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受哲理之美 實現精神凈化

2017-07-19 07:54汪朝霞
中小學德育 2017年7期
關鍵詞:方塘教學樓廬山

汪朝霞

摘 要

唐宋詩詞是傳統文化之瑰寶,閃爍著不朽的藝術光芒。小學語文課本中選取了為數不少的唐宋哲理詩詞,它們或寄情于山水,或寓理于花草,或托意于蒼穹,謳歌人生,洞察事理,催人奮進,發人深省,具有深刻的含意,充滿著哲理之美。

關 鍵 詞

唐宋詩詞;哲理詩;精神凈化

中圖分類號

G41

文獻編碼

A

文章編號

2095-1183(2017)07-00-02

唐宋詩詞是中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奇葩,而其中的哲理詩大都深沉渾厚、含蓄雋永。教學這些詩詞時,教師需引導學生感悟現實社會的“真”,領悟自然的“美”,了解人生中的“善”,讓學生在品評音韻之美、感受語詞之樂的同時,精神得到凈化,人格得到升華。

一、再現畫面,深化生活感悟

哲理詩音韻優美,意象鮮活,含義深長。因而可引導學生反復吟誦,在讀中再現詩歌所描繪的畫面,感受其節奏美、韻律美,并領悟詩人要傳達的“情”“志”“理”。

如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其中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意思淺顯易懂,多次誦讀很快便能理解大致詩意。教學時,教師可先范讀,讓生邊聽邊閉眼想象野火焚燒枯草和春天野草又抽新芽、重新長出來的畫面,接著描述:秋天來了,小草枯萎了,野火焚燒著枯草,第二年春天……學生接著誦讀“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如此多次重復,讓孩子們在誦讀中想象,在再現的畫面中感受到野草頑強的生命力。又如教學“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時,引導學生在腦海中想象、再現詩人觀察山景的畫面,體會詩人從不同角度觀望廬山的復雜感受:“橫看”即從正面觀察,廬山是連綿起伏的大嶺;“側看”即從側面觀察,廬山又成了高挺峻峭的山峰。這告訴學生:對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觀察和了解,不局限于一隅之見,才能獲得正確認識。又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苯虒W時,我先讓學生感受詩中所描繪的萬里河山的壯麗景色,再引導學生理解蘊含其中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深刻哲理,認識到人們在處理事情時,一定要胸襟開闊,目光遠大。如此,將詩詞畫面中的景與生活中的理融合起來,開闊學生視野、拓展學生襟懷,讓學生在或宏達或精致的各種畫面的再現中,實現了對生活感悟的深化。

二、聯系生活,品味詩詞之理

小學生的認知有著很強的具體性和形象性,在教學哲理詩時,如果只是通過傳統的“了解背景,解析翻譯,熟讀成誦”等方式來學習,將會少了很多“理趣”,難以品味詩中那引人入勝、耐人尋味的意境,學生學到的“理”就會浮于表面,給人的教益自然也就少了。既然詩歌源于生活,在教學這些哲理詩時,教師不妨結合學生實際生活,讓他們的思維進入到一定的語詞情境之中,這樣就能更好地感悟哲理、滋潤心性了。

如教學“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時,教師可以利用語文課堂外的資源激發學生的思考和感受,如以“臭水”“溪水”這兩個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景物引出詩中的“方塘”,并在對比(臭水之所以臭和溪水之所以清澈)中,突破該詩的教學難點“為有源頭活水來”,感悟“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形象比喻,并領會詩中傳達的讀書道理。這樣,學生就會生發出深刻的感悟:“我們讀書就要克服浮躁的情緒,讓自己的心清澈如水。清澈的池水可以倒映天上的云影,就像人經常讀書,就可以使心靈得到滋潤,并煥發出神采?!庇秩纭额}西林壁》中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其中要說明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哲理學生不易理解,就此,教師可聯系學生熟悉的學校教學樓,用問題引發他們思考:同學們,現在我們坐在教學樓的一個教室里,能看清教學樓的整個樣子嗎?學生們自然就意識到自己正身在教學樓之中,自然看不到教學樓的全貌。接著引導學生想象:作者身在廬山中,可能見到的會是什么?有了剛才的體驗,學生就很容易體會到作者可能正被山中花草遮蔽了視野,就如同自己身在教室一樣,自然就看不到廬山的真面目了。這樣,詩中之“理”也就呼之欲出,且印象深刻。如此天長日久地訓練學生聯系生活感悟詩詞之理,其思維就能得到鍛煉和開發,同時心性被古詩詞的語詞之趣所潤澤,從目光狹促變得遠志高格。

三、積累內化,陶冶品格情操

許多哲理詩常在“理”中浸潤著濃郁的“情”,令人玩之有味,賞之有趣。因此,我們可讓學生在感受作者濃濃的情時,積累內化,明理養心,陶冶道德情操。如《春夜喜雨》,對“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外因,隨著量的不斷積累,會促使質的變化”之理的理解,就可以通過玩味詩中處處體現的“歡喜”之情,在玩味中對“理”有所感受,為將來更好地品悟詩理作好積淀。

如我在執教《觀書有感》一課時,抓住詩題中的“觀”字,以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朱熹“觀”了什么?指導學生找出詩中“半畝方塘”“天光云影”“渠”等意象性的詞語,再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他們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接著,抓住“感”字,引導學生思考詩人有哪些感受?或者你讀了這首詩后有什么感受?接著組織學生展開聯想,并討論:“方塘指什么?天光云影指什么?渠指什么?源頭活水指什么?”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開動腦筋,自主學習討論后,說出他們的觀點,得到詩中的“理趣”。在學生的思考、討論中, 還可以觀察學生的語言組織形式、思維方式和他們思考問題的角度,并有針對性地給予教育指導。

當然,除了積累內化明理,教師還應在運用上下功夫,讓詩中的哲理內化提升。入選小學教材的唐宋哲理詩均為優秀之作,其睿智精警的詩句不僅朗朗上口,而且容易烙印在孩子們心里,伴隨他們的一生。如學習了《游山西村》,以后當他們遇到數學難題一籌莫展,突然靈感一現,思路豁朗開朗時,他們會說“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而學習《春夜喜雨》后,教師也可讓學生談談什么情況下我們也可以說“潤物細無聲”呢?如此,在運用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促進感悟,在感悟中播下理趣的種子,內化升華,伴隨孩子們健康成長。

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指出:“詩比歷史更富于哲理性。哲理詩中所蘊含的哲理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滋潤著孩子的心田,塑造著他們的心靈?!本妥屛覀兊恼芾碓娊虒W展現哲理之美,培養審美情趣,陶冶人格情操,助力孩子們“更上一層樓”,享受那“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樂趣吧!

(作者單位:廣州市天河區龍口西小學

廣東廣州 510630)

責任編輯 余志權

猜你喜歡
方塘教學樓廬山
過堿河
夏日避暑
教學樓重建工程項目中的施工技術分析
教學樓重建工程項目中的施工技術分析
觀書有感(其一)
5S管理技術在教學樓中的創新及應用
避暑勝地 大美廬山
高校教學樓空間設計
廬山腳下泡溫泉
馬小逃和巴比巴教學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