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憶五十多年前的兩封北京來信

2017-08-17 02:33常忠義
文史月刊 2017年7期
關鍵詞:行健張家口老先生

常忠義

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文革”前的1964年春節之后的一天,我們家中突然收到一封北京的來信,收信人是父親常崇宗,母親按照慣例等待父親中午下班后由父親拆信。父親看到信封上并不熟悉的字體和通訊地址,便急切地打開,來信頁數多張,其中還夾著照片。父親顧不上吃飯,仔細的逐頁逐句讀著來信,眉頭漸漸緊鎖且喃喃自語:寫信人是誰?當看到信底落款“你的三十多年前的先生——任行健”時,父親則一時腦子空白,坐在床邊陷入往事的沉思與回憶中,盡力鉤沉腦海中少年時期的絲絲記憶和縷縷畫面。

任行健先生是我父親在老家山西榆次縣車輞村讀小學時的一位教書先生,于1930年底離開車輞村后,父親再也沒有見到過他。

任行建原名任際運,字汝昌,山西平遙縣人。先生在信中簡單介紹了離開車輞村之后的經歷,寫道:

咱們自1930年底分別后,1931年春到秋,我曾在北平閑住幾個月,和學思在一起游過北海,記得也曾給你和錫五寫過信。這年的8月回到本縣,到1936年秋,(之間)我又教了五年小學。1936年冬在太原軍政訓練班受了幾個月訓,1937年起就在閻(錫山)所辦的國民軍軍官教導團做政治工作。這一年的秋天,因日寇入侵,由太原轉移到平遙—安邑—臨汾。1938年4月脫離開閻所辦的民族革命大學,從陜西宜川進入革命圣地延安。當年冬天被分配到西安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工作,一直到1940年秋又回到延安。1945年日寇投降后回到晉西北晉綏日報社做黨的工作。到了1948年又到晉綏八地委任宣傳部長。1949春在榆次城外舊的職業學校辦了幾個月的晉綏干部行政學校。太原解放后就進城在山西公學任學生部的主任。1950年冬分配到中共山西省委黨校任副校長,1951年4月調來北京,先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工作,后又到故宮工作,1956年秋調到中國歷史博物館任副館長,一直到現在。

任行健1981年5月7日在北京逝世,《人民日報》1981年5月25日曾予以報道:

中國歷史博物館原副館長任行健同志因病于5月7日逝世,終年78歲。任行健同志生前歷任中共延安自然科學院總支委員、晉綏日報總支副書記、晉中地委宣傳部部長、山西公學教育長、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副校長、中共中央宣傳部文藝處秘書組長、故宮博物院辦公室主任、人事處長、中國歷史博物館副館長等職。有關部門于5月15日上午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為任行健同志舉行了追悼會。

打開山西平遙政府門戶網站、黨建網站,均對任行健一生的革命活動有著較為詳盡的記述,記述了他于民國十八年(1929年)曾任教于臨縣,但是沒有看到他曾在榆次車輞村教書的經歷與介紹。 本文主要回憶任行健先生尋找我父親及他們之間亦師亦友的平凡故事,從而看到這位老共產黨人革命活動外的另一面。另有同為任老先生的學生史錫五與父親來往的點滴事宜。

教書育人難忘師生情

任行健在榆次車輞村教書時已經是共產黨員,但是我父親在回憶往事時并沒有察覺到先生平日有哪些異常舉動,由于是幼年時期,只是感覺到他的慈祥和教書認真。任老先生在村中教書僅有一年半的時間,究竟是怎樣的情結使得他過后三十多年了,還去尋找自己的學生,竭力了解他們在解放前后的生活狀況、家庭狀況,以及個人學習與進步等?這些都彰顯了一位教書先生的高尚情操。

任老先生在榆次車輞村里教書時攜妻子郝亮同住在村子里面。在寫給我父親的信中這樣表述:“在我將近十年的教書生活中,使我最難忘的是在車輞的一年半,因為在那里有我喜愛過的一群天真活潑的兒童,其中尤以學思、你、汝為和錫五為最喜愛。經過三十余年的隔絕,現在總算都取得了聯系?!币晃恍W時期的教書先生,在三十多年之后始終惦記著相處日子不長但十分喜歡的學生,這樣的事例并不多見。

