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氏之子》課堂教學實錄及反思

2017-07-13 09:05莫國夫
小學教學參考(語文) 2017年7期
關鍵詞:教學實錄教學反思文言文

莫國夫

[摘 要]教學《楊氏之子》一文,要根據編者意圖,準確定位文本在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作用、要求等,借鑒我國傳統語文教學的成功經驗,按照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心理特點展開教學,使學生真正走進文本,感受學習文言文的樂趣。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把文本讀通、讀順;結合文本情境,展開游戲活動,讓學生感受文言特點,體會人物思想;引導學生想象品味,使學生理解文言文的表達密碼。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才能更好地傳承傳統文化。

[關鍵詞]教學實錄;教學反思;文言文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19-0006-04

【教學過程】

一、初讀感受文言特點

師:很高興和五(3)班的孩子們一起學習。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的課文叫做《楊氏之子》,它選自一本古代的名著——《世說新語》。(學生齊說)

師:哦?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生:課文下面的注釋中寫了。

師:五(3)班的孩子真會學習!注釋的確可以幫助我們閱讀理解,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本領。接下來,老師想和大家一起來玩個游戲。(學生精神一振)

師:誰敢回答老師的第一個問題?

(學生面面相覷。一個學生怯怯地站起來)

師:請讀一讀課題,想想怎樣才能讀好。

(學生喜形于色,讀)

師:讀得字正腔圓。大家沒想到老師的問題很簡單吧!老師喜歡嘗試挑戰的同學,課堂上不管你有沒有答對,敢于大膽地嘗試就說明你很了不起!

【反思:課堂學習要真正發生,就要打開學生的精神世界和經驗世界。剛進入陌生教學情境的孩子,需要教師幫助他們卸下心理上自動產生的防御機制。讓孩子有課堂安全感比什么都重要!】

師:請問題目“楊氏之子”是什么意思?

生1:“楊氏之子”就是姓楊人家的兒子。

師:對,“氏”在古代指家族,“楊氏之子”自然指“楊家的兒子”。

師:請問你貴姓?(教師把手搭在一個男孩子的肩上)

生1:老師,我姓黃。

師:要是在古代,那你就可以說成是——

生1:黃氏之子。

師:真好,孺子可教也。(指一個女生)你姓什么?

生2:老師,我姓金。

師:那你在古代,就可以說成是——

生2:金氏之子。

師:嗯?金氏之子嗎?

生2:哦,不對,是金氏之女。(笑答)

【反思:教學其實就是不斷建立聯系的過程。知識的價值就在于意義的擴展和延伸。此處文言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聯系,意在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p>

師:這下對嘍!這是一篇古人寫的文章,我們把它叫做古文或者文言文。這是我們小學階段課本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和我們以前學的文章有很大不同。自個兒先讀讀,看看和以前學的課文相比有什么不一樣。

(學生自由朗讀)

生:古代的“曰”就是今天的“說”。

師:對,古時候寫文章很多的表達習慣與我們現在不太一樣。

生:古文一般都很短,我們學的課文都很長。

師:古文不一定都很短。但我懂你的意思,你是說相對而言,這篇古文比較短。古文最大的特點就是“言簡義豐”(板書),文章很精煉,但意味深長,需要更加認真地學習。

生:古文很難讀,也不太容易懂。

師:對啊,不好讀,也不好懂,畢竟離我們現在年代久遠了。

【反思:讓學生在懵懂的狀態下第一次自讀文言文,比較它與白話文的差異,他們感受是真實而新奇的。這樣的最初閱讀體驗是十分寶貴的,這也是本課的啟蒙價值之所在?!?/p>

二、多種形式讀通全文

師:老師帶領著大家一起讀,我讀一句,你們跟讀一句。特別注意每一個字的讀音。

(教師讀一句,學生跟讀)

師:第一遍就能讀成這樣,看來五(3)班的同學水平很高。接下來,請你們跟著老師再讀一遍,這一次不但要讀正確,更要注意句子的節奏、停頓。

(教師范讀第二遍,學生跟讀)

