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史家精神與體系完備的信史
——讀《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2017)》

2017-12-04 07:18喬云霞
傳媒 2017年22期
關鍵詞:教育界年鑒教育

文/喬云霞

具有史家精神與體系完備的信史
——讀《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2017)》

文/喬云霞

在我國,年鑒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成書于14世紀40年代的《宋史·藝文志》中就有《年鑒》一卷,可惜已經失傳。年鑒大體可分綜合性年鑒和專業性年鑒兩類,前者如百科年鑒、統計年鑒等,后者如經濟年鑒、文藝年鑒、出版年鑒等。1924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國年鑒》,之后還有《中國經濟年鑒》、《中國電影年鑒》等出版。

我國年鑒出版工作的大發展是在20世紀80年代。1980年出版有《中國百科年鑒》《中國出版年鑒》和《世界經濟年鑒》等。到1981年,出現了“年鑒熱”,年鑒品種增到20多種,近年又有空前發展,各地區(包括縣)有年鑒,多數行業有年鑒?!吨袊侣剛鞑ソ逃觇b》則是在年鑒潮流涌動中出現的,以其顯著特點存世。

填補了年鑒的空缺。新聞傳播領域出版歷史最早的年鑒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主持編纂,創刊于1982年的《中國新聞年鑒》。第一部新聞傳播年鑒以報刊廣播電視行業為主體,廣泛涉及新聞教育、新聞學術等領域。第二部是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編輯委員會編纂《中國廣播電視年鑒》,編輯部設在中國傳媒大學,專注于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變化。第三部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編纂的《中國新聞傳播學年鑒2015》,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這三部年鑒相映成趣,實現了優勢互補。而《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2016》則專注新聞傳播教育,雖然不可能與新聞傳播學術完全脫離,涉及學術層面,但僅限于新聞傳播教育研究,其他研究則以概述或統計的方式表現。在新聞傳播領域,同時四部年鑒并存,可謂四星連珠,各有擅長,彼此互補,每本年鑒都有不可替代的存在價值。

由中國新聞史學會新聞傳播教育史研究委員會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的《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2017)》一書,是繼去年《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2016》之后又繼續出版的年鑒,是新聞傳播教育界期待的重要事情,是新聞傳播教育入史的基礎工程,是新聞傳播教育自身正規化、制度化建設的重要步驟,也是中國新聞傳播教育趨向成熟的基本標志。出版《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已是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界的期盼,該年鑒應運而生,受到學界廣泛贊譽。

體系完備資料翔實便于查找。年鑒的“年”一般是按出書年份標識,內容為上一個年度的資料?!吨袊侣剛鞑ソ逃觇b》以年為期,記載、匯輯上年度自然或社會歷史發展歷程性的資料,是反映本年度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全貌的“百科全書”,主要是記錄當今,提供借鑒,以備千百年后的考證。在編輯過程中,該年鑒匯集了國內新聞傳播教育界的全體資源,協同努力完成的巨著。

作為一部及時性、全面性、權威性、政策性、資料性兼具的大型工具書,該書基本堅持上一版的體系結構和敘事風格。以記錄當代歷史、反映新聞傳播教育實態為職志,綱舉目張。在主要欄目設置上,延續了院系巡禮、教育家研究、口述史研究、行業組織和相關學會介紹、學科專業建設、本科人才培養、研究生與博士后流動站、各類獲獎、學生競賽、新聞教育研究、大事記及各種附錄。凡新聞傳播教育界的“大事、新事、特事、要事”,均通過篩選后,設立條目,編入年鑒,整體上再現了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界2016年的整體情況。在文獻解讀、數據采集對象選擇和材料甄別方面,也堅持了業內認同的基本原則,從而維系了年鑒編纂的基本傳統。

書名: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2017)作者:中國新聞史學會新聞傳播教育史研究委員會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17年8月定價:238.00元

該書在內容和體系建構方面更加完備。一是增加了年度綜述,從新聞傳播教育的宏觀視野,全面勾勒了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界在2016年間的各種發展、變化及存在的問題。二是在人物方面,除了原有的教育家、口述史,增加了一個新的專欄“新任院長施政方略”,邀請2016年新上任的著名高校新聞學院的院長:清華大學陳昌鳳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喻國明教授、武漢大學強月新教授、河北大學韓立新教授、南京師范大學張曉峰教授,縱論治院方略。他們在重視歷史傳承的同時,著眼于當代的最新發展。三是該書首度以學術地圖的形式,白描大區(包括以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為基本單位組成的大區域,如華北、華中等區)新聞傳播教育的總體概況。四是年鑒的編纂者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本著中外一體的系統思維,確定當代中國在全球體系中的具體坐標,在專注于講述中國新聞教育界故事的同時,給中國新聞教育界同仁提供了一個可以比較的參照系。還以“他山之石”為欄目名稱,介紹美、英、日等國外一些著名新聞傳播院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適應社會需求的新舉措,為當下中國新聞傳播教育改革提供了可以資鑒的參照系。

