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耶克人類文化演進觀生成分析

2017-09-08 07:06陳立軍蔡海鵬
關鍵詞:哈耶克演進文化

陳立軍+蔡海鵬

摘要:哈耶克經歷了20世紀人類社會所有重大事件,是古典自由主義堅守者。他在反對唯理性構建主義過程中形成了演進理性主義文化觀,認同人類文化有著悠久的演進歷史。文化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抑制本能,幫助人類過上理性的社會生活。理性的有限性和知識的分立性是哈耶克的文化認知觀,由此決定了人類文化并非主觀設計的結果,而是社會實踐的產物。人類通過學習和模仿來傳播文化,通過社會競爭來進行文化選擇,推動文化進步。

關鍵詞:哈耶克;文化;演進;生成

中圖分類號: D91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672-0539(2017)04-0125-07

如果將人類偉大的思想家和科學家比喻成森林中罕見的參天大樹,那么他所處的時代和環境就是他生長的陽光和土壤??v觀古今中外人類思想史,我們不難發現,所有偉大的思想家都離不開對先哲思想的繼承和當時社會環境的影響,哈耶克也不例外,哈耶克理論之所以引發全球諸多學者的追捧和爭論,是由于哈耶克在某種意義上代表了上世紀引發人類社會走向理性狂熱的抑制力量,哈耶克成為上世紀稀有的古典自由主義堅守者,由此被授予諾貝爾獎。當上世紀權力控制和社會構建大浪退卻以后,人類在進行自我反省和自我矯正之時驚奇地發現,20世紀就在眾人以排山倒海之勢熱情奔向少數權力精英和知識精英給我們描繪出的宏偉目標之時,哈耶克居然冷靜地屹立于潮流礁石之上發出異樣的警告之聲,他的聲音雖然在當時被喧囂淹沒,但后來人類社會出現的一系列悲劇事件逐一證明他當時的擔憂并非多余時,人們開始關注起他來,開始對他的另類之聲表示認同并產生興趣,進而探索他發出另類之聲背后的思想脈絡。哈耶克畢生信奉古典自由主義的價值理念,強調社會進程的自發性和無目的性,尤其懷疑個人理性能力和認知能力對于社會發展方向和結構設計所發揮作用的程度和極限。哈耶克正是憑借這種自認無知的謙卑態度得以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航海旅程中找到辨別社會之舟的航向是否正確的方法,這種哈耶克式的認知悖論不由得使人想起蘇格拉底曾經說過的那句名言: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一無所知。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談到現代科學與傳統知識體系最大的不同是承認自己無知,科學革命并不是“知識的革命”,而是“無知的革命”。

哈耶克1899年出生于維也納,哈耶克在其93歲的人生歷程中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資本主義危機、社會主義革命、東西方冷戰、前蘇聯解體、中國改革開放等20世紀人類社會幾乎所有重大歷史事件。他于1921-1923年在維也納大學獲得法律和政治學博士學位。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維也納濃厚的具有國際視野的學術氛圍給予了哈耶克豐厚的思想饋贈。哈耶克出生正逢自由主義由盛行走向衰落的時期。產業革命之后,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和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資本主義大國的生產社會化程度越來越明顯,隨之而來的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生新的變化,壟斷組織的統治成為經濟生活的基礎,社會各種資源被生產和資本壟斷,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融合產生金融寡頭,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基于壟斷資本主義的不可救藥而提出通過無產階級革命對人類社會進行秩序重構的思想。哈耶克在人生歷程中看到的是這樣的一幅圖景——追求自由的文化運動解放了人類思想,推動了科技進步,使人類生產力獲得了極大提高,但同時也導致社會資源越來越集中,掌握權力和資源的統治者及部分知識精英和權力精英滋生出越來越強的控制欲和自負感,不僅相信自己能夠控制自然,而且相信自己能夠控制社會及控制人類命運。哈耶克作為古典自由主義的忠實信徒,上世紀經濟危機之后,在連美國都狂熱于凱恩斯主義的社會背景之下,他曾經一度顯得另類和孤獨,哈耶克發起成立朝圣山學社就是為了抵制這種潮流,他感到只有在擁有相同的基本哲學觀點的成員的團體內部才能夠對捍衛人類自由進行持續和深入的探討。哈耶克一生都活躍在自由主義思想運動的核心,如20世紀20年代的維也納,30年代的倫敦,五六十年代的芝加哥。哈耶克看到的事實證明,無論是資源還是權力的壟斷都會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破壞性災難,思想和知識的壟斷也不利于人類文化的發展。哈耶克之所以能夠在人類理性高度自負的社會環境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自生自發的自由市場觀和社會文化演進觀,在于他把人類社會的發展歸置于千萬年的歷史演進歷程之中對待而不歸功于幾百年甚至幾十年的理性構建成果。盡管哈耶克對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理論一直進行強烈批評,但在對待人類文化的歷史態度方面,哈耶克可以說是一個歷史唯物主義者,他洞見到了人類歷史長河中無數普通民眾對人類文化所做出的點滴貢獻才有可能匯集成我們今天看到的人類文化滔滔之海。

