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頭表演者調查報告

2017-10-28 04:56
小說月刊 2017年23期
關鍵詞:表演者交流

劉 玥

(呼和浩特職業學院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1 時空場域及基本概況

“清末民初,隨著都市本身的發展和整個社會的近代化進程,當時的大都市差不多都有一塊民間藝人集中撂地賣藝的‘雜地吧’?!s地吧’通常是在其所在都市熱鬧、喧嘩的地方,如北京的天橋、天津的三不管……”①等。當我們反觀這些城市空間時不難發現的是,它們都是城市的邊緣地區。筆者所進行調查的寶爾汗佛塔廣場地處呼和浩特市西南,繼續向西或南,都是郊區的范圍,即遠離城市中心的地帶。此外“雜地吧”在文化空間上是一個介于主流社會與邊緣社會之間的灰色緩沖地帶。它能夠吸納失去了原有社會地位的人,如失去耕地的農民,下崗的職工等人群。使他們得以在此過渡、緩沖,以至于他們不會強烈的感覺到自己被社會拋棄,進而站到社會的對立面,消極厭世或報復社會。

筆者調查的是一個以表演二人臺為主的團體,共有5位男性成員,包括4位表演者和1位鍵盤伴奏者。第1位表演者姓劉,現年34歲,后文中簡稱“劉”。劉化了妝,戴了假發,上身著青藍短衫,下身著黑長褲,看扮相是要演婦女的角色。第2位年約二十多歲,化了妝,上身著藍襯衫,后文中簡稱“藍”。第3位年紀約三十五歲,未化妝,身著便裝,因膚色黝黑,后文中簡“黑”。第4位是鍵盤伴奏者,身著便裝,頭戴檐帽,他是整個團體中受關注最少的。第5位為身著紅色戲服的“女性”表演者,后文中簡稱“紅”。

筆者與劉在表演結束后進行了交談,得知他是察速旗人,家里以務農為生,由于收入不高,為了生計才出來表演。在察速旗當地,基本都是老人在種地,年輕人靠種地都“活不了”,所以大都在外上學或務工。由于地區間資源與機會的不均等使得相對落后地區的人們為了獲得更好的生存機會而走進了大城市。一來社會流動性增強,二來也加速的城鎮化的進程。他們每年待到開春后,就出來表演。就在我們說話時,劉不時用眼角的余光斜睨臨近的其他表演者,以不懈的語氣說:“人都走得沒了,還跳個甚!”。由此可知,在不同的街頭表演者中也存在著競爭關系,即使他們彼此都是“路歧人”。

至此,筆者有了些許的疑問,是否他們的每一個行為都具有特定的意義?

2 觀眾的構成及狀態

街頭表演者大致在下午三點左右現身,從他們踏上廣場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是“表演者”了。當他們還在為表演做準備時,已有十來位大媽坐在一旁等候,其他的路人也慢慢的圍過來。到他們開始演出時,觀眾已經自發的以表演者為中心圍成一圈。

表演者所在的位置是表演場地的正中央,以表演者為中心構成的第一圈人群,是固定觀眾所在位置,他們大都坐著觀看。在表演者和固定觀眾中形成的空間,是表演者的表演場地。固定觀眾外側的一圈人群是流動的觀眾,他們大多站著或騎著車子觀看。流動觀眾的外側則是其他路人活動的范圍。越靠近表演者所在的中心位置,觀眾較穩定。與此相反,越遠離這一中心的,流動性就越強。

通過觀察和訪問固定和流動的觀眾得知,固定觀眾基本都是賦閑在家的老年人、失業的市民以及附近村子里“種房”后不再務農的農民們。流動的觀眾大多是出來閑逛、散步或是來此等待接孩子放學的家長們。他們都是以方言進行交流。從觀眾數量上來看,流動的觀眾占大多數,且來去人數基本持平,只有在他們的節目讓看客們覺得乏味之時,走的多于來的。

3 表演

三點半的時候表演開始。在長達三個多小時的表演中,四位表演者一共表演了五個節目,期間鍵盤手一直都在為他們伴奏。

第一個節目是“藍”和“黑”一起演二人臺,一邊唱一邊輔助簡單的動作。隨著他們表演的開始,圍觀的群眾逐漸多了起來。他們表演的方向是面向大街,音響的朝向也是如此,這樣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路人前來觀看表演。同時也分別面向其他三個方向的觀眾表演。這樣的表演方式,將四周的觀眾都予以關照。不一會兒,固定觀眾開始主動給錢。收到錢后,表演者會對施于者表示感謝或者祝愿他們能夠掙得更多的錢。他們兩人唱罷本該換人表演下一個節目,但是因為“紅”還沒換好服裝,所以兩人又唱起了《大花轎》、《路邊的野花不要采》等通俗歌曲,此時的伴奏基本是以電子琴自帶的節奏為主,節奏保持不變,時而加入歌曲主旋。在聯唱時,歌曲與歌曲的連接非常緊密,此歌唱罷后沒有任何間隔馬上就唱下一首。兩位表演者并無交流也沒有發生“撞歌”的情況。由兩人的默契度來看,他們已經合作了很久。在歌曲聯唱中還加有即興說唱,主要是針對觀眾要錢。

