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層權力、內部控制與會計穩健性

2017-07-18 11:38長春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賈萬軍姜佩岑
財會通訊 2017年18期
關鍵詞:穩健性盈余管理層

長春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賈萬軍 姜佩岑

管理層權力、內部控制與會計穩健性

長春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賈萬軍 姜佩岑

本文利用回歸模型分析了2013-2015年滬深兩市主板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驗證了內部控制、會計穩健性與管理層權力的相互關系。研究表明:大多數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質量較高,但仍有個別公司的內控指數較低;會計穩健性受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質量高低的影響;管理層權力的集中會阻礙公司內部控制提高會計穩健性的作用。

管理層權力 內部控制 會計穩健性

一、引言

自美國安然財務丑聞事件后,財務信息安全問題引起了各國重視。為了健全財務信息監管機制,美國采用立法的方式規范公司治理制度,強化內部控制機制,提高會計穩健性。在我國,財務信息安全問題也層出不窮,為了滿足個人的經濟或政治目的,利用偽造或夸大收入等手段進行會計的確認和計量,公開發布不真實的財務信息,致使企業巨額虧損,破壞了證券市場經營秩序。

二、文獻綜述

(一)國外文獻 在內部控制質量方面,Kam C.Chan(2008)認為內控質量低的公司需要付出較多的盈余管理精力,會計的絕對應計賬戶的利潤高,因此財務報告的盈余質量較高。Beaver等(2000)認為內部控制質量較低的公司普遍存在應計項目的較高正負異常和較低的絕對異常,易造成盈余管理較低,且內部控制質量審計持續變化的公司,會使應計質量和內控質量保持相似變化。在會計穩健性方面,Basu(1997)率先利用會計盈余與股票回報率模型證實了會計穩健性的存在。在穩健型會計政策下,相比資產而言,債務能夠及時確認,因此,利用賬面價值法,即賬面資產和市場價格的比值,可以衡量會計穩健性。Ball.,Shivakumar(2005)在Basu模型基礎上重塑了另外兩種穩健性計量模型,進一步拓寬了會計穩健性的應用范圍。Watts(2003)探究穩健性的動因發現,企業所有者和經營者的代理契約能夠優化投資決策,所有者與債權人的債務契約能夠規避股東利潤過度分配風險,因此,企業契約關系導致了會計的穩健性。在內控質量和會計穩健性關系方面,Beng(2008)研究三年內對外公布內控審計意見的公司發現,內控質量低的公司的會計穩健性較差,但提高內控質量會改善會計穩健性,利用回歸模型分析得出,對外披露出內部控制質量較低的企業,其穩健性表現較差,但穩健性提高水平和內控質量整改力度保持一致。Mitra(2013)研究不同類型公司的內部控制質量和穩健性的相關性發現,薩班斯法案約束下,對外公布公司內控質量低的公司會盡可能地提高會計穩健性。在管理層權力方面,不同學者對管理層權力解釋不同,Lambert(1993)從組織級別、管理者資產、信息掌控和組織任命四方面構建了權力模型。Ahmed and Duellman(2007)研究發現,若董事長和CEO兩職兼任,公司管理層為了避免其約束較少,會進行管理決策地干預,降低會計穩健性,但并未驗證兩職兼任與會計穩健性的相關作用。

(二)國內文獻 在內部控制質量方面,方紅星等(2011)利用內控質量報告的披露衡量內控質量高低時發現,內控質量越高越不易進行盈余管理。馬士振等(2012)驗證了建筑行業上市公司中較高的內控質量能降低審計費用,構建判斷矩陣進行層次分析法得出專家意見依靠科學的內控評價體系。通過內控評價指標分析,內部控制和外部審計的交換性會隨審計費用的增加而減弱。在會計穩健性方面,顧玉萍等(2013)分析財務數據得出會計盈余具有穩健型特征,利用Basu研究成果驗證了我國證券市場穩健性的存在。通過研究我國上市公司八年的數據樣本,利用多種模型驗證后發現,穩健性有逐年提高的趨勢。由于大股東能夠掌握核心經營決策權,當收益分配權小于控制權時,大股東會操控會計信息以謀求個人利益,因此大股東控權比例會阻礙穩健性水平。若能有效控制大股東權力,財務信息質量將得到有效提高。在內控質量和會計穩健性關系方面,方紅星等(2011)通過構建內控評價指標體系,分析出內控質量能夠約束管理層的激進會計政策,使會計穩健性與內控質量共同提高。徐虹等(2013)研究發現,內控質量和穩健性優化能夠減少企業交易成本,且兩者之間具有替代性,外部紕漏內控制度缺陷的公司穩健性差。在管理層權力方面,趙息等(2013)發現若公司內控治理機制不健全,缺少內控標準,管理層權力會限制內控信息的公開,股權結構會阻礙公司薪酬管理制度,影響內部控制制度。張兆國等(2012)認為產權特征決定了企業管理層的穩健性,,管理層權力過大,會造成管理業績與薪酬呈現負相關關系。

