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高校大學語文之“用”

2018-01-04 20:47許小燕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7年12期
關鍵詞:應用性應用型高校大學語文

摘 要:人們習慣認為,大學語文就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其實在應用型高校轉型時期,大學語文應順應時代需要有更高要求。從文化角度,要培養大學生的文化自信,以傳承文化為己任;從修養上,大學生要有一定的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從能力上,有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大學語文可從突出大學特色、提高學生興趣、思考現實問題三個方面進行課堂教學改革,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的素質要求,發揮其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關鍵詞:大學語文 應用型高校 人才培養 應用性

大學語文是為非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開設的公共基礎課,是培養大學生漢語言文學閱讀、欣賞、理解和表達能力的一門課程,是提高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一個手段。今天,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的高等院校對大學語文課又有怎樣的要求呢?應用型高校,是以國家和區域發展需要為出發點,重點培養復合創新型人才,“應用型”人才培養是其特色,提升學生的“應用性”是其目標。大學語文課程面對這一新形勢新要求,如何與現代社會相協調,發揮其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大學語文之“用”何在? 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一、應用型高校大學語文之“用”

1.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

《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撐?!M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币粋€民族的文化承載于母語的文學形式之中,從某種意義上說,一部中國古代教育史,就是一部中國語文教育史。北京師范大學王寧教授提出,大學語文應當是使大學生對祖國的燦爛文化自覺學習、自覺鑒賞、自覺體驗、自覺奉行的素質教育課程,是大學生進入大學的高級母語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的第一課。[1]大學語文作為母語課程,以母語閱讀為手段,以中國傳統文化和文學為核心,教材精選古今經典,這些經典作品記載了中華文明的進步歷程,包含著中華民族基本的價值觀念和做人、做事的準則,是民族的核心與中華文明的結晶。與經典對話,與偉人神會,從知識的原點去學習傳統文化,體會母語的精致優雅,認識和了解自己的文化來源,從而獲得文化的自覺。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增強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樹立大學生的文化自信,這是高校職責,更是應用型高校應用性的最好體現。費孝通先生說過“文化自覺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發展的趨向,……自知之明是為了增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為適應新環境、新時代而進行文化選擇時的自主地位?!盵2]很多剛走進大學校園的大學生,除了在中學教材里對中國文化浮光掠影、蜻蜓點水般的片段認知外,對影響和制約中國人精神生活的傳統文化精髓,缺少系統的了解??酌侠锨f先秦諸子、傳統文化藝術等等,在很多學生眼中它們是陌生的古人、過時的古董。沉淀著中華民族文化和歷史的漢語,在現實生活中不敵英語的魅力,大學校園里,學生沉浸于西方節日的狂歡中,沉浸在好萊塢大片中,對生活中的中國民俗、地方戲曲,茫然無知或知之甚少,更談不上興趣了。以上種種,顯示出當代大學生中國文化素養的缺失,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面臨著嚴重的危機。大學校園是大學生文化發育的重要場所,校園文化對大學生的熏陶、影響是其他渠道無法替代的。大學語文課程以蘊含豐富民族文化的文學經典作品為媒介,去解讀其中的人文意蘊和文化價值,讓大學生重視傳統文化,主動學習,自覺體驗,讓文化自信內化于心,落到實處。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只有他們具備了良好的中國文化儲備和知識,才能在今天這個開放的國際舞臺上,以“通古今之變”的主人翁的姿態不卑不亢展示自我。不可否認,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持客觀禮敬的態度,推動中華文化現代化,讓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精神基因,增強做中國人的自信,是大學語文課程承載的教學責任之一。