經過輾轉問詢,任老先生終于打聽到居住在榆次老城中我的大爺常崇儀,從那里才得知父親的準確地址。從來信中可以看到老人家是在前一天得到父親的地址后,不顧正在病中休養,第二天便提筆寫下密密麻麻長達三頁的信,時間注明是“1964.1.31下午四時”,信的字里行間足見老先生喜悅與急切的心情。信中還贈送了他的全家合影、抱著孫子的兩張照片。

父親讀過老先生的來信,看著陌生而又熟悉的照片,思緒的閘門終于完全打開,顯得很是激動,露出少有的笑容,仿佛又回到了與先生在榆次車輞的學校生活之中了。父親的情緒帶動著母親同樣高興,家里面喜氣洋洋。我那時已經小學六年級了,中午放學回到家中,再次為父親母親認真地讀了一遍來信。 父親接到先生來信的感動,其中之一是沒有想到已經是老革命干部的教書先生在尋找自己,非但沒有任何的“官架子”,卻充滿著即為師長也為朋友的真情問候和關懷。任老先生的第一封信的落款是“你的三十多年前的先生”,而在第二封信中則稱自己是“你的老友”?!耙鄮熞嘤选笔菐熼L與學生傳道授業關系中的最高境界,而任老先生只是在車輞村里與我的父親相處了一年半的時間,卻有如此的師生情誼,令我們深深感動。

父親接到任老先生的來信后,思緒萬千卻難以提筆,三天之后寫下第一封給老師的回信,并且寄去了我們全家的照片。一種少年時期的真摯師生情懷,使得父親敞開心扉,詳細向先生訴說著自己幾十年的經歷。

我的父親常崇宗是山西榆次車輞常氏家族十七世后人,民國十年(1921年)重修的《常氏家乘》中記載有序。晉商常氏雖為近代山西望族之一,在清末民初隨著時代的變遷已經走向衰落,而在整個家族的不同門第支脈中又有著不同的遭遇和變故。我的祖父常乃祺正值壯年因病去世,祖母喬哲元(祁縣喬家)身體多病,家中長子年少夭折等等變故和遭遇給少年時期的父親造成了心里壓力,由此也沒有機會像其他家門的孩子再去多讀幾年書。

父親的家庭境遇,任行健先生非常了解也很同情,這也是老先生在三十多年之后仍然掛念我父親的一個緣由,老人家如同父輩一樣說:你雖然一小就無親人照拂,年幼學商精神上常受壓抑,也是屬于苦孩子群里的一個。我的父親不能繼續求學后,十四歲時由本家祖父送到太原一家字號,十六七歲時來到張家口福信成銀號學徒,從此在張家口落下腳來,開始打拼,始終以金融、財務職業為伴,娶妻生子,終了一生。

1963年中國剛剛度過國民經濟和民眾生活困難的三年,老先生問詢:“塞外苦寒,今年的年景好嗎?”

這句看似平常的問詢,讓父親倍感親切溫馨,卻也勾起父親心中的隱痛。我家六個孩子,八口人依靠父親一人的工資維持生活,在三年困難期間,孩子們正是長身體、求學習的時期,父親的工作需要經常下鄉,母親身體不好,這就使得父親肩上擔子沉重。由于缺乏營養和勞累,父親身體浮腫,眼疾復發,曾經多次住院治療。

任老先生信中問道:“南北挑角兩大家(指南常、北常)的子孫也有在革命隊伍里的人嗎?”

