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中國美聲藝術發展的創新路徑

2017-10-21 19:11胡斯樂
知音勵志·教育版 2017年1期
關鍵詞:發展創新中國

胡斯樂

美聲唱法源于歐洲,是一種科學的唱法,已經被歐洲聲樂藝術家證實是一種具有表達不同民族風格聲樂藝術作品可行性與完美性的藝術。美聲唱法作為一種聲樂藝術不僅影響著中國聲樂藝術的發展,還影響著世界其他國家聲樂藝術的發展。美聲藝術在中國的發展需要走與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相結合的道路,并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創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促進中國美聲藝術的發展。

【關鍵詞】中國;美聲藝術;發展創新

美聲唱法是一種混合聲區唱法,是歷史與人文的沉淀,也是時代發展的產物。美聲唱法在西方聲樂發展歷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創造出了很多輝煌的時代,為當今聲樂藝術的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也影響著世界不同國家聲樂藝術的發展。中國美聲藝術代表作品有《松花江上》、《滿江紅》、《西廂記》等多部優秀作品。

1 中國美聲藝術發展的理論依據

1.1 歷史依據

美聲唱法起源于意大利,在發聲上具有強大的表現力與科學性,在歐洲國家廣為流傳,一些國家將美聲唱法與本國的音樂傳統、語言特點相結合,形成了具有本國特色的美聲唱法。美聲唱法傳入中國以后,中國的聲樂藝術家將這種唱法與中國本土藝術進行了柔和,開啟了美聲唱法中國化歷程。一些西方國家的聲樂藝術家也為美聲唱法中國化做出了貢獻。一些受西方作曲技巧影響的中國藝術家在美聲唱法中國化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推動了美聲唱法中國化的進程,并創造了一些深受人民大眾喜愛的優秀作品,使美聲唱法在中國聲樂藝術舞臺上大放異彩。

1.2 文化依據

當前的國際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比拼的是科技與文化,文化的交流是世界交流的一種重要方式。聲樂文化也是眾多文化中的一種,在當今文化多元化的國際格局中,必然使聲樂文化遭受到沖擊,就需要處理好本國聲樂文化與世界其他國家聲樂文化之間的關系,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美聲藝術文化。

2 中國美聲藝術發展的創新路徑

2.1 走與中國化結合道路

美聲唱法的中國化就是將這種唱法與我國本土聲樂藝術相結合,從而更好的服務于我國的民族音樂。不僅是一種藝術風格與藝術語言的結合,也是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形成了風格各異的藝術表現形式,美聲唱法也是在西方文化與時代發展中形成的,因此美聲唱法與我國民族藝術的結合,需要對兩種文化傳統做出了解,找出兩種文化的靈魂所在,走洋為中用的藝術發展道路。中國美聲藝術民族化關鍵在于,一方面是對民族優秀文化的繼承,與我國現代聲樂藝術相結合,使中國美聲藝術植根于中國傳統藝術,使現代聲樂藝術的純粹性與科學性得以保留;另一方面是對美聲唱法科學性的借鑒,使中國美聲藝術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礎上,又具有世界性與時代性。

2.2 從語言角度促進中國美聲藝術的發展

與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的結合是中國美聲藝術一條創新路徑,既要求保留中國特色,又需要體現中國民族語言特色與韻味。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在長期發展中都形成了個性化的語言風格與藝術特點,因此美聲唱法的中國化需要對民族語言有很好的把握,注重語言特色與思想感情的傳達。美聲唱法的中國化能夠提高美聲唱法的民族認同感,當具有個性的民族語言形成以后可以作為一種交流方式被直接應用,同時也可以作為民族特點的一種個性表現。在對語言音色與韻味追求的過程中,為各民族的歌唱藝術注入了新鮮活力,同時又是美聲唱法普遍性的具體表現。

2.3 創新中國美聲藝術發展的指導理念

中國美聲藝術的創新,需要引入新的指導理念與方式,在歌唱人才的培養時期就融入美聲唱法的訓練。首先是美聲唱法的吐字訓練,掌握美聲發音的特點,將民族發音的十三轍理論與美聲發音特點相結合,針對個別漢字存在的打開問題作出解決。其次美聲唱法要表現出民族風格。我國民族眾多,文化種類豐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對不同民歌的作品進行學習,充分掌握不同風格藝術作品的語言特點,能夠做到“入鄉隨俗”,具有較強的民族風格表現能力。再次是使用美聲唱法手法表現民族感情,要求學生在練習過程把握作品的精神文化內涵,在演唱使能夠將感情與聲音充分結合。最后是美聲唱法與民族表演的結合,很多作品的演唱都需要與表演結合,中國美聲藝術的創新自然離不開與民族表演的結合。

2.4 在中國美聲藝術中注入人文精神

藝術是人類精神的高度集合,在藝術中注入人文精神,是全世界藝術形式共同的追求。中國美聲藝術是一種為全中國人民服務的藝術形式,因此,中國美聲藝術的創新離不開與人民群眾的結合,要創作與人民大眾的審美需求相符合的藝術作品,體現強烈的人文精神,才能夠被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擁有強大的支持力量,只有這樣中國美聲藝術才能夠具有鮮活的生命力,才能夠得到繁榮與發展。

2.5 擴大美聲藝術的推廣力度,提高市場意識。

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模式,為中國美術創新提供了另外一條創新道路,就是提高市場意識,利用市場擴大中國美聲藝術的知名度與影響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美聲文化作為一種上層建筑,可以借助經濟手段促進美聲藝術的發展。優勝劣汰是市場經濟的規則,將美聲藝術放置到市場之上,能夠淘汰美聲藝術的槽點,在保留精華的同時注入時代精神與內涵。中國美聲藝術在與市場結合的過程中需要與人民大眾的審美與娛樂需求相結合,并使用市場經濟的一些推廣手段,加大美聲藝術的推廣力度,例如宣傳片、廣告等推廣形式。中國美聲藝術的市場化,能夠使中國美聲藝術在市場競爭中得到創新與發展。

3 總結

美聲唱法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了現在的具有科學性、世界性的歌唱方法,中國美聲藝術的發展也是如此,需要長期的實踐與總結,不斷創新,不斷賦予中國美聲新的思想與內容,才能夠在世界文化的沖擊中得到良好的發展。中國美聲的創新離不開市場與人民大眾,市場為中國美聲藝術提供了雕刻與創新途徑,人民大眾為中國美聲藝術提供了創新內容,因此,中國美聲藝術的發展要立足于市場與人民大眾。

參考文獻

[1]魏新曄.“繼承、發展、創新”—美聲唱法中國化[D].蘭州:西北民族大學,2015.

[2]莊虹子.中國美聲藝術發展途徑的思考[J].滁州學院學報,2011,13(04):77-78.

[3]趙穎.試論美聲唱法在我國的發展趨勢[J].東方教育,2015(12):25-26.

作者單位

赤峰學院音樂學院2013級蒙本班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024000

猜你喜歡
發展創新中國
市場發展趨勢下的電子商務運營教學研究
物流化背景下物流貨運險的發展與創新
電視民生新聞欄目的品牌打造與發展創新
加快農村文化發展 助力新農村建設
陜西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
我國警衛反恐怖斗爭對策研究
淺析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代價問題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國”調子
農村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