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域文化差異下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路徑探索
——以香港大學生為例

2017-11-14 09:10
海外文摘·藝術 2017年19期
關鍵詞:愛國主義祖國香港

(廣東培正學院,廣東廣州 510830)

在我國,“愛國主義”教育是十分重視的,在不同的階段都有具體的要求。因為“愛國主義”教育反應的是個人與祖國之間的關系。因此,對香港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并解決兩地之間“愛國主義”理解的分叉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導香港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愛國主義”思想成為一項重要的任務。這一項任務的落實,會產生一系列的良性效應;從個人的層面來講,這一做法對于塑造香港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指導性作用,使得香港大學生對祖國產生歸屬感和認同感,把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有機結合在一起,從而投身于祖國的建設中去。從國家層面來講,該做法對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有重要意義,進一步彌合兩地的文化差異,推進兩地的關系進一步密切起來,對祖國的建設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1 地域的定義與地域文化

“地域(district;region)”這個詞,早在幾千年前就出現,《周禮·地官·大司徒》中“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溝之”指出地域就是土地范圍,地區范圍的意思。在現在地域反映了時空特點,是經濟社會文化概念的一個特征。

由于地域是人類對自然活動、人文活動以及人們日?;顒拥纫蛩氐木C合認識,所以表現出來的特征還是比較明顯的;地域主要有三個特性,分別是區域性,人文性,還有就是綜合性(或者叫做系統性)。

有時候我們也會把一定的地域空間稱之為“區域”,地域與地域之間會表現出相似性或者連續性,一個地域的變化會牽連到周邊的地域,但是這是有一個范圍的限制。實際上這體現出的是地域之間相互聯系的同時,是有一定的界限的。而我們說到的地域經濟系統(areal economic system)則是指人類各種經濟活動在不同地域范圍內互相作用所形成的各具功能和結構特征的多層次有機組合體。這就是所謂的地域綜合性。

我們知道每一個地方都會孕育出自己的文化,地域文化主要是在地域內自然地理形成的,某個民族,某個人類群體生存地的物產資源,歷史遭遇等決定著當地的文化特點。在今天我們大多數人接受的是“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環境中與環境相互交融從而烙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種文化”。中國從行政上面來講我們有34個省市自治區(包括香港、澳門、臺灣),或者是從民族上來劃分我們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有56個民族,并且構成了我們的中華民族文化。在以前我們的區域文化一般是以南北來劃分,就簡單地分為南方文化或者是北方文化。比如:南轅北轍、上北下南、南腔北調等等。21世紀的今天由于網絡技術以及交通技術的發展,地域與地域之間的交流相當頻繁,各自的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傳播;但在此同時我們也要清楚,地域文化是不同區域內人們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不同,導致文化的差異。最簡單的就語言方言來說吧,每個地方都有當地人們的方言。就拿廣東來說,大范圍來講我們統稱為“粵語”,但是再細分還有客家話、茂名話、雷州話等等。甚至是每一個村子的語言都有是有區別的,正所謂“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調”就是這個意思。地域文化在不同的時代亦或是不同的因素(政治、經濟、歷史等因素)之下有著不一樣的劃分。但同時地域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總是想比較而存在的,相聯系而發展的,所謂聯系就是地域文化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滲透、相互融合。但是不管哪一種文化都是構成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2 地域文化差異下的愛國主義教育

2.1 “愛國主義”教育的差異性和共同性

“愛國主義(Patriotism)”是指個人或者是集體對自身所屬國家的一種積極的態度和行為。對于“愛國主義”的定義有很多,學術界里存在著不一樣的看法。在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學者在界定“愛國主義”這一概念的時候,都比較認可列寧1918年11月著作的《皮季利姆索羅金的寶貴自供》里面說到的“‘愛國主義’是由于千百年來各自的祖國彼此隔離而形成的一種及其深厚的感情”“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有著緊密的聯系。在不同時期“愛國主義”有著不一樣的要求。在戰火紛飛的時代,為國家人民利益獻出生命保衛國土,救亡圖存,那就是“愛國主義”;在新中國艱苦發展的歲月,不顧阻攔堅持回國推動祖國發展,那就是“愛國主義”;在現在的和平年代,擁護祖國利益,那就是“愛國主義”。

由于一些政治因素或者是歷史遺留問題同樣也會造成對“愛國主義”的不一樣的理解。香港(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840年鴉片戰爭失敗,清政府割讓香港島給英國政府;1860年又割讓九龍半島尖端。新中國成立后一直堅持香港是中國領土,但是香港在1997年才真正回歸。一直以來都實行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政治方針。一百多年的分離,經濟、政治上都有著不一樣的舉措,在文化上也有了些許的不一樣。在今天,我們說到“愛國主義”實際上就是愛社會主義,但是香港實行的是資本主義的政治管理,制度上跟我們的不一樣,我們也不可能強迫地要求他們也要愛社會主義。然而有些這樣的分水嶺之下有極少部分人會不這么認為,會提倡“港人愛港”就是愛國,認為香港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就是我們提到的“港獨”分子,盡管這只是極少部分的人的極端思想,但是依然影響到內地與香港之間的發展。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的兩名研究者陳綺文和陳祖為提出“香港人實際上是愛國的,但他們眼中的‘愛國主義’并非毫無條件,而是以自由主義為前提的,就是‘自由愛國主義’”。但是有一點是明確的,我們都是中華兒女,都是一名中國人,因此“愛國主義”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即是擁護中國的利益發展,出發點是一致的。在2010年香港民眾成立了香港愛國主義陣線(Front of Chinese Patriotism of HongKong),他們反對港獨或其他分裂國家的意圖,提出“愛國主義”,愛中國,支持中國的發展。因此,“愛國主義”雖然存在著差異性,但是共同性才是大的方向標,我們的出發點都是要擁護中國的利益。

