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合思維在鋼琴教學中詮釋作品的應用分析

2017-10-21 18:46陳夢夏
知音勵志·教育版 2017年1期
關鍵詞:鋼琴教學

毋庸置疑,在開展鋼琴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正確的詮釋音樂,而在鋼琴教學中應用當代心理學中的聚合思維可以更有針對性的就確立風格、設計音色以及文化認知這三個角度進行有鬼哪行的訊息整合,進一步有助于鋼琴教學構建客觀內心世界,有效指導與帶動作品演奏技能的提升,充分展示音樂的文化模式。本文將就聚合思維在鋼琴教學過程中詮釋作品的應用效力淺談個人見解,探究有利于鋼琴教學與聚合思維融合的路徑,望對日后鋼琴教育工作的創新有所增益。

【關鍵詞】聚合思維;鋼琴教學;操作應用;詮釋作品;探究要義

不置可否,音樂的表現力是一種囊括了音樂感染力的演奏技巧,尤其是對于鋼琴演奏來說,其音樂表現力往往是鋼琴教學中的難點之處,在近些年來,緊隨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于鋼琴教育的要求和探索方式不斷轉變,有關鋼琴教育的表現力培養中使用聚合思維愈來愈受大眾矚目,聚合性思維詮釋鋼琴演奏作品的應用也持續進行著。

1 明晰聚合思維概念以及其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伴隨社會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大眾對于鋼琴教育的重視度日益提升,也是為了更好地推進鋼琴教育,在鋼琴教學中引入聚合思維來詮釋作品成為了大勢所趨,毋庸置疑,這也是現代鋼琴教育創新的重要表現。聚合思維,顧名思義它是一種創新性思維的概念,是指學生運用邏輯思維從這些既有的訊息資料中搜尋答案的思維方式,聚合思維能夠將來自不同層面、不同材料以及不同方面的訊息進行聚合,并在此基礎上運用邏輯思維效力整合信息,從中汲取有利訊息,并在第一時間內獲取正確答案開展音樂聚合思維,即是將目前大眾已掌握的和外界提供的多類別音樂信息開展必要的編組、分析、比較、判斷,來獲最佳答案。這給鋼琴技能教學中如何詮釋音樂作品這個核心問題,提供了一種將相關學科知識、收集有效資料、進行分析、歸納、整理等一系列過程進行聚合的科學思維方式。聚合思維在詮釋鋼琴作品方面具有突出意義,特別是現代鋼琴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鑒于過往鋼琴教育教學中僅僅強調依據音符來確定音調、琴鍵的做法,往往忽視了演奏過程的情感效應,不免讓鋼琴演奏欠缺內在的情感,這種應用首先要切實的聯系鋼琴演奏作品的理論知識、作品風格、內在思想,進而有目的性的選取諸多有用訊息,進行分析與積累,最后形成一定鋼琴作品方面的理解,更好的詮釋鋼琴作品,構建其自身獨特的演奏風格、演奏技巧。

2 關于聚合思維詮釋作品應用中對風格確立的體現

不可否認,大眾對于音樂作品的賞析和理解方面,往往是在具備了一定相關知識的前提下,構建知識的整體框架結構,而在相對應領域的學習定離不開收集、歸納和整理等系列的聚合性環節?;陬I域的學習更多側重于關鍵概念,所以在鋼琴教學過程中使用聚合思維詮釋作品就需要就作品風格的相關理論知識、音響概念上有所突破。鋼琴更多的是作為一項音樂表演技能,同音樂賞析、音樂史等方面是隸屬不同音樂范疇的,然而在音樂理解方面卻是同一個領域的。一些著名人士早已證明同音樂聽覺息息相關的六大類聯覺對應關系定律,與此同時,將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放在表演、鑒賞以及音樂史相關研究框架之下是不可厚非的。由是,可以就音樂賞析以及音樂史的角度收集匯總相關信息,使用聚合思維詮釋作品的風格特點。譬如,在最新匯編的《西方音樂史與名作賞析》當中就有諸多關于每個時期特點進行概括的標題,像是“人性回歸——歐洲文藝復興”、“神學的浪潮——歐洲中世紀”等等,紛紛向人們展示了那些時代背景的特征,作品風格更可以在相關作品聲響賞析下得到充分詮釋。這樣通過認識歷史為目的的認知行為以及作品音響對人造成的認知方式,一方面有效的區分了不同時期鋼琴音樂對應的美學特征,另一方面還使得這些作品處于一定的學術規范之中,從而讓確立的踏板、觸鍵、力度、分局和線條等彈奏要求能夠有的放矢。例如,關于巴赫的《法國組曲》風格確立,就譜面分析以及相關巴洛克時代音樂文化氛圍的信息聚合來分析,大致可以歸類出其作品風格特征,第一,在音樂思想上,展現理性與浮華宗教精神的統治地位,同時較之前中世紀發生不小變化,這時人們開始崇尚現世享樂的理念。第二,樂譜特征方面兼具了裝飾性、歌唱性、復調性以及斷連性特征。第三,表現為美學特征上的多樣性,融合了繪畫、建筑、雕塑等要素。第四,在樂器特征上脫離固有聲樂主導的形態,強化了管風琴、羽管鍵琴、楔槌鍵琴這三種形態。種種分類無不體現出聚合思維在鋼琴教學過程中的強大效力,幫助客觀構建出鋼琴演奏作品的內心音樂風格,并就此進行設計與演奏技術的指導。

