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帝神農氏南遷湖湘考

2017-12-13 07:26彭雪開
長沙大學學報 2017年6期
關鍵詞:神農氏炎帝黃帝

彭雪開

(湖南工業大學湘東歷史文化研究所,湖南 株洲 412008)

炎帝神農氏南遷湖湘考

彭雪開

(湖南工業大學湘東歷史文化研究所,湖南 株洲 412008)

上古歷史傳說時期,南北皆有神農氏。約在炎黃時代,北方神農氏后裔炎帝部落一支,逐漸南遷至今湖北隨州,與南方神農氏后裔融合成炎帝神農氏,亦稱祝融氏。約在炎帝榆棢時(距今4600年左右),又南遷至今湖南南岳衡山一帶,主政南方。其后裔分別遷居湘水中上游今洣水、耒水流域。其中一代杰出部落首領,仍襲號炎帝神農氏,去世后葬“茶鄉之尾”——今炎陵縣鹿原鎮鹿原陂,為后裔世代奉祭,世稱炎帝陵。

炎帝神農氏;黃帝;祝融氏;南遷湖湘

神農氏,傳為上古部落聯盟首領,亦稱神農氏部落?!兑住は缔o》載:“庖犧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自此后,先秦文獻如《管子·輕重》《莊子·盜跖篇》《禮記·曲禮》《商君書·畫策》《韓非子·五蠹》《山海經》等,皆搜羅扒剔,各取其據,認同上古有神農氏。

上古神農氏發源何處,先秦文獻無明確記載?!妒酚洝の宓郾炯o》也未具指地望,僅言“神農世衰”,軒轅戰勝炎帝、擒殺蚩尤后,“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边@“代”字,有深義,但太史公并未明確二者有傳承關系。這可能出于戰國、秦漢大一統觀念之需要,或由希企定中原于一尊的儒家思想所致。有一定合理性,但與事實不一定相合。因此,神農氏當為黃河、長江流域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時期所共有的遠古神話人物,并非像后世一些學者所言:源于北方。

《左傳·僖公二十五年》《莊子·繕性》中有“神農氏”之載?!妒酚洝の宓郾炯o》:“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薄都狻芬喙淘唬骸敖堂窀r,故號神農?!薄端饕吩疲骸笆浪?,謂神農氏后代子孫道德衰薄,非指炎帝之身……皇甫謐所云‘帝榆罔’是也?!睍x代《帝王世紀》稱:炎帝為神農氏帝榆罔。

從《世本·帝系》之后,經《史記·五帝本紀》《新語》《帝王世紀》《水經注》等記載、補充、完善,至唐、宋、明、清日臻歸言?!妒酚洝の宓郾炯o》婉稱:上古“神農氏衰”,后有炎帝[1]?!妒辣尽さ巯怠肥挤Q“炎帝神農氏”。這應是戰國時期學者綜平各方的產物。

以上古文獻,大都涉及“民知其母,不知其父”,“斫木為耜,揉木為耒”,“男耕而食,婦織而衣”,“不貪天下之財”,“刑政不用”,“甲兵不起”等內容,大體上符合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一些重要特征。這種上古歷史傳說,有不少虛擬成分,但也有一定史實淵源,不可輕易否定。

戰國魯人《尸子》:“神農七十世有天下”;《宋·羅泌題炎陵碑》:“神農氏有天下傳七十世……”[2]與《呂氏春秋·慎勢》載“神農十七世有天下”相悖。這當是南宋羅泌之后某些學者篡改所為?!墩撜Z·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三十年曰世”;《說文·卉部》:“世,三十年為一世”,這樣看來神農世系有2100余年。這一傳說,恰與北方仰韶文化(約前7000~前5000年)、南方河姆渡文化(約前7000~前5300年),及處于同一時期稍晚的南方大溪文化(約前6400~前5300年)大體一致。

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 大溪文化皆證實神農氏時代的存在。仰韶文化文化遺址,主要分布在陜、晉、豫黃河中游渭、汾、洛黃河三角洲地帶。北至長城沿線及河套地區,南達鄂西北,東抵豫東,直到甘、青接壤地帶。這一區域共發現1000多處仰韶文化遺址。其文化特征:一是聚落呈不規則圓形,環列半地穴式房子。二是種植經濟以種粟為主,黍次之,兼營采集、漁獵、捕魚,采獵經濟,仍占較重要地位;飼養豬、狗等。三是紅陶業相當成熟,早期以紅地黑陶或紫彩陶為主,中期盛行先加白、紅衣為地,再繪黑、棕、紅彩紋;有象生性花紋人面形紋、魚紋、鹿紋及草木、谷物花紋等;有50多個刻劃符號;紡編業較發達。四是墓葬,多流行單人仰身直肢葬,亦有少量二人仰身直肢合葬,俯身葬、屈肢葬等。五是彩繪、雕塑業相當成熟,各階段有不同樣式、風格、構圖特征[3]。

