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課上“小組協作樂學法”在中等職業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2017-12-27 11:24韓曉玲
考試周刊 2017年47期
關鍵詞:職業學校數學課堂合作學習

韓曉玲

摘要:新的課堂教學理念是要充分肯定學生的內在價值,將不同學生的個性發展作為根本目標.使學生真正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帶著各自的興趣、需要和觀點直接通過與教師的交流對話,與同學的合作競爭獲得知識的增長,師生、生生共同探究、創生知識,教師要重視全體學生的參與程度和學習體驗,善待每個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各種表現,應該在鼓勵學生獨立而富有個性的學習習慣的同時,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中要讓合作學習真正成為學生獲取知識、創生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時使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得到生成、發展和提高。

關鍵詞:職業學校;數學課堂;合作學習;能力生成

一、 實施背景

多年在一線教學,我發現目前職業學校數學教學中確實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職業學校的學生,數學基礎相對較弱,學習數學的興趣不濃厚,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方式單一、被動,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多數教師對書本知識、運算和推理技能關注較多,對學生學習數學的態度,情感關注較少,課程實施過程基本以教師、課堂、書本為中心,難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新的教學理念是要充分肯定學生的內在價值,要將不同學生的個性發展作為根本目標.要實現這一理念,首先要求教師通過自身教學方式的改變去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真正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不再作為知識的容器被動聽從教師的指令,而是帶著各自的興趣、需要和觀點直接通過與教師的交流對話獲得知識的增長,師生共同探究、創生知識.教師要重視全體學生的參與程度和學習體驗,善待每個學生生命過程中的各種表現,應該在鼓勵學生獨立而富有個性的學習的同時,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要讓合作學習真正成為學生獲取知識、創生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時使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得到生成、發展和提高。

二、 教學模式實踐應用

這些年在實際授課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得到生成、發展和提高。我在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方面有所嘗試,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的不同,課堂教學環節的不同,我嘗試著讓學生采用“小組協作樂學法”學習新知、解決疑難問題。發現這是個很好的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的形式,一道題放在小組中去解決,思維活躍的孩子可以闡述自己的意見,面對不愛發言的孩子,在小范圍內也留給了他表現的空間,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小組成員經過積極思維、熱烈討論,組內成員達成共識后,把組內研討的結果再展示給全班同學。再現他們的思考過程,各組之間爭辯異同,相互競爭,經過多次的積極思維,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數學知識。同時在這樣的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的學習體驗都是快樂的,不同的人會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我根據不同學習內容的不同特點,把“小組協作樂學法”簡單分為以下方式實施,具體做法如下:

方式一、“先學后教、先做后講、以題促思”的問題導學法與“小組協作樂學法”的有機結合。

對于部分概念抽象、知識點多的課.例如:隨機事件與樣本空間、向量的第一節課、概率的統計定義等都很適合這種方法.具體步驟:①教師先列出本節課要掌握的基本知識,讓學生看書自學.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通過分組研討合作實踐、讓學生自主完成新知識的建構。②針對典型例題,教師層層遞進、設計問題,以題促動學生積極思維,完全放手先讓學生試著解決問題,把自己的“教”定位于對學生“學”的行為的引導和啟發上,其間鼓勵生生交流、探索。③在師生交往互動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以即時出現的有價值、有創見的問題和情景或觀點為契機,抓住恰當時機,對學生適當點撥,挖掘學生的潛能,引發學生深入思考,充分展現學生的個性,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展開熱烈討論、自主探究總結出知識要點或解題思路,使學生的知識得以升華.從而使課堂順應學生需求自然而然的動態生成達成或拓展既定的教學目標。

方式二、“小任務驅動,積分制評價”促學法與“小組協作樂學法”的有機結合。

這種方法主要是采用學生之間的相互管理、督促、協作來完成。具體操作如下:在課堂適當環節教師把要學生掌握的基本知識,設置成多個小任務,分步布置給學生,同位兩人為一組,相互指導、檢測著在指定時間內去完成,緊接著教師利用“積分制評價”方式進行檢查反饋,具體就是隨機抽取同位A、B兩人中A起來回答問題,答對給B加分,答錯給B扣分。這種方法對整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非常有效,特別是在課堂上惰性很強的學生,沒人督促,自己絕不會學。采用此法借助學生之間的相互協作,對這部分學生是個很好的促進法。該法比較適合公式的記憶、基本知識點的鞏固這些環節。例如:和角、倍角公式、圓錐曲線與方程等章節知識或綜合卷子講解時可在某些需要強化的題型解題思路復述等恰當環節采用此法。

方式三、將現代信息教學與新的教學形式“翻轉課堂”與“小組協作樂學法”深度融合,適時適當融入傳統課堂教學,煥發課堂活力,激發學生興趣。

當代學生的學習特點是綜合的、多渠道的信息整合,因而在實施課程時我們在形式上應契合當代學生特點,更新教學形式,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與生活體驗共同發展。目前我校建設了具有在線學習功能和后臺管理功能的課程網站,改變了原有師生面對面授課的單一形式,該網絡平臺有強大的在線學習功能,提供“教、學、做”一體化的網絡課程資源,表現形式多樣,包括與本課程配套的電子教材、教案、演示課件、同步測試指導、重點難點指導、習題、參考資料、知識題庫、微課、慕課等有機整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還有便捷的交互功能,通過課程論壇、服務社區等在線答疑討論等模塊實現同學、教師的在線交流;教師可借助平臺通過“微課”“視頻”“課件”等形式分組布置提前預習的作業,在課堂適當環節讓小組成員分工合作“翻轉課堂”也大膽嘗試走上講臺,展示自我。

總之“小組協作式樂學法”形式可靈活多樣,但其主旨皆是在質疑中放手讓學生學數學,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從課堂中去體會數學的魅力和活力。通過同伴的合作學習,意在借助生生互動,使學生看到問題的不同側面,對自己和他人的觀點進行反思,建構起更深層次的理解。在合作學習中鼓勵學生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聽取別人的見解,合理地補充、調整自己的觀點,去形成描述概念、經歷過程等,這正是我們新課堂改革所要追求的目標。endprint

猜你喜歡
職業學校數學課堂合作學習
以學生為主體的職校班主任工作
讓管理更有效
職業學校課堂教學管理中的疏與堵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數學課堂信息化中的“三適”探究
推進合作學習激活中職英語教學研究
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的價值與功能探討
合作學習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體育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