三、理論分析和研究假設

會計穩健性要求預期收益的確認要晚于預期損失的確認,以此確保收益確認的高度證實性,從而抑制夸大會計盈余和凈資產的風險。國外學者研究表明會計穩健性還有利于避免代理沖突,提高契約執行效率,更好地保護所有者和債權人利益。穩健性會計政策不會造成會計盈余高估,避免了管理層高額收益的獲取,損失的及時確認也能抑制管理層的高風險投資。穩健性會計政策還能優化企業債務,及時向債權人傳遞財務惡化信息,保障債權人利益。因此,穩健性會計政策在約束管理者權力的同時,還能有效轉移權力給其他投資者。國內學者研究出現了兩種結論,一部分學者認為穩健性會計政策是普遍存在的,趙春光(2004)認為自1998年后我國才出現了會計盈余穩健性水平,陳旭東(2007)卻認為2001年后才出現。另一部分學者卻始終未分析出上市公司數據與會計的穩健性水平有關。作為會計確認標準,穩健性原則能夠讓上市公司保持謹慎的態度,采用穩健性會計政策進行經營管理,提高了公司的財務信息質量?;谝陨戏治?,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一:會計穩健性保證了我國上市公司的會計盈余

從契約理論角度,當公司所有者和經營者存在委托代理關系時,若預期會計盈余未能實現時,管理層會采用激進的會計政策來避免自身利益受損。為了避免上述現象產生,所有者會以契約的方式約束管理層的機會主義動機,確保管理層全面考慮個人利益和股東利益。因此,管理層為了體現其業績獲得高收益,會及時入賬好信息,延遲入賬壞信息,造成會計穩健性降低。當債權人和管理者存在債務關系時,若債權人不能收回預期本息時,為了規避風險,債權人會約束公司的會計收益,管理層為了完成債權人的任務,會采用提前確認收益而延遲確認損失的這種激進的會計政策謀求自身利益,削弱了會計穩健性。高效地內部控制機制能夠監督管理層日常經營管理活動,約束其逆向選擇,遏制管理層采用激進的會計政策,營造出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提高了員工的主人翁精神。因此企業可以依靠良好的內控機制,采取穩健地會計政策,強化薪酬契約和債務契約的執行力。從公司治理理論角度,國內外學者研究表明,公司內部控制質量影響了會計穩健性。一方面,內部控制質量較高的企業會采取穩健的會計政策緩解委托代理間的矛盾,提高契約有效性,降低企業風險。其次,當公司內部控制質量較高時,能夠及時進行會計人員的培訓,提高會計人員職業素質,保證會計人員業務處理的穩健性。再次,當公司內部控制質量較高時,具有債務關系的雙方會互相監督約束,對外披露的財務信息較為真實可靠,充分發揮了會計穩健性。最后,內部控制質量較低的企業會阻礙損失的及時確認,不能有效評估資產減值損失,投資管理決策缺乏監管力度,嚴重降低了會計穩健性水平?;谝陨侠碚?,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二: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質量提高了會計穩健性

通過國內外學者研究發現,當公司所有者和管理者不同一時,管理層擁有公司管理的控制權。若公司治理結構不健全時,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性,使管理層權力過度夸大,會逐漸損害所有者權益,進而影響會計穩健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管理層為了滿足個人私利,達到債權人設定的財務指標,會利用手中的權力干涉財務政策的優化,提前入賬收益延緩入賬損失,披露有缺陷的財務信息,降低了會計穩健性。二是當公司管理層權力配置不合理時,出現一人兼任兩職時,會造成內部監管的無效性,尤其對上市公司而言,由管理層對外公布財務信息報告,管理層會為了謀求個人利益而無視內部控制制度,報喜不報憂,延遲損失確認,降低會計穩健性?;诖?,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三:管理層權力結構影響了內部控制質量對會計穩健性的提高