河姆渡文化比大溪文化早600年。主要分布:前者在寧(波)紹(興)平原、舟山群島等地;后者在長江中游西段兩岸地區,西到川東,南抵湖南臨長江北岸,北至漢水中游沿岸。其文化一般特征:一是前者聚落有干欄式茅屋;后者有紅燒土建筑,分為圓形半地穴式和長形、方形地面茅房。二是種植經濟以稻作為主;飼養豬、狗,雞、牛、羊,采集、漁獵經濟仍占一定地位與比重。三是生產工具:前者主要有骨制器,超過石、木、陶質工具總和,有穿孔石斧、骨耜、骨針、骨哨、石箭;后者主要有石鏟、石錛、石鋤、石鑿、石斧、陶響球等特色器物。四是手工業:前者以夾炭陶器為主,夾砂紅陶、紅灰陶最多;后者薄胎彩陶突出,有較高工藝水平,彩陶單耳環和圈足碗,精美別致;前者編織業較成熟,骨器制作較發達,木作工藝十分突岀。五是墓葬:前者多流行單人側身屈肢葬,多無隨葬品,頭向以北向為多,有兩座墓各有6件釜、豆隨葬;后者多流行單人仰身直肢葬,另有屈肢葬,有將死者捆綁后埋葬現象。絕大多數有隨葬品,最多達30余件,女性隨葬品較豐富。六是藝術:前者早期刻劃幾何圖案花紋,動植物圖案突岀,雕刻圖案精美實用,技藝精堪;后者彩陶紋飾有橫人字紋、曲線網格紋,有特色鮮明盤口圈足罐和筒形圓底罐,通體飾有印紋、刻劃紋,漩渦紋、變體卷云紋亦具特色[3]188。

將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對比后可以看出,其原始聚落居住、種植經濟、生產工具、手工業、墓葬、藝術等內質方面有其共同特征,某些次質方面也各具特色。這是因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生產工具、交往狀況、經濟社會發育程度,各有一定區別和差異所致。大溪文化出現稍晚,而“南方的河姆渡文化比半坡的仰韶文化還要早一點”[4],表現形態更豐富多性。南北三地三種文化形態,應處于新石器時代,長達2300年。早、中期處于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期,晚期逐步向父系氏族公社轉變。分布區域及其文化特征,與古文獻描繪的上古神農氏社會狀況有契合性。這確證在中華大地上古神農氏是存在的,并非面壁虛言。

神農氏北方一支部落漸次由西東遷,己被仰韶文化中、晚期文化遺址所證實。東遷第一期,以西安半坡遺址早期遺存(約前5000~前4500年)為代表,分布區域主要集中在渭水中下游地區,北及河套,東至豫西,西到隴東。其中豫西南鄂西北,有下王崗類型。第二期以陜西渭南史家遺址(約前4500~前4000年)為代表,分布區域與半坡遺址類型相同,其中豫北冀南有后崗類型。第三期以河南陜縣東南廟底溝遺址(約前3950~前3780年)為代表,主要以關中、晉中、豫西為中心,是仰韶文化繁榮期。第四期以山西芮城王村遺址(約前3600~前3000年)為代表,或稱半坡晚期類型,它是由廟底溝類型晚期發展而來的一支地方文化共同體,主要分布在關中渭水流域、陜北、晉南和豫西,其中又有河南滎陽大河村類型(又稱秦王寨類型)及安陽大司空村類型。

由以上情況分析,神農氏北方一支部落最早可能由西部牧羊部落游牧至今甘肅天水市一帶,族居農耕,后沿渭水兩岸漸次東遷至今陜西渭水中游,聚落繁衍發展。由于新石器時代石器工具的不斷改進、淺耕農業的發展、人口的增長,又漸次向黃河三角洲幅射遷徙,最后聚居于黃河中游及黃河中游渭、汾、洛流域。

《史記·五帝本紀》載:“神農氏衰”之后,有炎帝、黃帝、蚩尤三大諸侯爭戰。炎、黃“三戰”,最后炎帝戰敗,炎帝部落大部融入黃帝部落。黃帝擒殺蚩尤于“冀州之野”,最終成為中原諸侯共主。

