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結構化教學的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研究

2022-07-14 09:46劉培
教育界·A 2022年14期
關鍵詞:結構化教學練習設計應用性

劉培

【摘要】基于結構化教學的小學數學練習設計要從學生出發,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結構的同時,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這就需要教師在設計小學數學練習時做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分層次、有梯度地進行設計,讓學生架構起完整的知識體系,提升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關鍵詞】結構化教學;練習設計;差異性;應用性

近幾年來,結構化教學逐漸成為教育學界關注的熱點,與結構化教學相關的課題研究也日益豐富。將結構化教學運用在數學教學,能夠使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掌握數學知識,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與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但是目前與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相關的研究成果較少,可供參考的實踐經驗有限,給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應用結構化教學帶來諸多不便。因此,文章嘗試從結構化教學的視角出發,探討當前小學數學練習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一、什么是結構化教學

(一)結構化教學

結構化教學起源于美國,最早是被用于存在溝通障礙的兒童的治療與教育上,是指教育者為這些學生設置系統化、組織完備的學習環境后,利用視覺提示和有針對性的學習計劃,幫助他們建立個人工作系統和習慣,培養他們獨立工作的能力,以便他們融入集體和社會的教學方式[1]。隨著我國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結構化教學的理念也被逐步引入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中。

目前的結構化教學是指,在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發展情況的基礎上,以發展和完善學生的認知能力為目的,從學生現有的認知經驗出發,巧妙地進行教學設計、開展教學活動的教學方式。在開展結構化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會在知識不斷內化的基礎上逐漸形成新的認知體系,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興趣都會獲得一定程度的提高[2]。

(二)結構化的小學數學練習設計

文章所要探討的結構化教學視角下的小學數學練習設計,是指教師在設計小學數學練習時,從學生個體出發,并結合教材特點,運用整體化、層次化、差異化、多樣化的思路進行設計,確保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理解知識間的邏輯關系,發展和完善原有的認知體系,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此外,教師還要讓學生在完成練習中提高自己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結構化教學視角下小學數學練習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練習設計問題日益突出。筆者認為,當前的小學數學練習設計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缺乏體系,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沒有連接

當前的數學練習大多都只涵蓋本章節的學習內容,沒有對學生之前所學知識進行適當強調以幫助學生復習鞏固的內容。如“10的加減法”這一小節的練習題基本是此內容的計算題、應用題,對于學生此前學習的“9的加減法”“8的加減法”的知識點就沒有涉及。這種沒有聯系的練習設計不僅很容易讓學生學了后面的又忘了前面的,而且無法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二)缺乏層次,對學生之間的差異關注度不夠

在設計練習時,教師應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設計的題目在難度方面應該具有一定的梯度,從簡單到復雜、從基本到拓展、從單一到綜合。而現有的小學數學練習區分度略顯不足,所有的學生都要面對同樣難度的問題,造成處于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使用數學練習題的結果有很大差別。比如“6、7的分與合”這一小節的課后練習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知識內容掌握較好的學生來說過于簡單,而對于那些之前的學習內容掌握得就不熟練的學生來說就有些難了。這種區分度不足的練習不僅耗時耗力,也容易打擊部分孩子做題的自信心。

(三)缺乏趣味,不夠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學生才能對學習產生更多興趣,更樂意于開始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獲得發展。課堂教學如此,練習設計亦是如此。比如剛正式進入數學課堂的一年級學生要從“1~10的初步認識”學起,學書寫,學比大小,但一年級的學生心智尚不成熟,理解能力不夠,因此學起來往往較慢。部分小學數學教師沒有注意幼小銜接,沒有考慮開展有趣味性的交流、討論活動,只是一味地教學生死記硬背。這樣做,即使學生把這些數字背得滾瓜爛熟了,但他們面對11~20時又會無從下手。這個時候教師完全可以開展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動手實操中感受數字的大小關系。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10個蘋果分成4個和6個,然后比較4個蘋果與6個蘋果、10個蘋果的數量差異。這樣的做法既增加了數學練習的趣味性,有助于深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三、提升小學數學練習有效性的策略

(一)立足單元整體,架構完整知識體系

布魯納曾經說過:“不論我們選教什么學科,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绷私庵R點之間的聯系,架構完整的知識體系,對于數學學習來說尤為重要。因此,教師需要在設計數學練習時,應從課程的單元整體出發,改變以往將知識點碎片化開展教學的方式,以系統、完整、結構化的視角設計練習題,讓學生發現知識點的前后聯系。比如,開展“觀察物體”這一內容的練習設計時,教師就可以引入之前學生學過的“數一數、比一比”的練習題,讓學生將具有相似數量特征的圖形歸為一類,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理解知識、有序思考。

(二)基于學生差異性,設計不同梯度的練習

如果沒有對數學練習進行專門的差異化設計,那么不同學習水平、認知水平的學生面對的將是相同難度的題目,這就無法讓學生真正做到查漏補缺,發揮自身優勢。因此,教師在設計數學練習時,要從學生的差異出發,在教學前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并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不同梯度的練習,以便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面對不同的訓練,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建立自信心,獲得成就感。比如,在“8、9、10的分與合”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制訂“掌握8、9、10的分與合,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和“讓學生不斷自己探索,并引導學生繼續進行有序思考”這兩個難易程度不同的教學目標,并根據這兩個教學目標分別設計基礎練習題、綜合練習題以及提升練習題,讓學生接受有針對性的訓練。