2.提高人文素養,培養審美情趣

教育部《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出:“人文素質教育主要是通過對大學生加強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體大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贝髮W語文課程是以提高學生母語素養、文學素養,進而培養大學生人文素養的課程,可以說,大學語文課程是實施人文素質教育最好的途徑之一。人文素養的靈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人文素養”,其核心內容是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這其實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基本的“德性”“價值觀”和“人生哲學”,科學精神、藝術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會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樣化。[3]大學語文課程中,古今中外名家名篇蘊含了一代又一代優秀作家對自然、人生、社會、國家等最深切、生動的感受與領悟,愛國詩人屈原、岳飛、辛棄疾、文天祥等對祖國、民族的熱愛,唐詩宋詞中對生命的尊重、對愛情的追求,老莊哲學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觀念等等,無不是人類的感性和情感、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體現。大學語文課程具備塑造大學生健康人格、樂觀精神、人文境界的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都能提供真善美、假丑惡的標準,展現人類美好的生活前景,大學語文課程通過閱讀、講解、思考、討論等一系列教學過程,讓學生去感受前人豐富而深刻的人生體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精神,同時,文字精煉優美的文學經典深富感染力,可以潛移默化地感化人的心靈,激發人的智慧和原創性,影響人們的精神世界。大學語文研究會會長齊森華認為,大學語文重在“文”而不是“語”,也就是要強調審美性和人文性,弱化工具性?!卦谧寣W生感受語言之美,感受到人格的熏陶、情感的熏陶,通過對文章深入、多角度的分析,提高學生對事物的認識水平。[4]大學語文的經典閱讀,可以培養大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思維品質和人格修養,使他們從人性的盲目混沌中提升為清醒澄明,心靈得到凈化。

3.指導現實生活,解決人生問題。

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認為,“語文是我們每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語文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安身立命。別的東西可以是技能,學了之后打工、干活,語文不是這樣,語文是靈魂依靠的東西,……學語文首先不能把它看成一個學科,而要和整個人生掛起鉤來,……”[5]對于18歲左右的年輕人而言,他們的人生觀、社會觀、世界觀、愛情觀尚未成熟,大學語文將傳統文化積淀和文學品味鑒賞融為一體,涉及文、史、哲、倫理等多方面內容,所具有的人文性和文學性,能給學生創設一個文化環境,從而幫助他們領悟語言文字背后的精神世界,提升自我精神境界,感性地生活,詩意地棲息在大地上,自覺將大學語文學習和認識社會生活聯系起來?!澳墀燄B存在創傷的,能慰籍人生無聊的,能讓人悟得存在尊嚴的,只有文學。此外,還有它的遠親與近鄰,但這一切都與文學有關系?!盵6]大學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發展, 這個“人”不僅是掌握豐富科學知識和接受人類文明發展成果的人,更應該是有血有肉懂得生活的活生生的人, 是需要時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有正確評判生活的獨立的思維方式,有良好心理素質、豐富而健康的情感和較強社會責任感的人。文學即人學,大學語文課程中的文學,可以讓學生感受生命的尊貴和人生的使命,體味人生的酸甜苦辣,了解人性的復雜,修煉自己的包容之心,在更加廣闊的視野里去看待世界,懂得從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不致偏執狹隘,夜郎自大。大學語文將課堂與人生相聯系,學生通過學習,認真地思考自己的命運,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規劃自己的未來,實現自我價值,使生活和人生得以升華、更為明確,生命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二、提高大學語文之“用”的途徑