其二,地下出土文物有證。一是在今寶雞市渭濱區神農鎮發現仰仰韶文化晚期姜城堡遺址,有最大房子,面積約124平方米。二是寶雞渭水流域發現700余處新石器時代遺存。僅清姜河流域20平方公里內就有距今8000年~4000年新石器時代遺址80余處[7]。三是發掘寶雞市關桃園遺址(距今8000年左右)、福臨堡遺址(距今6000年~5000年)、北首嶺遺址(距今5100年~3700年)[8]。這兩處遺址均發現陶祖和石祖(生殖崇拜物),有未使用的精制石斧。這表明當時己進入父系社會,且有權威人物。2016年7月14日,《中國文化報》報道:今寶雞市石鼓山墓地“其族屬有可能是古代姜氏族群?!苯泴<铱甲C,石鼓山墓地主人為姜太公之女——邑姜。

由此可見,炎帝生成于姜水,并非無據之言。

黃帝以姬水成,后遷渭水流域。姬水位于何處?古代學者紛辨不斷,但大多語焉不詳,詳者又偏執一據,導致炎、黃源于渭水流域,分南北族居。今學者多認同姬水,為河南省新鄭潩水,或云溱水(又名黃水)、洧水、熊水。其主要依據:

其一,古今典籍、文獻有載?!吨駮o年》:“黃帝軒轅氏,元年帝即位,居有熊”;《莊子·徐天鬼》:“黃帝將見大隗于具茨山”;《太平御覽·地部七》“具茨山在今河南密縣”;《史記·五帝本紀》:“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彰明德,故黃帝為有熊,帝顓頊為高陽……”《史記·集解》:“譙周曰:黃帝,有熊國君少典之子?;矢χk曰:有熊,河南新鄭也”;《史記·周本紀》[正義]引《括地志》:“鄭州新鄭縣,本有熊氏之墟也”;2005年《黃帝陵志》:“少典氏族最初活動和居于今河南新鄭一帶?!?/p>

其二,研究古史的著名學者也認同此說。1930年蒙文通《古史甄微》認為“‘黃帝號有熊氏?;矢χk言:有熊,河南新鄭是也?!w起于河洛之間?!?944年錢穆《黃帝故事》言黃帝“最初活動的地域約在現在的河南中部,后來到達山西南部和陜西邊境?!眲⑽膶W教授考證后認為:姬姓族總計56代。從黃帝始至帝嚳,前四代在今河南;從第五代后稷至周幽王歷27代居于今陜西的渭水、涇水一帶;從周平王至周赧王歷25代居于今河南河洛地區[9]。

由此可見,黃帝生成于姬水流域今河南新鄭一帶,比生成西北渭水說,更具說服力。炎黃大戰后,族遷至今陜西渭水流域。

炎、黃大戰及炎帝部落南遷?!妒酚洝の宓郾炯o》對炎、黃、蚩三大部落集團及其他諸侯進行的一系列爭奪中原的戰爭作了簡約含隱的描述,其中涉及黃帝有“以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的記載?!摆嫒啊?,位于何處?歷代學者多有探尋。不外為兩地:一說在今河北涿鹿縣東南;一說在今山西運城市鹽城。另有今山西陽曲縣、北京市延慶區、懷來縣諸說。但自宋代《夢溪筆談·辨證》認同“山西運城解池”說以后,古今學者多認為“炎黃阪泉之戰”在今山西運城市鹽城鹽池一帶[10];炎黃“阪泉之戰”與黃帝擒殺蚩尤于“涿鹿之阿”,實為同一地域兩個不同的地點,即今山西運城市鹽城鹽池周邊地區[11]。

我們認為炎、黃大戰,實與廟底溝文化(前3900年~前2780年),尤其是廟底溝二期文化(前2700年~前2300年)密切相關。實際上是炎、黃兩大部落集團,在黃、渭、汾、洛黃河中游各流域,尤其是在今山西運城市直接爭奪戰略物質——鹽池及生存空間的結果。

地下文物考古證實:廟溝底文化核心區域,大致分布在秦東。如華縣元君廟、華陰陳村墓地有多人二次葬,渭南史家、臨潼姜寨二期有多人二次葬,均屬新石器時代晚期戰爭遺存。秦東位于黃河三角洲黃河、渭水、汾河、洛河交匯之處,為考古學界公認的“中原文化”或“中原文化區中心地帶”。汾河流域下游有“鹽池”及陸運、水運之利。源于姜水流域(今陜西寶雞市)炎帝部落首領炎帝,源于姬水(今鄭州新鄭市潩水,又云熊水)流域的黃帝部落首領黃帝,與源于東夷部落(今山東、安徽交界周邊地區)首領蚩尤三大部落集團,于此發生爭奪戰略物質——鹽池及生存空間,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廟底溝二期文化(約前2700年~前2300年),是炎、黃兩大部落集團發生一系列大戰的確證(注:《史記·五帝本紀》言“三戰”,并非確指,實言多次)。廟底溝二期文化,是北方仰韶文化晚期與北方龍山文化早期一種混交地方特色文化,主要分布于豫、晉、陜交界區域??梢哉J為豫、晉、陜交界區域小口尖底陶瓶消失以后,至陶鬲出現前,以筒形深腹罐、斝、釜灶、鼎、小口高領甕等為基本陶器的組合文化[12]。

