特的人文氣息和現代工業文明。

2.產業發展與休閑旅游的有機融合,打造獨特的旅游功能。圍繞產業定位,根據資源稟賦,將小鎮內可挖掘的景區旅游、休閑旅游、工業旅游、體驗旅游、教學旅游、健康旅游等融為一體。通過產業的品牌效益吸引游客,通過“旅游”這種無形的宣傳,讓參觀者吸收品牌效益,使小鎮的產業更具知名度。

3.產業發展與城鎮建設的有機融合,開發智能的社區功能。每個小鎮要有一個能提供創業服務、商務商貿、文化展示等綜合功能的小鎮客廳;建立公共服務APP,實現公共WIFI和數字化管理全覆蓋,來適應特色小鎮居民生活質量提高和人口結構變化的需求,建成產城人融合發展的現代化開放型特色小鎮。

(三)竭力提升特色建設形態

1.健全配套設施,切合群眾需求。通過實際情況分優先級健全配套,一是以人口密度為依據,即人流密集處優先完善交通、醫療、飲食、綠化系統,以多數人利益為先。二是以項目施工進度為依據?!獋€優秀的項目可以成為小鎮發展的核心,因此可以在重點項目附近先進行配套優化。當然也有更多的分類依據,根據小鎮的地理條件、政策條件等方面的不同,選擇合適的分類依據。

2.注重人文環境,強化協調發展。注重小鎮的建筑、設施、植被、自然環境等的融合協調發展,著力打造更有魅力的小鎮生態圈,充分考慮生態環境容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對局地景觀、水文背景、生態系統的影響,建設綠色生產、綠色生活、綠色生態、綠色能源等融合發展的美麗小鎮。另外,以人文、和諧、現代、有序的標準打造更和諧的人文特色,注重傳承歷史文化、挖掘民俗文化。

3.夯實建筑特色,塑造鮮明風格。小鎮建筑不應當只是一幢幢規規矩矩的辦公大樓或千篇一律的仿古街道,而是應該與特色產業、文化積淀相融合。在文化積淀較濃厚的小鎮,可以突出傳統建筑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在特色產業氣息較濃厚的小鎮,可以通過外立面改造、大廈形象設計等來突出現代感。在小鎮名稱設計中,可以嵌入相關元素,這一點尚未引起重視,值得借鑒的有云棲小鎮,其在名稱設計中加入了“云朵”元素,簡約的風格恰如其分地體現了小鎮的核心。

(四)建立健全特色制度供給

1.突出市場主體,完善運營管理。擯棄“政府投資、招商引資”的傳統做法,按照政企分離的原則,由投資公司統一承擔小鎮的開發建設、招商引資、對外合作、管理服務等工作。政府將工作重心放在研究促進特色小鎮快速發展的政策組合拳上來。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作用。特色小鎮尤其是制造類小鎮,必須引入市場力量強大、資金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上市公司的優勢。對于企業實力相對薄弱的小鎮,加強公司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2.注重制度創新,政府保駕護航。特色小鎮的建設涉及經濟、文化、政治、民生,必須由政府設立專門機構實施,制訂相關政策和標準,為小鎮建設掃除障礙和隱患。特色小鎮建設投資巨大,政府必須廣辟資金渠道,改革現有投融資體制,鼓勵國內各類企業、個人及外商,以多種方式參與特色小鎮建設,形成特色小鎮建設合力和資金的有效保障機制。

猜你喜歡
發展質量發展模式
新常態下獨立學院學生黨員發展質量考核評價體系研究
高職院校創客文化的發展模式
韓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發展
著力把好“四大”關口,提高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