哈耶克的文化演進的獨特性在于不是實證的考察或歸納研究,而是揭示了文化生成的兩種對立的類型,即演進的理性主義和建構的理性主義。他曾在《進化論認識進路的興起》一文中簡略而不失完整地講過,自笛卡爾哲學在這些問題上深陷擬人化思維而不能自拔以后,伯納德·孟德維爾和大衛·休謨則開啟了一個新的認識視角[1]。然而,如果我們仔細分析笛卡爾的認知思想會發現,把他認定為唯理性構建主義的罪魁禍首恐怕多少有點誤會。笛卡爾屬于認知論懷疑主義者,他正是意識到我們所感知的世界也許不是真實的世界才得出唯有我當下的思考才是唯一能夠確定的真實存在的結論?!拔宜肌背蔀槲遗c世界發生關系的邏輯起點,原因是假如我的存在不真實,我就不可能提出我是否存在這個問題??梢?,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并非指涉人類理性思維能力的無限還是有限,根本意義在于說明我的存在是以我具有感知和思維能力為前提的。他曾經以夢境為例來說明理性思維和夢境思維的區別,人在夢境中雖然也會呈現各種活動和情感,但這是不真實的,這種不真實并非是由于自己實際上沒有真正開展這些活動(因為這在夢醒之前是無法確認的),而是由于我們在夢境中意識不到自己是在做夢,缺乏將自我與夢境分開的理性反觀能力,只有醒來恢復理性以后才會意識到自己是在做夢??梢?,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涉及到的是我存在的意義及世界對我的意義這兩個問題。動物生活在本能中,精神病人生活在錯亂中,睡眠者生活在夢幻中,昏迷者生活在無意識中,這些情況下,身體的我固然存在,但由于缺乏自我反觀能力,身體的存在對我而言只是生理意義而沒有精神意義,這就是笛卡爾的二元論基礎。笛卡爾這句話還涉及到的一個問題是,世界對我的意義是我能夠感知和認知這個世界為前提的,一旦我缺乏這種理性思維能力,世界的存在對我而言相當于不存在,因為對我產生不了認知意義,所以,人死以后思維消失,世界對自我而言就終結了。endprint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與其說笛卡爾是唯理性論者倒不如說他是唯我主觀主義論者,笛卡爾闡述的是理性對我而言的認知意義而并非強調人類理性的無限性,反而是洛克、孟德斯鳩等后來的啟蒙思想家越來越注重自我經驗和人類理性對于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認知作用,尤其是當他們的政治理念被歐美諸多資本主義國家廣泛采納且獲得巨大成功以后,使得后來的知識精英、市場精英、權力精英們對于啟蒙思想家大師產生無限崇敬乃至頂禮膜拜之情,認為這些大師們的思想代表了人類理性的最高成就,進而產生這樣一種錯覺——既然人類依靠理性能夠發展出先進的科技,形成先進生產力來改造和征服大自然,那么對于人類社會的完全認知和人類社會運行的完全控制自然也不在話下。于是,近現代西方社會在自然科學領域及社會科學領域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也走向了過于相信人類理性能力的極端思潮。唯理性構建主義者可以說就是這種極端思潮的代表,認為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領域都可以按照最先進的設計模式進行重構,法西斯就認為自己掌握了統領人類社會前進的最先進的模式。

