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的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研究

2017-11-20 12:33戴天嬌
企業文化·下旬刊 2017年10期
關鍵詞:課程建設高職院校

戴天嬌

摘要:近年來隨著網絡設備,特別是移動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飛速發展,一種新穎的學習形式正悄然而生,這就是在線開放學習。在線開放學習就是在數字化、信息化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有效結合網絡、多媒體等先進技術帶給學習者隨時隨地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在線開放學習使用的便捷性、資源獲取的高效性等使其成為今后不可缺少的一種學習模式。中國本世紀中葉將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業中心,為此我們需要大量多層次的人才資源。下面文章對相關內容進行了簡要的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

隨著“互聯網+”的概念提出,互聯網信息技術在高等教育教學領域掀起一股改革浪潮,教育形式也在隨之發生演變。教育資源的公平、教學成本的降低、教學質量的提升都成為了信息技術3.0時代下的新呼喊,在線開放課程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和大眾需求下問世。傳統的課堂陣地在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的正面觸動下,有望從“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真正向“以學生為中心、以自主學習”為主的模式改變。

一、在線開放教學的調查

為了更好地了解高職學生在線開放學習狀況,我們對近幾年本學院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共計300多人次的學生開展了相應的問卷調查,并對結果進行系統的統計和分析。問卷主要就在線開放學習的認知情況、在線開放學習工具的擁有及使用情況以及在學生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線開放學習資源的期望等方面展開。隨著信息技術發展,產品價格的降低,服務應用的增多,移動手機、便攜式計算機等設備已經成為大眾日常生活必需品,這為在線開放學習的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根據調查數據統計,其中72%的學生知道在線開放學習,不知道在線開放學習的學生占28%。統計學生中有63%的學生借助過移動手機等移動電子終端設備來進行學習。近幾年的數據中,97%的學生擁有移動手機,36%的學生擁有筆記本電腦,小部分學生擁有觸摸式平板電腦等設備。通過抽樣調查數據我們可以看出,現階段本專業學生擁有的網絡學習設備最主要的是移動手機,其次是筆記本電腦,我們在進行在線開放學習資源設計時,應著重考慮這兩種主要網絡學習設備的特征。

二、在線開放課程應用現狀

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 MOOCs(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是一種面向公眾的開放教育資源,是當前教育領域出現的一種新型學習模式,它以在線性、開放性、學生身份的多元化以及教學模式的人本化為特征正在引領著教育教學的改革,在全世界范圍內正蓬勃發展。

MOOCs課程資源最初都是以本科課程來開展的,隨著MOOCs的深入推進,MOOCs有進一步全部高等教育普及的趨勢。作為職業教育的高職院校,MOOCs的發展給其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這將是高職院校的機遇,也存在嚴峻的挑戰。高職院校的學生能否通過MOOCs課程學習,自我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成為了教育界討論的焦點。尤其一些近年來經典的視頻課程,學生自學效果更好。因此,針對高職院校的學生,將復雜的知識點分割成一段段經典的短小視頻,更利于學生學習,經過討論得到了學術界的普遍認可。與精品課程相比,MOOCs課程更受學生歡迎,學習效果更好,這也就為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思考。目前,MOOCs蓬勃發展,我國高職院校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尤其是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至關重要。由于MOOCs發源于美國,我國起步比較晚,對于MOOCs的相關研究還停留在理論層面。如何分析MOOCs對高職院校的影響,如何推進MOOCs在高職院校的發展步伐,是我們目前需要思考的問題。

三、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要點

(一)遵循應用的原則

第一,適合性原則。因為在線開放學習具有學習時間任意性、學習地點隨意性、學習受環境的影響較大等特點,進行開放課程資源開發時要考慮到這些特點;其次,我們的課程主要面向的是高職生,教學對象有其自身的一些特定的屬性,因此,進行在進行線開放課程資源設計時必須要考慮到教學對象的特性。

第二,零散性原則。在線開放學習的最大特點就是學習者的學習時間的零散性和碎片化,因此,在進行在線開放課程資源開發時也要關注這個重要特征,設計的課程學習內容應該容量適當,課程微課視頻以5-10分鐘為宜。課程視頻建議采用碎片化方式組織,并且相關知識點片斷聯系要科學、自然。

第三,簡單性原則。開發在線開放課程資源時,要考慮到網絡學習設備的處理芯片、內存、屏幕、電池等技術參數的限制,盡量遵循簡單原則。在設計在線開放課程資源時要考慮到知識、技能片段的數據容量,要有針對性采用對應的媒體呈現形式,不要舍本求末地為了美觀而過多使用圖像、視頻等,這樣不僅使學習過程中信息傳輸、網絡速度下降而影響課程學習效果,也會因為數據傳輸量過大而導致網絡學習設備和系統服務器的負擔加重。

(二)樹立教師 “互聯網 + ” 的正確理念

教師首先需要對“互聯網+”有正確的認識?!盎ヂ摼W+”是指互聯網與傳統的結合,因此“互聯網+教育”是指互聯網與傳統教育的結合,它需要突破傳統教育的局限性,絕不僅僅是上課有電腦、教室有網絡、授課PPT這么簡單。在教學個性化和教學互動上,教師需要設計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可根據自身不同的學習需求、興趣愛好、能力水平選擇所要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同時,需要利用大數據技術記錄學生不同的學習過程,分析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并提出個性化的教學意見和反饋,能實現教育的人機交互。教師只有正確認識信息化時代中互聯網對于教育的意義,清楚地了解高校教師如何利用互聯網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才能正確把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思路和方向。

總之,實踐表明,在線開放課程順應信息化時代發展趨勢,對傳統課堂和教師都提出了正面挑戰,給予了學習者新的學習模式,極大地推動了現代教學模式的改革。高校和教師都必須要正視目前在線開放課程建設中存在的阻礙因素,并積極果敢地改進,以期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找到教師和教學發展的新思路。

參考文獻:

[1]夷香萍.關于高職院?!妒袌鰻I銷》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幾點思考[J].科技經濟導刊,2016(35):142+141.

(作者單位:江蘇護理職業學院)

猜你喜歡
課程建設高職院校
高職機械類專業“CAD圖形設計”課程建設
《海圖學》課程的建設與實踐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資源、生態與環境學科群體系下普通地質學課程建設思考
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