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伊朗對中亞地區“一帶一路”建設的影響及對策

2017-08-24 02:24馬文琤智宇琛俞淼
當代世界 2017年8期
關鍵詞:中亞地區中亞阿富汗

馬文琤+智宇琛+俞淼

俄羅斯、伊朗兩國對“一帶一路”在中亞地區的建設均有重要影響。其中,俄羅斯通過建立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建設歐亞經濟聯盟以及開展雙邊外交等方式不斷增強其在中亞的影響力;伊朗始終將阿富汗作為其向中亞發展的戰略支點,并在“伊核協議”達成后通過申請加入上合組織、與歐亞經濟聯盟合作、促進里海油氣開發等方式加強與中亞地區的合作。為更好地在中亞地區開展“一帶一路”建設,建議中、俄、伊加強合作,共同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同時共同建設“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

DOI: 10.19422/j.cnki.ddsj.2017.08.012

中亞地區是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地區,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合作內容不僅包括基礎設施、能源、制造業等,也包括地區安全及防治“三股勢力”(暴力恐怖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和宗教極端勢力)等重要內容。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在中亞地區的推進,俄羅斯、伊朗這兩個地區性大國的影響也日漸增加。因此,系統梳理分析俄、伊兩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對促進中國與中亞各國合作及“一帶一路”建設順利開展十分必要。

俄羅斯在中亞地區的

戰略目標和手段

一、俄羅斯在中亞地區的主要戰略目標

第一,防止美國在中亞擴張勢力是俄羅斯的首要目標。冷戰結束以來,美國不斷擴張其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阿富汗戰爭結束后,美國雖然已從阿富汗部分撤軍,但仍然將中亞視為戰略要地。俄羅斯深知,特朗普政府的中亞政策尚未完全成型,但鑒于其反復強調打擊“伊斯蘭國”的戰略重要性和烏克蘭局勢、北約和俄羅斯關系、里海油氣資源開發等因素,美國不可能放棄在中亞地區的滲透和擴張。因此,俄羅斯也必然會不斷加強對中亞的影響,以抗衡美國的中亞策略。

第二,預防和打擊“三股勢力”是俄羅斯在中亞的重點目標。由于“伊斯蘭國”、“基地組織”以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塔利班組織興起,中亞地區受“三股勢力”影響程度不斷增加。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后為維持其地區影響力,始終與中亞國家合作打擊“三股勢力”。2016年,俄羅斯出兵敘利亞,幫助敘政府軍打擊極端組織,目前部分極端組織成員回流中亞,并將俄羅斯作為攻擊對象。應當看到,在預防和打擊“三股勢力”問題上,俄羅斯已經從“協防”中亞國家轉變為維護自身安全,并且面臨著更為嚴峻的非傳統安全挑戰,因此必然將預防和打擊“三股勢力”作為其地區政策的重點內容。

第三,掌控中亞的油氣資源。一方面,俄始終保持對中亞油氣管線和產業鏈建設的控制和影響,確保自身處于價值鏈高端,維護其地區能源過境國地位,以此作為控制地區能源價格和流向的基礎。另一方面,俄把控著地區能源出口,通過原油進出口差價獲取高額利潤,并采取強硬手段維持其壟斷地位。同時,俄還積極主導里海油氣資源開發進程。俄對中亞油氣資源的控制具有某種程度的“排他”性質,即域外國家要進入此領域會遭遇其排斥,這也將對“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油氣資源開發合作帶來一定影響。

二、俄羅斯實現中亞地區戰略目標的主要手段

第一,建立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應對安全挑戰。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下稱“集安組織”)締約國包括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亞美尼亞,其前身為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于2002年改為集安組織。經過十余年的經營,集安組織已經被中亞各國視為保衛領土和國家安全的有效軍事力量。在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方面,集安組織也發揮了很大作用,尤其在幫助應對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局勢方面,俄羅斯的軍事支持至關重要,2015年10月塔總統拉赫蒙訪俄之后,俄宣布加大軍事支持力度,而塔國防部長隨后宣布支持俄在敘利亞的反恐行動。