作為人類文化演進論者,哈耶克并沒有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他并沒有完全否定人類理性在文化演進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所反對的和提出警告的是20世紀人類社會屢屢出現的理性狂熱和理性自負,他用“理性不及”這個詞來表達人類理性有限性?!皩τ谥惺兰o的思想家來說,理性主要是一種認識真理,特別是道德真理的能力,而不是根據明確的前提進行演繹推理的能力。他們十分清楚,文明中的許多制度,并不是理性的發明,而是同所有的發明相反,是他們稱為‘自然之物的產物,即自然而然出現的事物”[2]。如果說中世紀的理性思考意味著人類開始覺醒的話,那么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意味著人類已經開始利用理性力量改造自然和人類自身,到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葉人類理性逐漸走向狂熱,出現了人類理性自負,這種現象本身就是非理性的表現。哈耶克說:“對具體事實具有足夠的了解這種假設,一般而言會產生某種理智上的狂妄自大態度,它自欺欺人地認為,理性能夠對所有的價值進行評估,而有關不可能取得這種全面知識的見解,則會導致對積淀于現存社會的價值和制度中的全部人類經驗,采取謙虛敬重的態度?!盵3]453哈耶克此立場獲得其好友詹姆斯·布坎南的認同,“我們所努力為之的乃是對理性的捍衛,以防理性被那些并不知道理性得以有效發揮作用且得以持續發展的條件的人濫用。這就要求我們真正地做到明智地運用理性?!盵4]85

哈耶克認定人類社會“理性不及”的主要依據是知識的分立性特征,而知識的分立性根源是人類個體生存狀態的分立性。正如鄧正來在《法律、立法與自由》的代譯序中所言,哈耶克在“分立的個人知識”經“知道如何”的默會知識再到“無知”概念的轉換過程中,達致了從“知”意義上的主觀知識觀向“無知”意義上的“超驗”知識觀的轉化——這可以典型地表述為從“觀念依賴”到“觀念決定”再轉向“必然無知”或“理性不及”的發展過程。[5]9一般而言,個體理性在社會文化面前產生的影響是有限的,正是由于每個人的理性有限才需要繼承和傳承文化來彌補我們理性的不足?!叭祟愒诖蠹s一百萬年的歲月里都是生活在由共同的行為規則凝聚而成的群體之中的,而人類正是在這個進程中完成了演化成人的過程并培育出了人的理性和語言; 再者,理性和語言的最初用途之一必定是用來傳播和實施這些業已確立的規則的?!盵5]P117人類的理性或心智與文化的關系是發生在人類社會出現以后,與人類存在的漫長歲月相比,文化演進實際上僅占了距今的百分之一的時期。那么,在科技發達的現代信息社會,人類的理性是否可以獲得實質性突破呢?答案仍然是否定的,現代社會建立起來的文明日呈復雜和繁復,而這也就當然會對我們在知識上理解和領悟周遭世界時造成新的障礙。人類知識愈多,那么每一個個人的心智從中所能汲取的知識的份額亦就愈小。我們的文明程度愈高,那么每一個個人對文明運行所依憑的事實亦就一定知之愈少[1]。

從動物學看,動物的生存狀態有群居和獨居之分,從人類起源來考察,人類的基因本能應該與其他靈長類一樣屬于群居,人類發展歷史也表明,人類自古就是以部族的形態繁衍生息,近現代在對非洲部落、亞馬遜部落、印第安人部落及澳洲部落等原始部落進行實地考察中對此已經獲得印證。馬克思認定,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屬性,現實生活中的人自出生開始就是以社會關系作為基本存在狀態,魯濱孫之類的孤島生活屬于非常態極端現象,而且魯濱孫的孤島生活也受到人類文化的影響。所謂人的社會性,主要就是通過社會文化的對人的影響形成的,從我們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屋這些物質文化,到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這些非物質文化,無時無刻不在塑造我們的社會人格。文化是人與人之間發生社會關系的媒介,不僅僅是同時代生存的人類通過文化進行跨空間聯系和控制,人類通過文化的傳承還與我們的先祖和未來的子孫后代相互交流??梢哉f,文化是人類的第二基因。第一基因——生理基因蘊含的是身體本能信息,是人類身體的生理基因。文化基因蘊含的是社會活動信息,人類文化既是過去人類社會活動結果的產物,同時也是正在發生的人類社會活動的指引信號系統。那么,文化基因和生理基因之間存在怎樣的聯系和區別?生理基因對于文化基因具有怎樣的意義?這屬于生物科學、基因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的接壤地帶,是至今為止并沒有獲得重大突破的文化研究難題。