第二個節目是“劉”和“紅”一起演二人臺,表演形式與上一個相仿。表演的內容大致是兩個女性之間的情景對話。表演持續了三十五分左右,前十五分鐘以表演為主,后二十分鐘開始向觀眾索要錢財。

第三個節目由“劉”、“藍”、“黑”三人一同進行表演。內容是三個寡婦一同上墳的過程。三個人都跪在場地中央,表情沉重,演唱中帶有哭腔。歌詞的大致意思是三個婦人守寡的日子是如何的艱難,孤苦無依、備受欺凌。表演中“劉”和“藍”一直沉浸在角色中,從表情、動作到語氣都極為符合節目內容?!昂凇痹诒硌莸揭话霑r,開始繞場,希望大家給“寡婦”們予以“幫助”。

這個節目開始一會兒后,觀眾們的流動性就顯現了出來,表演到十幾分鐘時,人基本已經走了一大半。繞場的“黑”見此狀況,立馬用調侃的語調對著依舊跪著的兩人說:“人都已經死了,哭也沒用,還是活著的人好好活著哇!”。說罷,笑著向觀眾說道:“你們大伙兒說是哇!”原本沉悶的氣氛在他的幾句話后又活躍了起來。

第四個節目依舊是二人臺,四人穿插表演。起初是“劉”和“黑”一起演唱,后來換成“紅”和“藍”一起表演,再后來又換成“紅”和“劉”一起表演?!凹t”的出現使表演形成了一個小高潮,流失的觀眾慢慢地又聚集了過來。在“紅”和“劉”開始表演前,“紅”向大家述說他們表演的艱辛,希望各位好心人能夠伸出援手,沒多有個少,沒少給鼓掌捧個場。整場演出的高潮是“紅”和“劉”一起表演高難度動作,即“紅”跪騎在扎馬步站著的“劉”的腿上以及騎在“劉”的脖子上一起繞場。他們的表演博得了觀眾們熱烈的掌聲與喝彩聲。

第五個節目是四人一起表演的二人臺對唱。你一言我一語,好不熱鬧。待他們讓大家“表過心意”②之后,“紅”對大家說:“估計有的人聽了半天也沒聽懂他們盡說了點兒甚,就看了個熱鬧,完了還就看見要錢了?!闭f罷后,“她”主動為大家演唱了《套馬桿》、《天路》、《遇見你是我的緣》等通俗歌曲?!八遍_始演唱時老人們和一些觀眾都相繼離開,此時大約18:20。到了18:30時,觀眾只剩40人左右,“紅”見觀眾對歌曲反映不大,又開始跳“她”所謂的“蒙古舞”。雖然“紅”在演唱之前說了幾句開場白,意思是要為沒聽懂但是卻給了錢的觀眾們補償,但是在“她”的表演過程中,依舊不忘向還在看表演的人們伸出手去。

18:40分演出結束,四位表演者開始換裝。此時還沒有走的觀眾紛紛向他們聚攏,想要一探“紅”的究竟。讓大家大失所望但又釋然一笑的是,“紅”是由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小伙扮演的,并非真正的“大姑娘”。自此,人群作散,表演者收拾東西離開。

五個節目都是二人臺,其中穿插的表演了兩個通俗歌曲聯唱和一段舞蹈。這些節目可分為三類:一、對唱的二人臺;二、有情景表演的二人臺;三、通俗歌曲聯唱及舞蹈。其中,第一類所占比重最大。在節目的安排上,以紅火熱鬧的節目為主,難度較高的表演往往置于整場表演的后期,且為保留節目。

在表演的過程中,表演者們合作默契,表演時不分彼此,輪流上場替換同伴休息。除了長期合作以外,惡劣的表演環境和層出不窮的突發狀況使得他們彼此之間不得不依靠彼此、關心彼此。