其一,小口尖底瓶突然消失,表明流行2000余年仰韶文化指征性器物,遭到來自另一區域新生強勢文化的毀滅性破壞。歷有學者及典籍認為: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文化時期的提水吸飲工具,這不確切。因為這一時期,早有陶罐、彩陶盆等提水工具,且它有雙耳可貫繩,立于瓶口下端雙側,用它在江河中提水,既不方便,又不能灌滿,還不能平放。小口尖底瓶,當是原始部落先民一種祭祀諸神的器具。

從造型結構看,它內空不大,便于攜帶,可裝果漿、米漿、泉水、血液等飲料,在淺耕、采獵、戰爭、婚配、生育、病亡等系列活動中,可以隨時插拋泥沙江河中,進行祭祀。它的突然消失,表示新的一個強勢部落集團,取代了另一個戰敗部落集團的習俗、信仰,從而導致戰敗部落集團集體記憶的整個消失。依當時情形看,這只能用當時連續不斷的炎、黃大戰來解釋。

其二,陶斝的產生,是過渡時期新的祭祀諸神的器具。陶斝的造型,實質上是小口尖底瓶的變型。無非是擴大上口,由圓口、平底、三袋足組合而成,穩定牲極強,可能是一種烹煮魚肉、糧食,祭祀諸神的器具。這是黃帝部落集團戰勝炎帝及蚩尤部落集團的大一統意識的表征性器物。

斝,《說文·斗部》:“斝,玉爵也?!眹鴥榷嗖孔值溽尀榫破?,似有不妥。有學者釋為烹煮魚、肉的器具,因烹煮糧食,不便攪動易烤糊,這恰恰證明:黃帝戰勝炎帝,并融合大部分炎帝部落后,成為中原諸侯共主,很可能將仰韶文化指征性器物組合成斝。它取代了小口尖底瓶,成為烹煮魚、肉,祭祀先祖、神靈的祭祀禮器,直到鬲的出現。

其三,陶鬲的出現,是國家初級形態(邦國)的定型禮器。單把鬲首次出現在河南龍山文化(前2600年~前2300年)遺址中,它主要分布于豫西、豫北、豫東一帶。其文化特征:陶器以深灰陶為主,基本不見仰韶文化紅陶,單把鬲首現。有學者認為灰陶取代流行2000余年的紅陶,是炎、黃大戰黃帝戰勝炎帝的證據[13]。有一定依據,但直接原因,當是黃帝部落改進了原始窯爐的密封技術,提高了窯溫所致。因灰陶硬度增強,不易破損,黃帝成為中原共主后,自然在轄區內流行起來。

鬲,《周禮·考工記·陶人》《荀子·大略》均釋為飲具,不一定確切。鬲,有飲具作用,但更重要的職能,當是重大祭祀禮器?!吨芏Y·喪大禮》:“陶人出重鬲,管人受沐”??追f達疏:“陶人,作瓦器之官也。重鬲者,謂系之罌也,是瓦瓶,受三升”??梢娚讨軙r,鬲已成為祭祀大禮的器具?!稘h書·郊祀志》:“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其空足曰鬲?!贝笥碇畷r,陶鬲己被青銅鬲取代,故有此說。這足證陶鬲或青銅鬲首先是當作禮器使用,它傳承廟底溝二期文化斝的祭祀功能,是國家權力的象征。夏禹之后至魏晉南北朝,一脈相承。南北朝之后寺院廟宇中的銅香爐,極可能是古代青銅鬲演變的結果。

古代文獻、出土文物、祭祀禮器斝與國家初級形態重大祭祀禮器——鬲的出現,表明炎、黃多次征戰,最終黃帝聯合其他六個部落,戰勝炎帝成為中原共主而告終(《史記·五帝本紀》:“以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三戰,然后得其志”)。