第二,在雙邊外交中維護俄羅斯的地區影響力。其一,俄與哈、吉、塔三國保持較為緊密的合作關系。俄與哈簽有《俄哈21世紀睦鄰友好同盟條約》;在反對“顏色革命”的問題上,俄堅決支持吉的立場;自塔吉克斯坦獨立以來,俄始終保持在塔軍事存在,兩國軍事合作程度日益加強。其二,強調對軍事與安全合作的領導力。對地區軍事安全合作,俄羅斯歷來態度強硬,具有很強的“排他性”。其三,將電力、能源項目作為重要的外交手段。俄通過投資吉、塔兩國的水利電力項目來達到增強其經濟影響力的目的,將里海油氣開發、重大油氣管線修建等作為外交手段加強其地區影響力。

第三,構建歐亞經濟聯盟,主導區域經濟一體化。蘇聯解體意味著在蓬勃發展的亞太地區和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之間出現“橋梁”性質的經貿合作組織成為可能,俄羅斯抓住這一機遇迅速建立歐亞經濟聯盟,完成了戰略卡位。聯盟成員中亞美尼亞、白俄羅斯成為其向歐洲發展的支點,而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則成為其連接亞洲的支點。尤其在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歐亞經濟聯盟的地緣經濟價值立刻就凸顯出來。另一方面,俄在短短八年中完成了關稅同盟、統一經濟空間和歐亞經濟聯盟“三步走”,這顯示了俄羅斯在區域經濟格局中的重大影響力。同時,俄羅斯通過引導聯盟構建,進而主導歐亞經濟共同體跨國委員會以及關稅、標準、規則、政策等方面工作,成功實現了影響力的機制化,進一步強化了其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俄羅斯在中亞地區的主要戰略舉措,可以看出俄在該地區的重大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的影響力不容小覷。當然,這并非意味著中亞國家失去了自身主導權,必須聽命于俄羅斯。實際上,“一帶一路”在中亞的建設本身就包含著“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和多、雙邊合作的內容,這意味著需要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實現共贏為目標,與各方共同協商發展的方案和措施。

伊朗將中亞作為其對外

合作重點區域

一、伊朗將阿富汗作為中亞方向支點

伊朗始終希望阿富汗結束政局動蕩,并建立穩定和親伊的政權?!?·11”事件后,伊朗在打擊“阿塔”問題上開始與美國進行合作。盡管推翻“阿塔”政權后,美國與伊朗的“蜜月期”旋即結束,但伊朗在阿富汗重建中仍然積極發揮作用。在2002年關于阿富汗重建問題的東京會議和倫敦會議上,伊朗提供了共6.7億美元的重建資金,極大地支持了阿富汗重建進程。伊朗還在阿富汗靠近伊朗邊境的省份建立“經濟勢力范圍”,以期形成東部緩沖地帶以便解決毒品、難民等問題。為此,伊朗向阿富汗赫特拉省投入大量資金,幫助其發展交通、電力、水利、農業、教育等事業。伊朗還通過支持當地修建清真寺、組織赴麥加朝覲以及支持伊斯蘭文教事業等方式加強文化輸出和宗教聯系。

阿富汗局勢對“一帶一路”在中亞地區的建設有重要影響。從目前阿富汗局勢來看,無論是美國還是“阿塔”主導,都是伊朗無法接受的。但伊朗重視阿富汗的立場不會改變,也會保持對阿富汗的投入。因此,伊朗在阿富汗問題上的作用是必須重視的地緣政治因素。2015年4月,阿富汗總統加尼訪問伊朗時,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指出:“伊朗是阿富汗兄弟的家園,伊朗與阿富汗之間存在的問題都能得到解決?!蓖瑫r,鑒于巴基斯坦對阿富汗國內沖突與和解中所發揮的關鍵性作用,伊朗還在伊、巴、阿三國機制下加強與巴基斯坦的合作。2016年3月魯哈尼總統訪問巴基斯坦并會見巴總統謝里夫,魯哈尼表示阿、巴、伊三國機制對阿富汗局勢發揮著重要作用,兩國決定加強瓜達爾港和伊朗查赫巴爾港之間的陸路與海路聯系。

