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職學生人格類型對人際交往的影響

2017-07-24 18:57耿菲菲
新校園·上旬刊 2017年4期
關鍵詞:人格類型人際交往高職學生

摘 要:人格類型影響每個人的人際關系。筆者建議高職院校應根據不同人格類型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完善他們的人格,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職學生;人格類型;五大人格理論;人際交往

當前對普通高校大學生人格與人際關系的相關研究較多,對高職院校學生人格與人際關系的研究較少。理論源于實踐,對高職院校學生人格與人際關系進行研究,可以了解不同群體的人格和人際關系的特點。對高職院校的學生進行研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人格與人際關系的狀況,為專家學者開展相關研究提供數據。

一、大五人格理論及人際交往分析

大五人格理論由美國學者雷蒙德等人提出,其不斷完善,并受到了廣泛關注。該理論把人格細分為外傾性、神經性、開放性、宜人性與盡責性特質說。其中,外傾性(extroversion)強調的是與人交往的傾向;神經質或情緒穩定性(neuroticism)是受周圍環境影響的程度;開放性(openness)指對陌生人和新事物的接納程度;宜人性(agreeableness)指受接納程度;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是按照內心想法支配行動的人格特質。

本文所說的人際交往更多的是一種自發的行為。筆者首先把每個學生交往分為5個維度,具體內容包括日常交往的主動性、平均交往人數、交往的內容、相互信任感以及責任心,并進行相對應的描述。首先進行調查,然后嘗試發現不同性格的人在不同維度人際交往中的具體表現。

二、調查情況

為了了解高職學生人格類型和人際交往的狀況,筆者對廣州3所高職院校開展了問卷調查。3所高職院校包括2所公辦高職和1所民辦高職。隨機發放問卷214份,回收210份,問卷回收率98.5%。問卷主要包括自我人格類型的評估、當前人際交往情況等問題,以單項選擇題為主,以下是調查結果。

1.外傾性強調的是學生熱衷于人際交往還是專注于具體的事情。外傾性高的學生比較喜歡人際交往,他們結交的朋友數量較多,外傾性低的學生交往的人數相對較少,他們強調質量而非數量。

2.神經質方面強調的是學生情緒的波動是否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不同神經質的學生在日常社交方面存在差異。在調查中發現,自評為情緒穩定的學生傾向于選擇長跑、閱讀、看電影等活動;自評為情緒易起波動的學生比較容易受環境影響,更傾向于選擇球類、購物等活動。

3.開放性體現了對陌生人或新鮮事物的接納程度。在調查中發現,自評為開放性高的學生更傾向于接觸新事物,自評為開放性低的學生傾向于對事情進行深入鉆研。開放性高的學生接納新朋友或新事物的速度比較快。與此相對應的是,比較保守的人傾向于與當前周圍的人保持親近的關系,其接納程度不高。

4.宜人性強調的是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主動或被動的程度。調查發現,自評為宜人性高的學生能獲得更多的快樂,自評為宜人性低的學生內心存在更多的壓力,宜人性高的學生更樂于與人合作。

5.盡責性是指在交往過程中為他人的付出和責任感,也就是對朋友的承諾與貢獻。調查發現自評為盡責性高的學生能獲得更多的自我認同感,自評為盡責性低的學生內心自我認同感較低。盡責性高的學生樂于付出,盡責性低的學生更強調以自我為中心,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他們更注重個人的得失。

三、小結

根據調查反映的真實情況,可以發現性格沒有好壞之分,如果在一方面有缺陷,在另一方面可能是優點,不同維度之間相互影響。所以,我們要盡可能關注自己的優點,盡量揚長避短。

對高職大學生的人格和人際關系的特點及相關性進行研究,能夠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提高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提高高職院校學生人際交往的滿意度,完善他們的人格,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同時,還有助于把握當代高職大學生人格類型的特點和人際交往的特點,并根據不斷變化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引導,為心理咨詢中心或教師如何正確教育和引導學生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耿菲菲.南昌高職女生職業價值觀教育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3.

猜你喜歡
人格類型人際交往高職學生
大學生職業人格類型的相關因素
——以A學院為例
企業管理者人格類型研究
社交網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淺析校園心理劇的應用及其對中小學生心理發展的影響
被人情綁架的鄉村酒席——記憶鄉村文化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
職業院校創業法律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化途徑分析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MBTI的軍校學員人格類型調查及性別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