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銀行業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對策探討

2017-10-21 00:12丁超睿
報刊薈萃(下) 2017年10期
關鍵詞:預警機制

丁超睿

摘 要:金融作為現代經濟活動的血液,對于國家、社會的發展來說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此,本文從銀行業對金融風險認知程度、監測手段、工作人員素質水平這三方面對新時期銀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金融風險進行了簡單研究,之后再結合銀行發展現狀提出了具有較高針對性的防范與化解金融風險對策。

關鍵詞:金融生態環境;金融理論;預警機制

當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監管職能分離之后,銀行為了減少自身的金融風險,在發展過程中已經結合自身發展現狀修訂了全新的《中國人民銀行法》,通過科學、合理的法律體系來維護銀行業穩定發展,之后再通過該體系來加強自身所開展的各項金融業務監管,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及時為其制定有效解決對策,化解銀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各項金融風險問題。

一、新時期銀行金融風險形成原因

1.外部因素

經濟效益的低下與經濟增長中的泡沫是金融風險形成的基礎,例如,我銀行現存大量的不良貸款,這與經濟增長中的泡沫有直接影響。同時,經濟效益的低下,必然會產生信用風險,例如,國有企業虧損就是經濟效益低下的直接體現。一直以來,我國產權制度未能明確,使得企業的自主經營偏離實際控制,在這樣的背景下,可能造成外部性經濟行為,從而導致侵權獲利情況發生,其最直接體現就是資產和負債約束力不強,企業將現有的融資風險責任轉移給銀行,致使銀行信貸無法保證。

2.內部因素

受信息不對稱影響,銀行資產質量不斷下降,據相關研究證明,相對于貸款人來說,借款人對于借貸的投資項目風險擁有更多信息,并對信貸用途不了解,從而導致信貸市場的道德困境。金融體制不健全也是導致金融風險發生的因素之一,使金融風險有了生存空間,其體制不健全主要表現在產權制度不明確、銀行控制機制不完善、監管力度不足以及金融市場不發達等方面,助長了金融風險的產生。

二、新時期銀行業存在的金融風險問題

1.對金融風險認識不足

現階段,我國基層中央部門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所開展的監管工作只限于銀行系統微觀風險認知。然而,銀行業在實際發展期間并沒有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有關金融業務決策法律制度較少,不能很好的對金融業務進行保護,從而導致銀行業在發展期間常常會因為多種因素存在著各種金融風險問題。

2.缺乏金融風險管理手段

金融風險管理作為基層銀行業內部結構中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保持銀行業務日?;窘洕\轉,同時還能對銀行各個部門之間金融工作環節進行連接??梢哉f,金融風險管理是銀行在發展中維持基本平衡的重要手段。但是,從銀行當前發展情況來看,金融風險管理制度不夠完善,規范性較差,比如說工作人員對金融風險管理意識較差,很難對金融各項工作任務的真實性缺乏調查與驗證,削弱了金融風險管理制度的作用。

3.銀行工作人員素質較低

銀行業正處于新經濟發展浪潮下,然而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工作人員的思想還是沒有向新的方向轉變。有的工作人員幾十年如一日在同一個崗位上工作,思想早已不能適應這個時代的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拖慢工作的進度,降低了工作質量與效率。另外,還有一些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較低,管理能力較差,沒有現代化管理理念,導致金融風險管理工作的真正價值被埋。與此同時,銀行風險管理人才較少,但是銀行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金融風險管理工作質量提不上去。

4.金融生態環境不穩定

當前,我國金融生態環境薄弱,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金融生態環境處于不協調狀態,不良資產所占比例較大,社會信用意識較差,化解和防范金融風險的有效機制尚處于初級階段,導致我國的金融業服務水平與競爭意識無法滿足當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達不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尤其是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信貸矛盾不斷加大,逃廢債務現象普遍,使道德風險加劇,各種問題矛盾激增,使我國的金融生態環境長期處于不穩定狀態,加大了金融風險。

三、新時期銀行業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對策

1.加強金融理論的學習,樹立正確防范意識

銀行業在發展期間還要根據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現狀開展金融理論培訓工作,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讓工作人員認識到金融防范風險的重要性,明確自身責任意識,避免金融風險發生。其次,銀行還要建立一項完整的授權批準制度,對工作人員的工作范圍、職能、責任、權限等方面進行合理控制,保證工作人員在工作期間會承擔自己范圍內的工作責任。另外,銀行業還需要改變傳統用人思想,積極引進大量的金融專業人才,并在金融風險管理崗位上安排專業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較高的工作人員。其他金融部門工作人員要在新形勢新經濟發展浪潮中轉變自己思想觀念。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要接受并學習年輕金融工作人員新思想,提升金融工作人員風險防范意識。最后,銀行在發展過程中還應該建立一項完整的金融風險管理制度,將金融管理工作流程、崗位責任、監督職能進行明確。

