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市場參與能力影響因素及其能力刻畫

2017-10-30 17:57丁雨馨高雅孫定東
經濟研究導刊 2017年30期
關鍵詞:政府教育

丁雨馨+高雅+孫定東

摘 要:嘗試從“人”的角度研究農民市場參與能力的影響因素,從收入占比、銷售占比等相對性指標來刻畫農民的市場參與能力,并就影響因素提出相關建議,以期提高農民的市場參與程度和能力。調研結果來自江蘇、上海、四川三地,體現農民婚姻狀況、受教育水平、農技培訓狀況、大學生返鄉、政府對人才的投資等方面,對農民市場參與能力產生的不同程度的影響。

關鍵詞:農民市場;市場參與;能力刻畫;教育;返鄉;政府

中圖分類號:F32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30-0015-07

一、研究的背景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農業的地位不可替代。改革開放以來,三農問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但三農問題由于其復雜性,并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2010年,綠豆、大蒜的價格大幅上漲,中間流通商從中獲取了大量利潤,然而,對于種植這些產品的農民,不僅不能分享其利潤,還因糧食漲價,帶來的農資價格飛漲,而縮小了利潤空間。這種現象表明,我們沒有認清農業產業化的本質,更沒有確定農民在產業化中的地位[1]。據統計資料顯示,我國農村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僅相當于初中二年級;在全國近5億農村勞動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8%;在外出務工勞動力中,接受過專門技能培訓的僅15%[2]。由于歷史、政策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教育資源在城鄉之間的配置存在巨大差距。

當前,我國農村的大量男性到城市務工,婦女成了農村勞動力的骨干。據調查,當前農村勞動力的60%都是女性,因而,對女性農民進行教育培訓十分重要[3]。農村的人員整體上偏向老齡化,在這種情況下,返鄉大學生讓農村的農業發展看到了希望。從“農二代”大學生自身來看,一方面,他們在農村長大,與農村有深厚的感情,對農村的發展較為了解;另一方面,他們接受了高等教育,具備一定的職業素養和文化水平,在農產品的網絡營銷以及開發農產品的市場方面具有優勢[4]。本文將從各地區農民的婚姻狀況、農民受教育水平、農技培訓狀況、大學生返鄉狀況、政府相關政策的實施與人力投資五個方面來研究對農民市場參與能力的影響程度。據此,提出相關建議,給農村未來的發展以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指引方向,使各地政府在當地農業發展過程中更多地關注人的因素,加大投資人力資本,包括當地的教育設施、農技培訓水平、大學生返鄉工作機制等等,最終提高當地的生產力,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的步伐,幫助農民成為市場的主體。

二、市場參與能力刻畫

(一)收入占農業產值比例

對于能力刻畫的指標,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指標是否能夠量化。這里的比例指的是農民個體通過從事農業生產所獲得的收入在當地、同年的農業總產值中所占的比例,農業總產值可在當地的農業官網上獲得,個體收入在調研過程中設置問卷的問題即可。這里樣本的選擇也很重要,在經濟高度發達的地區,農業所占的比例很低,從事農業的人口也很少,在這種情況下調查所獲取的數據存在極大的偶然性,分析出來的結果也會產生一定的偏差,從而影響正確結論的歸納與探討。在具有代表性的地區,選取容量盡量大的樣本,進行相關數據的計算。如果農民能直接面對消費者,省去煩瑣的中間流通環節,即現在提倡發展的“農超對接”,農民和超市協調好供應流程,使農產品從農民手中直接面對消費者,那么農民和消費者都可以從中獲益,實現雙贏的局面。這種情況下,農產品的價格可以更多地由農民掌控,而不會被中間商蓄意地抬高或壓低,農民逐漸成為市場的主體,達到增加收入的目的。