哈耶克在研究人類文化演進過程中,他發現這樣一種耐人尋味的人類社會現象,那就是我們人類不斷走向文明的過程其實是不斷對我們的原始本能進行抑制的過程,我們大量的風俗習慣、倫理道德、法律制度等社會規范主要的目的是約束和禁止按照我們的本能沖動而為所欲為,人類在進行自我控制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文化體系。哈耶克認為,人類從動物進化而來,最先具有的是人的本能,并在人際交往中逐漸形成了本能所不具備的某些抽象原則,即習俗或道德,也就是所謂的文化,而同樣由進化產生的是理性。他說:“從動物到人的決定性變化,要歸因于由文化決定的對本能反映的限制?!盵6] “人們之所以能夠從小群體過渡到定居的生活共同體并最終過渡到開放社會和步向文明,實是因為人們學會了遵循某些同樣的抽象規則,而不是因為他們受著那些追求即時性共同目的的先天本能的指導?!盵5]P507按照布坎南的意見,哈耶克的文化演進認為在歷史可理解的時間即文明人時代,所出現的人類行為模式,已經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條件。在范圍更廣大的動物人范圍內,“人性”已經過了修改。文化演進已經形成或產生了非本能的抽象規則。這些規則顯然反對人類本能傾向,但我們以同個人選擇密切相關的個人標準,是無法評價和理解這些規則的作用方式的。[4]115endprint

以道德規范為例,哈耶克將人類的道德分為自然道德和社會道德,自然道德是與人類基因密切相關的本能式道德,就如同大量動物尤其是群居類動物在種群內部存在各種活動秩序一樣,人類由于群體內部合作的需要演進出了自然道德本能。這種自然道德本能主要和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有關,由于小群體成員之間朝夕相處相互熟悉,那么各成員在情感的驅使下得以維持群體秩序。中國儒家以家庭為起點構建出的倫理道德體系就是以自然道德為基礎的由己及人的自然道德走向社會道德的道德體系演進模式。自然道德體系中,本能式的感受和情感成為維系群體秩序的紐帶,人類家庭結構之所以能夠一直保持穩定,在于其以歷史悠久的自然道德為維系紐帶。生產力提高以后,隨著人類群體規模的擴大,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發生變化,與陌生人交往的機會越來越多,以本能和情感為紐帶的自然道德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局限性,于是人類社會演化出了以價值觀念為核心的社會道德。情感是以身體本能為基礎的心理感受,而價值觀念是以人類的理性認知能力為基礎的抽象價值標準。正如哈耶克所說的,人類為了和諧相處,劃定了個人決定之可調整范圍的禁令( 不得如何) 。人類通過發展和學會遵守一些往往禁止他按本能行事的規則 ( 先是在狹小的部落里,然后又擴展到更大的范圍) ,從而不再依靠對事物的共同感受,由此建立了文明。這些規則實際上構成了另一種道德,即社會道德[7]。以價值觀念為核心的社會道德往往是以觀念、風俗、習慣、信仰的方式滲透在人類群體的生產和生活領域中。當以政權為標志的國家形態出現以后,人類社會在習慣、宗教、道德的基礎之上演進出了理性程度更高的文字性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法律不僅通過文字明確表達,在衡量標準方面也超越了善惡之分上升到了公平公正這個更為抽象的價值取向高度。

可以說,在人類早期階段,本能對人類文化產生巨大的制約和影響作用,但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后,本能對文化的作用被逐漸掩蓋和深埋,我們所接觸到的文化基本上屬于人類進入文明階段以后形成的理性文化。但我們不能忽略的是,本能仍然是人類文化這座冰山的基座,“毋庸置疑的是,人類不僅一直受著習得的規則( learned rules) 的指導,而且至今還受著某些先天性規則 ( innate rules) 的指導?!盵5]117人類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仍然是社會風俗習慣、倫理道德、制度規范生成的前期基礎,社會文化不能夠完全與人類本能及人類需求對立,它們之間應該屬于對立統一的關系。由于我們在本能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社會化的理性程度,文明程度越來越高,離本能也就越來越遠。本能可以通過基因進行傳承,不需要過多浪費文化資源,文化所要彌補的是本能暴露出來的人性弱點,人類社會的正常運行,需要通過文化對這些本能進行抑制或者矯正。