每個節目的表演時間大約是半小時左右,往往是前半場演,后半場想法設法要錢。演出中沒有間歇,伴奏的琴聲一直不斷,節目之間的銜接往往都是以“捧場”得以過渡和實現的。

4 交流與互動

在整個的表演過程中,表演者彼此之間以及表演者與觀眾間都存在著交流與互動。

表演者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主要在表演過程中進行。街頭表演者的表演方式與舞臺上正式的表演不同,他們的表演更具有靈活性、隨意性的特征。他們往往一邊表演,一邊以眼神、話語以及肢體語言進行交流。

表演者與觀眾的交流與互動分為三種,前兩種是表演者主動與觀眾交流,后一種是觀眾主動參與。

第一種,也是最為主要的一種,即向觀眾要錢。這種互動貫穿整場表演始終,一般是在每個節目表演十幾分鐘后開始。表演者往往先向大家表達希望能夠得到各位的“捧場”,這時有人會主動給錢。收到錢后會向施與者表達感謝并送出祝福,祝福語也是以“錢”為主題。如多掙100(讀作“幺零零”),打麻將多摸上100,發大財等。一兩圈下來后,表演者開始針對個別陌生人進行游說,往往是先描述其“出色”的外貌,在形容其人品好,一直說到對方“表心意”為止?!暗檬帧焙?,在物色下一個目標。一般而言,被描述者都會給一些,而當遇到被描述后轉身就走的,他們也會推翻剛才自己的言語,對離開者進行批判甚至詆毀。

第二種是表演者和觀眾聊天套近乎。這種交流主要針對每天都來看表演的固定???。在筆者觀察期間,“黑”、“劉”和“,藍”都在表演的間歇時主動和他們交流,但方式各有不同?!昂凇笔呛退麄冏谝黄疬吙幢硌?,邊嘮家常,并把一位觀眾給的少半盒煙分給大家,以拉近距離?!皠ⅰ敝鲃舆^來打招呼,問候他們的健康狀況以及最近又見到某個大家都相識的熟人。他來打招呼的時候,有個大娘還給他遞去一杯為他晾的水,其他大娘也都讓他多喝點兒??梢娝麄冎g的關系很不錯,“劉”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獲得了認可?!八{”是將他們自己的墊子拿給??蛡冏?。雖然交流、互動的方式不同,但都是對??蛡冇枰圆煌年P懷。這樣互惠的行為更有利于留住??蛡?。

第三種是觀眾主動參與式的互動。有在他們進行表演的時候主動上前給錢的,有對他們的表演給予積極回應的。在他們表演“寡婦上墳”時,一位旁觀的大爺走到“黑”身邊向他提議說,流點兒眼淚表演更真實。雖然,最終他們三個也沒有流淚,“黑”也只是假裝沾了一些口水涂到眼睛上佯裝眼淚,但卻達到了很好的互動效果。

5 經濟收入

街頭表演者的經濟收入都來源于觀眾,有主動和被動給予之分。他們通過各種方法向被動給予者要的錢財要遠遠多于主動給予者施予的錢財。通常情況下,主動給予者給的錢數不論多少表演者都可以接受。但是被動給予者是在被點名描述后“掏腰包”,是全場關注的焦點,因此大多數人在表演者的暗示下礙于臉面,不得不多給一些。有時,表演者也會收東西,如飲料、煙。街頭表演者的表演是在露天場地進行,收入會受到天氣等因素的影響,由此他們不會輕易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掙錢的機會,這也就解釋了他們為何要在有人主動給予錢財后還要針對個人進行游說。

每個節目的后半段是進行索要的時機,他們會根據不同的人說不同的串詞來進行游說。他們收到的錢面值從1元到100元不等。10元以內的較多,20元較少,偶爾有50元。一般收到50和100元后,都會為觀眾找零錢。第一,有的觀眾會以沒有零錢為由推脫,所以出現了找零的“服務”。第二,通過訪問得知,該表演團體每天的人均收入在100元以上。因此,由于前來圍觀的人可能在經濟收入方面一般,因此想要從與和表演者自己經濟狀況相差無幾的觀眾中要出錢來,就不能一次收太多,否則會導致觀眾的疏離。

他們的收入都是將每天所得進行均分。每個表演者每次收到錢后,都放入擺在場地中央的一個籃子里。由此在表演時,彼此才會相互幫助,而不是為了“賞錢”而相互競爭。

6 性別作用的彰顯

從表演者與觀眾的交流中發現,與??蛡冞M行交流的是三位男表演者,他們交流的對象基本上都是大娘,并且對她們予以不同的關懷。女性較男性而言更加感性,長輩的身份限定又使得她們更容易同情、關心與自己孩子年齡相仿甚至小的后輩。而與男觀眾的交流主要是由“紅”通過“游說”完成的。男表演者一般在某位觀眾給錢之后就會換到下一位,而“女”表演者多會繼續對著同一人表演。由此可以看出,男性表演者比“女”性表演者的“臉皮”稍薄一些。