2.2 全身系統性不良反應 在全身系統性不良反應中,發生率最高的是以乏力、精神欠佳、發熱等為主要癥狀的一般情況不良反應,占23.7%,其次是肌肉骨骼疼痛,發生率為7.5%,惡心等消化系統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0%,以瘙癢為主要癥狀的皮膚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7%,以視力下降為主要癥狀的眼睛不良反應和以心悸為主要癥狀的心血管系統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均為2.5%。全身系統性不良反應嚴重程度均為Ⅰ級藥物不良反應,自限性病程無需治療(表3)。

四、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取和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2013-2015年滬深兩市主板上市的2147家公司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利用回歸模型檢驗了內部控制、會計穩健性與管理層權力之間的關系。樣本按照以下標準進行了前期處理:(1)排除行業特征較特殊的金融保險類公司的財務數據;(2)排除當年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和有財務數據缺失的上市公司。經篩選,2013年獲取1993個樣本,2014年獲取1809個樣本,2015年獲取1673個樣本,共計5475個樣本。本文通過國泰安數據庫、銳思數據庫和迪博內控數據庫中得到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二)變量定義

(1)被解釋變量。目前國內外學者對會計穩健性研究有兩種,一種是進行理論上的內涵擴展,另一種是基于Basu模型進行賬面價值法和應計基礎計量法的會計計量。國內學者則認為Basu模型是最能說明我國上市公司的會計穩健性水平,在證券市場財務信息報告中,用大于0的股票回報率表示好消息,小于0的股票回報率代表壞消息,上市公司采用穩健性會計政策時,損失的確認優先于收益的確認,其模型表示如下:

其中會計盈余由EPSm,n/Pm,n-1來表示,代表m公司n年的每股收益與m公司第t年初的每股股價的會計盈余。ROEm,n表示股票回報率,代表考慮紅利再分配的前提下,上市公司m在n年度的再投資回報率與滬深兩市n年度再投資回報率均值的差值。DVm,n表示虛擬變量。當ROEm,n<0時,DVm,n=1,當ROEm,n>0時,DVm,n=0。δm,n表示隨機誤差。α1表示收益的反應速度,α1+α3表示損失的反應速度,α3表示損失反應速度的增量,一般均大于0。

(2)解釋變量。第一,內控質量。首先將內部控制質量作為解釋變量,利用迪博內控指數衡量我國上市公司內控質量的效率,使用五大指數綜合考察企業內部控制目標,再根據內控缺陷修訂公司內控整體水平。若上市公司內控指數高于整體指標的中位數時,數值設定為1,反之為0。第二,管理層權力。管理層操控公司的管理決策。當公司治理制度運行良好時,管理層會督促內控機制的實施效果,內控質量較高,保證公司健康有序發展;當公司治理制度出現缺陷時,管理層為了個人利益,會擴展自身權力采取不利于公司的會計政策,降低公司的內控質量。因此,管理層權力配置可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董事長與CEO的各自為權,一種是兩職兼任的集權方式,前者取值為0,后者取值為1。(3)控制變量。參考國內學者變量的定義方式,本文分別選取公司規模、賬面價值與市場價值比例、資產負債率、行業和年份作為控制變量。取年末公司總資產對數作為公司規模指標,數值越大對應的財務信息公開度越高,監管越嚴格,進而產生了不同規模公司的會計政策選擇差異。賬面價值與市場價值比例代表了公司的成長能力,成長初期的公司會選擇激進的會計政策實現其快速擴張。高資產負債率公司會設置各種約束條款影響會計穩健性水平。本文引入的變量如表1所示。

表1 變量定義及說明

(三)模型構建 建立模型(1),用于研究會計穩健性保證了我國上市公司的會計盈余。

五、實證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首先對5475家上市公司數據進行內控指數的描述性統計如表2所示。