哈耶克對現代術語中的自然的(natural)與人為的(artificial)二分法進行了詞源挖掘,指出這種二分法存在的問題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智者們提出的依本性或發乎自然(by nature)與審慎刻意的決定(by deliberate decision)二者之間界分的模糊性。希臘智者所意指的這種界分, 既可以指獨立存在之物與人之行動之結果的東西之間的界分, 同時亦可以指獨立于人之設計的東西與人之設計之結果的東西之間的界分。哈耶克繼承了18世紀伯納德·孟德維爾及大衛·休謨的思想,認為人類文化現象應當被歸屬于一種獨特的第三類現象, 亦即后來被他的好友亞當·弗格森稱之為人之行動而非人之設計的結果。在他們看來,人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人的行為活動受理性的支配也是有限的,例如,我們平時進行語言交流,遵循風俗習慣等并不需要刻意進行思考,而往往是在不經意中完成的,只有在進行刻意思考和重大抉擇時才表現出明顯的“設計”成分,即便是這種故意“設計”,對于整個社會文化形成所發揮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每個人來到世界上時都是被動接受當時當地的文化熏陶,如果缺乏既存文化的依托,我們甚至無法進行語言交流,無法過上人類生活??梢?,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是一個人或者少數人“設計”出來的,是通過漫長的歷史積淀逐漸演化出來的,群體中所有人的社會實踐活動都是文化生成的組成部分,但我們卻無法精確量化每一個成員對于文化生成所做的貢獻,最多只能記住歷史中具有突出貢獻的代表人物。哈耶克認為,文明是人行動的產物,或者更恰當一些說,是數百代人行動的產物。但這并不意味著文明就是人們設計的產物,甚至也不意味著人們清楚文明發揮功能或繼續存在的基礎。[8]在文化演進論中,哈耶克非常強調理性向傳統習得的思想,因為在他看來一切進步都必定是以傳統為基礎的。他說,“文化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人為的,既不是通過遺傳承繼下來的,也不是經由理性設計出來的。文化乃是一種由習得的行為規則構成的傳統,因此,這些規則決不是發明出來的,而且它們的作用也往往是那些作為行動者的個人所不理解的?!盵1]

哈耶克所強調的人類文化是行動的產物而非設計的產物,涉及到人類社會和人類文化的目的性問題。文化是人們不斷實踐、互動、試錯和積累的結果,而絕非初始即被理性徹底洞明,進而予以整體設計和建構的結果。我們的理性根本沒有這個能力。[9]個體與文化之間雖然存在相互作用關系,但這種相互作用不是線性的,更不是對等的,個體受文化的影響形成自己的行為動機,但文化不以任何個體動機作為自己的型構目的。社會是歷史過程的產物而不是歷史設計的產物,古人不可能預知和設計我們今天的生活狀態,同樣,我們也無法預知和設計千年以后的人類生活狀態,我們所能夠設計和控制的只能是近期目標,而且這種近期目標也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只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預測性。哈耶克之所以一生對烏托邦、法西斯、計劃經濟、集權主義等持高度警覺態度,是由于他通過更為開闊的人類歷史視野,發現人類社會今天的文明和成就是建立在千萬年長期演化基礎之上的,盡管近代以來人類改造自然和改造人類自身的能力獲得極大提高,但我們不能忽略了人類歷史中點滴式的緩慢進步所具有的基礎性意義,而且放眼千萬年之后的人類未來,人類社會這種日新月異的發展模式是不可長久持續的,長此以往導致的必然后果是能源、資源很快枯竭甚至是人類自我毀滅,這種結局并不符合自然界的生存法則,更不符合人類因文明的發展和理性的提高而帶來的對生命質量追求的價值取向。在全球化的今天,人類社會作為整體固然會有階段性的追求,但這種追求更多地體現在共同的價值取向而不是具體目標方面,每個民族和每個國家也會有自己的階段性目標,但這種目標追求更多的應該是落實到個體生活層面,畢竟社會存在的落腳點還是人類個體生活,讓多數社會成員過上體面、富足、安康的幸福生活才是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是由于社會存在的非目的性,人們才能在千百萬次的行動中不停地試錯與選擇,最終確定了適合本群體生存的倫理道德系統。而且正是這種試錯與選擇成就了人們今天的不斷前進的文明。[10]endprint

