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研究

2017-11-17 07:52程亮
學習導刊 2017年9期
關鍵詞:生活化重要性措施

程亮

摘 要:新課改順應了素質教育發展趨勢,將生活化教育理念融入到了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對于較為抽象和枯燥的小學數學教育,也要求遵循社會的發展,以遵循小學生的發展成長特點為基礎,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實現課堂生活化,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提高課堂的有效性。但是由于傳統教育體制根深蒂固,新的教育模式在具體的實施中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文章通過闡述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分析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措施,完善生活化教學體制。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重要性;問題;措施

一、引言

數學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學習內容和形式也較為枯燥乏味。而新課改的全面實施則有效的改善了數學教學中的不足,采用生活化的教育教學模式,將生活場景和數學課堂學習結合在了一起,化繁為簡,從抽象轉化為直觀,即貫徹了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提高了教學效率,也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其看到了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所呈現出的作用。由于小學生的思維轉換能力有限,知識結構較為簡單,加之應試教育的束縛和影響,使得生活化教育并未得到全面落實。因此數學教學應當打破傳統的理論化教學模式,結合學生實際,將數學與生活化進行完美的融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控和實際運用能力,避免高分低能現象的出現。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

1、利于增強學生的實踐和應用能力。學習數學是為生活服務。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鞏固了數學知識的記憶,又提高了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時感到了成就感,促進了學生對數學的熱愛,也讓學生明白了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從而通過實際經驗的積累,增強了學生的時間和應用能力,實現了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2、利于學生創新發展和思維培養。數學教學生活化,能讓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輕松,學生的思維也在放松的環境中得以發展和拓寬,通過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學生在思考時也將各類生活元素融入到了課堂知識中,使數學內容變得簡單易懂,同時通過一些生活情境對數學知識從不同角度加以運用,不但豐富了學生的知識范圍,舉一反三,也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三、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重視。受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的桎梏,學校、老師還有家長,甚至學生并未改變傳統的觀念和教育方式。由于小學生自主能力差,控制力不強,課堂集中力度不夠,因此教師也忽視了其主體地位,在課堂的講授中仍然用著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脫了生活實際,學生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傳遞,降低了教學的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大部分學生不能實現各科全面均衡的發展。

2、評價單一。數學課程在整個學習階段都占據了重要的位置,是中考、高考必考的重中之重,因此成績一直也是對學生進行評價的唯一標準,并且一直在家庭、學校、社會的意識里扎根。數學不僅要掌握書本的知識,也要進行理解并運用到生活實例中,才能將知識融會貫通,但是目前學生的唯一能體現價值的地方就是其考試成績的好壞,從而使學校的教育方式又重新回到了應試教育的怪圈中。

3、教學方式和理念與新課改的要求存在落差。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只要求學生熟記知識點,忽視教學方式的可操作性,培養的是仍應試人才,嚴重限制了學生的自由發揮。由于目前的小學師資力量呈現出年輕化,雖然對大綱的接受速度很快,但是學校還是非常注重升學率,因此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也是無法完全的采用先進積極的方法,只能遵循傳統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熟練的記憶相關的概念、公式及題目等,以實現學校升學率的提高。由此大大降低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脫離了實際生活,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改善策略

1、將生活元素融入到與課堂?,F在的小學教學內容很大程度上都與以往不同,內容更加深入和廣泛,加大了小學生的理解難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聯系生活,把復雜的教學內容簡單化,帶入到生活中,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增強其主管能動性,也讓學生通過簡單易懂的方式對知識有了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便于其掌握和記憶。

2、創設情境。教師應該注重課堂氣氛的活躍性,通過營造輕松活躍的氣氛,為學生學習效率或者是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礎。在課堂上通過引入一些生活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切實的感受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和熱情,像在學習人民幣的認識和計算環節,教師可以運用教師中存在的各種道具,書本、鉛筆等,給它們標價,然后通過課前準備的自制的人民幣,讓學生參與到購買情境中,讓學生認識金額,并通過找零環節,讓學生學習幣值的加減法等,由此既提高了學生上數學課的熱情,同時還可以通過實踐活動鍛煉自己的相關能力。

3、開展研究學習。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以生活為根本出發點,貼近生活,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的學習,不僅要重視課堂內容,也要在課外仔細觀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問題的解決,鍛煉其實踐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制定不同的研究課題,單獨或組隊進行,或者要求家長配合。比如在與家長出門購物或游玩時,讓學生自己核對并支付金額,核對零錢,從中鍛煉學生的計算和認知能力,也鍛煉了獨立性和自主性并且通過時間的限制,也讓學生認識了時間,樹立了時間觀念,對學生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五、結語

學習不僅是讓學生掌握知識,最重要的是學以致用,這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要轉變傳統的觀念,發揮引導作用,融入生活化教育模式,結合學生特點開展數學教學,將枯燥的數學與實際的生活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以此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和學習效率,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景標《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

【2】羅海明《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趨勢研究》

【3】王文路《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endprint

猜你喜歡
生活化重要性措施
解答排列組合問題的幾種常用措施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
淺談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重要性
論變更管理對項目效益的重要性
求函數零點個數的措施
解答高中數學問題的幾個常用措施
作文生活化教學指導策略
“則”與“擇”:指向生活化學習的幼兒園數學活動實施的原則與選擇
生活化美術教學的課程設置及實踐應用
閱讀經典著作的重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