【反思:小學文言文的啟蒙學習,首要是讀正確。教師要放下身段,親自示范,讓兒童在教師的朗朗聲中感受文言文的音韻及文本的魅力。恰如兒童幼時牙牙學語,需要一絲不茍,讓兒童在跟讀中初步揣摩文言文的句讀?!?/p>

師:接下來,你自己讀,邊讀邊想。你覺得哪些句子比較難讀,好好體會一下,也可以拿筆在書上邊讀邊做記號。

(學生自由練讀,反饋)

生:我認為“孔君平詣其父”這句話難讀。

師:是因為這個“詣”字難讀,是嗎?請你跟我讀——“孔君平詣其父”。

(學生跟讀)

師:知道“詣”是什么意思嗎?

生:是拜見的意思。

師:你怎么知道的?

(學生一時語塞)

師:你原本就知道嗎?

生:不是,是……

師:實話實說,不難為情。

生:我是從書上的注釋中看到的。

師:這不是挺好嗎?說明你會讀書,有什么好難為情呢?你不但回答對了,還告訴了大家一個學習古文的重要方法——學會看注釋來理解。

師:這句話中有一個“其”字?!捌洹钡囊馑荚诠盼闹薪洺kS著上文人物的變化而變化。在這里,“其”指誰呢?

生:“其”指楊氏子。

生:我覺得“孔指以示兒曰”也比較難讀。

(教師問“指”和“示”的意思。教師范讀,“孔/指以示兒/曰”。學生跟讀)

師:現在,我請一位同學來通讀全文。有誰愿意嘗試?

(一個學生通讀全文)

師:老師特別欣賞他讀的一個句子。誰來猜,是哪一處?

生:我覺得“為設果”讀得特別好。

師:為什么呢?

生:因為“為”是個多音字,應該讀第四聲,這里他讀對了。

師:分析得很有道理,但老師覺得這句還是太簡單了。還有一處,誰再猜?

(學生嘗試)

師:看來難覓知音啊。老師覺得最后一句“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他讀得特別好。我請他再讀一次,你們注意聽。

(學生再讀)

師:注意了嗎?最后一個“夫子家/禽”他做了停頓。在今天,我們說的“家禽”是雞鴨等禽類;而在古代,“家”和“禽”應該分開來理解,指“家里養的鳥”,“禽”指鳥。所以,此處要有明顯的停頓。(再請學生讀)

【反思:從模仿讀到基于理解的讀,這是學力的提升。這樣,讓學生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朗讀中哪些詞句需要討論理解,教師應以學情為第一考量?!?/p>

三、初步了解文本大意

師:這篇古文主要寫了幾個人的故事?

生:兩個人,“孔君平”和“楊氏子”。

師:思考一下,文中哪幾句在寫“孔君平”,哪幾句在寫“楊氏子”。

(學生快速地瀏覽)

師:好,那接下來我們要玩第二個游戲了。這樣,我們合作著來讀課文,我來讀描寫“孔君平”的話,你們讀“楊氏子”的話,好嗎?

(師生合作朗讀,其中學生讀“為設果,果有楊梅”)

師:為什么你們讀了“為設果,果有楊梅”?這句沒寫人物啊,你們怎么那么肯定這句是描寫“楊氏子”的?

生:因為是孔君平去做客,既然孔是客人,那楊氏子作為主人,理應招待,所以是“楊氏子擺設水果”。

師:也就是說,是“(楊氏子)為(孔君平)設果,果有楊梅”,是嗎?