廟底溝二期文化遺址出土文物及先秦文獻記載:炎、黃兩大部落聯盟數代首領,率領部落族眾,在近200年內,多次在黃河三角洲發生戰爭,不存在正義與非正義之爭。歷史傳說炎帝部落聯盟首領,皆號炎帝,傳八代。第八代炎帝榆罔被黃帝戰敗,其族裔大部分融入黃帝部落聯盟?!秶Z·周語下》:諸夏人自稱“皆炎黃之后”。戰勝的黃帝部落聯盟首領,釆取“和合”之策,安撫、分封炎帝榆罔。

《戰國策卷六·秦四》《竹書紀年》梁惠王九年(前362)始載“榆次”地名,后者又載“炎帝神農氏,其初國伊,又國耆,號伊耆”;“上古帝榆罔憑太行以居翼州。榆罔之后,國為榆州?!薄渡袝x》:“耆即黎?!毕鄠鼽S帝部落聯盟首領,分封炎帝榆罔之子方雷氏于榆次(今山西榆次、榆社),炎帝榆罔將榆州國邑,設在耆(今黎城縣)。共和國《山西大觀》載:“榆罔帝統治榆州地方,其中心是榆社”,后榆州國被曲沃國(春秋時晉國)所滅?!渡袝じ适摹罚骸坝妹p于祖,弗用命戮于社”。社,即指祭祀的地方,而榆社就是炎帝榆罔祭祀祖先的地方。這一帶也是炎帝神農氏故事流傳之地[14]。地下出土文物,也證實這些史載[15]。

炎帝榆罔戰敗不久,據《左傳·昭公八年》《左傳·昭公十七年》《帝王世紀》載:另一部分部落后裔,被迫南遷至今河南省鄭州市北部一帶立國,“初都陳,又徙魯?!?/p>

其后裔一支,在堯、舜、禹時歷代任諸夏朝廷“火正”(管理火的官員),祭祀火神,故稱祝融氏?!蹲髠鳌ぐЧ拍辍肥纺唬骸把椎蹫榛饚?,姜勝其后”?!逗冉洝酚衷疲骸包S帝生昌意,昌意生韓流,韓流生顓頊?!薄妒酚洝こ兰摇罚骸俺茸娉鲎灶呿湼哧?,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高陽生稱,稱生卷章(《集解》引譙周謂“老童”即“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后,復為火正,為祝融?!?/p>

今學術界多認同炎帝后裔高陽之曾孫,東南遷至今河南省淮陽市(亦說陳倉)?!俺醵缄悺睍r,創造了大河村類型文化。王震中先生考證:大河村類型文化,當是祝融部落先民[16]。這一支炎帝后裔,最后被遷都于魯(今山東曲阜),可能是祝融部落封邑。

約在炎黃時代,祝融氏主支,又南遷至江南歷山(烈山,厲山),與上古歷史傳說中神農氏后裔,爭戰融合成烈山氏?!蹲髠鳌贰抖Y記》《路史》皆載:隨州上古為烈山氏?!独ǖ刂尽贰对涂たh志》《元豐九域志》皆認同此說。今湖北隨州地下出土文物有:“花園遺址”及“冷皮埡遺址”,其文化內涵為屈家嶺文化和中原龍山文化之遺存。隨州市共出土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遺址50多處,出土文物3000余件[17]。

由此可推定:歷山氏源于上古歷史傳說中神農氏后裔,也源于中原祝融氏之主支后裔。其主次之源,至今難考?!段宓郾炯o》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云:“歷山在隨州縣北百里,山東有石穴。(曰)[昔]神農氏生于歷山,所謂烈山氏也?!薄洞呵锶齻鳌分^烈山氏,“放火燒山而耕種也?!睔v山自古流傳有農業和醫藥發明之神農氏的傳說。烈山氏,極可能是上古歷史傳說中的神農氏,與炎帝直系祝融氏南遷,征戰后融合成新的氏族部落——后稱“炎帝神農氏”。

炎帝神農氏合稱,始載秦漢間《世本·帝系》。有學者認為:由于戰國時代學者的綜合整理,故有炎帝神農氏之合稱[18]?!秶Z·魯語》:“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興也,后棄繼之,故祀以為稷”;三國韋昭注:“烈山氏,炎帝之號也,起于烈山?!抖Y記·祭法》以烈山為歷山也”;《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棄亦為稷,自商以來祀之”;《通志·三皇紀》:“炎帝神農氏起于烈山,亦曰烈山氏,亦曰連山氏,亦曰大庭氏,亦曰魁隗氏?!庇纱送茢啵杭s在屈家嶺文化及龍山文化時代早期,亦即傳說為帝榆罔后裔烈山氏之子曰柱時,已號炎帝神農氏。這應是有依據的說話。