表2 內控指數描述性統計結果

分析表2數據可知,2013年內控指數的平均值為678.86,2014年和2015年卻下降到666.75和653.35,2013年最大值為986.8,2014年和2015年卻下降到895.21和898.65。2013年中位數為695.46,2014年和2015年卻下降到670.43和671.23。說明相比2013年內控質量而言,2014和2015年的內控質量逐年下降,甚至樣本中有內控指數為0的企業,證實該企業內控機制較薄弱,內控質量較差。

根據上市公司的數量,對其內控指數進行分段統計分類如表3所示。分析表3數據可知,內控指數在600-700的上市公司共2634家,占48.11%,高居首位。其次是內控指數在700-800的上市公司共1739家,占31.76%,僅僅這兩個區段的上市公司的內控指數比例占到了79.87%,證實我國大多數上市公司的內控機制較合理,但內控指數為0的65家上市公司仍表現出其內控制度的不健全。接下來模型的相關變量進行描述性統計,其結果如表4所示。分析表4可以看出,EPS/P的中位數為0.031大于其平均值0.019,表示負偏態分布;ROE的中位數為-0.129小于其平均值-0.061,表示正偏態分布,說明2013-2015年間我國上市公司的會計盈余為穩健性提高。DV的平均值為0.322,說明32.2%的上市公司股票回報率低于上市公司均值。IC的MAX值為1.022值為0.601,σ值為0.477,證實上市公司內控質量存在很大差異。

表3 內控指數分段統計分類結果

表4 相關變量描述性統計結果

(二)相關性分析 對模型的變量進行相關性分析如表5所示。

表5 變量相關系數

從表5可知,EPS/P和ROE與IC在1%水平上均為顯著正相關,說明當會計盈余和股票回報率小于0時,上市公司的內控質量較低。DV和IC呈現反方向變化,證實企業發生壞消息的可能性越高,上市公司的內控質量越低。為了避免變量間出現多重共線性,經驗證后未發現共線性問題。

(三)回歸分析

(1)會計穩健性存在的回歸分析。表6對模型相關數據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表明,DV*ROE系數為0.0118,且在1%水平上表現為顯著正相關,t值為4.46,表明上市公司確認損失的要求較高,證實了假設一中會計穩健性保證了我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表6 模型相關數據關于假設一的回歸結果

(2)內控質量對會計穩健性影響的回歸分析。根據國內外學者對會計穩健性的相關研究發現,由于我國缺少內部控制制度規范,確認好消息和壞消息的標準不一致,且需要較有力的證據才能及時確認各類消息,因此若內控質量能夠提高會計穩健性水平,則IC*ROE*DV的系數應大于0,其回歸分析如表7所示。

表7 模型相關數據關于假設二的回歸結果

當內控質量與其他變量交叉影響時,發現調整R平方值從0.210變為0.264,證實內控質量影響了會計穩健性水平。IC*ROE*DV系數為0.0166,大于0且在5%水平上表現為顯著正相關,t值為2.41,說明上市公司內控質量提高了會計穩健性水平,假設二成立。

(3)管理層權力、內部控制質量和會計穩健性影響的回歸分析。根據國內外學者研究表明,管理層權力結構能夠影響上市公司經營決策,對樣本進行分組考察管理層權力影響的回歸分析,得表8所示。

表8 模型相關數據關于假設三的回歸結果

由表8分析得,當管理層權力集中時,IC*ROE*DV值為0.0129,t值為1.77,證實變量之間相關但不顯著;當管理層權力分散時,IC*ROE*DV值為0.0088,t值為1.14,證實變量之間相關且在10%水平上顯著。因此,分散管理層權力下的內控機制管理要優于集中管理層權力對會計穩健性水平的提高,假設三成立。

(四)穩健性檢驗 為保證結論的穩健性,將變量ROE替換成未經市場調整的股票回報率NROE,并增加IC與其他變量的交叉影響后再次對三個假設進行回歸分析如表9,表10和表11所示。綜合分析以上三個假設的穩健性回歸模型發現,表9中DV*NROE系數為正值且在1%水平顯著相關,說明穩健性保證了會計盈余。表10中回歸調整R平方值逐漸變大,且IC*NROE*DV數值大于0,在5%水平上顯著相關,說明內控質量提高了會計穩健性。表11中IC*NROE *DV系數在管理層權力集中時表現為不顯著相關,在管理層權力分散時表現為10%水平顯著相關,說明管理層權力阻礙了內控質量提高的會計穩健性。因此,與回歸分析結論一致。

