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十一甲子 相聚再出發

2017-07-10 21:00陳茴茴
音樂周報 2017年7期
關鍵詞:追思會中央音樂學院校慶

原創 2017-06-21 陳茴茴 音樂周報

紀念黃源澧校長誕辰 100 周年專場音樂會

6月11日19:30,中央音樂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學校建校60周年暨國立音樂院幼年班成立72周年——中央音樂學院少年交響樂團專場音樂會在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音樂廳舉行。這次音樂會既是附中教學成果匯報演出,同時也拉開了紀念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建校60周年暨國立音樂院幼年班成立72周年系列活動的序幕。

歷史是根

6月12日下午3點,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建校6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紀念附中老校長黃源澧先生誕辰100周年暨追思會”在附中多功能廳舉行。參加活動的嘉賓有附中的老領導、老教師、老員工,也有成長于附中的老校友。他們大多已白發蒼蒼,容顏已隨歲月有了很大改變,盡管如此,大家還是依稀認出了對方曾經的模樣,一時間故友相聚、師生相認,臉上有見到故人的欣喜,眼中有回憶往事的閃光。在回憶黃源澧對附中發展做出的貢獻和對學生的關懷中,大家也一同回憶了自己與附中有關的往事,附中的發展歷史也在大家充滿感情的講述中得到了還原。

附中校友、音樂家劉詩昆(左二)在紀念黃源澧校長追思會上發言。

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前身是1945年成立于重慶青木關的國立音樂院幼年班,附中校友、音樂家劉詩昆在上個世紀50年代作為附中“少5”班的學生,度過了一段艱苦而難忘的少年時光。在追思會上,他總結了黃源澧老校長的幾大功績:作為中國老一代大提琴演奏家做出的專業貢獻,完善了大中小一條龍音樂教育體系,為幼年班、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中央音樂學院為代表的音樂教育事業做出重要貢獻,促進了中國管弦系的發展。他感慨說:“這次校慶活動除了紀念附中建校60周年之外,還提出了紀念國立音樂院幼年班的歷史,這令我非常高興?!彼硎?,這是附中追溯歷史、不忘最初的表現,清晰的歷史溯源是每個學校的根,繼承與發展相輔相成。少年時代是音樂人才培養的關鍵期,他鼓勵年輕音樂學子珍惜學習的機會,把學校的優良傳統繼承下去。

我因附中而精彩

作為我國第一所少年兒童音樂學校,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培養出施光南、儲望華、王立平、劉詩昆、殷承宗、盛中國、鮑惠蕎、王國潼、黃安倫、陳佐湟等我國第一批音樂大師。改革開放以來又培養了姜建華、郭昶、呂思清、黃濱、郎朗、田博年等一批批音樂人才,立于世界音樂舞臺。作為我國音樂人才的搖籃,中央音樂學院附中60年來培養出畢業生5萬余人。他們遍布海內外,許多人已成為國內外各著名藝術院團和藝術院校的骨干。

對于很多音樂家而言,附中階段的學習是人生最重要的經歷。劉詩昆說:“附中是我事業的搖籃?!庇械男S焉钋楸硎荆骸皬母叫¢_始跨進學校的門檻,就沒有離開過,以后也不打算離開?!倍葑嗉?、附中教師馬向華從1986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升入附中,保送攻讀本科、研究生,一直到2001留校任教。她說:“這里有我的童年、少年、青年,我也正在這里步入中年,同時,我也會在這里老去,我的全部都在這里,所以,這里我有收獲、有感受、也有成就,同時也缺不了某些沮喪,當然更多的還是成長的哲學,這里是我的搖籃,也是我的歸宿。這里給了我完整的基因:對音樂的愛好、對職業的忠誠、對母校的熱愛,也許這就是我理解的傳承,也是我與母校的情感。母校給我的嚴格訓練、鏗鏘意志及博大智慧,使得我在民族音樂教育的崗位上對學生不僅是授業,更是解惑。讓學生將我們幾千年的所沉淀的民族文化用技術和音樂去圓滿詮釋,是我的責任。我希望能夠為學生注入‘民族為根、國為根的意識,將民族音樂基因一代代傳下去?!?/p>

小號演奏家朱光自芬蘭留學歸國后在中央音樂學院及附中任教,作為一名附中畢業生,迎來附中60華誕的心情是無比激動的。從附小六年級到附中畢業的7年學習時間里,附中的老師給他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教誨,為專業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八袕母街挟厴I的學生都會自豪地說我們的專業水平是最好的!如今在世界各地都有我們的校友,他們為世界了解中國音樂的發展起到了橋梁的作用?!鼻嗄晷√崆傺葑嗉谊愱鼗氐侥感H谓毯笠哺杏|良多,日前他正帶著學生在哈薩克斯坦參加柴科夫斯基國際青少年音樂比賽,談到在附中的日子,他說:“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經歷,在這里,我為國家、為學校獲得了柴科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大獎,這對于當時僅十幾歲的我是非常難得的回憶,對于我們校友來說,附中是成為音樂家的搖籃?!?/p>

學術活動活躍“校慶年”

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不僅在今年喜迎60華誕的重要時刻加上了紀念國立音樂院幼年班成立72周年的內容,還將2017年全年定為“校慶年”,全年以校慶為主題開展各類學術活動。6月12日回顧歷程展望未來——校長論壇活動在附中小排練廳舉行,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上海音樂學院附中、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天津音樂學院附中等國內10所音樂學院附中校長就各校成功的辦學經驗和藝術院校未來的發展為主要內容進行了探討,圍繞我國音樂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主題深入討論,以達到促進良性互動,共同致力于音樂文化教育的提升;6月12日下午,黃源澧校長追思會在附中多功能廳舉辦,當晚在附中音樂廳舉辦了紀念黃源澧校長誕辰100周年專場音樂會;6月13日,由鋼琴教育家潘一鳴、應詩真主講的“琴壇耕耘——怎樣才是一位真正的鋼琴家”講座在附中音樂廳舉辦。

中央音樂學院附屬中學校長娜木拉介紹,作為我國對外音樂交流的橋梁,60年來學校學生在各種國際音樂比賽中獲獎者近千人,在世界舞臺上展現了我國音樂人的自信。此次把校慶活動舉辦成學術活動貫穿全年的“校慶年”,既是為了更好地展示附中教學成果,擴大與兄弟學校、與世界的交流,也是希望有更多實質內容豐富的學術活動來繼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更好地成長,讓中國音樂更好地走向世界。

猜你喜歡
追思會中央音樂學院校慶
“120萬買校慶特刊”值不值
新媒體時代音樂圖書數字出版的發展路徑探索
共享、共建、共榮
和你一起成長——寫在福師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慶之際
第十二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獲獎名單
作為一種文化的校慶:本質、功能及其發揮
家有八千精英兵 卻無一席適才位
西安思源學院舉辦陳忠實先生追思會
談校慶
金正日參加追思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