炎帝神農氏中祝融氏后裔之主支,之后遷至南岳衡山(今湖南衡山)一帶,仍襲“炎帝神農氏”號。何時遷徒至此,以“司徒”主政南方,難以稽考。不過,亦有史蹤可尋。

其一,古籍有載?!抖Y記·月令》:“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毋舉大事以搖養氣,毋發令而待,以防神農之事也?!薄渡胶=洝ず冉洝罚骸把椎壑?,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并,節并生戲器,戲器生祝融?!庇指鶕豆茏印の逍小贰读凶印珕枴贰秴问洗呵铩っ舷募o》《越絕書》《淮南子·時則訓》的記載:主政南方的祝融氏,仍襲神農氏號;《尚書·大傳》:“南方之極,自北戶南至炎風之野,帝炎帝,神祝融司之”;皇甫謐《帝王世紀》明載:“南方曰炎天,其帝炎帝……祀夏,配神農,從祝融?!边@表明烈山氏主支祝融氏一支南遷之前,已號“炎帝神農氏”。

《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夔子不祀祝融鬻熊,楚人讓之……”然后又滅之。楚人自稱高陽之后,高陽即為炎帝后裔。戰國未《楚辭·離騷》屈原自認先祖先為“帝高陽之苗裔兮”。楚人認祝融為其先祖,應與祝融氏南遷密切相關。在殷商時代,被楚人所祭祀,極有可能。

其二,出土楚帛書、楚簡可證。楚帛書《五星占》:“南方炎,其帝赤帝,其臣祝庸(融)”,此載與長沙子彈庫楚帛書乙篇:“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相吻合;《睡虎地·秦簡》183支:‘煩及歲在南方,其人赤色,死,火日?!瘡那睾啞鹑铡瘉砜?,與卜辭的‘火日’有相類似的系統”;長沙子彈庫楚帛記:“雹(伏)戲”和“祝融”,道出了楚人遠祖與祝融的世承關系,填補了神話傳說史的空白[19]。

湯翠下班回來,院子里靜悄悄的。平常這個時候,家里是最熱鬧的,女兒剛剛接回來,正是他們父女瘋的時候,侯大同陪著女兒玩玩具,跟女兒捉迷藏,教女兒識字……

其三,湖南地下文物出土有證。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衡陽市陸續在南岳區南岳鎮東8公里處,發掘了彭家嶺遺址,范圍約1萬平方米,出土石器、石斧、錛等,均磨制;陶片有夾砂紅陶、夾砂灰陶、泥質灰陶、夾砂黑陶,以及印紋硬陶;紋飾有回紋、菱形紋、人字紋、波浪紋、繩紋、藍紋、方格紋、附加堆紋與鏤孔,其中方格紋多見;器形有罐、釜、壺及鍋形器等。遺址下層以夾砂紅陶為主,屬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時期;上層以印紋硬陶、泥質灰陶為主,相當于商代。另外,衡陽縣福溪鄉1974年發掘有金山嶺龍山文化遺址。商代陶片多印紋硬陶,與彭家嶺遺址印紋硬陶相同。衡南縣泉湖鄉發掘羅卜灘龍山文化遺址,其文化內涵與金山嶺遺址相同。1986年耒陽市大市鄉長洲村發現宜塘坳遺址,文化內涵與金山嶺龍山文化遺址相同[20]。以上龍山文化遺存,與中原文化有淵源關系;商代文化遺存,多屬古越人文化。這佐證:烈山氏中炎帝后裔祝融氏,號“炎帝神農氏”,曾在今南岳衡山境內活動過。

綜合古文獻所載及地下文物考古發現,可以初步推斷:約在新石器時代(距今約前7000~前2000年),中國大地無論南北,皆有上古歷史傳說神農氏時代(時限長約2000多年)。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時代早期,即相傳為炎黃時代黃帝之孫顓頊時期,高陽之曾孫“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命曰祝融,族裔屬祝融部落,其首領歷為炎黃部落聯盟火官,功高威重,后為華夏族部落尊崇。至堯、舜、禹時代,祝融部落首領,仍襲華夏部落聯盟“火正”之職,且分居四方。其中一支約在距今4600年左右炎帝帝榆罔后裔時期,仍繼任火官,并委以“司徒”重任,主政南方。與南方上古歷史傳說神農氏后裔,征戰后共居一處或各分支族居,共同接受炎帝帝榆罔統治、管理?!堵肥贰ぞ戆恕份d其首領“其治百年,葬衡陽之陽,是謂祝融峰也”,祝融氏族居南岳(今衡陽市南岳區)四周后,因襲“炎帝神農氏”,是有依據的說話。