表9 模型中假設一的穩健性檢驗結果

六、結論

本文通過選取樣本數據,應用實證性分析,得到如下結論:(1)在選取的數據中,約80%以上的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質量較高,但仍有個別公司的內控制數較低。(2)內控指數大小影響會計穩健性。(3)管理層權力的集中削弱了內部控制對會計穩健性的加強。依據結論提出以下建議:(1)我國上市公司要加強公司治理結構,強化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完善內部控制機制,將內部控制制度落實到公司日常經營管理中,才能提高公司的管理運作效率,減少公司戰略決策風險,保證公司健康有序發展。(2)我國上市公司要建立內控信息公開標準,加大內控質量報告的準確性和真實性,確定公司出現內控缺失的問題和原因,落實內控質量信息報告的實效性。同時要加大監督和懲罰力度,增加非法操作管理成本,營造良好的內控制度環境。(3)我國上市公司要嚴格約束管理層權力,優化管理層權力配置結構,實現決策權和監督權分離,充分發揮管理層權力的相互制衡,規避機會主義成本,同時要培養具有高職業技能和素養的專業人才,才能有效監管內控質量的高效性。

表10 模型中假設二的穩健性檢驗結果

表11 模型中假設三的穩健性檢驗結果

[1]方紅星、金玉娜:《高質量內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嗎?——基于自愿性內部控制鑒證報告的經驗研究》,《會計研究》2011年第8期。

[2]馬士振、劉嘉偉、馬麗:《內控質量與審計費用實證研究——來自我國建筑業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財會通訊》2012年第9期。

[3]顧玉萍、張峰祥:《我國企業會計盈余穩健性的存在性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商業時代》2013年第29期。

[4]徐虹、林鐘高、余婷、何亞偉:《內部控制有效性、會計穩健性與商業信用模式》,《審計與經濟研究》2013年第3期。

[5]趙息、許寧寧:《管理層權力、機會主義動機與內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審計研究》2013年第4期。

[6]張兆國、劉永麗、李庚秦:《會計穩健性計量方法的比較與選擇——基于相關性和可靠性的實證研究》,《會計研究》2012年第2期。

[7]趙春光:《中國會計改革與謹慎性的提高》,《世界經濟》2004年第4期。

[8]陳旭東、黃登仕:《公司治理與會計穩健性——基于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證券市場導報》2007年第3期。

[9]Kam C.Chan,Farrell B,Lee P,Earnings Management of Firms Reporting Material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under Section 404 of the Sarbanes-Oxley Act.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Theoty,2008.

[10]Beaver W.H.,Ran S.G.,Biases and Lags in Book Value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Ability of the Book-to-Market Ratio to Predict Book Return on Equity,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0.

[11]Basu S,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and the Asymmetric Timeliness of Earning.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7.

[12]Ball,R.and L.Shivakumar,Earnings Quality in U.K. Private Firms:Comparative Loss Recognition Timelines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5.

[13]Watts R,Conservatism in Accounting PartI: Explanations and Implications.Accounting Horizons,2003.

[14]Beng W.G,D.Li,Internal Control Reporting and Accounting Conservatism,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 and Tsinghua University,2008.

[15]Mitra S.,B.Jaggi,and M.Hossain,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and Accounting Conservatism:Evidence from the Post-Sarbanes-Oxley Period. 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Finance,2013.

[16]Lanmbert,R.A.,D.Larcker,and K Weigelt,The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al Incentive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3.

[17]Ahmed A S,Duellman S,Accounting Conservatism and Board of Director Characteristics:An Empir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Accounting&Economics,2007.

(編輯 文 博)

猜你喜歡
穩健性盈余管理層
機構投資者與管理層共同持股存在聯合效應嗎?——基于企業創新的視角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與盈余管理
關于經常項目盈余的思考
核安全文化對管理層的要求
會計穩健性的定義和計量
會計穩健性的文獻綜述
不確定性、會計穩健性與投資效率
會計穩健性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論管理層收購的立法完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