師:所以,除了可以借助注釋來理解外,我們還可以聯系上下文來理解。明白了這點,我相信你們對大意肯定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桌之間互相交流一下你對文章的理解。

(學生合作學習、交流,逐句解釋)

【反思:分角色對讀,朗讀學習的目標已經從基于詞句的理解抵達了基于文本的整體把握。這樣的朗讀學習設計,為學生粗通文意奠定了認知基礎?!?/p>

師:你覺得他們倆家關系怎么樣?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他們的關系肯定比較好?!案覆辉?,乃呼兒出”說明,孔君平和楊氏子肯定認識,要不然叫不出他的名字。

師:有道理,請你接著解釋。

……

師:“此是君家果”中“君”你怎么理解?

生:是“你”的意思。

師:“君”在古代是對對方的一種尊稱,相當于現在的“您”。

(教師適時板書:“楊梅 楊家?!睂W生解釋“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后,教師板書:“孔雀 孔家?!保?/p>

師:怎樣的回答才能稱之為“應聲答曰”?

生:就是不假思索地回答。

師“未聞”呢?

生:“未聞”是沒有聽說的意思,“聞”就是聽說。

師:在現代文中,你還知道哪些“聞”的解釋為“聽說”的詞語?

生:耳聞、聞所未聞……(教師相機板書)

【反思:文言是現代漢語的源頭。這樣的聯系,讓學生看到了漢語發展的內在一致性,便于學生舉一反三?!?/p>

師:這句話中為什么說是“夫子家”,而不直接說成是“您家”?

生:因為“夫子”和剛才您說的“君”字一樣,也是對對方的一種尊稱。

四、感受楊氏子之“惠”

師:接下來,咱們就來玩第三個游戲。文中最后兩句很有意思,我們一起來表演當時的場景。老師做孔君平,誰來做楊氏子?

(一個男生起立)

師:我們現場沒有楊梅,那就只好用這個鉛筆盒來當楊梅了。(學生笑)

(師生合作表演?!按耸蔷夜??!薄拔绰効兹甘欠蜃蛹仪??!保?/p>

師:不要太嚴肅,他們是熟人,注意這個“應聲”該如何表演。

(一個女生上前表演)

師:“此是君家果?”

生:“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保▽W生迅速接上)

師:“這是你家的果子?”

生:“我可沒聽說孔雀是您家的鳥?!保皶r應對,聲情并茂,現場掌聲)

師:同學們,這就叫做“應聲答曰”。

師:楊氏子的回答中,有“未聞”兩個字,我覺得這兩個字即使不加,也能讓孔君平無言以對,而且氣勢上更勝一籌。你們怎么看?

生1:“未聞”二字不能刪,這是一種婉轉的說法,畢竟孔君平是長輩。

生2:而且這樣說話很俏皮,給孔君平保留了面子。

師:也就是說,這個楊氏子不但聰明,還很有教養,是嗎?

師:你還從哪些地方感受到楊氏子很有教養?

生:“為設果”。

師:這也正好印證了課文中描寫楊氏子的哪一個字?

生:“惠”字。

師:老師查了字典,“惠”除了聰慧之外,還有一種意思是表示善良、有教養。

(師生一起書寫“惠”。教師點撥:注意臥勾,把這個“惠”字記在腦中,刻在心里)

【反思:此處在多次教學實踐中都有比較好的效果。從情境表演出發,通過比較、聯系、歸納等教學策略,學生對關鍵詞匯的理解已經從初步體會抵達了深刻體驗。這是一種語言與精神的共生?!?/p>

五、探尋文言文寫作的“密碼”

師:同學們想象一下,當孔君平聽完楊氏子的回答后,當時會作何感想。請你試著想象一下孔君平當時的神態、語言,試著寫下來,就寫在課文的結尾。你可以用現代文寫,也可以用古文嘗試著寫。

(學生想象寫話,并交流)

師:既然孔君平有如此多的想法,課文為什么不把這些想法寫進去,而是到這里戛然而止呢?

