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聲唱法對我國民族聲樂教學的影響

2017-10-21 19:11九龍
知音勵志·教育版 2017年1期
關鍵詞:演唱技巧教學理念影響

九龍

美聲唱法源于意大利,其有著一套完整的聲樂發聲訓練體系。在二十世紀初期傳入我國之后,就對我國民族聲樂教學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從教學觀念的演變以及教學方法的借鑒與融合,極大程度的豐富了聲樂作品和題材以及表演形式,而聲樂教學理論也得到了發展。本文主要論述了美聲唱法對我國民族聲樂教學產生的影響,以及我國民族聲樂教學在演唱技巧方法對西洋美聲唱法的借鑒。

【關鍵詞】西洋美聲唱法;中國民族聲樂教學;演唱技巧;教學理念;影響

美聲唱法被引入我國之后,與我國的民族聲樂碰撞在一起,從而產生了劇烈的火花。美聲唱法曾一度風靡全球,備受廣大音樂愛好者的青睞,可見它的魅力獨特之處。中國人在運用美聲唱法時很是講究,無論是語言、吐字還是行腔走韻都別具風格。簡而言之,西洋美聲唱法不僅拓寬了我國的民族聲樂理論研究,而且還改變了我國民族聲樂的教學理念。

1 我國民族聲樂教學對美聲唱法的借鑒和融合

1.1 氣息運用

我國民族聲樂既保留了傳統民族聲樂的特色技巧,同時又借鑒了西洋美聲唱法的呼吸技巧。在民族聲樂教學中,老師會強調學生在吸氣時要想聞花香一樣去吸氣,并用橫膈膜保持住吸氣的感覺,將呼吸肌肉群和吸氣肌肉群產生的對抗了作為氣息的支點,簡而言之,就是要求學生在歌唱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住吸氣狀態。在演唱《我住長江頭》《思鄉》等創作歌曲時,為了追求聲音的連貫,通常是沿用美聲唱法中的連音唱法,因為這種唱法是不允許在句子中間換氣的;在演唱《蘭花花》《小白菜》等濃厚的民族地域色彩的歌曲時,要仍保留著我國傳統民族聲樂演唱時偷氣、換氣、取氣等方法。我國的民族聲樂藝術是用氣唱情的,為了突出作品的抑揚頓挫,經常利用小氣口這個技巧來切斷樂句,通常表現在哭泣、訴說等情感時;而大口氣則是為了爆發情感或者表現出激烈情感。另外,《牧笛》《尋找太陽升起的地方》等放映民間風情新創作的歌曲也采用了美聲唱法中的花腔技巧,借鑒了美聲唱法的氣息運用技巧。

1.2 咬字和吐字運用

美聲唱法是以意大利語言而發展起來的聲樂藝術,如果用美聲唱法來歌唱中國歌曲,想保證咬字、吐字清晰且聲音流暢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意大利語言的咬字習慣和我國漢語咬字習慣不同,意大利語言的“子音”和“母音”之間的距離比較遠。人們經常說歌唱家的嘴在咽部,自從我國民族聲樂在教學中借鑒了美聲唱法之后,為了讓字的著力點靠后,就強調歌唱者降低喉頭位置,提起軟腭,立起后咽壁,從而建立一個穩固的咽腔。并通常讓歌唱者練習意大利語言a(?。?、e(哎)、I(衣)、o(噢)、u(嗚)這五個近距離的母音,只要能夠咬清五個近距離的母音,那么所發出的聲音就會變得通暢,從而更好的找到共鳴。我國最早一批學習美聲唱法的聲樂教育家黃友葵和周小燕等人曾用美聲唱法演唱了《康定情歌》《長城謠》《黃水謠》等中國歌曲,效果反響極好。而當代也有一些歌唱家所演唱的作品也正不斷扭轉人們對美聲唱法咬字、吐字不清楚的觀點,如廖昌永、戴玉強、楊洪基等人。