二、“伊核協議”達成后伊朗加快向中亞方向發展

伊朗與中亞各國在歷史上就素有淵藪,古代波斯帝國的阿契美尼德王朝、薩珊王朝和沙法維王朝等都曾統治過中亞地區,蒙古帝國時期伊利汗國的統治疆域也包含波斯及中亞。至今,伊朗、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依然保留著相同的語言。塔吉克斯坦的巴達赫尚地區和吉爾吉斯斯坦部分地區聚居著大量什葉派穆斯林并保持著與伊朗的聯系和往來。2015年“伊核協議”的達成為伊朗提供了寶貴的發展機遇期。同時,伊朗也清楚特朗普政府很有可能延長制裁期限,或以導彈、人權等理由重新施加制裁。因此,魯哈尼政府抓住這一時機,積極開展中亞方向的外交合作。

第一,致力于成為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員國。2017年6月的阿斯塔納上合峰會期間,印度和巴基斯坦被正式接納為上合組織成員國,上合組織也由此成了一個囊括全球近50%人口的跨區域國際組織。伊朗原本預計在此次峰會期間啟動其加入上合組織的進程,但由于塔吉克斯坦的反對,伊朗未能如愿。盡管伊朗申請成為上合組織正式成員國的努力又一次遭遇挫折,但伊朗外交部發言人杰西米表示:“該國致力于成為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員”,并強調“這是一個漫長且復雜的過程”。伊朗致力于加入上合組織主要基于以下三點考慮:一是通過加入上合組織改善戰略安全環境。盡管伊朗在伊核協議達成后得以重回國際社會,但美國特朗普政府對伊朗所展現出的強硬立場,已使其戰略安全環境呈現出惡化趨勢。因此,伊朗希望通過加入上合組織,加強與中俄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共同致力于實現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從而改善其戰略安全環境。二是通過加入上合組織發展自身經濟。伊朗加入上合組織后,不僅可以充當中國通往中東和歐洲的橋梁,實現伊朗各地區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戰略的接軌,而且可以加強與印度、俄羅斯的經貿合作,從而全面推進其經濟發展戰略。與此同時,提高上合組織的天然氣儲量和石油儲量在全球儲量中的占比,從而提高自身在國際油價的話語權。三是通過加入上合組織增強反恐能力。目前,伊朗東西兩翼的反恐形勢不容樂觀。如果加入上合組織,伊朗就可以在上合組織的框架內,與各成員國在人員培訓、情報分享、裝備技術等領域建立合作機制,從而強化自身的反恐能力,維護國內的穩定。

第二,與歐亞經濟聯盟開展合作。對于伊朗而言,加入歐亞經濟聯盟不僅能進一步夯實與俄的合作基礎,也可以打開中亞地區的經貿合作空間。同時,根據歐亞經濟聯盟委員會分析,如聯盟與伊朗簽署自貿區協定,可使俄羅斯GDP增長13億美元、哈薩克斯坦5.1億美元、白俄羅斯7860萬美元、亞美尼亞2700萬美元、吉爾吉斯斯坦1200萬美元。因此,俄羅斯及其他聯盟成員均非常希望伊朗能夠加入。2016年底召開的歐亞經濟聯盟國家元首莫斯科峰會已批準與伊朗開展自貿區談判。

第三,與里海沿岸國家加強合作。伊朗與俄羅斯、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阿塞拜疆從2002年起組建“里海沿岸五國首腦峰會”。2016年7月,里海沿岸五國元首在俄羅斯阿斯特拉罕簽署了《關于里海法律地位問題的聯合政治聲明》,這是里海沿岸五國首次達成規定基本合作原則的政治性聲明,對里海油氣資源開發具有重要意義。此外,伊朗還十分重視里海沿岸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在伊朗等國努力下,伊朗—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鐵路于2014年12月通車。

關于加強中、俄、伊合作推進

中亞“一帶一路”建設的建議

一、共同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挑戰

俄羅斯和伊朗作為區域性大國,在應對中亞非傳統安全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與俄、伊兩國的合作。

第一,妥善處理好伊朗加入上合組織事宜。除了與其他成員國共同商議研究之外,也應加強與伊朗開展雙邊溝通,發揮好中國在上合組織中主要成員的作用;同時關注美伊關系走向,協調好中、俄、伊三國關系。

第二,共同支持阿富汗重建過程。阿富汗問題對“一帶一路”在中亞的建設和中巴經濟走廊發展均有重大影響,同時也是影響中國邊疆和國土安全問題的重要因素。伊朗和俄羅斯都對阿富汗問題十分關注,且能夠發揮重大作用,建議推動中、俄、伊在阿富汗問題上開展三方合作,增強立場和政策協調。