1.突顯語文的“大學“特質。

大學語文面對的是有著十二年語文學習經驗,具有一定文學修養、賞析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學生,大學語文研究會名譽會長徐中玉呼吁:“大學語文一定不能搞成中學語文的延續?!鼞摳鼈戎赜谌宋男院蛯徝佬?。文學作品是以藝術的方式表達真、善、美,它通過文學的語言來感染人、打動人?!盵7]大學語文既為“大學”,就要突顯其“大學”特質。大學語文與中學語文的根本區別,即不需為考試將一篇完整的文章碎片化,將篇、章、詞、字等知識性的重復作為教學要點,大學語文應有更開闊的視野、更大的格局,在引領學生閱讀和欣賞古今中外文學作品,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格修養上下功夫,將語文教學提升到傳承文化、交匯中外的意識層面來操作。在我們的教育中,缺少審美能力、個人意識的培養,所以,大學語文應從強化文學作品的社會思想評價和作家的政治立場評價,轉向審美評價、個人感受上來。閱讀一個作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對美的感知能力,從個人的體驗去感受文章美還是不美、喜歡還是不喜歡,不必追究它歌頌了什么,表現了什么。筆者在組織學生學習愛情詩時,安排學生分享自己喜歡或曾打動過自己的詩句,學生的選擇五花八門,內容豐富,從最早的《詩經》到唐代的李商隱,宋代的李清照、蘇軾,再到現代的徐志摩、林徽因,當代的舒婷、席慕容等,沒有優劣好壞的對比,只有喜愛與否的選擇。這種學習方式目的只有一個,讓閱讀成為一種愉悅的體驗,讓學生通過閱讀了解文學作品魅力,理解文字中蘊含的人類最普遍諸如生死、愛情、婚姻、鄉愁、友情等情感和思緒,體悟人生、社會、歷史與世界,討論文學、哲理、審美以及人生責任和價值等基本的問題,滿足學生提升知識、學以致用的心理需求,從而認識到語文學習的必要。另外,語言是民族文化重要的載體,中華母語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是我們民族自豪感的重要來源。應用型的大學語文教學要認識到自身的歷史使命,在文化承載的層面擔負起教育的責任,從社會需求出發,突出傳承文化、提升品位、提高能力的作用,以傳承、弘揚傳統語言文化為目標,培養大學生的民族語言文化素養,增強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輸送具有中華語言文化素養的的人才。

2.還權利以學生,學學生之想學

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就是提升學生閱讀和表達的能力,這種能力的獲得不僅僅是對語言知識、理論的了解,還需大量的語言實踐,而實踐的主體是學生。因此,大學語文的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閱讀和表達實踐為主體,教師及其講解作為輔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工作重心應該是設計和組織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的把握,想方設法去激發學生的閱讀和表達興趣,讓他們參與到教學之中,做到學生思考、講解在前,教師點撥、講解在后,促進其自主學習,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避免大包大攬,唱獨角戲,教師要由課堂的“主講者”轉變為“引導者”。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以學生自由組合的方式,嘗試根據教材內容和章節將學生分成七個學習小組,每組自行選擇所對應章節中的兩篇文章,其中一篇由小組成員合作完成,另一篇交由老師完成,最后分別在課堂上講解討論,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一切由學生做主,教師只需積極配合。這種模式,在學生過往的學習經驗中從來沒有體驗過也不可能體驗,所以他們興致勃勃選擇想要了解感興趣的文章,發揮人多力量大的團隊合作精神,閱讀文本,搜集資料,認真準備。課堂講解展現出來的,是用心設計的精美的PPT、應景的視頻,充實的材料和豐富的內容,吸人眼球,引起同學們的興趣。同時,學生間身份相同,彼此熟悉,不管是朗讀課文還是分享觀點,都配合默契,笑語不斷,課堂氣氛熱烈而充滿活力。給學生以權利,由學生掌控課堂,決定學習內容,對于有著母語學習十幾年經驗的他們來說,沒有太大困難,但是要讓同學滿意不喝倒彩,也需費時費力充分準備。一學期結束,小組成員因為前期全心投入準備工作對所講內容印象深刻,聽講的同學因害怕提問也不敢怠慢,同學間互相學習相互促進,既增長了知識,鍛煉了膽量,也增進了友誼。對教師而言,放權給學生是有壓力的,由學生決定學習內容,其中不乏陌生沒接觸過的文章,但這也是一種挑戰和促進,借此機會,正好學習、提高,師生共同成長,教學相長。教師敢于放權、接受挑戰,學生樂于學習、積極參與,給學生以權利,學學生之想學,讓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好奇心得以充分釋放,何樂而不為?