祝融首領去世后,奉為南岳衡山之神。共和國《南岳區志·大事記》:“周(代)祝融峰頂建祝融廟?!逼鋾r,是否建廟,待考。約在楚悼王吳起變法(前386~前381)時,在今湖南境內設置了洞庭郡、蒼梧郡。其時,南岳境域是否置縣,無考。戰國中后期,楚國于今衡陽市區置龐邑(軍邑或縣邑),后屬秦洞庭郡(秦初旋改為長沙郡)當可信。約在此時期,楚人在南岳衡山主峰,建祝融廟祭祀先祖,故名祝融峰。

之后,炎帝神農氏后裔,族居湖湘何處?國史、典籍無明載,但在地方志及文獻中,多有載。

其一,清《衡湘稽古錄》:“帝之匠赤制氏作耒耜于郴州耒山”,其出源何處,至今難考。

然而,耒水自宋代史籍皆云源于耒山(城頭寨),有一定文化依源。宋代《太平寰宇記》:“耒山在郴州義昌縣,考義昌廢址與城頭寨鄰南,耒水流寨腳,正耒水也”;宋代《九域志》:“桂陽縣有耒山、耒水”;明代《徐霞客游記·楚游日記》:“耒水出桂陽縣南五里耒山下”;明《萬歷郴州志·卷之六》:“耒山在桂陽縣南,四面孤絕,耒水所出之南,有屋嶺山”;清代《湖廣通志》:“耒山在桂陽縣南五里,耒山在縣南,西流資興,又西北會郴水,經衡陽之耒陽注于湘”;清同治《桂陽縣志》更明載:“耒山,在縣南五里城頭寨……其南耒水流出寨腳即耒水也。山下水深莫測,山形首聳身扁而平,儼一耒耜,又名天馬山”。上文引文中“義昌”、“桂陽”皆今汝城縣舊稱。

但以上諸載,皆與實情不合。今考耒水源于今桂東縣黃洞鄉青竹村煙竹堡,并非汝城縣井坡鄉城頭寨(文獻載:古耒山),城頭寨水,是耒水上游源流之一,并非源頭。

歷史傳說,其史實難以考證,但上古歷史傳說,多有歷史的片斷及歷史的影子。以上歷史傳說與民俗活動,皆集中于湘江支流洣水、耒水流域,其蘊含的價值取向又多指向“炎帝神農氏”(耒水流域及洣水中上游流域,多稱為“神農炎帝氏”),這就值得我們追探溯源。

其三,文物考古有證。共和國《衡陽古遺址》載:耒陽市大市鄉長洲村宣塘坳、大市鄉大市村賀家坳、遙田鎮躍進村高陂沖、雅江鄉新華村大嶺,均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從出土文物看,多屬屈家嶺文化遺址及龍山文化遺址[24]。前者距今5000年~4600年,后者距今4900~3900年。衡南縣泉湖鎮建偉村羅卜灘、衡陽縣福溪鄉育新林場金山嶺,均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郴州市資興市唐家嶺龍山文化遺址,汝城縣文明鎮樓江村、泉水鎮柏(百)園村、熱水鎮牛頭嶺、盧陽鎮石寨腳、三星鎮殿華村獅子山等,均發現新石器時期早期及屈家嶺文化晚期及龍山文化遺址;桂東縣沙田鎮龍頭村橫嶺堆倒遺址,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人類居住遺存。

株洲市所轄各縣、市、區之洣水流域淥水流域,至1991年統計共發現龍山文化遺址11處,其文化遺存以段石錛、紅陶鬶、磨光黑陶壺、粗柄鏤孔豆和多樣式按窩、戳印紋鼎足為特征[25]。其中炎陵縣東風鄉梅山口遺址、鵝坡上遺址,霞陽鎮樟樹下(原城東鄉,1996年并入霞陽鎮)平頭嶺、太平嶺新石器時代遺址,有一定代表性。樟樹下遺址面積6400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1.6米,出土文物有斧、錛、礪等石器及夾砂灰紅陶片、泥質灰紅陶片,為縣內文化堆積層最厚遺址[26]。

另一支族裔溯湘水而入上中游,或溯耒水而上并翻越八面山,再沿洣水源頭而下,族居在今茶陵、炎陵洣水中上游,與南方神農氏后裔爭戰后,和合共居。其中一位杰出首領,為耒耜農耕文明,作出很大貢獻,相傳有七大功績:即制耒耙教民耕稼、嘗百草首創醫藥、立市為集、治麻為布教民著衣帛、作五弦琴以娛百姓、剡木為弓以威天下,作陶器改善民生,后世稱其為“炎帝神農氏”(當地歷稱為神農炎帝氏)。