哈耶克在對達爾文進化論理論淵源進行追溯以后認為,文化進化的觀念無疑要比生物進化的觀念有著更為悠久的歷史,復雜的文化結構的形成恰恰是這樣一種優勝劣汰的進化過程的結果。他認為,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觀,如不是直接來自于其同時代的歷史法學派和歷史語言學派,很可能源于伯納德·孟德維爾和大衛·休謨的文化進化觀,經其祖父伊拉斯謨斯(Erasmus)而得。達爾文的主要成就是對不同地區環境和不同歷史時期的物種特性進行考察以后得出的物種演化規律,這種演化規律和自然界其它物理化學規律一樣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和可證實性。達爾文進化論的哲學意義不僅僅在于打破了上帝造人和造萬物的神話,更重要的是徹底碾碎了上帝這個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啟迪人們形成這樣一種觀念——自然運行的力量來自于自然本身而非自然之外。這一原理對人類社會的運行也同樣適用。相對而言,人類社會的運行比自然的運行要復雜很多,主要原因是人類社會一方面固然要受到自然規律的制約,與此同時,人類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形成一股強大的社會力量,這是生物競爭與社會競爭的最大區別,自然狀態下生物生存的環境是相當穩定的,而人類社會的變化呈現出明顯的加速度,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也在加速,這就意味著進入近代以后相隔時間不長的不同時代的人往往處于完全不同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既然人類和當前地球其它生物一樣也是從低等生物進化而來,那么進化規律的基本原理在人類社會是可以適用的,哈耶克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在《自由秩序原理》中得到了精心的勾畫,這主要在于他把人類歷史看作是對一種文化演進的反映,這種文化演進依據生物進化的模型而運作。

當然,由于人類屬于高智慧型生物,人類社會與其它生物種群必然有著本質區別,不能機械地套用達爾文的生物進化理論來解釋社會現象。哈耶克認為,文化演進類似于生物進化,但在某些重要的方面有所不同。他指出,當代社會生物學的主要錯誤在于,它假定語言、道德和法律等現象,不是經由模仿式的學習傳遞在自然選擇的進化中產生的,而是通過現在由分子生物學闡明的“遺傳”過程傳遞的。正確的解釋是處在本能和理性之間。哈耶克列舉了文化演進與生物進化的不同之處,生物進化論現在已排除了后天獲得特征的遺傳,但是所有的文化發展都是建立在這種遺傳上[1]。與動物先天本能不同,人類大腦的高度發達使得人類后天具有很強的可塑空間,社會中每個人的成長都是先天決定及后天影響雙重作用的結果。哈耶克尤其看重人類的模仿能力和學習能力,這是社會文化得以延續、傳播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少數人率先追求更有價值的新目標——然后大多數人通過模仿和學習使少數人所開創的新知識流行起來。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案并非多數人經過共同協商而選定的,而是在利益的驅動下或在道德價值和審美價值的評價下進行的,也就是說他們根據某種符號或評價不自覺地采用少數人的方法。簡而言之,人類文明的進步就是通過少數人成功地適應環境需要的偶然創舉為大多數人所模仿和學習而得以推動的[11]。正如在動物世界中生存斗爭被看作為自然選擇鋪平了道路一樣,在所有自由主義學說中,經濟競爭被視作推動進步的力量。傳統、制度和社會事實(social facts)也可以這樣加以解釋[12]。