(二)出售產量占總產量比例

國內學術界對農業始終保持高度關注,尤其是對于刻畫農民市場參與能力的因變量的研究。在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加速發展的背景下,與時俱進的相關理論應運而生。其中,將因變量從收入、金額、產量這類絕對數值轉變為銷售量占農民家庭總產量的比重、農產品銷售金額占總收入的比重等這類相對值是研究的一大進展。在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江浙一帶,很多農民從事農業僅僅是為了自家食用,或贈與親戚朋友,出售的農產品所占很少甚至幾乎為零。這部分農民沒有真正地參與市場,他們所生產的農產品沒有在集市上流通。當然,相當一部分農民擁有較大面積的農田,生產的農產品種類十分豐富,有流向超市、餐廳的,也有提供給農家樂的。一般來說,農民出售的農產品產量越高,表明了他擁有更高的市場參與度。但目前有些理論提出在市場情況較差,農產品價格達不到農民期望的時候,農民選擇待價而沽,暫時滯留農產品等待合適時機更是一種市場參與能力強的表現。具體的正負效應,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三、市場參與能力影響因素

(一)年齡及婚姻狀況

農民的年齡及婚姻狀況屬于農民的自身屬性,這些信息描述了他們進入市場的身份,決定了他們參與的市場活動的基本特征。農民的年齡決定了農民所處的時代背景、認知角度、生活經驗等?;橐鰻顩r的改變意味著農民家庭及生活狀況的改變,農民進行農業生產的考慮角度和前提也會有輕微變化。

從調研數據的分析來看,上海地區農民的平均年齡顯著小于江蘇和四川地區,同時,年齡的差距也使得已婚人數占比較小。上海的農業發展水準要略高于其他兩個地區,例如浦東地區的孫橋農業園,采用的是企業管理模式,“兩頭在內,中間在外”,銷售和種子技術的把控在本地進行,在上海以外其他地區包括內蒙、新疆、西藏組織了許多跨緯度基地,這些成就在一定程度與年輕的有良好教育背景的農民有關。

(二)農民受教育水平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農民中文盲和小學教育水平占了絕大多數。從農業生產的角度來講,知識水平的提高使農村居民學會使用現代農業要素,提高勞動生產率;同時,隨著知識水平的提高,農村居民會更多地向非農產業流動,也為尋找非農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獲得在非農行業的優勢,獲得更高的非農收入[5]。農民的教育、科技素質與純收入水平高度相關,農民素質較高的地區人均純收入往往也比較較高,如上海、北京、浙江等地;農民素質較低的地區人均純收入往往也比較低,如貴州、西藏等地。調研期間我們發現,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的農民對市場這個概念有較為深刻的理解。他們能夠說出自己對未來農業的規劃,或發展當地的特色農業,或開辦家庭農場。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參與了農業保險,也有農業貸款的資助。近幾年來,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特別是現代農業、有機農業、綠色農業和農產品產業化的發展,知識顯得尤為重要[6]。endprint

由圖3至圖5可以得出,上海地區的受教育水平明顯高于江蘇和四川,高中學歷占了絕大多數,知識水平預示著農民在新型城鎮化下可以更好地使用生產要素,實現抱團發展。據調查,截至2014年,上海地區的農業龍頭企業達到了38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有3 192家,經主管部門所認定的糧食家庭農場有2 787個,農民的市場參與方式逐漸走向多樣化。

(三)農技培訓

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進,農業培訓在日常生產中的重要性日漸突出,農民作為農技培訓的對象,以何種方式提高農技培訓效果,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這是農技推廣教育培訓的工作者必須放在首位的問題。我們發現,大多數農民都渴望能夠有機會參與農技培訓,提升自己的實用技能,但真正能夠幫助到農民們的農技培訓少之又少。農技培訓是已有的農業科技成果逐步轉化為農業生產力,最終服務于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實用技術、農廣校、綠色證書、前往高等院校進修、培訓失地農民等。在農業市場經濟化之后,農民有著強烈的參加各種培訓的愿望。因此,財政每年應撥出部分資金,投資于農技培訓,以此來激發廣大農民學習科技、使用科技、靠科技致富的熱情[7]。

農技培訓方面,三地狀況較為接近,偶爾參加的占了絕大多數。絕大多數農民反映,政府開展的農技培訓沒有很強的針對性,只求形式,實效不足。部分培訓沒有錯開農忙季節,導致無法集中培訓。真正有效的培訓應該以市場需求和農民需求為導向,充分考慮當地的產業特點和農民需求?!坝袝r候,我們想學的內容沒有安排,安排培訓的內容我們不想學,大家的積極性當然上不去了?!币晃晦r民說道。

