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漢字構造理論運用于小學識字教學的意義

2017-11-17 18:42陳敏希
學習導刊 2017年9期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識字

陳敏希

摘要:漢字是碩果僅存并一直在使用的表意性文字,其價值的可觀性多體現在漢字的形象所傳達出來的情感和取向,具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小學是漢字學習的初級階段,是識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小學識字教學出發,淺析漢字構造理論在小學識字教學中的意義,望能對今后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起到一定作用。

關鍵詞:漢字構造理論 小學語文教學 識字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又是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是一種表意體系的文字。在造字之初,它的形體和它所表達的意思之間有密切的聯系。通常提起漢字結構,離不開“六書”之說,它是造字之本。左民安在《細說漢字》中寫道:“漢字起源于圖畫,象形、指事、會意都和圖畫有關系,所以圖畫在前;而有標音成分的形聲字則是在象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也是符合由表意到標音的文字發展規律的,所以形聲字在后;假借則只是讀音上的聯系,與字義毫不相干,所以放在最后?!庇谑?,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我們現在所公認的“六說”: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小學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初級階段,識字教學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的教學不僅要使學生對漢字的實際使用有所掌握,更要求教師能用語言文字的感染力去促進學生思想層面的大幅度發展。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多借助查閱工具書,編兒歌、順口溜等方法讓學生死記硬背來記字,停留在字詞的表面,不注重分類歸納,對文字的深層次、理性的構造、規律都缺乏講解。有些教師不追究漢字的構造,主觀的推測,依據字面意思聯想,導致不正確的字義傳授。例如:“丁”字上頭是釘子頭,下部小是釘子尖,本義就是今天的“釘”,是個象形字。后來因為讀音的關系,所以就被假借為天干的第四位,即“甲乙丙丁”中的“丁”。而很多老師就作為姓氏來講解。再如“六”,本義為“房舍”,也就是與“ 宀”是同一個字,而大部分教師錯誤的理解其本意就是數量詞。所以教師對漢字構造學習的不足,違背漢字構造的根本特點,只強調漢字的筆畫,疏忽了字與字之間的音、形、義,呆板的拆分重組,理解記憶少,導致小學生學習負擔重,主動識字興趣不高,參與度低,漢字教學差。而在《小學語文課標標準》中明確規定,需要達到以下四個指標:學生能夠認識和使用漢語拼音;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說普通話;學生的識字量要達到3500字左右;學生需要具備在規定時間內書寫出工整漢字的能力。因此充分了解漢字的表意,以生動的、科學的指導將漢字構造理論運用于小學識字教學是有重要意義的。

(一)對學生而言,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

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興趣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學習對象濃厚的興趣,不僅有利于學習注意力的集中、對學習對象投注更多的精力與時間,而且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思維的敏銳度、拓寬思維的廣度、増強思維的深度,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遷移能力。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將漢字構造理論應用于識字教學,將一個個“字”變成一幅幅圖畫,一個個故事,一部部人文歷史,這樣就可以讓學生不僅抓住漢字明顯筆畫,同時也注重細節,讓空洞復雜的“字”變得靈動逼真,在識記的過程中腦海就能想象出當時的形態、動作、場景、活動等,探究漢字背后的文化本質,讓學生主觀能動的產生對漢字的學習。如:“嬰”字,上部是“貝”,下部是“女”,表示婦女頸上掛著由貝做成的裝飾品,它的本義也就是上古用貝做成的項鏈?!皨搿弊钟身楋椀摹皩氊悺敝x引申為“嬰兒”義,也就是不滿一周歲的小孩,《老子》:“如嬰兒之未孩?!薄昂ⅰ敝感『⑿?,就是說:好像還不會笑的嬰兒一樣。再如“御”字,本義就是“駕馭馬車”。甲骨文是“,左邊(人,馴馬者)加右邊(絲,韁繩),表示用韁繩馴服和控制不羈的馬。到小篆形體反而變得復雜,變成,左邊增加了一個表示行動的“彳”,中間的下部又增加了一只腳(止)表示行動,右邊那個面朝左的人就不太像了。如此解析,學生通過對漢字構形的認識,并產生聯想,很快就會在腦海中有畫面感,甚至可以將其畫出,這樣一來思維得到擴散,學習的興趣也就大大增加了。

(二)對教師而言,有利于提高識字教學

語文教學與其他課程不同,它不僅培養學生對字詞的積累與生成,同時關注學生情感、思維、想象力的培養與發展。情感、思維、想象力的培養與發展離不開形象性和啟發性教學。也就是說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把直觀性與啟發性教育原則貫穿整個教學。而現今的學生在進入小學階段前都經過學前教育,腦力已得到較好開發,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將抽象的概念通過實物、模型、語言的形象描繪出,使學生對模糊的字形成清晰的表象,增加學生的感性經驗,通過知道關鍵字符代表的含義和造字規則的方法,讓學生在識字學習中融會貫通,識得一個字就能很好地掌握這一類字,這樣便大大提高了教師的識字教學效率。比如以“雨”這個部首字引申出來的“雪、雹”等,大都與云、雨有關。對于相似字小學生很難區分,那我們運用漢字構造理論來講析,學生就更容易接受消化?!坝辍笔莻€象形字,上面“一”橫表示天,下面四點表示下落的雨水?!把鄙喜繛椤坝辍?,下部為雪片狀,是“從雨彗聲”的形聲字?!氨ⅰ鄙喜繛椤坝辍?,下部為冰雹之形,是“從雨包聲”的形聲字。如此這般通過漢字構造理論的知識講解,賦予字符含義,將字的各部分拆解分析,就能夠輕松的明白這幾個字的區別。

綜上兩點,漢字是文化傳承載體,漢字的內涵與人的精神氣質、人文素養都緊密聯系在一起,對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意識觀念都有積極的引導和影響,是對中華傳統文化最好的繼承和傳揚。所以將漢字構造理論融入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是必要的。

【參考文獻】

[1] 王立軍.漢字的文化解說[M].北京:商務印刷管.2012

[2] 李梵.漢字的故事[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1

[3] 李樂毅.漢字演變五百例[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5endprint

猜你喜歡
小學語文教學識字
識字兒歌
識字兒歌
識字兒歌
識字兒歌
識字故事
識字謎語
分層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實踐
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滲透思想教育
強化師生互動, 保持課堂活力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