2.建立健全的金融風險監測與預警機制

首先,基層銀行業在發展中可以結合自身發展現狀一套區域性監測體系,加強對基層銀行業務人員管理,提升銀行業金融風險管理效果。銀行在發展過程中還可以通過多種監測預警編制的綜合應用來規范金融管理全過程,發現擔保風險的早期預警信號,運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盡早識別風險的類別、程度、原因及其發展變化趨勢,按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對問題擔保采取針對性處理措施以及時防范、控制和化解擔保風險,實現“預防為主”的安全方針,最終達到降低事故發生概率目的。其次,銀行還應該做好與金融部門的溝通、交流工作,提高對金融風險管理工作重視,嚴格按照國家指定標準進行,做好銀行各項金融業務的分析、處理工作,并了解銀行業最真實的金融收支情況。如果一旦查出金融報告中不真實的數據信息,就應該按照國家指定要求嚴格處理,就追究其法律責任,保證銀行業自身利益不會受損,為銀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保障。最后,銀行金融機構應該將現有的風險管理制度創新、完善,加強對各項金融業務支付風險、操作風險等管理,通過系統和持續地收集與金融風險監測數據及相關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和及時通報的活動,堵塞風險漏洞,防止金融風險對銀行造成沖擊。

3.建立存款保險制度,防范銀行金融危機

在這個新時期背景下,銀行在發展過程中應該一套適合自己的存款保險體系,合理規范銀行各項金融業務,防止金融危機的發生。銀行在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時,應該過早建立,因為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經濟水平逐漸提高,各個用戶的保險資金總額會處于逐年上升的狀態,而銀行部門相關合作機構會從自身的積蓄中拿出一分錢,為用戶繳納保險,以此來保證用戶資金安全,避免風發生。完整的存款保險制度還可以增加銀行用戶的保險基金,增值用戶基金額度,保證用戶資金安全。

另外,銀行在開展金融存款管理工作時也與應該得到銀行領導人員大力支持,讓領導人員起到帶頭作用。為了保證存款保險制度具有較高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銀行應該為其設置對應的管理部門,聘請高素質、高水平、高技能的專業工作人員開展管理工作,加強對各個用戶的存款編制、匯總、審核等工作。存款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還應該與其他部門的工作人員做好交流工作,了解各部門的工作現狀,制定出對應的掛進了制度。其他部門工作人員也應該積極配合預算工作人員的工作,根據銀行的發展現狀制定對應的管理方案,加強對銀行各項金融工作任務的監管,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防范銀行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金融危機,為銀行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保障。

4.改善金融生態環境,減少金融風險

金融生態環境是決定銀行在發展過程中是否存在金融風險的關鍵因素。要想改變當前新時期背景下金融生態環境,減少金融風險,那么銀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就應該做到以下幾點:①基層銀行應該加強與當地政府部門溝通、交流,得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根據銀行發展現狀制定出一項全新的法律制度,為銀行業的發展提供合理保障;②建立高標準、高起點的誠信生態環境,并以此來提升各項金融工作任務的質量,做到合理規范使用金融貸款,誠信按期歸還貸款,樹立良好的金融工作環境;③銀行在發展過程中應該結合自身發展現狀來進一步加大自身改革力度,加深工作人員對改革工作的認知,從而提升各項改革工作任務質量;④銀行還應該構建一項全新的溝通平臺,定期與金融機構溝通,放寬金融機構對公司的貸款條件,擴大資產抵押范圍,豐富融資渠道。

三、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對新時期銀行業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進行了簡單的研究。通過新時期的人民銀行、商業銀行、政府部門在防范與化解金融風險方面存在的問題的研究,提出了高風險意識、建立健全的風險監測與預警機制、改善金融生態環境等建議,從而防止金融風險對銀行造成沖擊。因此,通過以上幾種方法的應用對促進我國銀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來說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馬懷玉,楊凌云,李新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宏觀和微觀對策[J].濟南金融,2001,09:34-36.

[2]文躍生,李明祿,徐道瓊.防范化解開發區金融風險的對策[J].銀行與企業,1997,08:46.

[3]河北銀監局課題組,張慶民,陳亮.金融風險與財政風險傳導機制及防范對策——基于河北省銀行業的分析[J].河北金融,2016,09:7-10+41.

猜你喜歡
預警機制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的風險考量與管控
淺談高中學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應急機制研究
高校群體性事件預警機制研究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的風險考量與管控
新常態背景下PPP模式系統性風險預警機制研究
廣播機房環境監控系統預警機制的研究與應用
基于社會穩定視角的網絡輿情預警機制構建的思考
中小企業財務危機的成因及預警策略
天津市農村抗旱預案初探
綜合醫院傳染病防控預警機制建立與實踐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