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最新初一語文統編教材得到的教學啟示

2018-01-08 12:59王太紅
新課程·中學 2017年10期
關鍵詞:教育啟示統編教材

王太紅

摘 要: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和普及統編教材,是國家層面對各地教育分支所提出的新指示。較之傳統教材,統編教材在課文選擇、體裁涉及以及教學模塊方面出現了一定的變化,從某種意義上折射出教材編寫者的意圖,而領會這種意圖,并將其巧妙轉化為教學步驟和教學方式,實現對學生語文素養和語文技能的提升,就變得十分重要。

關鍵詞:統編教材;初一語文教學;教育啟示

自去年起,我國已有部分城市和地區開始使用全國統編教材,并開始按批次更換。較之區域性版本,統編教材的變化之處主要體現在課文數量的減少、教學模塊的豐富、傳統文化篇目比重的增加。這些變化一方面體現了國家教育部門對初中語文教學所提出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也為廣大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帶來了全新的啟示。

一、最新初中語文統編教材簡述

在長達十多年的課程改革進程中,我國初中語文教材先后誕生了人教、蘇教、北師大、長春、武漢等多個版本,不同版本之間必然存在著差異性,也存在著因為社會環境以及價值觀變革所引發的落后于時代的爭議和內容。適時對這些差異進行調整,才能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奠定健康發展的基礎。另一方面,統編教材中所強調的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關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更以“潤物細無聲”的狀態注入初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這對于提高初中生的語文素養、增強其思想品德意識都具有顯而易見的

作用。

二、最新初一語文統編教材給予的教學啟示

1.重視學生閱讀能力及興趣的培養

統編教材的閱讀部分主要體現在各個單元的課文(包括“教讀課文”和“自讀課文”)學習中,同時搭配“課外古詩詞誦讀”以及“名著導讀”,從而構建起貫連課上和課下的“立體化”的閱讀體系。我認為,在這一全新的閱讀體系之下,為了進一步貫徹和落實新課標所提出的“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的要求,關鍵在于“多讀”和“會讀”。教讀課文需要由老師帶領學生,運用一定的閱讀策略,達成相應的閱讀目標,其關鍵在于閱讀之“法”;自讀課文則強調學生運用以往所積累的閱讀經驗,進一步強化在教讀課文中所掌握的閱讀方法和技能;課外自讀,則是讓學生通過廣泛的涉獵,不斷積累古詩詞、典故等文化知識,提高閱讀興趣,實現課堂到課下的延伸。同時素材的積累也有助于學生作文立意、運用論據的必要性行為。

2.注重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傳承

統編教材注重傳統性與時代性的結合,透過教材,學生不僅能夠感受到諸多古今文學家、思想家以及科學家的思想境界,也能以此為平臺,達成一種“對話”的效果,從而領略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進而觸動心靈。透過教材,要在當代引領學生更好地把握和理解這些傳統文化,就需要加強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讓學生在文墨辭藻中提高審美能力、感受思想境界。由于統編教材提高了古詩文的比重,而古詩文恰是能夠彰顯中國古典文化的重要代表,因此在古詩文教學方面,我們的教學思路應由“學”向“賞”轉變,以某首古詩為例,要不拘泥于“傳統的古詩的字面翻譯、重點字詞當代釋義理解”的教學模式,而是回歸語境、回歸時代,感受精神,領略詩歌中的情感、意境。

3.讓學生從語文實踐中獲取語文能力

語文本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強的學科,而受到應思維牽引的部分教師,卻在語文課堂上將大量的時間置于課文段落分析、文言文字詞解釋等機械化、模式化的教學方式中,忽略了語文本身的應用屬性。而統編教材正是因為關注到“語文”本身的屬性,在教材編寫中,將寫作技巧訓練作為專門的模塊,以初一教材為例,如何以生活化的思維記事、如何描述一件事情、如何描寫人物、如何抓住表達中心等,這些訓練方法不但是針對中考以及未來高考的作文模塊所設計的,更重要的是能加強對學生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為了突出語文學科的實踐效果,我會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作文模塊以及綜合性學習模塊,開啟趣味化課堂,比如圍繞課文中的某位人物寫傳記(以班級中的某位學生或是某位老師為采訪對象,進行采訪和寫作訓練),比如實戰采訪(在學校所舉行的重大活動中,采訪活動的主辦者、輔助教師、參與的學生等)、模擬演講(根據教師準備的話題進行即興演講,或是對重大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評論)以及課文的戲劇化呈現(將課本中所涉及的小說、記敘文等轉變成話劇、小品,讓學生參與其中)等,目的在于能夠將活躍于文字中的語文知識轉變成真正意義上的情感特色。

4.合理安排和穿插各種語文知識

統編教材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過往教材中冗雜的知識學習系統,追求閱讀和寫作相結合,追求學以致用,而不是刻板的朗讀、記憶。因此當原本的知識在教材編寫的主線中被弱化后,我認為教師就要嘗試將硬性知識穿插在朗讀和寫作訓練的過程中。比如將語法知識、修辭知識穿插到語文課文的朗讀過程中;又如從大量的名著段落和經典文章中,感受作者的立意和表達技巧,掌握寫作方法等,這既能打破傳統為知識而教學的缺乏趣味性的教學方式,還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更有助于他們展開自學。

總而言之,較之以往諸多版本的語文教材,統編教材更為符合初中生的認知水平,也便于學生語文實踐技能的培養及知識的積累。伴隨著教材的改變,教師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方法,重新尋找課程的出發點與落腳點,理解編者的意圖,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讓學生能夠有所得、有所獲。

參考文獻:

[1]黃穎,沙璐.部編教材論述匯編:中小學語文教材:語文版中小學教材換4成課文[J].內蒙古教育:a,2016(10):30-31.

[2]王本華.從八大關鍵詞看“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J].課程教學研究,2017(5):31-35.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

猜你喜歡
教育啟示統編教材
用德滋潤兒童心靈,用法護佑兒童成長
如何在教學中體現初中歷史統編教材中的人文主義精神
基于作文視角的統編教材運用
紐曼的大學教育思想及其啟示
孔子教育思想的內容與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