生1:寫了也就不會有這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了。

生2:寫了就不會讓讀者產生如此多的聯想。

師:文言文就是這樣言簡義豐、惜墨如金。

生3:因為課題是《楊氏之子》,孔君平不是文章中最主要的人物,所以就不寫了。

師: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啟示,我們寫文章要注意突出主要人物,其他人物則可簡略一些。

(學生嘗試背誦《楊氏之子》。教師補充課外文言文《道邊苦李》,讓學生再次領略小古文的言簡義豐)

【課后思考】

結合本課教學及日常觀察到的文言文教學現狀,筆者有一些思考,和大家分享。

一、文言文啟蒙在語文教學版圖中應有合適的位置

如王國維所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學,一代也有一代之語言。文言文作為過去農耕時代的產物,代表的是一種慢生活的語言和思維方式。它顯然已不能適應現代更加復雜、更具邏輯性、信息量更大的世界。但文言文作為現代漢語的源頭,我們仍需保持一份溫情和敬意,更何況它還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

對文言文在兒童語文學習中該占的份量及學習方式,各路學者因自身經歷及所據立場不同,不少結論如同水火兩立。筆者以為,夸大其詞和拔高要求,視而不見和棄如敝屣,都是對未來不負責任的表現。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給予文言文合適的定位,而不是如當下的教學現狀,只是一種點綴和裝飾。

小學文言啟蒙首要的是材料。材料質地需清新、淺顯、有趣、典雅。除詩詞外,文言文首選小故事,特別是機智幽默類是上上之選。如,這篇《楊氏之子》就是佳作。

二、遵循以朗讀為核心的基本閱讀規律

文言文言簡義豐,單音而韻長,講究音律的起伏流轉,因此文言文大多讀起來朗朗上口。而兒童對音韻的感受優于成人,所以當他們初讀文言時,首先感受到的不是意義,而是音韻。通過放聲朗讀,可獲得對文章整體的初步感知。

文言的讀,必須扎扎實實,從嚴要求,力求正確流暢。誠如朱熹所言: “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比绫菊n一開始教師的反復范讀及學生的跟讀,就是出于這樣的考慮。

但讀忌單調,防止引起學生的認知和審美疲勞。文言的讀因目標指向不同,形式也迥異。猜讀、跟讀、正讀、對讀、誦讀等,均可順勢而為。

如前面教例所示,隨著課堂的推進,朗讀需與文本理解、情感體驗交融進行。朗讀不僅是感受語言的音韻句讀,更能獲得對人物形象和敘事情節的感知,實現讀中體驗、讀中求義的目標。誠如曾國藩所言:“非高聲朗讀則不能展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韻?!?/p>

三、文言文啟蒙教學更要有游戲精神

人天然有趨利避害的動物本能。孩子更甚。他們會被愉悅吸引,而抗拒枯燥乏味。如何讓文言文教學吸引孩子,是教師的專業考量。

本課教學,我力求體現自己一貫提倡的游戲精神。比如,把三個學習任務并不高明地改裝成三個游戲。從教學的現場來看,學生還是因為這樣的轉換而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當然,課堂本身的安全感、愉悅感和習得感都是游戲精神的核心要素。

面對離學生現實生活遙遠的另一種語言范式,如何開發整合文言文中的游戲元素,如何把文言文內容進行游戲化學習的包裝,如何在教學行進中堅持自由與快樂的追求,都是我在本堂課教學中思考的問題。

個人認為,讓學生把文言文學習與好玩快樂畫上等號,這才是基于兒童認知科學的文言文啟蒙教育。

對當下的語文學習來說,文言文對孩子的精神和言語生命有價值,但遠不是最主要的。對于浩如煙海的文言文和過往的學習方式,我們絕不應神神叨叨的“復古”,而應堅持拿來主義,讓其成為兒童語文素養和精神版圖中的一塊拼圖。

(責編 韋 雄)

猜你喜歡
教學實錄教學反思文言文
小題精練(二) 文言文翻譯
小題精練(一) 文言文翻譯
《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與反思
高等數學的教學反思
《數字編碼》教學實錄及反思
讓文言文閱讀在選擇中漸進——以《師說》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