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教學,創建高效初中化學課堂

2017-12-27 12:32馬海波
考試周刊 2017年47期
關鍵詞:高效化學活動

馬海波

摘要:高效的課堂必然是富有生命活力、學生全身心參與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才會放飛思想,激活思緒,從而達成知識與能力的雙重提升?;顒訉τ诔踔袑W生來說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它跳出了傳統意義上課堂教學的循規蹈矩,讓知識嫁接在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中,可謂寓教于樂,事半功倍。本文就初中化學教學中,運用活動教學,點燃學生化學思維,構建高效課堂談粗淺的認識。

關鍵詞:化學;活動;高效

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學生的主體地位日益凸顯,教育教學中,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那種沉悶、死板的講授教學模式已不被學生接受,更與高效的課題教學漸行漸遠,而取而代之的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讓學生在學習進程中自主探究,從而獲取屬于學生自己知識的學習形式正越來越受到廣大師生的青睞,樂于自主探究,主動開啟思維的課堂才是我們現今應該大力倡導的課堂。初中化學學科,作為初中學段重要的學習內容,對學生的升學與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活動教學,讓學生動、學、思考,更好地體驗學習,促使學生高效學習,從而創建高效初中化學課堂。

一、 開展游戲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本身就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運用,激起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更多的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組織學生開展游戲活動,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更好地學習化學內容,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在教學“化學方程式”時,教師為了讓學生對這些化學方程式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結合實際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游戲活動。師:同學們,現在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小游戲,我先請幾名同學來和我一起做游戲,其他學生自由結組,一起完成這一游戲。我會讓大家每個人都扮演一個原子,并相互結合成一個物質,然后經過一定的化學反應,生成其他的物質,請你們來表演出這一化學反應過程。學生們在教師說完游戲規則后,迫不及待的參與到游戲活動中。這時,教師選了兩名學生,一個代表“C原子”,一個代表“O原子”,并讓其表演碳與氧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這兩位學生在思考了一定時間后,開始了扮演活動。

生1:我一個C原子就可以組成C物質。

生2:我兩個O原子,能夠構成氧氣這種物質。

隨后,兩位學生站在講臺前,說:“我們兩個在充分燃燒的條件下得到一種新的物質CO2?!边呎f邊演示。其中生2手中拿著一張寫有“2”的卡片,并放在自己身體的一側,構成O2,在燃燒的條件下,得到CO2,兩位學生湊到了一起。兩個學生很好地演繹了化學方程式C+O2燃燒CO2。

游戲活動的開展充分激活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樂于學習化學,并間接地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化學方程式的內容有了很好的理解和記憶,為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 開展實驗活動,促進學生有效思考

化學的學習中,存在著很多的實驗操作,很多知識內容是基于實驗的基礎上。而初中生比較好動,喜歡自主動手操作實驗。由此,教師教學中可以巧妙地利用學生這一點,組織學生開展實驗活動,讓學生參與到實驗操作中,以更好地促使學生有效思考,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在教學“常見金屬的性質”時,教師并沒有直接告訴學生一些實驗現象,而是引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驗,從中自己體驗這部分知識的生成。教師將學生帶入到實驗室中,并為學生準備好一系列的實驗器材。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們進行金屬鎂與稀鹽酸的實驗操作。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始進行實驗操作,經過實驗,學生發現這兩者反應非常劇烈,并且在反應的過程中放出了大量的無色氣泡。之后,又讓金屬鎂和稀硫酸進行反應,其現象和稀鹽酸反應是相同的。教師引導學生將這些現象記錄下來。隨后,教師又引導學生做金屬鋅與稀鹽酸反應的實驗。同樣的操作步驟,學生發現這兩者反應得較為劇烈,并且也放出了大量的無色氣泡。很快教師又引導學生操作了金屬銅與稀鹽酸的反應。同樣是讓學生觀察記錄。最后,學生們開始根據自己的記錄仔細分析,發現,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是存在大小關系的,其中鎂相對來說活動性較強,而銅相對來說較差,其與稀鹽酸基本上沒有什么明顯的變化。學生們就這樣在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對這些金屬有了很好的認識。

神奇的化學實驗對學生來說具有無限的吸引力,教師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體驗化學實驗帶給自己的視角沖擊,對學生的影響是微妙而巨大的。實驗活動的開展不僅有效地激活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在很大程度上活躍了學習氛圍,并讓學生有了更多的機會動手操作,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了學生有效思考。

三、 開展探究活動,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中,教師要凸顯這一點,給學生創造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讓學生對知識有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探究活動,凸顯學生主體地位,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學習,實現高效率課堂學習。

在教學“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時,教師選擇將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這部分內容。學生們立即進入到探究中。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很主動地自由結組,小組內共同合作交流。此時,有學生從化學方程式中,利用原子不變的原理進行了解釋。還有學生想到可以自己做一個實驗,然后我們稱量一下化學反應前后的質量。這一小組的學生選擇了研究CaCO3與稀HCl的反應。首先學生們對這兩種物質反應前的質量進行了稱量,并做好記錄,隨后讓這兩種物質進行反應。這時,有學生提出建議:這一化學反應將會產生氣體,所以我建議我們這一實驗應當在密封的條件下完成,否則將是不準確的。這時,又有學生說:“我們可以選用一個不產生氣體的化學反應來更好地探究這一內容?!睂W生們就這樣在探究活動中大膽的思考創新,無形中學到了很多。

探究活動的開展,成功地活躍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激活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意識,直接地鍛煉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總之,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開展活動教學,讓學生“動”起來,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有效發展。endprint

猜你喜歡
高效化學活動
“六小”活動
“活動隨手拍”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