(四)大學生返鄉狀況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從事農業工作者中中老年人占了絕大多數,他們也提起現在青年一代都在外工作,高學歷的人才都希望在外面得到更好的發展。另一方面,由于當地發展水平的限制,農業相關的工作對大學生沒有足夠的吸引力。當地的大學生出生于農村、長于農村,與農村有深厚的感情;而且,他們接受了高等教育培養,在互聯網營銷、農產品市場的開發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大學生是一個朝氣蓬勃的群體,富有活力,做事充滿激情,自信創新,敢于挑戰傳統創業觀念,搜集市場的最新信息,準確把握市場需求,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創業項目[8]。據了解,福建省2008年的高校畢業生達到19萬人,前一段時間,務工青年返鄉人數也達到了4萬。政府應完善相應的優惠政策,開展激勵措施,鼓勵大學生返鄉創業,可以在解決畢業生就業的同時,有力地解決當前經濟形勢造成的部分進城務工年返鄉問題。政府由此可以看到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深層意義[9]。當前城鄉的戶籍制度,附帶的教育、養老保險及其他社會公共服務資源,都存在很大的差異。農村的社會保障水平遠低于城市,大學生無法享受城市所擁有的優質公共服務,種種因素限制了農村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為家鄉建設出謀劃策的熱情和抱負[10]。政府應加強對大學生的創業指導、技能培訓以及創業導師隊伍的建設,給予稅收、技術、營銷等方面的便利和優惠,鼓勵大學生去往基層創業。

(五)政府政策及人力資本投資

農業的勞動生產率受人力資本投資力度的影響,舒爾茨說過,想要引進新的生產要素,不但要引進雜交種子,同時,還需要引進人才,他們具有現代科學知識,而且能運用新的生產要素。由于農民并不了解現代技術,不能很好地轉化、推廣與應用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歷史資料表明,對于農民來說,他們的技能和知識水平與他們的勞動生產率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11]。農民的人力資本短缺,不能很好地把握和預測市場的需求,削弱了農業向市場化和現代化方向的發展勢頭。投資人力資本,不僅能夠增加單位農產品的價值含量,而且可以有效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大幅度提升農業收入,縮小城鄉發展的差距[12]。 在農村,有過剩的體力型人力資本,而較高質量的人力資本嚴重短缺,這種局面并不罕見。農村的絕大部分人力資本處在體力型的層次上,就業方向只能局限于勞動密集型的產業或部門。 由此可見,在新型城鎮化下,想要全面提高農村經濟的效益,大幅增加農民收入,培養大批高素質的農民,加大人力資本投資刻不容緩[13]。

四、設計研究模型

在本次研究中,設置了兩個因變量:收入占當地總產值的比例(Salary),用于出售的農產品占總量的比例(Sale)。設置6個自變量:受教育水平(Edu),農技培訓狀況(Train),大學生返鄉人數(Grad),政府的人才投資狀況(Lninvest),年齡(Age),婚姻狀況(Marriage)。

模型一:Salaryi=β+α1Edui+α2Traini+α3Gradi+α4Lninvesti+α5Agei+α6Marriagei+ε

模型二:Salei=μ+α1Edui+α2Traini+α3Gradi+α4Lninvesti+α5Agei+α6Marriagei+ν

五、實證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在對數據的描述性統計中,收入水平的分布比較極端,有生產規模小,收入占產值比例很小的,也有占比較大的。出售的農產品數量占自身生產總量的比例也存在極差較大的狀況,大多數被調查者的年齡分布在50~60歲之間,基本上是已婚的狀況,受教育程度平均水平處在小學和初中,大多數地方開展過農業培訓,返鄉工作的大學生普遍不是很多,政府對人才培養的投入金額也有待加強。

(二)相關性分析

通過相關性分析可以看出,解釋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并不是很大,相互之間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不存在多重共線性的情況,回歸方程的擬合程度比較好(見下頁表3)。