該書資料翔實。新聞傳播教育本身自成體系,包括政府政策、社會支持、學校環境、經費來源、師資隊伍、專業設置、目標定位、教育理念、學生心態、公眾期待、課程體系、教材建設、教育技術、實踐環節、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學生工作、媒體關系等,這一切要素盡在新聞傳播教育年鑒的關注之中,無所遺漏。這些豐富的資料對于建構基于教育的社會文化史,具有重要的意義。新聞傳播教育年鑒為一部多維、全息的新聞教育史奠定了基礎。教育是千年大計,關系國家興亡,文脈傳承,新聞傳播教育更是如此。在“講好中國故事”,樹立良好中國國際形象中,新聞傳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聞傳播的畢業生們正活躍在新聞傳播各條戰線上。

史家精神統領全書。首先,年鑒雖然是一本服務于新聞傳播教育界的大型工具書,但編者們并不把它看成是一本普通的工具書,而認為:“年鑒的編纂是一個重要的學術工程,對于新聞傳播學科、新聞傳播教育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它還涉及更為廣泛的社會文化史的重要領域,也是政治經濟歷史的重要注腳。年鑒的編纂不僅直接關系到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的歷史記憶,影響到新聞傳播教育以什么姿態進入歷史,而且還會在一定的程度上決定未來新聞傳播教育的起點。在這個意義上,年鑒的編纂是一項重要的學術使命,必須秉持史家的職業精神,以打造信史的使命意識,來指導年鑒的編纂工作。這樣才能克服年鑒編纂者認知的偏差、盲點,擺脫各種現實利益、情感的羈絆,才能取得新聞傳播教育界同仁的認同、理解和支持,如此,今日年鑒,方能成為明日信史?!?/p>

其次,編者們堅持中正客觀,無所偏袒的原則。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廣泛搜集資料,加強史實的核實與甄別。根據年鑒編纂本身的要求,資料搜集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而且還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他們爭取教育界的支持,延伸信息采集網絡。

《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的編纂是一個涉及面廣、耗時耗力的系統工程。雖然年鑒的編纂以中國新聞史學會新聞傳播教育史研究委員會為依托,而新聞傳播教育史研究委員會的會員來自于國內整個新聞傳播教育界。

《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的編纂者就是活躍在新聞傳播教育界的主力軍,是中國當代新聞傳播教育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歷史的親歷者當事者自己書寫的歷史,在相當程度上保證了年鑒的客觀性和公信力。但是相對于年鑒編纂的基本要求,相對于新聞傳播教育界的期待,年鑒編輯部的人力、物力資源還十分有限,難以滿足編纂工程所需。為了做好這一件事,做出了以下幾個的方面的努力。

首先,建立健全年鑒編輯部的職能。編好這部年鑒,是新聞教育界各個主體、各個成員的共同努力,共襄盛舉。編輯部作為神經中樞的工作特別繁重,它不僅要聯通編委會和各個作者、各個教育單位、各個信息采集點,而且還承擔著對稿件的編輯、整理工作,還有年鑒的出版事務等。編輯部的組成要進一步優化,其職能也要進一步拓展和強化。要延伸信息采集網絡,將神經末梢延伸到整個新聞傳播教育界。

其次,資料的考核和甄別是一個富有技術含量的復雜工作,同時也需要排除各種私心雜念,尤其是感情因素的影響。

最后,編纂者對于歷史、對于編纂工作本身心存敬畏。只有秉持史家的精神,時刻關注新聞傳播教育,對教育事業心存敬畏,才能以史家筆法,建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的完整體系。

可以說,這部年鑒做到了既綜合又細分,堅持整體與片段的統一等?!罢w的綜合性敘事是不可缺少的,這既可以用綜述性文字,又可以用圖表的方式來呈現,以涵括中國新聞傳播教育整體的宏大敘事來滿足教育界了解全局的需求。同時,我們還需要做進一步的分析,可以以地區、以專業、以學校、以教學、以科研,或者以教育過程的不同環節,通過顯微的方式來展示新聞傳播教育的各個片段和細節,以及這些片段與細節的相互關系。這種細分和解剖不是最終的目的,最終目的還是細分基礎上的重新整合、更高層次的整合?!?/p>

《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2017)》歷時愈久,價值越大。幾十年后,當幾十本年鑒并列排放在一起,一部完整的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史將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作者系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猜你喜歡
教育界年鑒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特色·可讀·擴展《江蘇年鑒(2020)》
《中國交通運輸年鑒(2019)》征訂單
《中國交通運輸年鑒(2019)》征訂單
《中國交通運輸年鑒(2018)》征訂單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理論研究
樹立高中生健康消費觀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