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政府應對網絡輿情的策略研究

2017-10-21 17:26劉翠蓮霍雅楠
知音勵志·教育版 2017年1期
關鍵詞:輿情政府信息

劉翠蓮 霍雅楠

在當今時代,互聯網的普及率越來越高,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平臺之一,對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依然發展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圍繞網絡輿情的內容進行闡述,分析了其地方政府應對網絡輿情的意義及解決措施。

【關鍵詞】網絡輿情;地方政府;意義;解決對策

網絡輿情作為當今社會中的新型輿論形式,加快了實時訊息的傳播速度,解決了人們及時了解信息的需求。有效的網絡輿情監督能夠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因此,地方政府必須重視網絡輿情的管理。

1 網絡輿情內涵

由于網絡輿情具有很多特殊性,政府在應對網絡輿情的策略研究中必須充分了解涉及到網絡輿情的內容,當今社會,互聯網作為基礎的信息交流平臺,加快了網絡輿情的傳播速度,因此,網絡輿情的特征與互聯網傳播速度的特征具有密切聯系。網絡輿情具有時效性、互動性、不可控性,傳播速度快是互聯網平臺的主要特征之一,人們能隨時隨地在線接收網絡輿論信息。不同于傳統媒介,互聯網平臺能夠使人們在線交流,充分發揮了人們的言論自由權,人們在運用互聯網的過程中,能夠在網絡上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網絡輿情在多方信息的傳遞溝通中形成。網絡作為當今社會的開放性平臺,用戶的綜合素質高低不同,發表的言論信息對社會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包括積極影響與消息影響,某些反華分子為了煽動廣大民眾情緒,故意捏造事實發表一些反政府的言論,嚴重損害了政府的形象。隨著時間的推移,網絡輿情不可控性的危害日益加大,不利于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

2 網絡輿情的影響力

網絡作為人們信息交流、監督政府、學習知識的重要平臺之一,網絡輿情具有非常大的影響作用。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多元化成我國社會發展的趨勢,任何日常生活中的不尋常事件,一經網絡媒介的曝光,都會產生極高的關注度,對社會帶來極大的影響。在新時期中,政府必須積極應對網絡輿情,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社會的發展。

涉及政府的民生事件,常會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一旦地方政府不能及時地、有效地解決,將會影響到地方政府的形象與信譽,直接影響到當地的社會風氣。因此,政府必須重視對網絡輿情事件的科學處理,提高人們對地方政府的認同感,從而促進社會治安穩定。地方政府應該重視互聯網平臺的利用,通過建立官方網站、開通官方公眾號等方式,使互聯網用戶能夠與地方政府及時溝通交流,使地方政府能夠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利于地方政府充分了解民意,有效解決人民的困難,不斷樹立地方政府的威信。

3 地方政府應對網絡輿情的策略

3.1 提高政府人員的綜合素質

政府人員屬于應對網絡輿情的主要負責人,應不斷提高綜合素質,發表高素質的言論信息,從而提高政府的形象,利于引導眾多網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充分發揮網絡媒體的優勢。政府應定期組織工作人員的知識培訓,不斷加強工作人員對網絡法律知識的認識,同時提高政府人員對計算機的操作水平能力,由于互聯網軟件更新速度快,很多政府員工不會使用互聯網熱門軟件,例如:新浪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導致地方政府官網信息不能及時發布,降低了地方政府的工作效率,不利于地方政府對網絡輿情的有效應對,因此,提高地方政府人員的綜合素質對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2 加強與媒體的合作

在信息化的時代中,地方政府應加強與其他媒體的交流合作,實現時事訊息的交流傳遞,同時,地方政府能夠有效借鑒其他媒體的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的智能,更好地服務于人民,從而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提高對社會的影響力,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政府應加強與媒體的合作機會,地方政府在應對網絡輿情的過程中,應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重視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不能為了自身利益,對公眾媒體進行金錢賄賂,否則將降低地方政府的權威性,同時該行為涉及違紀違規,將受到上級部門的嚴格處理。

3.3 制定嚴格的應對方案

政府在應對網絡輿情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網絡的作用,采取科學的措施進行解決,對于傳播謠言的網民,政府必須提出相關的懲治措施,同時,某些地方政府人員為了自身利益,故意隱瞞或者錯報某些信息,缺乏社會責任感,對于這些人員,地方政府應給予警告處分、同時進行通報批評。地方政府人員應積極收集關于網絡輿情的工作信息,同時建立嚴密的應對方案,一旦負面網絡輿情發生時,地方政府人員可以根據制定的方案進行有序處理,及時解決相關網絡輿情帶來的負面影響。由于網絡具有虛擬性,某些不法分子故意破壞社會治安,私自發表不利于政府的言論,從而達到破壞社會穩定的目的。對于這類網民,地方政府應對網絡輿情進行在線監控,同時加強硬件設施地建設,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及時掌握當地人民的思想動態,有利于對其進行正確引導,從而發揮網絡輿論的積極作用。地方政府在建立官方網站后,應安排相關工作人員與網民進行在線交流,及時解決人民群眾的疑惑,充分發揮網絡媒體的作用。當消極的網絡輿情信息爆發時,對社會具有嚴重的危害力,政府應第一時間對此事件進行科學處理,及時發表意見聲明,同時工作人員與網民進行溝通交流,有效緩解人們的消極情緒,從最大程度上降低消極影響。

同時,地方政府應聘請互聯網技術人員,保障地方政府官網的安全,防止重要信息被不法分子竊取。在實際生活中,某些黑客通過病毒入侵政府官網的形式,導致地方政府官網崩塌,同時重要機密被不法分子竊取,給社會帶來了負面影響。因此,地方政府加強信息網絡的安全,能夠穩定社會的發展,不給破壞分子可乘之機,利于網絡時代的治安管理。

4 結語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互聯網成了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網絡輿情的產生為社會帶來了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地方政府應積極應對網絡輿情,建立完善的相關法律制度,從而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林剛.地方政府應對網絡輿情現狀分析[J].黨政干部論壇,2015(04).

[2]劉萍萍.我國政府應對網絡輿情的現狀及其對策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2.

作者簡介

劉翠蓮(1979-),女,現供職于河北行政學院。研究方向為政治學、管理學。

霍雅楠(1981-),女,現供職于河北行政學院。研究方向為管理學、領導科學。

作者單位

河北行政學院 河北省石家莊市 050031

猜你喜歡
輿情政府信息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書長
訂閱信息
輿情
輿情
依靠政府,我們才能有所作為
輿情
政府手里有三種工具
展會信息
微博的輿情控制與言論自由
完形填空三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