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錯情境”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設計及應用探討

2017-10-21 17:41陶中鐸
知音勵志·教育版 2017年1期
關鍵詞:設計應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

陶中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應現代化教育的發展需要,新課標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注重課堂教學理念及方法的創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和鼓勵學生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究。而“示錯情境”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將其應用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示錯情境”;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應用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中數學教學效率、創新教學形式,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課題。在傳統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多是以教材例題為依據,對其中涉及的知識點進行講解,或者是讓學生進行課堂練習,這種方法沒有注重學生的示錯體驗,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在新形勢下,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有效運用“示錯情境”的方法,從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和課程安排等方面出發,結合錯題特點來進行示錯教學,繼而使學生真正掌握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

1 “示錯情境”概述

“示錯情境”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指在例題講解中有目的性和意識的造成普遍易出現的錯誤,讓學生深入準確地理解知識,避免以后在類似題型的解答中出現同樣的錯誤,有效實現預定教學的目標?!笆惧e情境”教學具有自身的特點,具體如下:

(1)互動性強。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采用“示錯情境”策略時,主要是在課堂上將學生易出現的錯誤進行示范展示,這一過程需要教師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注重學生的體驗,不能只單純地講解知識點,因此師生之間的互動性較強。

(2)潛在目的性?!笆惧e情境”教學旨在將教學中的錯誤進行示范,具有一定的目的性,雖然部分學生在聽課的過程難以察覺,但是通過教師有意識的進行示錯教學,可以避免學生在作業中出現類似錯誤。

(3)注重參與性。例題的示錯多是教師有目的性和意識的進行示范,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參與性,這樣才能使學生掌握正確的知識,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2 “示錯情境”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設計及應用

2.1 設計原則

“示錯情境”是通過展示錯誤知識來讓學生積極分析和糾正錯誤,避免在今后的學習中犯同樣錯誤,以此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高中生在學習上經常會出現一些錯誤,這就需要教師從具體情況出發,針對不同的知識錯誤來選擇不同的教育手段,繼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通常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設計“示錯情境”時,應遵循鞏固性、針對性、主體性、及時性等原則,這樣才能讓學生深刻認識到自己的知識錯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主動糾正錯誤,提高創新能力和解題能力。其中鞏固性原則是指通過設計“示錯情境”,及時糾正學生的知識錯誤,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針對性原則是指明確“示錯情境”設計的目標,針對某一類的錯誤來解決該類問題;主體性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引導性作用;及時性原則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及時展示“示錯情境”,而不是事后進行補充。

2.2 具體應用

2.2.1 新課導入

在導入新課的過程中應用“示錯情境”,可以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發展及發生等過程,更好地理清知識脈絡,準確掌握學習方向,高效理解所學內容。例如在學習“正切函數的圖像和性質”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獨立繪制函數y=tanx的圖像,在此基礎上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錯誤圖像加以展示,如將圖像繪制成如正弦函數或y=x3的連續函數圖像等;然后引導學生結合錯誤的“作品”進行討論和交流:

(1)如何繪制出正確的正切函數圖像?

(2)這些“作品”的錯誤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通過“示錯情境”的創設,可以啟發學生對正切函數的相關知識點進行思考,在糾錯中再次掌握函數圖像的正確繪制方法,然后引導學生深入掌握所要學的知識。

2.2.2 鞏固新知

教師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過程中講解新知識時,尤其是方程解法、公式和定義等,必須要精心設計“示錯情境”,引導學生質疑和討論,讓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新知識點,降低認知障礙,有效掌握新知識及其新學習方法,達到知識內化的目的。如講解“直線方程”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判斷點斜式方程y-y1=k(x-x1)是否正確。一般點斜式方程y-1=k(x-1)表示的是經過(1,1)的任何一條直線,教師可結合學生經常出現的錯誤進行“示錯情境”設計,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質疑,繼而掌握正確的知識,深入理解各種直線方程,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2.2.3 思維拓展與小結回顧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的知識量達到相應地拓展階段后,教師可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具體學習需求,科學設計“示錯情境”,有效拓展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懷疑來糾正錯誤,進一步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小結回顧主要是教師引導學生再總結和再認識課堂上所學的內容,利用學生在問題解答中的常見錯誤來創設“示錯情境”,繼而引起學生的質疑,讓學生梳理和歸納本節課涉及的方法與知識,并進行回顧反思,達到思維拓展和查漏補缺的目的。

3 結束語

“示錯情境”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將其應用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時,可以從新課導入、鞏固新知、思維拓展與小結回顧等環節出發,遵循相關的設計原則,如針對性原則和及時性原則等,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這樣才能使學生及時了解學習中出現的錯誤,并在思考和探究中加以糾正,進一步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學習水平和學習效率,達到良好的數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朱建明.高中數學教學中“示錯情境”的設計與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1(28):51-52.

[2]于秀蓮.關于高中數學教學中“示錯情境”的設計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3(28):120.

[3]劉群.高中數學教學中示錯教學的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5(24):294.

[4]吳海麗.試析高中數學教學中示錯教學的策略[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24):118.

作者單位

遼寧省義縣高級中學 遼寧省義縣 121100

猜你喜歡
設計應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
淺析陜西土布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
繪本書籍中插圖語言的應用
裝置藝術介入城市鄰里空間的應用研究
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的策略選取研究
調查分析高中數學課程算法教學現狀及策略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高中數學課程有效提問研究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