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不同無創呼吸機治療模式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療效

2017-09-21 12:58林玲玲
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7年9期
關鍵詞:動脈血呼吸衰竭呼吸機

林玲玲

分析不同無創呼吸機治療模式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療效

林玲玲

目的 探討不同無創呼吸機治療模式對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研究對象為遼寧省丹東市解放軍230醫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接診的7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據治療模式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患者接受適應性支持通氣(ASV)模式,對照組患者接受同步間歇指令通氣加壓力支持通氣(SIMV+PSV)模式,比較兩組患者呼吸功能、應激反應。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 SOD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MDA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氣道峰壓(PpeaK)、氣道阻力(RAW)、靜態肺順應性(Cst)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接受無創呼吸機治療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應予以ASV模式,便于血氧應激反應與呼吸功能改善,安全可靠。

慢性阻塞性肺疾??;呼吸衰竭;無創呼吸機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一種常見的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以持續氣流受限為特征,全球≥40歲發病率可達9%~10%,以慢性咳嗽為最早表現,以呼吸困難、氣短為主要臨床表現,病情遷延不愈且反復發作,可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與生命質量[1]。通常在疾病急性加重期會出現癥狀頻發現象,若未得到及時治療,會合并呼吸衰竭,是導致COPD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目前,臨床一般采用機械通氣予以治療,效果理想,但患者易發生呼吸功能減弱現象。所以,對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應采取合理模式予以治療,提高呼吸功能,改善預后。本研究就不同無創呼吸機治療模式對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遼寧省丹東市解放軍230醫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接診的7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據治療模式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0例,女15例;年齡為60~75歲,平均(67.5±2.5)歲;病程1~11年,平均(6.0±1.7)年。對照組患者中,男18例,女17例;年齡60~76歲,平均(68±3)歲;病程2~10年,平均(6.0±1.3)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COPD相關臨床診斷標準相符合[2];②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③意識清楚。排除標準:①精神疾病、心律失常、肝腎功能障礙、惡性腫瘤等;②認知、理解、表達等能力障礙。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抗感染、營養支持、平喘、糾正電解質紊亂等常規治療,并且均予以無創呼吸機進行輔助通氣,起始通氣以容量輔助/控制通氣模式,待病情穩定后,兩組分別采取不同治療模式。對照組設置為同步間歇指令通氣加壓力支持通氣(SIMV+PSV)模式:潮氣量:8~10 ml/kg;通氣頻率:15~20次/min,然后結合患者血氣分析進行適當調整,保持氧濃度為 55%,呼氣末正壓在4~6 cmH2O(1 cmH2O=0.098 kPa),每天 2~14 h,每日1次,連續治療1周,即1個療程。觀察組接受適應性支持通氣(ASV)模式:輸入理想體重,百分比100%,確保氧濃度為50%,呼氣末正壓為3~5 cmH2O,0.5 h后檢測患者血氣分析,糾正通氣百分比,治療時間為每天2~3 h,每日2次,持續治療1周,即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呼吸力學與動脈血氣指標、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運用比色法、酶速率法分別檢測血清MDA、SOD水平。呼吸力學指標:氣道峰壓(PpeaK)、氣道阻力(RAW)、靜態肺順應性(Cst);動脈血氣指標: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CO2)、動脈血氧分壓(PO2)。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清 MDA、SOD水平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SOD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MDA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清MDA、SOD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血清MDA、SOD水平比較(±s)

?

2.2 呼吸力學與動脈血氣指標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PpeaK、RAW、Cst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但兩組患者PCO2、PO2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呼吸動學與動脈血氣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呼吸動學與動脈血氣指標比較(±s)

注:1 mmHg=0.133 kPa

組別 例數 Ppeak(cmH2o) RAW[cmH2O/(L·s)]對照組 35 16.6±1.6 18.4±2.8觀察組 35 14.6±1.6 16.4±2.1 t值 14.167 14.856 P值 0.000 0.000組別 例數 Cst(ml/cmH2o) PCO2(mmHg) PO2(mmHg)對照組 35 24.6±2.6 64±6 84±8觀察組 35 28.4±3.0 64±6 84±8 t值 33.577 0.000 1.871 P值 0.000 1.000 0.066

