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初中古詩詞教學設計的問題與對策

2017-12-27 20:38黃惠娟
考試周刊 2017年47期
關鍵詞:問題與對策教學設計

黃惠娟

摘要:語文不僅是一門重要的人文學科知識,也是人們思想情感交流的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如今新課改的大背景下,語文學科的重要性也是更加凸顯。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在長期的教學中發現語文其實是一門很有趣的科目,尤其是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更是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鑒于此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主要就初中古詩詞教學設計的問題與對策進行淺析。

關鍵詞:初中古詩詞;教學設計;問題與對策;進行淺析

一、 引言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語文在課程教學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強。為了促使學生在真正意義上把語文古詩詞學好,并深刻的感受到傳統文化教育所展現的魅力。作為初中語文教師,不僅僅是要教會學生簡單的記背,還要明白其中所蘊含的文化精髓。只有這樣,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才能取得突出的成效,并且提高整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 初中古詩詞教學設計的問題

(一) 教師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

雖然新課程教學改革活動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中,但是對于很多初中語文教師而言,他們的教學形式依舊過于傳統,尤其是在古詩詞教學中目標設定更是無法明確,這不僅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不利于相關古詩詞教學活動的開展。

通常,教師只是片面的認為只要在古詩詞教學中教會學生朗讀,背誦,默寫即可,殊不知這樣的教學形式,將會嚴重影響到對學生古詩詞能力的培養。以初三下冊中第五單元的《孟子》課程教學中的課后習題為例,教師設計的題目往往是兩點,一是讓學生找出文中的名句;二是讓學生對文章重要的字詞意思進行解釋。實際上,這樣的教學要求還依舊比較低,學生雖然能掌握關鍵字詞的重要含義,但是卻無法深刻的理解古詩詞中的情感,自然也就無法提高對于古詩詞的鑒賞能力。

(二) 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待提升

通過研究調查發現,在現代古詩詞教學過程中,一些語文教師的教學模式通常是先要求學生背誦要學的詩詞,其次就是為學生講解詩詞大意,最后就是要求學生將詩詞背誦下來。實際上,這樣的教學方式早已不符合當下的教學要求了,而且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也難以得到有效的體現。

以背誦為例,由于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傳統,對于一些長篇幅的古詩詞,學生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進行機械的背誦,對于記憶力比較好的學生而言,即便他們可以快速的熟記,但是遺忘的速度相應也會加快。長遠看來,這并不利于之后古詩詞教學活動的開展,同樣也無法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

三、 關于初中古詩詞教學設計的有效對策

(一) 引導學生反復吟誦古詩詞

古人常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毕胍ㄟ^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然后向學生滲透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作為教師,在學生古詩詞基礎知識不具備的情況下,就要引導他們反復吟誦。

總的來說,初中語文課本上的古詩詞不僅用詞簡練、言簡意賅,而且吟誦起來也是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簡短的字里行間也流露出了多樣的情感。以曹操的《觀滄?!窞槔?,全詩雖然只有幾個句子,但是卻通過簡單的景物描繪,進而達到了借景抒情的目的,并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學生在初中教師的引導下對這一詩詞進行反復的吟詠朗誦,則能在感受文字之美的同時,也將對古詩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當然,也更有利于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

(二) 適當采用古詩詞情境教學法

學生對一切知識的學習都是從感官開始的,學生心情愉悅,注意力集中,學習興趣自然有所提升。為了促使古詩詞教學能夠取得一定的成效,作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應該懂得如何通過情境教學法來滿足學生的古詩詞學習需求。

比如:在教學《渡荊門送別》這首古詩詞的時候,就可以先對詩歌創作的背景進行導入,接著再播放相關的配樂朗讀錄音,在教學時間充足的情況下,還可以引導學生隨著所播放的樂曲進行個人朗讀、分組朗讀或者集體朗讀。在這樣的情境氛圍營造下,學生必定會受到強烈的感染。趁此機會,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深刻領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并體會詩人內心的情感,即順著長江遠渡荊門,江水流過的蜀地作為家鄉也讓人黯然神傷。

(三) 帶領學生挖掘古詩詞中的文化內容

實際上,每一首古詩詞的創作都具有一定的背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教師則可以有意識的帶領學生去挖掘古詩詞中的文化內容。

比如: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就是他歸隱之后所作的一首詩。其中,“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兩句就是對其勞作情況做總體交代。而“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這兩句就寫出了詩人勤勤懇懇,樂此不疲地從清早到夜晚,躬身壟畝鏟鋤荒草的狀貌。同樣,“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也描繪出了從事農業勞動的艱苦。至于最后兩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备瞧鸬搅它c睛之筆的作用,也表達出了詩人的愿望,即便歸隱生活再艱苦,也不會畏懼。

由此可見,很多的古詩詞都含有傳統文化價值,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課堂之上善于抓住這些文化因素,進而才能更好的向學生傳遞更多傳統文化信息。

四、 結語

語文這門學科知識,無論在任何學生時代都是極其重要的。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影響下,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內容開始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而它存在的最大的價值則是能讓學生從小就能感知傳統文化,并且肩負起傳承傳統文化的使命和責任。由此可見,初中語文教師在古詩詞課堂教學設計的時候,一定要格外的謹慎,也只有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能動作用,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古詩詞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高整個初中語文古詩詞的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趙亮.初中古詩詞教學現狀及問題解決對策[J].課外語文,2015,10.

[2] 易軍.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問題、對策及創新實踐[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5,07.

[3] 劉早霞.淺議古詩詞的誦讀方法[J].文學教育,2016,01.

[4] 張元媛.讓傳統文化在語文課堂綻放魅力——古詩文教學初探[J].語數外學習,2015,08.endprint

猜你喜歡
問題與對策教學設計
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信息化條件下供電公司電力營銷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業民間借貸問題探討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案例教學的幾點思考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關于配電運行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