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理解“國家認同教育”

2017-07-19 16:23滕星
中國德育 2017年13期
關鍵詞:族群跨學科統一

滕星

“認同”首先是一個心理學的概念,“國家認同”則更多是一個政治學的概念,它和族群認同、地域認同一樣都是指某個個體或群體對族群或民族、地域和國家在心理認知和情感上的歸屬。國家認同教育,實際上就是在培養個體對于自己國家的一種心理認同和情感上的歸屬。

當今地球上有70億人口,分為6,000多個文化族群,說著6,000多種語言;這6,000多個族群又組成了2,000多個民族,居住在約200個國家和政治實體中。這就是說,當今絕大多數國家都是多民族、多語言、多文化和多宗教的國家。從這個角度講,國家認同教育不僅包括政治學意義上的國家認同教育,還包括族群認同和地域認同教育。

在一個多民族國家中,開展國家認同教育需要處理好不同地域、宗教、語言、文化群體的關系,讓各個文化群體在保持地域文化和各個族群母語、母文化認同的同時,培養他們學會理解和尊重彼此的差異。在此基礎上,還要培養他們國家認同的共同意識。如何做到地域認同、族群認同和國家認同三者的有機統一,這不僅是當今國際上各多民族國家社會面臨的難題,也是各多民族國家學術界、各學科理論與實踐追蹤的前沿熱點之一,更是各多民族國家開展國家認同教育的全部意義所在。

中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其中,55個少數民族的人口總數近一億。他們大多居住在中國64%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絕大多數的少數民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化;另外,我們國家地大物博,即使在廣大的漢族地區也都呈現著“十里不同風”的地域文化多樣性的現象。而除了地域文化多樣性,在香港、澳門和臺灣還存在著政治文化的多樣性。想要根據中國的國情開展好國家認同教育,必然需要在認識上理清國家認同、族群認同和地域認同的聯系,更需要實現國家認同、族群認同、地域認同的和諧統一,這也是德育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如何培養個體和群體的族群認同、地域認同和國家認同的和諧統一,不僅是教育學學科研究和實踐的領域,更是多學科研究的范疇。因此,要求研究者不僅要養成跨學科的態度,還要具備跨學科的知識和能力,運用跨學科的方法,才能獲得研究的真實結果。目前,我們這方面的研究和實踐都還有待加強。希望今后能在國家范圍內,有更多關于學校如何通過國家認同教育,培養學生族群認同、地域認同和國家認同和諧統一的討論、研究和探索;在國際范圍內,有更多研究能夠關注如何培養全球一體化和國家認同和諧統一的年輕一代。

猜你喜歡
族群跨學科統一
從彭陽姚河塬卜骨刻辭看西周早期西北邊域族群關系
中考省級統一命題意味著什么?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跨學科前沿研究生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
多措并舉,構建小學《道德與法治》跨學科學習,促學生創新發展
淝水之戰
歸來吧!精靈(大結局)
淺析不同層次的認同是鞏固和發展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基礎
基于學科交叉融合的組織模式創新
統一方向 瞄準目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