常氏家族是榆次車輞的大家族,曾經歷了清代近二百年的經商活動,積攢下了一些財富,筑起了街院。清后期至民國年間各代世孫中多有走讀書道路之人,南常一門的常乃志在學生期間就走上了革命道路并奔赴延安,也有為中國前途而擔憂奔走呼號之士,如南常十六世常乃悳(字燕生)在民國期間曾經著書立說多種,2015年中國人民大學編撰的“中國近代百位思想家文庫”中將其列入。 老先生三十多年之后,清晰地記得所教多位孩子們的名字和一些學生的家庭狀況。信中提到了自己的多位學生或其他熟悉之人,其中有:學思、汝為、史錫五、劉燕章、劉慎之、常崇典、常士烈、常純如、常乃羲、常國瑞、鴻瑞等人。

同門之下的同學情誼

史錫五是任老先生一同打聽到地址的另一位學生。1964年時擔任天津市第二中心醫院黨委書記兼院長。1946年10月時,國共內戰烽煙又起,國民黨傅作義部隊圍攻張家口,八路軍及晉察冀邊區政府做戰略撤退。就在撤退之前一天夜晚,史錫五先生來到我們家,與我父親徹夜長談,困累了睡覺時便把手槍壓在枕頭之下。此事我的母親在1980年代還記憶猶新,多次向我講述。

史錫五與父親為小學時期要好的同學,在張家口相遇便無話不談。他告知父親八路軍即將撤退,力勸我父親隨同部隊撤退并參加八路軍金融方面的工作。八路軍在張家口的14個月中,我父親先是參加了政府“大眾合作社”的工作,后又參加了“恒裕晉”銀號的工作。八路軍在張家口期間成立了“晉察冀邊區銀行”,并且發行了鈔票,但是開展對外界的工商業貿易,需要與國統區北平天津等地金融機構做資金流動,而邊區銀行和邊幣又行不通,必須要有其它金融機構為張家口與外界的金融往來做服務,由此在張家口市成立了六家以私家銀號掛名的金融機構,“恒裕晉”是其中之一。

張家口從清代直至民國期間,由于旅蒙商貿和中俄外貿的興盛,銀錢業(金融業)非常發達,而銀錢業多為晉商把持,即使不是晉商的錢莊銀號,也要聘請晉人來做掌柜和職員,否則錢莊銀號的生意難以開展起來,形成了近代張家口金融業中一條不成文的約定。史錫五了解我父親參加了多年的銀號、銀行工作,既熟悉業務又有著晉人誠實守信的作風,同時部隊也需要善作金融業務的骨干力量,故動員我父親隨著部隊一同撤退,并且告知一年后還會回到張家口的。父親一生以自己鐘愛的業務為重,并不拒絕老同學的善意勸說,只是自己的家庭已經有兩個孩子,母親又在身孕之中,一走之后妻女生活無以為繼,無奈之下沒有隨著同學史錫五撤退。值得一提的是14個月之后,解放軍果然重返張家口,張家口二次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權。

相互贈送照片話家常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黑白照片現在已然成為了老照片,那時的每個家庭大都要有全家合影。任老先生第一封信便寄來自家的合影,并向父親逐一做了介紹,讓我們看到一位家庭圓滿幸福、盡享天倫之樂的老人。老伴郝亮曾相伴他在車輞村教書,兒子任玉鎖進入博物館學習文物修復,兒媳在女五中教書,女兒任玉潔在北京電子管廠做技術員,女婿于飛是解放軍少校,還有孫子、外孫等。老先生盡管身體欠佳,但膝下兒孫滿堂的溫馨,給老人晚年增添了無盡的幸福。

任老先生在信中索要我家的全家合影,父親寄去了一張1963年的照片。老先生十分認真且又風趣地對照片上的每一個人做了評述:

從你寄來的相片看,你是有些憔悴,要勞逸結合,加強體格鍛煉;你的愛人和孩子們倒都很豐滿堅(?。?;慧珍有點胖,應少吃脂肪性食物;(慧)琴和(慧)智面帶深思,可能正當學習的時候,可不要用功太過;(忠)義和(慧)賢怎么不笑呢?從整體上看,除了慧珍和慧敏有笑意外,都顯得有點嚴肅。是不是你們的家風偏嚴,能更愉快活潑些才好。