(三)回歸分析

在這個回歸模型中(見下頁表4),顯著性比較好(P值小于0.05)的幾個變量分別是Age、Edu、Lninvest。其中,年齡與收入占比成正相關,年齡越大,農業收入占比越高。這說明,從事農業生產的有效勞動力中,年齡越大,擁有更加豐富的經驗,有利于收入增加,這一結果也與調研中未將未成年和已經年老退休的無效農業勞動力計入有關。其次,學歷也與農業收入占比呈正相關關系,學歷越高,專業技能和知識更加熟練,農業發展形勢更加豐富,有利于農業的發展。當然,也與由于學歷提高原因離開農業生產的人群為計入研究對象有關。同時,政府對人力資本的投入也對農業收入占比的提高做出貢獻,因為政府對當地人力資本的投入可以提高當地的技術平均水平和人口素質,帶動產值的上升。endprint

在這個回歸模型中(見下頁表5),只有Grad和Train的系數是比較顯著的。返鄉大學生的增多對農產品出售比例增加有顯著影響,說明返鄉大學生的目的更明確,市場活動更活躍,市場參與更深入,可以帶動提高當地的市場參與度,給當地的農業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帶動農產品的銷售。其次,專業的農技培訓也對農產品出售比例的增加有顯著影響,說明不斷強化勞動者的技能,使日常的種植更加規范化、機械化,可以提高勞動者的生產效率及市場參與意愿和能力。

六、結論與建議

本文分析了影響農民農業收入占比和農產量銷售比例的因素,涉及農民自身的因素,也包括政府部門的外在投資和相關政策??偟膩碚f,青年的農業工作者在農業發展方面擁有更多的活力,無論是融資渠道還是銷售渠道方面,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與他們自身的受教育程度相關。返鄉大學生是21世紀農業發展的主力軍,他們能夠為農村注入新鮮的血液,帶來更為專業的知識和技術。有針對性的培訓,真正迎合農民需求的培訓,才能激發農民的學習興趣,帶來技能的提高。

基于本文的研究結果和目前農村發展的狀況,提出以下建議:首先,重視農民個人素質的提高,加大政府投入。農民個人的農業素質,包括受教育程度、受培訓程度、機械使用能力、管理能力等,對有效提高農民的市場參與能力和市場活躍度有巨大影響,政府應該加大對這些方面的人力投資。其次,對于大學生返鄉工作,政府需要發布一系列激勵政策,做好農村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服務。政府應采取多元方案,提高他們的福利待遇,保障他們的生活水平。最后,在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農林高等院校應提高農村大學生涉農專業的比重,在課程教學和實踐活動中加強三農知識的教育,以學校的發展帶動農村的發展,將二者緊密結合起來。

參考文獻:

[1] 王勇.論提高農民參與市場行為能力與農業產業化發展[J].現代農業科技,2011,(8):346-351.

[2] 辛嶺.農民受教育水平與農民收入關系的實證研究[J].中國農村經濟,2007,(S1):93-100.

[3] 王一濤.我國農民教育培訓狀況的文獻綜述[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5,(6):7-11.

[4] 鐘啟春.城鎮化進程中農民教育的現狀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3,(5):290.

[5] 聶明英.農村教育對農民增收的作用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07,(32):513-515.

[6] 石火培.新型農民培訓模式的實證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09.

[7] 張翎雁.如何提高基層農技人員培訓的實效[J].四川農業與農機,2012,(4):18-19.

[8] 趙培芳.農二代大學生返鄉創業的SWOT分析[J].天津農業科學,2015,(6):37-44.

[9] 管其乾.到農村發展現代農業才是我的事——返鄉種菜故事看大學生返鄉創業之路[J].中國老區建設,2009,(2):34-35.

[10] 李光考.新時期農村大學生返鄉就業的困境與對策建議[J].農業教育研究,2014,(2):36-38.

[11] 王迅.從人力資本理論視角看我國農村人力資本投資[J].農業經濟問題,2008,(4):35-39.

[12] 王敏.我國農村人力資本投資探析——基于舒爾茨的人力資本理論視角[J].生產力研究,2011,(5):26-28.

[13] 高明.論農村人力資本投資與農村經濟發展[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3,(2):32-35.

[責任編輯 劉嬌嬌]endprint

猜你喜歡
政府教育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省級政府金融權力榜
一張圖看懂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信息通信
貴州實現縣級以上政府法律顧問全覆蓋
2020未來教育新思維
教育教學
教育漫畫
完形填空三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