自晉代皇甫謐《帝王世紀》載:炎帝神農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長沙?!蔽闹小霸谖灰话俣辍?,非指一代炎帝神農氏首領。南宋羅泌《路史》:“炎帝神農氏都于陳,蓋宇長沙,是為長沙,崩葬長沙茶鄉之尾,是曰茶陵,所謂天子墓者?!蔽闹小伴L沙”、“茶陵”得名,附會無據,多受明、清學者病詬。但明指炎帝神農氏“崩葬長沙茶鄉之尾”(今炎陵縣鹿原鎮鹿原陂),是有貢獻的。

自此后“炎帝陵”受到歷代官方及民間尊崇。宋乾德五年(967),朝廷確定炎帝陵在今炎陵縣(原酃縣)鹿原陂?!遁浀丶o勝·古跡·炎帝廟》:“爰即立廟陵前,肖像而祀”;又禁陵山樵牧,“置守陵五戶”,列為祭祀之始祖陵。乾德六年(968),又詔以祝融配祀。開寶四年(971),置守陵七戶。越二年(973),“復有旨修焉?!痹屑漓?。明、清、民國,直至共和國祭祀、復修,歷代《酃縣志》皆有記載,尤以共和國《酃縣志》記載詳備。

[1]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99.

[2]炎陵志[A]. 酃縣志[C].清同治12年.

[3]考古學[A]. 中國大百科全書[C].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4.

[4]王玉哲.中華遠古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陳戍國.春秋左傳校注[M].長沙:岳麓書社,2006.

[6]陳橋驛.水經注校證[M].北京:中華書局,2007.

[7]陜西省炎帝[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

[8]寶雞北首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9]劉文學.黃帝所居“姬水”新觀察——今新鄭潩水可能是古有熊國之姬水[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2,(4).

[10]張念征.淺論阪泉之戰[J].管子學刊,2016,(3).

[11]柴繼光.軒轅皇帝與河東[J].運城學院學報,2007,(4).

[12]魏興濤.廟底溝二期文化再研究——以豫西晉西南地區為中心[J].考古與文物,2016,(5).

[13]金宇飛.炎黃傳說考古學證明[J].復旦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

[14]裴一榮,石建蘭.榆次國最后的國都[EBOL].榆次人民政府網站,2011-08-17.

[15]中國歷史地圖集(第1冊)[M].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

[16]王震中.大河村類型文化與祝融部落[J].中原文物,1986, (2).

[17]黃建勛.隨州出土文物精粹[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18]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9]沈建華.由出土文物看祝融傳說之起源[J].東南文化,1998,(2).

[21]茶陵縣志[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3.

[22]周新發.神土炎天[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

[23]王厚成.攸縣牛下腦——神農傳說的地方[J].湘東文化,2017,(2).

[24]耒陽市志[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3.

[25]株洲文物名勝志[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1.

[26]酃縣志[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4.

[27]彭雪開.耒陽地名源流考[J].湖南工業大學湘東歷史文化研究所內部文稿,2016.

(責任編校:簡小烜)

ResearchontheYandiShennongClanMovingSouthtoHunan

PENG Xuekai

(Xiangdong History and 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8, China)

The Shennong Clan lived south and north during the ancient legend times. During the Yandi and Huangdi Period, the offspring of the Shennong Clan in the north, the branch of Yandi tribe, gradually moved south to the present Suizhou in Hubei province.It merged with its offspring in the south to form the Yandi Shennong Clan, also called Zhurong Clan. About 4600 years ago, during the Yandi Yuwang period, it further moved south to Nanyue Hengshan in Hunan province, mainly governing the south. Later on, its descendants transferred separately to the present Mi River and Lei River basins in the middle- upper reaches of the Xiang River. One outstanding tribe leader among them took over the Name Yandi Shennong. After he passed away, he was buried in the back part of the tea village—Luyuan Slope of Luyuan Town, Yanling County today. He is worshipped by his descendants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thus this place is called Yandiling.

the Yandi Shennong Clan; Huangdi; Zhurong Clan; moving south to Hunan

K21

A

1008-4681(2017)06-0069-08

2017-06-18

彭雪開(1953— ),男,湖南攸縣人,湖南工業大學湘東歷史文化研究所研究員,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歷史地名。

猜你喜歡
神農氏炎帝黃帝
神農氏
帛書《黃帝四經》之“道”的“入世”特征
“清華簡”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黃帝之子
論中醫文化的守正與創新——以非物質文化遺產黃帝內針為例
神農氏嘗百草
炎帝樣本
炎帝奮斗者聯盟的攻與守
炎帝 星耀美加
炎帝 筑健康新長城
涿鹿黃帝泉(外三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