2.2 “愛國主義”教育對香港大學生的重要性及做法

“愛國主義”不僅僅是一個歷史范疇,還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更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內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見》中明確提出,在大學生中加強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所以,可以說“愛國主義”是高校政治思想工作和思想教育的基本內容。當代的香港的大學生擁有張揚開放的個性,極其包容事物的心態,注重自我等鮮明的特征。他們在經濟全球化的帶動之下和日益豐富的物質觀念與精神世界時,不可避免的產生價值彷徨和價值沖突。在這種情況之下,“愛國主義”教育的開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但在實行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香港來講“愛國主義”教育開展的力度以及成效并不是很強。

從調查問卷的結果顯示,23%的香港大學生不清楚什么叫“愛國主義”,41%的香港大學生認為“愛國主義”就是愛香港,擁護香港利益這樣的淺層的理解;還有32%人認為“愛國主義”就是要擁護中國的統一和利益??傮w而言,調查當中主要表現出來的是“自由主義愛國”。并且在調查中發現一個問題,很多的香港大學生對于“愛國主義”這個話題表示很迷茫,或者是覺得跟自己沒有多大的關系,對待“愛國主義”教育的心理和態度比較地被動,主觀性不強。這樣的意識已經形成了一種氛圍。香港的大學生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棟梁,同樣的他們的思想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未來“愛國主義”將會在香港演奏出怎么樣的旋律。李大釗在《青春》一文中寫到:“沖決歷史桎梏,滌蕩歷史之積穢,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危機?!苯裉斓奈覀冸m然無需面對國土的淪喪,無需承受戰火硝煙,但我們面前的任務同樣艱巨。

在高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這一舉措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內就已經實施,并且經過幾十年的不斷變革,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后做了幾次重大變革。第一次是在1985年,增設“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課程;第二次是在1998年,設置了“兩課”;第三次是在2005年,同時開設“形勢與政策”,通過以上的調整,對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相比較而言,自1997年香港回歸以來,“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施相對少,在早年香港推行“國民教育”,但是效果也不是很顯著。因此,“愛國主義”教育對于很多香港當代大學生或者是已經走向社會的公民都有著比較陌生的認知。

一直以來“愛國主義”教育過程當中會存在著不重視受教群體需求量的現象。絕大部分都是采取“說教”的方式。調查統計得知,香港的大學生自主意識已經比較強,其實很多大學生都比較在意國家的榮辱興衰,有比較清晰的鑒別能力;只有少數因為價值觀念的偏差,國家意識比較薄弱??紤]到香港大學生孩童時便是接受著“從實踐中求取真理”的教育方式,再結合我國國情,應該從理論課、加強社會實踐、重視校園文化中的愛國主義內涵幾個方面著力,培養大學生愛國的思想、精神和行動?!皻v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如今的香港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但是那百年的屈辱依舊在不少港人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聞一多的《七子之歌》每每響起,那一句句“母親,我要回來!”聲俱淚下,港人心中依舊是感受到強烈的歸屬感。今日,我們在宣揚“愛國主義”教育的時候應該讓他們明白到,都是中華兒女的我們,不管怎么樣的政治制度,不管怎么樣的地理位置,我們的愛國之心,實際上都是一致的,只有我們團結一致,懷著一顆熾熱的愛國之心,使我們的祖國強大起來,不用再受屈辱。離開母親懷抱太久的香港,或許對我們實行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不是十分的了解以至于曲解社會主義制度就是高度國家宏觀調控,其實不然,如今的中國實行的制度都是在民主自由的基礎上,人民擁護的。早年西方學者更傾向于研究我國制度的弊端更有甚者是直指我國的“一國兩制”的政治制度將會崩潰。三十年過去了,實踐證明我國的政治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有利于我國經濟政治發展的。在香港推行“愛國主義”教育有利于廣大公民認識這一點,更加充分地知道如今我們的制度的優越性,有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以及向心力,對于祖國的和平統一有著積極的影響。

3 結語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導香港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愛國主義”思想成為一項重要的任務。這一項任務的落實,會產生一系列的良性效應;從個人的層面來講,這一做法對于塑造香港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指導性作用,使得香港大學生對祖國產生歸屬感,認同感,榮譽感等,把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有機結合在一起,因而投身于祖國的建設中去。從國家層面來講,該做法得以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有重要意義,進一步彌合兩地的文化差異,從而推進兩地的關系進一步密切起來,對祖國的建設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1] 劉德龍.關于地域文化研究的幾個問題[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5-9.

[2] 張鳳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徑探析[J].浙江社會科學,2008,(4):63-66.

[3] 王霞娟.愛國主義精神的當代價值要求及其價值[J].高校理論戰線,2004,(5):27-29.

[4] 方鳳玲.新時期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10.

[5] 蘇海淼.當前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途經研究[J].納稅,2017,(19):134+136.

猜你喜歡
愛國主義祖國香港
祖國祖國我愛您
探索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下的教學之路
意聊
愛國主義教育70年
對祖國唱出愛
香港ifc商場
香港
我愛我的祖國
浩然正氣貫長虹 愛國主義譜新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