在表演中,男性表演者不會表現出很男子氣概的一面,因為這樣做不容易博得觀眾的同情,由此他們常常進行反串表演。盡管他們進行反串表演,但是仍舊不如一個“女”性更容易獲得大家的同情與憐憫。在“紅”的表演中,不論是神態、表情、動作還是語氣,始終都表現出嬌媚、楚楚可憐。這樣的表演可以喚起男性觀眾的保護欲,同時也可以滿足一些男性玩賞的心理,從而更容易多獲得賞錢。對于年紀稍大的觀眾,在惻隱之心的驅使下,也會更容易慷慨解囊。表演者們充分的利用了“女性”這一作為傳統社會中的弱勢性別群體的角色,來博取大家的同情與憐憫,進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7 角色決定行為

街頭表演者為了獲得更多的收益,不得不放下身段去愉悅觀眾,并想方設法博取他們的同情。在這樣的行為動機下,就更容易理解他們的行為了。

在“雜吧地”這樣復雜的環境下進行長期的賣藝活動,街頭表演者們已具備了“火眼金睛”的觀察能力。他們在表演的同時也在觀察觀眾的反應和狀態,抓住觀眾的心理,并物色哪位好“下手”。

表演期間,“紅”向個人游說時,來到一位騎在車上觀賞表演很久的大爺面前,將其描述的玉樹臨風。大爺一高興遞出一張100,“黑”趕忙上前找零,大爺隨手將找回的錢放到車筐里?!凹t”見狀接著對大爺說唱,大爺又拿出一些零錢給“紅”。兩次拿到錢的“紅”繼續對著大爺唱個不停,如此反復了幾次后,大爺原來的百元大鈔已所剩無幾,見“紅”還不罷手,只得推車離開?!凹t”在大爺走后又換了另一位繼續游說。

在“紅”等幾人一同表演時,有三位喝過酒的男性觀眾圍上前來,讓“紅”給“哥哥們”來上一段。雖然“紅”很不情愿,但是迫于無奈還是在“黑”的陪同下上前?!昂凇币贿呝r笑緩和氣氛,一邊對“紅”說:“你快唱哇,唱好了,唱得哥哥們高興了,自然就大把的給錢呀!”“紅”很無奈的唱了幾句后,三位男觀眾中的一位拉著另倆位離開。在他們三人走出人群圈子以后,“紅”使著小性子抱怨說,一看他們就不像“能行的”。

同樣是街頭表演者,但是以生存為目的的街頭表演者與以娛樂為目的的街頭表演者身份和地位是不同的。以娛樂為目的的街頭表演者并不需要觀眾的經濟供養,所以行為上的自主性更強,人格也更獨立。而以生存為目的的街頭表演者需要愉悅自己的“衣食父母”,所以在行為上受到更多的限制。對于一群以觀眾為衣食父母的表演者而言,觀眾讓我如何我就如何,但是在被你們觀賞和把玩之后,你們還不“表示”一下的話,那么手握麥克風,此時掌握著一定話語權的表演者就會予以無情抨擊。某種程度上表現出了對自己權益的維護,即付出就理應獲得回報,以及對不公現象的小小反抗。

總之,在街頭表演者的行為中,始終貫穿其中的是“錢”。不論是他們“要錢”的行為還是感激、祝福的話都離不開“發財”等字眼的語言,無不體現出他們強烈的行為動機。

小結:街頭表演者們將自己的表演行為作為獲取報酬的一種手段,由此不論是表演地點、時間段的選擇,表演時長、內容、順序、性別角色的安排以及與觀眾的交流互動等都圍繞此展開。街頭藝人這一行當古來有之,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其產生的背后都有許多深層的動因。一旦科技、思潮、社會、生活方式等發生進步、變化時,文化現象也會隨之改變。今日的中國已步入全面高速發展時期,社會生活的改變使得新的文化現象層出不窮。然而不論是哪種文化現象都離不開其持有者?;蛟S在今后的調查研究中,我們在關注現象的同時,更要把目光投向人。

注釋:

① 岳永逸.空間、自我與社會天橋街頭藝人的生成與系譜.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8.

② 表心意.捧(捧)場都是向觀眾所要錢財的委婉的說法.

猜你喜歡
表演者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舞蹈表演者在表演中的作者詮釋
妙猜兩數
手稱撲克
交流&イベント
交流&イベント
2012年龍年網絡春晚節目單
論表演者權體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