(三)聚焦練習形式,增添趣味性

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處在活潑好動、天真爛漫的時期,教師在設計數學練習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避免過多采用單一形式的練習,加大對練習形式的創新,給練習增加趣味性。此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動手實踐,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比如,在設計“確定位置”這一內容的練習時,教師可以考慮讓學生測量教室、課桌等物體,由此他們能在實踐活動中觀察、操作與交流,了解位置的含義,體會確定位置的作用。

(四)聯系實際生活,提升數學學習應用性

學習數學重要的不僅是掌握知識,還有將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各類現實問題。因此,教師在設計數學練習時,要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鼓勵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發現生活問題,解決生活問題。另外,將數學練習與生活結合,也會使得問題變得更加簡單。比如在講解“分數的初步認識(一)”時,考慮到幾分之幾這一概念對學生來說不好理解,教師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見的切蛋糕來設計練習,這樣可以深化學生對分數知識的理解,后續學生再面對相似問題時也就不會感到困擾了。

四、“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課堂練習設計實踐

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數與代數”的教學是必不可少的,可以稱得上是學生踏入數學領域的“敲門磚”,“數與代數”囊括了數的定義、運算、關系、規律、變化等方面的內容。通過學習“數與代數”,學生能夠理解生活中的數量關系,從而更加透徹、精準地認識身處的現實世界?!扒笠粋€數的幾倍是多少”是“數與代數”內容的一大重點,這部分內容既涉及“數的運算”,又涉及“數的探索”,對學生思維能力、探索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筆者以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三課時“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這一教學內容為例,實踐如何基于結構化教學進行小學數學練習設計。

朱樂平說過:“我們想引領學生到我們想讓他去的地方,那必須首先知道學生現在到底在哪里?!睂W生學習的起點是學生目前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而練習的目標則需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及學生的學情設計。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設計練習時,先要確定練習的起點及目標[3]。

(一)確定練習起點

1.全面把握教學內容

“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是小學數學“數與代數”領域中的有關乘法規律的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將其安排到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第三課時中,在學習本課時之前,學生已經接觸了兩位數及三位數乘或者除以一位數的筆算,能用乘、除法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不但可以鞏固所學的計算知識,同時能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學習習慣,讓學生在積累活動經驗的同時,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2.了解學生

“了解學生”即教師要了解學生目前的學情,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基于學生的學習水平,設計練習。學生在平時學習中,或多或少接觸過代數問題,但未能做出科學的解釋。在新授環節,學生往往能初步了解“倍”的概念,但在運用時還存在不足。此外,小學生好奇心比較強,他們喜歡新奇的東西,樂于探索,因此,在設計練習時,小學數學教師應注重題目的趣味性和多樣性,加深學生對倍數的理解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二)確定練習的目標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及學生的學習情況,筆者確定了如下練習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倍”的含義,學會分析“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類型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并確保學生能解決這樣的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學生形成對“倍”這一抽象概念的認識的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概括等初步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

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體會如何應用數學方法,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練習設計實踐

根據上述設計起點及目標,筆者設計的“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練習如下。

【針對“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設計的練習】

1.回顧舊知

20×6= 4×80= 900×7=

5×700= 6×60= 3×400=

2.引入新知

6是2的( )倍 8是4的( )倍

15是5的( )倍 6里面有( )個2

8里面有( )個4 15里面有( )個5

3.探索與發現

教師:生命在于運動!老師這有一根跳繩,下面分別請4位同學上來跳,隨便跳就可以了。接著,老師會根據大家跳的次數有規律地跳,并記錄在表格里。最后,同學們需要根據表格里的數字想一想,算一算。

4.拓展與延伸

教師:媽媽今年36歲,媽媽在30歲時生了小華,小華今年多少歲?

教師追問學生:去年,媽媽的年齡是小華的幾倍?

教師繼續追問:結合今日所學,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結語

練習是學生鞏固知識、教師有效教學的必要途徑,是學生學習數學這一抽象的學科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要重視對數學練習的設計,運用結構化的思維讓數學練習真正發揮作用;學生也要重視數學練習,切實掌握知識。

【參考文獻】

[1]楊芬.尊重個性 因材施教:小學數學因材施教的具體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15):139.

[2]施純.結構化教學在小學古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冢汉D蠋煼洞髮W,2019.

[3]朱一暢.小學高年級數學“數與代數”課堂練習設計現狀及問題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6.

猜你喜歡
結構化教學練習設計應用性
結構化教學,彰顯數學整體系統的教學力量
讓語文教學從“碎片化”走向“結構化”
淺談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的策略
關于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探索和實踐
注重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性
基于單片機課程的“教、學、做、練、研、賽”六步教學法探索與實踐
善用關聯思維 促進主動思考
淺探數學練習的設計策略
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復習心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