第三,增強上合組織反對極端主義的能力和作用。2017年上海合作組織阿斯塔納峰會期間,與會各國元首共同發表關于共同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的聲明,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反極端主義公約》,進一步凸顯了各國打擊“三股勢力”的堅定決心[1]。建議應以此為契機,在上合組織框架內,在不斷夯實執法法律基礎的同時,著力建設情報交流機制,完善反恐合作機制,并通過開展聯合反恐演習增強本組織聯合反恐、協同作戰的實戰能力。

二、共同建設“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

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當前的主要挑戰在于:一是俄、伊兩國在區域經濟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開發利用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考慮;二是歐亞經濟聯盟已經形成了自貿區空間,伊朗等國的加入也會擴大該聯盟的覆蓋范圍;三是俄羅斯對中亞國家的交通、能源等大型項目有很強的影響力。本文嘗試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加強“頂層設計”溝通,共同進行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對于俄羅斯而言,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與其合作較為緊密,在其區域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同時俄羅斯對里海油氣資源開發也十分重視,注重與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伊朗開展投資、貿易和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對伊朗來說,與烏、土兩國開展互聯互通以及向東連接阿富汗西部省份是其區域經濟發展重點。中國應根據中亞地區的地域政治、經濟發展特點以及俄、伊兩國的影響力情況制定經濟走廊建設規劃,同時與俄、伊及有關各方開展溝通,尤其應注意伊朗恰巴哈港建設與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相互協同,以及俄、伊中亞油氣管線走向與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的互聯互通等問題。

第二,加強“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應當看到,歐亞經濟聯盟在關稅、標準、規則、政策等方面具有較強優勢,但其區內貿易增長和經濟發展動力方面則略顯不足,這與“一帶一路”正好形成優勢互補。不難想象,如果兩者能夠有效對接,通過“一帶一路”倡導的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沿線產業帶建設、強大的金融支持以及歐亞經濟聯盟構建的良好的貿易和投資規則,能夠促進東起中國新疆、西至里海、南到印度洋、北至俄羅斯的歐亞大陸之間的繁榮和發展。

第三,在重大項目合作中重視俄羅斯的影響力。在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中,目前在建的涉及土、烏、塔、吉四國的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烏茲別克斯坦“安格連—帕普”鐵路和安格連火電廠、塔吉克斯坦“瓦赫達特—亞灣”鐵路和杜尚別2號熱電廠等項目均為能源、電力、交通領域重大工程。從前文分析可以看出,俄羅斯對中亞地區這些領域的工程非常重視,某種程度上將其視為外交手段。因此,建議有關中資企業在涉及與中亞國家開展重大項目合作時,既要注意進度和效益,也不能忽視國際關系的影響。

第四,與伊朗合作建設阿富汗赫拉特省。阿富汗赫拉特省位于該國西端,能礦資源豐富,與伊朗僅百公里之遙,省會赫拉特城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之一。自“阿塔”政權被推翻后,伊朗為保障自身安全,幫助該省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和發展經濟。目前,該省已建成阿富汗最大的工業園區并已有180余家企業進駐,還出臺了多項針對外資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相比于中國在阿富汗其他地區的投資項目,與伊朗合作投資建設赫拉特省面臨的安全風險要低得多,而且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較好,并且在阿富汗重建以及中伊合作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面向未來,通過加強與俄羅斯、伊朗及中亞諸國的合作,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下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目標,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一定能夠建設成為各方的“共贏之路”和“希望之路”。

【本文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研究院《“一帶一路”沿線發展及上海作用》課題階段性成果】

(第一、二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第三作者單位:甘肅政法學院)

(責任編輯:魏銀萍)

[1] 鳳凰網:《〈上海合作組織反極端主義公約〉突顯打擊“三股勢力”決心》,http://finance.ifeng.com/a/20170612/15448700_0.shtml

猜你喜歡
中亞地區中亞阿富汗
一帶一路
“上海合作組織與中亞形勢”暨第十八屆全國中亞問題研討會舉行
阿富汗 解暑
中亞地區與中國氣候變化的關系
民國時期新疆駐蘇聯中亞地區使領館設立原因
White Elephant
中國與中亞地區油氣資源合作開發模式與前景分析
阿自殺襲擊頻發
阿富汗讓美國走開
奧巴馬增兵阿富汗飽受爭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