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初中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

2017-11-17 07:53丁光華
學習導刊 2017年9期
關鍵詞:問題意識初中生數學

丁光華

摘要:問題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源泉,同時也是學生探索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基礎條件。培養初中生的數學問題意識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其創新精神,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然而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問題意識較為薄弱,很少主動向老師提問,而這勢必會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如何培養初中生數學問題意識成為了擺在數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難題。筆者將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就培養初中生數學問題意識提出有關看法。

關鍵詞:初中生;數學;問題意識

一、引言

問題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源泉,同時也是學生探索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基礎條件。培養初中生的數學問題意識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積極性,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其創新精神,還能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由此可見,培養初中生的數學問題意識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然而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很多初中教師卻并未對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給予足夠的重視,有些教師對待學生的提問不能客觀的對待,甚至是采取粗暴的態度。學生的問題意識較為薄弱,很少主動向老師提問,而這勢必會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如何培養初中生數學問題意識成為了擺在數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難題。筆者將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就培養初中生數學問題意識提出有關看法。

二、數學問題意識的內涵

所謂的數學問題意識指的是人們在數學認知活動當中對一些既有的知識經驗以及難以解決的問題產生懷疑、困惑、探究等心理狀態,并在這些心理狀態的驅使下不斷地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對數學問題意識的定義可以從如下三個層面加以解釋:其一,學生是數學問題意識的行為主體。其二,數學問題意識的產生需要依靠具體的數學問題情境,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為學生提問創設良好的情境,而不應一講到底,讓學生沒有機會和意識去思考和發問。其三,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需要學生與教師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與交流。

三、初中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策略

(一)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自主提問

初中生處在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一方面他們具有表現自己的強烈愿望,希望能夠贏得其他同學的認可與尊重;另一方面他們又擔心出錯會對自身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需要意識到學生的這一特殊的身心特征,為學生自主提問創設和諧、民主、積極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在心理上感到自由與安全,從而突破自身的心理防線,勇于質疑和提問。在創設教學氛圍之時,教師應做到正確把握自身身份地位,將表面的權威性轉變成為對學生的全面指導。同時也不能夠矯枉過正,避免產生沒有意義的討論。這就需要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方面多花心思,對教材當中的某一公式、概念或定理中所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進行深入挖掘與精心策劃,為學生提供質疑與提問的機會,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例如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可通過數學建模的方式啟發學生將以往學過的知識同當前所學內容聯系到一起,這樣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再是被動地聽從教師的灌輸,而是積極主動地對教師所言進行認真的思考,久而久之有利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正確處理師生關系,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數學教學活動的真正主體,在實踐教學活動當中,能否真正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主體意識及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程度。因此,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生的重要引導者,應正確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做到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具體而言,應從如下兩個方面著手:其一,尊重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數學問題能力是學生思維開放與主動探索精神的集中體現,若想培養初中生數學問題能力,則需要教師給予學生以充分的尊重與愛護,并建立起真正民主、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以此來消除學生提問時的緊張與焦慮心理,從而敢于質疑和提問。對于勤學好問的學生,教師應耐心傾聽,而不應隨意打斷甚至是置之不理。即便學生所提問題存在錯誤,也應充分肯定其勇氣,在此基礎上再加以引導和幫助。其二,堅持將學生置于問題的主導地位。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思維觀念,將課堂的主導權還給學生,一切教學活動均應以學生為中心展開。通過不斷地創新教學方式,提供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引導其進行自主探究,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例如在學習“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內容時,鑒于初中生的抽象思維尚未形成,對于較為抽象的問題往往難以理解。因此,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可通過引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直觀、形象的優勢,為學生構建思維想象的平臺,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

(三)變革學生學習方式,讓學生愛問

學習的過程是學生自建理論體系的過程,而并非是簡單的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在此過程當中,學生將所學新知識同舊知識加以聯系,從而不斷地完善自身認知結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幫助學生逐步改變學習方式,通過設置一些開放性的習題,讓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探索數學的奧秘,讓學生變“要我學”到“我要學”。例如筆者在講述“方程的應用”一課時,設置了如下情境讓學生提出數學問題:老師給了小明100塊錢讓其去商店購買獎品,商店里鋼筆8塊錢一支,圓珠筆3塊錢一支。全班共有18名學生提出了20余個問題,其中不乏一些頗為精彩的問題,諸如“買多少只鋼筆和圓珠筆能將100塊錢花完?”、“如果買8支及以上的鋼筆能打9折,那么買了10只鋼筆后還能買多少支圓珠筆?”等等。筆者就其中部分問題向學生進行了展示,并加以重點討論。實踐表明,通過多加設置開放性的情境,讓學生就情境提問,哪怕學生所提問題略顯稚嫩,但是無形間學生的問題意識也在不斷強化,其思維也會變得更加活躍。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提倡學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當今時代,培養初中生數學問題意識是培養其創新精神的重要舉措。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正確處理好師生之間關系,尊重和愛護學生,堅持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變更教學方式方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賈軍. 問題詢問,主動探究——初中數學問題意識培養的探索[J]. 數學大世界(下旬),2017,(02):39endprint

猜你喜歡
問題意識初中生數學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識
問題意識與專題化教學研究
淺議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
試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個性化閱讀的原動力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淺談如何有效地學習初中語文
探究初中生數感的培養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