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態下物理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實施體會

2017-12-27 12:32沈強
考試周刊 2017年47期
關鍵詞:非智力因素初中物理教學素質教育

沈強

摘要:21世紀以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正進行著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教育改革,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素質教育已經成為現階段發展的趨勢。本文以初中物理學科的特點,結合教學實踐,通過實驗教學、非智力因素、學習方法三方面闡述在物理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心得體會。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素質教育;實驗;非智力因素

一、 引言

隨著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改革的深入發展,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形成綜合性高素質人才,如何在基礎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如何將物理教學與提高學生素質有機結合起來是值得每位教師深入探討的課題。以下本人結合教學實踐,與各位同仁簡單探討一下,如何在非常態下物理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二、 素質教育的主戰場——探究實驗

(一) 物理實驗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意識

眾所周知,初中生喜歡物理往往是因為物理課堂上會有很多有趣的物理實驗。物理實驗向學生展現了很多豐富多彩的物理現象以及形象生動的物理事實。學生都會對所見的現象提出自己的猜想,進而激發自己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動力,進一步也就挖掘了他們學習的欲望。學生的學習潛意識在物理探究實驗的強烈刺激下,使學習成為一種自發的行為。

(二) 物理實驗能創設有助于學習的環境

研究表明,從認識的來源看,實踐是所有知識的來源地,而人們在實踐中直接獲得的知識即是感性認識,在大量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經過整理從而得到了理性認識,因此感性認識猶如樹根,離開了樹根,理性認識這些樹葉也就不能存活。在教學中,也是如此。學生往往能夠清楚的記住他們所看過或者做過的實驗,往往老師開始做實驗,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實驗吸引,因此,我們可以向學生提供經過處理過的明顯實驗現象,讓學生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繼而通過討論總結,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楚明確的認識到所要學習的物理結論。因此,讓學生盡快的進入教師所創設的實驗過程,通過觀察、討論、親手操作實踐實驗探究過程,積極主動的探索新知識。物理實驗教學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意識,建立有助于學生學習的環境,為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提供了其他科目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 非智力因素——助力學習

非智力因素,一般包括動機、意志、品格等,它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起著定向、調節、維持、強化的作用。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學習存在差別的原因很大一部分與學生的心理狀態有關。經調查發現:班級中學習成績處于上游部分的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習方法也很好;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多數是因為不知道為什么學習,有的甚至是家長逼著來學習的。那么當這些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他們說選擇的是消極退縮的態度。有的不想參與課堂教學過程,有的甚至與老師發生矛盾,進而都喪失對學科的情感,影響學習成績的提高。因此,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我要求自己做到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因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閃光點,課堂上盡量能夠深入淺出的將知識傳達給每個學生,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同時課后做到多與后進生談話,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學習心態;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耐心啟發,適時的鼓勵表揚,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融入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死氣沉沉的課堂往往不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輕松愉悅但收放有度的課堂氣氛更能使學生融入到教學過程中。研究表明,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時間是有限的,因此在我的課堂上,常常會用一些小插曲,比如說小實驗,小幽默故事來調節學生的注意力。

四、 學習方法——成功的鑰匙

《老子》中說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是如果傳授給人現有的知識,還不如教會他獲取知識的方法。作為老師,不可能一直陪伴在學生的身邊教授他們知識。因此,我認為教會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才是我們作為教師來“傳道、授業”的最終目的。這一點在物理教學中尤為突出。

(一) 學會提問

教師應該把握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教會學生善于從現象中提出問題。物理是一門理科,他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總是喜歡講這么兩句話:“你發現了什么?”“現在問題出來了,請你來制定一下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闭邕@兩句話一樣,物理教學中的問題也有很多,如在講解動能知識點時,動能與什么因素有關呢?在我們實驗中是用到什么方法呢?如何去改變速度這個影響因素呢?如何體現動能大小呢?如復習串聯電路中電流的分布規律時,并聯電路電流是怎樣的規律呢?那么串并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呢?于是學生帶著這些質疑去大膽地探究嘗試,發散性的去思維,充分調動學生所學過的知識,最后得出結論。使自己所掌握的零散知識點構建成自己的知識網絡,便于記憶。

(二) 學會總結

在問題中分析討論,得出結論后指導學生總結。物理的學習過程也就是:觀察物理現象、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與制訂計劃、進行實驗與搜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因此問題教學應該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體會到解決問題之后所帶來的成就感,總結解決問題中所涉及的方法,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能力。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理論經過了近幾年的推行,已經使得原有的不合理的教育實踐觀念得到了很大的改觀,課堂教學從原來的死氣沉沉中變成了充滿生機,但是素質教育理論的改革不會一蹴而就,它會在發展的過程中得到完善。素質教育最終的落腳點是學生,那么它就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得到體現,教會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從原來應試教育中解脫出來,真正的讓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全才。

參考文獻:

[1] 燕國材.非智力因素與教育改革[J].課程.教材.教法,2014(07).

[2] 馮占江.淺談物理教學與素質教育[J].學周刊,2012(3):89.

[3] 張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點滴體會[J].學周刊,2012(1):155.

[4] 劉文俊.淺談物理教學中對學生思想教育的滲透[J].現代閱讀,2011(9):115.

[5] 劉艷萍.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J].讀與寫雜志,2012,9(1):134.

[6] 劉炳昇,李容.物理[M].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6(3):3.endprint

猜你喜歡
非智力因素初中物理教學素質教育
智力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研究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素質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
關注基礎教育階段中的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