1.3 共鳴腔體的運用

我國傳統民族聲樂的唱法是以口腔共鳴的,而我國的民族聲樂教學自從借鑒了美聲唱法之后,改為混合共鳴,就是要求歌唱者在歌唱時打開喉嚨,并建立穩定的聲音通道,以便調動共鳴腔體,從而改變我國民族聲樂在歌唱時的擠、壓發出聲音的方法?;旌瞎缠Q不但能夠根據音高的變化來調整共鳴腔體的大小以及音色,而且還可以使聲音具有像金屬一樣的光澤。在演唱《祖國萬歲》《沁園春·雪》《中國大舞臺》等類型的歌曲時,使用美聲唱法的混合共鳴歌唱技巧則更能表現出中華民族的氣魄。而在演唱《多情的東江水》《繡荷包》等感情細膩的歌曲時,則要根據歌曲的風格對嗓音和共鳴進行調整。因此,為了解決能夠歌唱不同風格的民族歌曲,我國著名歌唱家、聲樂教育家金鐵霖教授在民族聲樂教學中提出了各上、下、上中、中下、前、后、大、中、小等支點理論,從而能夠更好的表現歌曲的風格特征。

2 我國民族聲樂教學理論對美聲唱法的借鑒以及借鑒美聲唱法后的民族聲樂教學現狀

2.1 我國民族聲樂在教學理論研究方面對美聲唱法的借鑒

我國民族聲樂在80年代之后,民族聲樂課程發展的極好。根據有關文獻資料得知,在1997到2006年間,我國民族聲樂理論科研工作得到了極好的發展空間,不但其研究方向越來越廣泛,而且研究的課題也越來越詳細。在美聲唱法與我國民族聲樂教學理論結合在一起的基礎上,也出現了“如何運用美聲唱法唱好中國歌曲”、“美聲唱法與我國民族唱法的差異”等研究課題。

2.2 我國民族聲樂教學借鑒美聲唱法后的現狀

以學習美聲唱法為主,兼顧演唱中國聲樂作品。我國在二十世紀初期的民族聲樂教學中,都是以外國歌劇和藝術歌曲作為教材的。之后蕭友梅、趙元任等音樂作曲家創作出我國的藝術歌曲,于是人們開始運用美聲唱法演唱中國歌曲。隨著創作歌曲的增多且聲樂教學規模的不斷擴大,于是用美聲唱法來演唱中國歌曲的方式也開始流行起來。而我國當時的聲樂作品均是采用歌詞和古詩詞進行創作的,但是神奇的一點就是,聲樂作品的風格卻具有西洋藝術歌曲的韻味。

2.3 以演唱民歌為主,借鑒美聲唱法的演唱技巧。

在民歌聲樂教學中,最早在演唱民歌時借鑒美聲唱法的演唱技巧的人是王品素、湯雪耕等人。王品素是第一個將美聲唱法融入我國民族歌曲教學中的,她經常揣摩戲曲曲藝和不同民族的民間音樂,并愛好研究不同民族語言的發聲特點,她開創了民歌教學學院派,先后培養了22個不同民族的歌手。

目前,我國民族聲樂教學中既保留了戲曲曲藝的吐字韻味,同時又借鑒了美聲唱法混合腔體的共鳴,不但充分發揮了聲音色彩,賦予聲音立體感,而且還增強了聲音的功能性和可塑性,提高了歌唱者的歌唱能力和表現能力。

3 總結

綜上所述,西洋美聲唱法對我國民族聲樂教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其不但改變了我國民族聲樂教學方式,而且還促進了我國民族聲樂科研和聲樂創作。目前,美聲唱法和我國民族歌曲的相互融合,不但使我國民族歌舞呈現除了多種藝術風格,而且也逐漸完善和發展了我國的民族聲樂教學,拓展了我國民族聲樂教學的思路,從而使我國的民族歌曲更加光彩奪目。

參考文獻

[1]李萌萌.美聲唱法對我國民族聲樂教學的影響研究[J].通俗歌曲,2016(01).

[2]楊永剛.論美聲唱法對我國民族聲樂教學的影響[J].音樂時空,2015(24):115-115.

[3]李婉.淺談美聲唱法對我國民族聲樂教學的影響[J].中國民族博覽,2015(05):27-28.

作者單位

赤峰學院音樂學院2013級蒙本班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024000

猜你喜歡
演唱技巧教學理念影響
是什么影響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沒錯,痛經有時也會影響懷孕
陸在易藝術歌曲《祖國,慈祥的母親》的演唱分析
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研究
基于普契尼歌劇《圖蘭朵》的演唱技巧鑒賞
淺析詠嘆調《我懷著滿腔熱情》旋律特點及情感表達
新課標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小學數學教學良好課堂氣氛的創建初探
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情景—問題”教學模式研究
職業能力視角下的高職語文教學策略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