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拓閱讀方式,提高閱讀能力

2017-10-21 02:41孫進月
西江文藝 2017年19期
關鍵詞:閱讀方式多樣性小學生

孫進月

【摘要】:“閱讀”是人們獲得知識和了解信息的基本途徑。閱讀能力已經成為21世紀成功人士、領導者的核心能力。閱讀能力是任何學習的基礎,每一門學問的掌握都是從閱讀開始的。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不僅僅是視覺的,也是聽覺的、口語交際的,甚至是觸覺的,只要與閱讀活動有關的任何活動和行為都可以算是閱讀。發自內心的“悅讀”

【關鍵詞】:閱讀方式;小學生;多樣性

閱讀是語文能力之本,是托起學生語文素養的最主要的支柱。而作為母語教育課程的語文,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閱讀材料,直接參與閱讀、寫作等實踐活動,才能掌握運用語言的規律,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能力。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首先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閱讀、樂于閱讀。

目前,小學尤其是農村小學生的閱讀方式來看,影響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主要有如下原因:1.學生閱讀內容單一、可讀性差,難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無法做到“悅讀”;2.教師對學生閱讀的引導僅限于課堂之上,對于學生的課外閱讀重視程度不夠;3.受學校、家庭條件限制,閱讀視野狹窄,可選擇的閱讀資源匱乏。

針對這些問題,我認為要開拓閱讀方式,提高閱讀能力應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去著手研究。

一、充分利用學校、社會資源,拓寬閱讀的時間和空間;

一項調查表明,小學生年級越高,課外閱讀的時間越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足以引起學生閱讀興趣的作品;另一方面是學生沒有足夠的閱讀時間和空間。

進入21世紀,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互聯網應用在全球迅速興起.互聯網以方便快捷的使用方式和良好的交互性能,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對我們的各個方面都產生巨大的影響,教育領域也不例外。網絡,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影響著人們的學習,當然也影響著小學生的閱讀。

新課標認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經驗的重要途徑”。為此,我們必須大力提倡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研究閱讀教學。而做到這一點,首先就要求我們的學校和社會能夠提供足夠多的信息資源供學生們去閱讀。隨著學校班班通設備的投入使用,學生們就有了更加廣闊的閱讀空間,教師就能夠搜集足夠的閱讀資源,利用這種便捷的教學設備,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去閱讀;而學校還可以開放圖書室、電子閱覽室、留守兒童之家等資源,放開手腳去讓學生徜徉在書海之中;離開學校則可以引導學生去開放的鄉鎮文化站、鄉鎮留守兒童之家去閱讀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只有這樣努力拓展學生閱讀的時間和空間,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擴大學生的閱讀面,確保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豐富學生的語匯,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最終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

二、充分利用網絡、媒體資源,拓寬閱讀的廣度和深度;

計算機網絡的出現,改變了人們信息的交流和溝通方式,也改變了人類的思維模式?;ヂ摼W的出現,讓世界沒有了距離。我們身處在一個網絡資源共享的時代,近年來,以iPad、電子閱讀器、手機為代表的閱讀產品,逐漸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和生活方式,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廣大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2011年“全國小學生閱讀狀況在線調查”顯示(向全國各地小學征集小學生和小學教師樣本參與調查,共有18萬名學生參與調查),互聯網和手機已經成為小學生的重要閱讀渠道,但網絡使用的娛樂化傾向明顯。調查顯示,在4—6年級的小學生網民中,有47%的人在網絡上“看書、看報、看期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認為:學生使用網絡和手機學習、生活是一種趨勢,并且會逐步增加。

互聯網世界是個信息極其豐富的百科全書式的世界,它為孩子們獲得各種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網上獲取知識的方便、快捷、全面的特點,給小學生求知帶來極大的方便。而且,網絡知識集文字、圖象、聲音于一體,生動、有趣。不只是為青少年打開了認識世界的一扇窗,而且是為他們創造了另一個求知的廣闊空間。特別是隨著學?;ヂ摼W的建設,極大地彌補了小學生閱讀資源匱乏、視野狹窄的問題,他能夠讓廣大小學生在校內能更好的在網上遨游,通過網絡極大地拓展閱讀的廣度,更直接的感受知識的廣袤無垠。

網絡和媒體資源集文字、聲音和圖象于一體,學生能夠通過各種感官同時來獲取知識。心理學記憶對比試驗研究表明,光靠耳朵所獲得的記憶,3小時后保持70%,3天后保持10%,只靠眼睛看,3小時后保持72%,3天后保持20%,但采用眼睛和耳朵結合的視聽方法,3小時后能記住85%,3天后可保持65%,記憶保持率的規律為:光憑耳聽,過后能記住20%,光憑眼看,過后能記住30%,光憑口念,過后能記住10%,如果耳眼并用,能保持記憶的50%,如果進一步眼耳口相結合,可保持記憶的70%。電腦多媒體的使用,能同時調動學生的眼、耳和嘴巴,這大大提高了學生閱讀效率和深度。

而在利用網絡、媒體資源,拓展學生閱讀的廣度和深度的同時,教師需要做好引領和指導作用。一方面引導學生正確的搜索適合小學生閱讀的資源,另一方面防止部分學生沉溺于網絡游戲,影響了學習。

三、充分調動學生、家長、老師,分享體驗閱讀帶來的快樂。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生的閱讀要求:“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同時還規定了具體的課外閱讀量:第一學段,閱讀量不少于5萬字,第二學段不少于40萬字。

通常情況的閱讀方法,常常是一個人拿著一本書獨自完成,學生除了與書籍的作者進行精神上的溝通以外,并沒有任何的與他人互動作用。因此,在閱讀中如果學生、家長、老師都參與到閱讀中來,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家長之間隨時都可能就閱讀所涉及的概念和內容進行討論。對學生而言,這是一次和別人進行成功交流的有益社會實踐。這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相關概念的理解,增長知識,還有助于讓學生學會傾聽、理解和接受別人的語言和觀點,嘗試組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疑問和立場,提高了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在輕松、愉快的親密氣氛中,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家長共同閱讀,可以幫助和促進學生逐漸學會獨立閱讀,并學會分享體驗閱讀的快樂。

總之,閱讀是樹人之源,是社會進步的源動力,讀書狀況是一個民族素質良莠的標尺。社會這個大舞臺需要學生具備辨別是與非、真與假的能力,但在道德領域,他們常常被現實生活中的不良現象困擾,導致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發生偏斜,自我意識膨脹,集體榮譽缺失,自立意識、自制意識淡薄,心里比較壓抑,個性偏執等等。而讀書是凈化靈魂,升華人格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而閱讀方式的轉變,無疑對提高學生閱讀水平具有具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侯學勝2008-12《網絡對小學生閱讀能力影響的研究》

[2]小學語文教學資源網→教學文摘→創造性閱讀模式及運用

[3]王天蓉.柳棟.《基于學習者視角的網絡教育信息資源組織》.《教師之友》

[4]何克抗.《網絡時代呼喚教育理論創新》.《電化教育研究》

[5]柯昌萬等.《當務之急:培養網絡閱讀意識》.《中國教育報》

[6]伊春日報20120705期第2版:教書育人《電子閱讀對學生的積極作用

猜你喜歡
閱讀方式多樣性小學生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淺議語文閱讀教學
淺談新時期群文輔導工作的特征
舞蹈表演的表現形式多樣性研究
水磨地區蕨類植物多樣性調查分析
分析閱讀教學法在數學課堂中的滲透
給孩子插上閱讀的翅膀
我是小學生
碎片化閱讀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