2.3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3 討論

在我國,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與環境污染加重,COPD的發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同時造成患者病死比例也隨之增高[3]。本疾病以不完全性可逆性通氣氣流受限呈進行性發展為特點,隨著病程延長,病情逐漸加重,并且會在外界誘因刺激作用下并發呼吸衰竭,患者常常表現出呼吸困難、慢性咳嗽、咳痰等癥狀,可對患者身心健康、生命質量均產生不良影響[4]。一般來說,COPD并發呼吸衰竭患者在緩解期仍會表現出明顯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情況,病情較重患者會表現出呼吸性酸中毒,導致患者再住院次數、病死風險增加。目前,臨床上常采用機械通氣對該疾病予以治療,其原理是通過建立氣道、肺泡間壓力差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維持正常通氣?,F階段,機械通氣主要包括兩種方法,即有創和無創,前者是經口、鼻途徑進行插管,然后連接呼吸機;后者是經面罩、鼻罩等方式直接與呼吸機連接。由于患者病情久治不愈且病程較長,加上機體生理結構改變、免疫力降低,極易引發感染而造成病情加重。據報道,在 COPD患者治療方面,應用有創通氣治療的患者感染發生率較無創通氣者高,容易并發肺部感染,延長住院時間,增加治療費用,直接影響患者飲食功能與語言功能,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5]。而無創呼吸機具有無創、靈敏性高、費用少等多種優點,相對于有創通氣而言,無創呼吸機對感染的控制效果更佳,有助于患者臨床癥狀的減輕,應激反應與呼吸功能的改善,然而在應用無創呼吸機進行輔助治療期間仍然會產生不良反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患者的預后,可使其生命質量降低。所以,針對接受無創呼吸機治療的患者在通氣后期應該結合病情適當調整通氣模式,達到預期效果,提高患者預后,改善生命質量。

SIMV+PSV模式來源于兩種模式結合且保留著彼此優點,利于患者應激反應、呼吸功能的改善;ASV模式是結合患者呼吸用力、呼吸力學的不斷變化而進行自動調整壓力輸出水平的一種方法,在保留通氣基礎上能夠有效支持患者自主呼吸,糾正呼吸功能。運用ASV通氣模式的減少指令呼吸頻率效果優于SIMV+PSV通氣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支持患者自主呼吸,在改善應激反應、呼吸力學方面起到重要作用。MDA是一種常用的膜脂過氧化指標,能夠反映脂質過氧化損傷程度,并且能夠促進脂質、核酸等物質相聯合而導致細胞凋亡,所以,MDA水平下降,能夠降低過氧化損傷;SOD是一種抗氧化損傷物質,能夠表達出機體細胞抗氧化損傷效應。相關研究表明,應用ASV模式后患者體內SOD水平明顯增高,可改善氧化應激反應[6]。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SOD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MDA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與劉苗苗和孫鳳皇[7]的研究結果一致,說明應用ASV??梢源龠M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氧化應激反應;觀察組Ppeak、RAW均低于對照組,且Cst高于對照組,與連芳秋[8]的研究結果相似,進一步證實ASV模式可有效提高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優越性較高。此外,PO2是間接反映通氣、血流相匹配情況的指標,也反映通氣、CO2產生量的一種指標。本研究中,治療后兩組患者PO2、PCO2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兩種通氣模式對患者動脈血氣無明顯影響。同時,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 ASV模式的安全性、可靠性較高,適用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

綜上所述,針對接受無創呼吸機治療的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應予以ASV模式,便于血氧應激反應與呼吸功能的改善,安全可靠。

[1]黎小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呼吸衰竭的危險因素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3,19(15):2361-2363.

[2]秦建強,任倩,蘇鵬飛,等.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療效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9):40-41.

[3]楊靜兆,曹海燕.不同方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Ⅱ型呼吸衰竭療效比較[J].現代醫藥衛生,2013,29(10):1464-1465.

[4]秦志強,譚毅.無創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3,6(9):909-912.

[5]李鳳芝,王蓉美,王珠紅,等.雙水平無創正壓通氣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療效觀察[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2,43(1):42-43.

[6]蔡明文.無創呼吸機聯合納洛酮治療老年COPD并發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3):474-475.

[7]劉苗苗,孫鳳皇.不同機械通氣方式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結果[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23(6):852-853.

[8]連芳秋.無創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6,22(2):47-48.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9.058

遼寧省丹東市解放軍230醫院,遼寧丹東 118000

猜你喜歡
動脈血呼吸衰竭呼吸機
PB840呼吸機維修技巧與實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機質量控制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頸部動脈血管中的應用
勘誤聲明
呼吸機日常養護結合護理干預對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作用
探討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
淺析無創呼吸機治療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觀察
呼吸濕化治療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貫通氣中的應用
無創呼吸機治療呼吸衰竭臨床護理觀察
彩超診斷缺血性腦血管病頸部動脈血管病變的臨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