和生物進化一樣,文化演進并沒有明確的預設目標,不同歷史階段形成的不同類型文化是在各種文化形態的競爭中不斷試錯而優勝劣汰的結果,決定這種淘汰賽結局的不單單是文化的先進性而更是文化的適應性,具體來講就是,最能夠適應當時當地的生產力、生產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文化往往最有可能擊敗其他文化類型而成為主流文化。古代社會之所以未能生成今天的人類文化,不僅僅是社會文化發展程度的問題,同時也存在今天人類文化無法在古代社會適應和生存的問題。文化是否存在優劣是一個有待討論的問題,但相對于一個群體的生存和發展而言,文化一定有是否更為適宜的問題。只有通過文化競爭,才能在業已存在的眾多文化萌芽中發現更為適宜的文化類型。哈耶克認為,文化競爭是文化演進的主要動力,“競爭就像科學實驗一樣,首先是一種發現過程( a discovery procedure)。只要我們事先并不知道誰會做得最好,那么競爭便是我們所能運用的一種極為切合實際的過程”[5]369 “復雜的文化結構的形成恰恰是這樣一種優勝劣汰的進化過程的結果”[5]489。文化的競爭與個體的競爭不同,文化是在群體中形成的,因此,文化的價值取向在包容個體價值取向的同時,更注重群體生存和發展的價值取向?!皩€體自身的存在和維持十分重要的個體性質,是通過生活于群體中的一些個體得到選擇而形成的,在該群體演化的每一個階段,它們都傾向于遵守這些規則,因而使該群體變得更有效率”[3]475一般而言,一小部分群體率先發現此類規則,并憑借對此規則的遵循與運用獲利頗豐。隨后,其他群體受趨利動機的影響競相仿效實行同樣的規則,使之在更大范圍中擴展實施并逐漸固定下來直至成為習俗。哈耶克認為,正是通過自由競爭才形成了當今世界璀璨的物質與精神文明,而那種妄圖通過對整體社會的人為設計而維持社會運轉的計劃將最終阻礙進步、摧毀人類文明[13]。所謂文化演進,是在原來基礎上一點一滴逐漸向前發展,人類歷史中雖然存在突飛猛進的飛躍式社會轉型階段,但也是在原來基礎上相對于原來發展速度出現幅度較大的轉型,不可能完全無中生有在短時間憑空創造出全新的社會文化。哈耶克之所以強調繼承傳統文化的不可或缺性,是站在整個人類歷史的視角看待人類文化的演進歷程,是具有宏大視野和深邃目光的全局式審視,不是在某個局部和某個片段看待人類文化中的某些現象。他說,“我們絕不能對社會的全部價值同時加以質疑。這種絕對懷疑的態度,只能導致我們文明的毀滅和——在認為經濟進步可以促進人類發展的許多人看來——極端貧困與饑餓。徹底拋棄一切傳統價值當然是不可能的; 它會使人根本無法行動。如果放棄人類在文明演進過程中形成的那些得到傳播的傳統價值,只能意味著退回到人類在千百萬年的部落生活中形成、如今已幾乎被視同天性的那些本能價值?!盵3]549-55

參考文獻:endprint

[1]曾小華.哈耶克的文化進化思想[J]. 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4,(3):28-33.

[2][英]哈耶克.經濟科學與政治[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0:594.

[3][英]哈耶克. 復雜現象論[C]//哈耶克文選.馮克利,譯.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453.

[4][美]詹姆斯.布坎南.自由、市場與國家[M].平新喬,譯.上海:讀書·新知·生活三聯書店, 1989:85.

[5][英]哈耶克.法律、立法與自由[M].鄧正來,張守東,李靜冰,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0: 9.

[6]戴傳江. 哈耶克的文化進化思想及其對中國傳統文化復興的啟示[J]. 江西社會科學,2010,(12):62-64.

[7][英] 哈耶克 .致命的自負[M].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8.

[8][英]哈耶克.自由憲章[M]. 楊玉生,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45.

[9]張世明.論哈耶克文化演進論[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8-13.

[10]宋光明.中國傳統文化的哈耶克視角[J].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6):98-103.

[11]胡高飛.哈耶克文明生成模式論簡評[J].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3):46-49.

[12]勿飛. 哈耶克對傳統的訴求會容許奴隸制存在嗎--對哈耶克文化進化觀念的再解釋[J]. 社會科學研究,2006,(5):40-46.

[13]吳婷婷. 哈耶克演進主義社會發展理論探討[J]. 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43-46.

Abstract:As stick classical liberalism, Hayek experienced all the major events of human society in 20th Century. He formed the evolutional rationalism culture view during the process of opposing constructivist rationalism. He approved that human culture has a long evolutional history. Culture has become the largely function to help mankind towards a rational social life by inhibit the instinct. It is his basic cultural cognitive view that rational is limited and knowledge is divisional, that determines human cultural is the outcome of social activities but the presupposition of subjective plan. Human is promoting cultural progress by learning and imitation to spread the culture and by the social competition to choice the cultural.

Key words: Hayek;culture;evolution;generation

編輯:魯彥琪endprint

猜你喜歡
哈耶克演進文化
淺析個人在哈耶克自生自發秩序中的地位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誰遠誰近?
論我國死刑制度的演進及其發展趨勢
基于企業營銷理念演進的道德營銷探討
當前高速鐵路移動通信系統關鍵技術的演進及發展探析
《通往奴役之路》
論哈耶克自由觀的特征
星系的形成與演進和宇宙的膨脹現象及暗物質與暗能量
融入文化教“猶豫”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