3.結合文章閱讀,思考現實問題

語文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語文學習的生活化,是語文教育生命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源泉。因此,大學語文在讓學生把握知識的基礎上,更要引導學生去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將語文和生活結合起來,將課堂與社會聯系起來,幫助學生辨析社會中的語文現象,促使學生利用語文資源去指導生活。蘇軾,學生熟知的大家,他的《和子由澠池懷舊》,從日常生活現象“雪泥鴻爪”出發,去探討“人生到處知何似”這樣一個深刻的哲理性的問題。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的人生剛剛起步,未來的道理充滿未知,在未來的漫漫征途中,該如何像蘇軾那樣去審視自己的角色?筆者結合現實,利用新聞報道“為供兩個妹妹上大學,90后女孩辭職做代孕賺20萬”,讓學生思考:未來不可預知,人生路上充滿各種變數,如果碰到類似事件,你該如何應對?元好問的《摸魚兒(問人間)》,蘊含著對忠貞愛情的向往與追求,“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愛情是偉大的美好的,也是每個人一生必須經歷的情感,現實中時時發生各種愛情糾葛,正當青春年少對愛情充滿渴望的大學生,他們心中的愛情是怎樣?為了愛情是否可置親情、友情于不顧?這樣的思考,是必須的,也是生活中無法回避的。愛國題材作品,岳飛的《滿江紅》和陸游的《示兒》詩,學生比較熟悉,但是他們還是選擇了這樣兩篇文章,可見愛國在他們的心里分量不輕。外敵入侵,國家危亡時刻,馳騁沙場、為國捐軀是公認的最好的愛國行為,也是最激勵人心的方式,但是,今天是和平年代,沒有硝煙,沒有戰爭,怎樣做算是愛國?學生作業中,有著獨立的思考,觀點各異:認真讀書,學習知識,成為建設國家的人才,是愛國;堅守本民族的優秀民族文化,展現文明禮儀,是愛國;網絡發達的時代,不傳謠、不信謠,是愛國;不打著愛國名義,做損害國家及公民的利益,是愛國……前人的作品成為現實的參照,語文成為生活的指南。大學語文在學校的教學計劃中,課時極為有限,怎樣以有限的課時開啟無限的可能?將課堂與人生、社會相聯系,讓學生嘗到甜頭,清楚地認識到語文的實用價值,從而喜歡閱讀、熱愛閱讀,欣欣然樂在其中。讓閱讀成為習慣,讓文學喚起生命的靈性和興味,對生活有所啟迪和借鑒,這大概是語文學習的另一種收獲。

當前,正是為地方服務的應用型高等教育轉型發展的重要時期,高校課堂教學怎樣與社會相適應,為社會培養實用型復合型人才服務?作為大學語文教師,要有清醒認識,要將教書育人的職責落到實處,通過課堂教學改革,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培養學生文學審美水平和文化認知能力,具有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們不必談“用”色變,大學語文是典雅美貌的陽春白雪,也是實用接地氣的下里巴人,兩者融合方能培養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愛上語文,愛上閱讀,獲得終身學習的潛質,學生在未來社會才有競爭力。

注釋:

[1]王寧:《高級母語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的第一課——談大學語文課程的準確定位與教改實驗》,中國大學教學,2004年,第06期,第21頁。

[2]費孝通:《文化的生與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447頁。

[3]360百科.人文素養https://baike.so.com/doc/5534911-5754980htm

[4]《大學語文改革難在哪》,中國教育報,2007年8月22日,第3頁。

[5]孔慶東:《大學語文的教學改革方向》,中國大學教學,2006年,第07期,第20頁。

[6]王乾坤:《文學的承諾》,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版,第108頁。

[7]《大學語文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中國教育報,2007年8月22日,第3頁。

(許小燕 廣西南寧 廣西財經學院文化傳播學院 530003)

猜你喜歡
應用性應用型高校大學語文
基于結構化教學的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研究
2019年成人高校專升本招生考試模擬試題 大學語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專升本招生考試模擬試題 大學語文(二)
山西省2018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大學語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學校專升本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大學語文
機械工程專業石油裝備方向認識實習實踐的思考與探索
應用型高校商科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體系探析
基于單片機課程的“教、學、做、練、研、賽”六步教學法探索與實踐
應用型高校實踐教學研究
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復習心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