五十多年過去了,當我再次讀過信中的這段話語后,似乎看到老人家仔細端詳著我們家庭的合影照片,以慈愛關懷的口吻與他的老伴評說著自己學生的一家人。老先生的評價十分準確,我們的家風是嚴格的,每個孩子的學習必要上進,生活上簡樸自立,工作上奮發自強。生活最為困難的三年過后,父親患病后未完全康復和工作的勞累,確實有些憔悴和疲憊。而我的母親胡錦蘭十分善于操持家務,熱愛生活,盡力承擔著全部的家務和生活壓力,以減少父親肩上的擔子。父親和母親共同的家庭責任感,使得我們六個兒女健康順利地成長起來。 任老先生對于學生史錫五和我父親送給他的各自家庭合影,還做了對比:

從你們兩家的相片對照看,他們的孩子都是笑瞇瞇的。這不能完全以目前工作崗位、經濟情況來衡量,我看還是家教和家風不同。我說這話是希望我的崇宗恢復少年時期的活潑天真、樂觀愉快的風度,并以教育兒女。

老先生在新中國成立后已經擔任著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副館長,卻如此心系著三十多年前的學生,記得少年時期的父親是活潑天真、樂觀愉快的,都給了父親莫大的心里慰藉。

先生的指教與勉勵

每個人童年、少年時期的啟蒙教育至關重要,而所遇的教書先生則是重中之重。任老先生以自己曾經擔任小學教師頗感自豪,故此念念不忘初心,仍舊在三十多年后為自己的學生所寫信件作出評價和指誤,至今使我對他充滿敬意。

老先生實事求是評價了父親寫信的水平:

從你們三個人的發展情況來看,錫五受的革命鍛煉要多一些,參加了多次戰斗到過朝鮮,1940年就入了黨。但從來信的措辭看,文化修養反不如你。汝為比你們倆各方面都要差一些。你有幾處把‘由字寫成‘尤字是習慣還是筆誤呢?

任老先生不忘教書先生的職責,做到不偏不倚評價并指出父親信中的一字之誤?!耙蛔种畮煛笔俏覀兂3R灾t虛之心感知他人指教之情。老先生之指教實為“終身為父”教書先生之楷模矣,令后人敬仰。我的父親雖然文化程度并不高,但由于年輕時在銀號的刻苦磨煉,寫信措辭還是很講究的,信中常用“之、乎、者、也”,其字體更是有著獨特的韻味。我從父親所遺存的信件草稿和其它文字資料看,父親寫東西時確有個別字是習慣運用,比如老先生指出的“尤”字,還有“妳”“汝”等。

任老先生信中還鼓勵父親:“你要積極入黨??!要奮發圖強,輕裝上陣,像雷鋒那樣做一個平凡而偉大的無產階級戰士”。老人家還隨信寄來一本毛主席詩詞,提出:“我不知你們的孩子喜歡讀什么書,我很想給他們寄一些書報,請來信告知”。

師生書信告慰安

任行健先生寫給我父親的信件,現在只有兩件,信封僅留存下一件。老先生第一封信寫于1964年1月31日,我的父親于2月3日和3月1日兩次回信,任先生于3月4日再次回復父親一信。任老先生的兩封信件一直被父親視若珍寶藏存,父親去世后我收藏保存也已經過去了二十年。甚為遺憾之處是沒有發現父親寫給任老先生的信稿,父親對于一些寫給親戚朋友的重要信件必要打草稿留存的習慣,這也是在舊時代銀號時養成的一種習慣,但是我可以從任老先生回信的內容中了解到父親是怎樣傾訴了自己的情感。

任老先生1964年時身體狀況較差,經常住院療養,父親特意去北京看望過他,也去天津看望過史錫五。1981年,任行建先生逝世。任先生是位老革命干部,更是一位讀書人、一位教書先生。他尋找自己學生的行為及其相關信件,展示了一位正直而善良老人的心境。五十多年過去了,謹以此文紀念任行健老先生,并記述父親與先生的一段師生情誼以及追憶信件所關聯的一些各自經歷。

猜你喜歡
行健張家口老先生
冬奧會對張家口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及發展策略
陳雨瑄 顧行健
Man and Music
100萬只貓
張家口發布氫能規劃
A review of kidnapped
From“TheUglyDuckling”to“TheWildSwan”
有我在,你怕啥
年 輕
才七十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