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特殊教育校本課程改革的重新認識與定位

2017-12-27 11:05李守明
考試周刊 2017年47期
關鍵詞:認識特殊教育定位

李守明

摘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特殊教育也在新課標的指導下,以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構建了很多校本課程。但是由于特殊教育學校的特殊性,校本課程的改革還存在很多問題,新時期要想更好的推進課程改革,就需要對特殊學校的教育理念和學生觀進行重新認識和定位。

關鍵詞:特殊教育;校本課程改革;認識;定位

一、 前言

教育對象在校本課程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作為課程改革的一部分,特殊學校的校本課程改革受到國家的廣泛關注,各地特殊學校也建立起了符合自身發展的校本課程,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為了進一步推進特殊學校校本課程的改革,對校本課程的教育理念進行重新思考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 特殊教育的概念

特殊教育是對有特殊需要的成人或者兒童利用一定的特殊手段進行的教育,教育的宗旨是為特殊人群提供接受教育的機會,滿足特殊人群的教育需求,最大限度的發掘這類人群的潛能,幫助他們獲得知識,增長見識,學習技能,彌補他們心靈的創傷,增強他們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以此成長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國實施特殊教育的主要對象是盲人、聾啞人、智力存在缺陷以及其他身心存在缺陷的人群。

三、 校本課程的概念

校本課程這一概念是由國外引進而來的,在我國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我國的校本課程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學校本身,校本課程與地方課程、國家課程有著本質的區別,在素質教育形勢下,校本課程也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校本課程的改革的目的是為了學校和學生的發展,旨在解決學校和學生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的人全都來自學校。

四、 特殊教育校本課程改革的重新認識與定位

(一) 對特殊教育對象的重新認識與定位

要想順利的進行校本課程的改革,首先要對教育對象重新認識和定位,特殊教育對象與正常學校的教育對象一樣,都是一個個具有思想和生命的鮮活的個體,都有被人們以禮相待的權利,也都有個人發展的需求。特殊教育對象也是社會的重要組成分子,要想對特殊教育進行重新認識和定位,就要從發展心理學、人本心理學等方面進行分析。第一,從發展心理學來看,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的規律在特殊教育對象中都能體現出來,這就要求特殊學校在進行校本課程改革時,要充分的認識到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階段性和不平衡性,注重個體之間的差異,注重教育方法,進行因材施教。校本課程的改革首先要給予教育對象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然后利用特殊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向教育對象傳遞文化知識,在保證讓學生掌握必要的知識的基礎上,盡可能的按照學生的求知需求,為學生提供不同的知識類型,讓學生盡可能多的學習文化知識。第二,從人本主義心理學來看,特殊兒童的特殊性不是他們自己的過錯,因此,這種特殊性也不能成為阻礙他們發展的因素,在進行校本課程改革時,教師以及學校領導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要認識到每一個特殊教育對象都是存在于世間的精靈,教育是通向健康生活的鑰匙,特殊教育就是打開特殊人群通向健康生活的鑰匙。

(二) 對校本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的重新認識與定位

校本課程是由學校自主開發的,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校本課程建設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學校的師資水平和教學條件,因此,對校本課程改革的重新定位要有明確的指導思想。第一,在教學目的上,不僅要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文化知識,還要注重對學生人格和生活技能的培養按照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的要求對學生進行教育。某特殊學校以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和生存技能為教學目的,將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唯一標準,這就考慮到了學生的特殊性,學校的校本課程改革要讓學生熱愛生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中的樂趣,以此,樹立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在此基礎上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以便走向社會后,能夠適應社會環境。第二,在教材編選上,學校在進行校本課程改革時,要統一處理好的文化背景與學生個體差異性之間的關系,處理好突出地方特色與特殊教育目標的關系,例如,新疆某特殊學校將地方校本教材的部分內容納入學生的教材中,符合特殊學生的認知需求和發展需要,將學校的生活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融為一體。第三,在教學方法上,學校在進行校本課程改革的過程中,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體現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育模式,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做課件,然后采取分小組討論的方式,在課堂結束后讓學生科學的評價自己的課堂表現,教師將學生的打分情況記錄在自我評價表中。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把學生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的聯系在一起,讓學生了解到學生認知的差異性,方便進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學質量。

五、 結語

特殊教育對象需要更多的人去關懷和尊重,在素質教育的發展形勢下,要對特殊教育學校校本課程改革進行重新定位,改進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從各個方面滿足特殊教育對象的需求,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尊重他們受教育的權利,促進特殊教育對象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茹江麗.陶行知生活課程理論與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教育校本課程開發[N].北京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5:28.

[2] 姜艷萍.特殊教育學校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小學教學參考,2014,(12):9-9.

[3] 羅娜,吳春艷,秦艷芳.四川省特殊教育學校校本課程實施現狀的調查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5,(8):123.endprint

猜你喜歡
認識特殊教育定位
《導航定位與授時》征稿簡則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找準定位 砥礪前行
特殊兒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設初探
關于特殊音樂教育師資培養的個人見解
新時期我國特殊教育職業學院檔案管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試論會計規范研究方法的剖析與回歸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摭談
淺談如何做好新時期的信訪工作
青年擇業要有準確定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