3 探究聚合思維應用中詮釋作品的音色設計體現

一般來說,音色泛指人聲或樂器在聲響方面呈現出的特色。挖掘相關設計作品中的各類音樂色彩是有效豐富音樂作品表現力的路徑,更是強有力詮釋作品所必要的步驟。一些鍵盤樂器的音域十分寬廣且聲源豐富,是強模擬性的的樂器,無論是鋼琴還是管風琴都可以直接模仿抑或是暗示性的模仿其他類別樂器,乃至于是人聲和自然界中的各類聲響。鋼琴具有相當豐富的色彩,要通過持續鉆研進而掌握不同按鍵的微妙之處,在鋼琴教學過程中,往往要感知音樂的表現力,注入節奏、旋律、曲式、音高等要素,進一步明晰這些要素下形成的迥異作品的體裁、風格以及情感,還要通過聚合思維應用存儲和積累相關樂器音色組合以及聲部音色帶來的感知,有力的增強音源聽覺作用。針對樂譜標識而言,可以分為有無音樂術語提升的兩大類標識,在鋼琴演奏作品織體結構方面來說又可以劃分為音色的單一或混合演奏。有音樂術語提示是指在樂譜上明確標識的音色要求,《帕格尼尼大練習曲》第五首《狩獵》中使用聚合思維方式不難發現構建出明快而靈活的長笛斷音吹奏方式,充分展示出狩獵隊伍在一片輕盈馬蹄聲中歸來的畫面,因此,在鋼琴觸鍵上,需手腕靈巧,指尖繃緊,收攏手掌,保持下鍵與離鍵的迅速控制,同時不能用大臂。聚合式思考狩獵號角發出的特點,這種飽滿而圓潤的音色,描繪了準備以待狩獵者的英勇形象,在演奏中就應有別于模仿長笛的彈奏,帶上大臂的力量,觸鍵要較之更深,在鍵上時值較之稍長些,顯示和聲的力量,在空間距離上推進了音樂的發展。

4 從聚合思維的鋼琴教學中得到作品文化認知

不得不承認,音樂作品往往不單是局限于紙上的音樂符號,更充分的彰顯出作曲者在愛恨情感方面的表達符號,是一定程度上對于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狀態的客觀反映。針對音樂作品研究教學中使用聚合思維理念不單單是體現一月本體,更要深入研究音樂作品中諸如宗教、民族、宗教等等文化內涵,尤其是加強中國學生在西方音樂文化上的了解深度,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詮釋鋼琴演奏作品。任何偉大藝術家的創作背后,總會具有對應廣闊、深厚的人類社會文化背景,此外藝術家個人的生活態度與性情也成為構成鋼琴演奏樂曲性格的重要因素。對此,我們在進行鋼琴教學時使用聚合思維應用分析作品風格的確立、音色設計步驟后,還需要在演奏作品音樂文化的詮釋方面上進一步研究其作品的精神內涵。在探究背景層次的認知時一是關注生活背景,而是關注宗教信仰,然而,由于天主教的生死觀,是把生與死看待為一種喜悅,認為人生一輩子完成了使命,死亡后才是真正永生生命的開始。因此,對于一些鋼琴教學過程中所接觸的演奏曲目又不能簡單地處理為悲傷的情緒,應該帶有一種為故人祈禱祝福的氛圍。所以由此看來,從這個“人類文化”的大概念用發散思維去深究,容易造成鋼琴技術教學方向的偏頗,所以需運用從不同來源、不同材料、不同層次歸納的聚合思維,得出清楚的內心音響。

5 結語

一言以蔽之,使用聚合思維來進一步詮釋鋼琴演奏作品是鋼琴教學中的重要法寶,當下聚合性思維能夠幫助學習者更有針對性的深入作品,繼而使得教學中詮釋作品的效能大大提升,充分的展示了鋼琴音樂作品的音樂表現力,對于鋼琴教學工作的完善具有深遠意義。盡管當下鋼琴教學中聚合思維培養有所成效,但是仍然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李俊,王德川,周生齊.聚合思維在鋼琴教學中診釋作品的應用[J].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6(01).

[2]肖海珍,張國立.在鋼琴教學中啟發學生的音樂想象力[J].兒童音樂,2015(10).

[3]包其峰,朱萍玉,李德彪.聚合思維在鋼琴教學中診釋作品的應用[J].音樂大觀,2016(09).

[4]楊瑾,周民之,馮德生.論中國鋼琴作品在鋼琴教學中的價值舊[J].蘭州:蘭州大學,2015.

[5]蔣曉蘇,蘇筱雪,李晟民.鋼琴教學中“音樂表現力”的培養和訓練[J].齊魯藝苑,2016(05):123-128.

作者簡介

陳夢夏(1989-),女,河南省南陽市人。碩士學位?,F供職于河南科技大學助教。研究方向為大學鋼琴教育。

作者單位

河南科技大學 河南省洛陽市 471023

猜你喜歡
鋼琴教學
高校鋼琴教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探索
認知心理學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如何提高大學鋼琴教學中學生的音樂表現力
技工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鋼琴教學中手指能力的培養分析
提高高校鋼琴教學的有效性
因材施教
關于普通高校音樂專業鋼琴教學人才培養方案的思考
中國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鋼琴教學中“音樂表現力”的培養和訓練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