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傳統文化教育在初中語文中的滲透

2018-01-19 12:27尹祥林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傳統文化初中語文教育

尹祥林

【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突飛猛進,現代科技逐漸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在快速便捷的現代生活之中,很多人逐漸忽略了傳統文化這一部分。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源。在我們不斷取得發展與突破之時,我們更不能忘本、忘源,因此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勢在必行。目前,在初中語文課堂之中,多數學生為了完成應試教育的任務,忽略了對傳統文化知識的汲取,因此在課堂上老師要不斷滲透傳統文化教育,以幫助學生提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與理解,熏陶學生的情操,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價值觀。本文將立足于傳統文化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價值,分析能夠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策略,希望能夠幫助初中語文課堂提升傳播傳統文化教育的效率。

【關鍵詞】傳統文化;教育;初中語文

在當前社會之中,因傳統文化教育偏少,很多人會認為中國傳統文化落后、繁冗、過時;還有一些人認為傳統文化的進入門檻太高,因此不愿意深入了解,所以在傳統文化教育方面,我們應當更早地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初中語文課堂就是一個絕佳的時機選擇,因為初中語文課本中包含了一定的傳統文化知識,例如古詩詞、文言文課文等。老師應該以這些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內容為基本,再向學生補充傳播一些與傳統文化其他方面相關的知識,例如國畫、書法及傳統禮儀等,以培養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陶冶學生情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一、傳統文化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的意義

1.陶冶學生情操

教育部門在編著初中語文教材的過程中,已經考慮傳統文化教育,將優秀的傳統文化文學篇目編入教材之中。學生獨立學習這部分內容存在一定的難度,老師可以通過在課堂向學生解惑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優秀文化的核心內容。同時,老師在課堂教育過程中,可著力構建濃郁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提高傳統文化教學效率。學生在學習和掌握優秀傳統文化知識時,將會受到教材內容中核心理念的熏陶,提高自身的鑒賞能力,培養高雅情趣。

2.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初中生的心智發育尚未成熟,容易受到身邊的人或事情的影響。因此培養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特別是傳統禮儀部分,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避免學生因為身邊不好的事例學壞。例如帶領學生學習著名的傳統文化故事,孔融讓梨及黃香溫席等,能夠培養學生尊敬長輩、愛戴師長、樂于助人以及習慣分享的良好品質。學習這些精華的傳統文化故事,既能夠給予學生一個了解傳統文化的窗口,又能夠幫助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感,懂得感恩,不自私。

二、如何實現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1.不斷提升教師水平

要實現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水平,因為教師是學生的主要知識來源。教師保持高水平是學生學好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基礎。其次,教師保持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入了解,才能夠在備課以及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機結合課堂知識內容與中國傳統文化,并且從細節處培養學生對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因此教師應不斷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按照傳統禮儀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舉止。其次,教師應該努力提升自我的語文教學能力,經常進行反思。因為傳統文化教育并不能通過一味說教來完成,而是需要進行潛移默化的教學以及熏陶。因此教師應該經常進行自我反思,向學生了解課堂反饋,多發現自己教學方式的不足,改進問題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提升教學成果。

2.采用多種方式培養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

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等培養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圖片與紀錄片等,介紹一些歷史文化知識,幫助學生更加身臨其境地體會中國傳統文化。例如在學習《桃花源記》時,老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桂林陽朔“世外桃源”景點的圖片,該景點高度還原了《桃花源記》中描寫的場景。觀看圖片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針對人物復雜一些的課文,例如《世說新語》的節選片段等,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片段模擬,讓學生承擔不同的角色,還原當時的情境,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當下的情境以及人物的心情。培養學生對傳統知識的學習興趣,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相關內容的積極性,學生將更愿意在課后時間主動探索相關知識內容。老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器播放一些與傳統文化相關的視頻,例如于丹講《論語》,錢文忠講《三字經》等。有計劃、有目的地讓學生增強課外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識。

3.有機結合傳統文化知識與初中語文課本知識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盡管教育部門在編寫課本時已經篩選了足夠精華的傳統文化內容到課本之中,但還有更多的內容值得教師帶領學生去挖掘,因此為了加大傳統文化教育在初中語文課堂的滲透程度,教師應該在課外選取一些優秀的文化知識,與初中語文課本知識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與學習。例如,在學習古詩詞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杜甫及李白等著名詩人的書法作品,借此機會向學生介紹中國傳統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書法。通過欣賞詩人的書法作品,學生能夠在了解書法知識以及發展歷史的基礎之上,更加了解詩人的人物形象。在學習與古代樂器相關的文章時,教師可以通過展示一些簡易的模型,讓學生有機會了解古代樂器及相關的樂理知識。

4.組織傳統文化分享會等活動

為了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老師可以組織一些活動,幫助學生培養學習興趣,以及給予學生一個使用自己所學傳統知識的平臺。例如,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組織傳統文化分享會,讓學生在講臺上向其他學生分享自己所學習的傳統文化,以及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其次,老師可以組織一些詩詞大賽,讓學生在大賽中一展自我的風采,以大賽結果再驅動學生去學習更多的詩詞知識,形成良性循環。老師還可以在班級范圍內組織一些書法比賽或國畫比賽,讓有相關特長的學生在班級中展現自我,并讓其他學生向這些學生學習基礎學習與書法或國畫相關的基礎知識。

三、結束語

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但因為目前科技的發展和外來文化的入侵,部分傳統文化的斷層現象開始顯現。如今很多中學生掌握的傳統文化非常之少,缺少傳統美德的熏陶,所以在中學語文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勢在必行,以提高學生語言文字水平,以及幫助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精髓。要實現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首先教師應該不斷努力提升自我水平,以傳統美德標準嚴格要求自我的言行舉止。教師還應當經常進行自我反思,多收集學生對課堂的反饋,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以提高教學效率。其次,教師還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培養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例如在課堂開始之前,借助多媒體設備展示一些與傳統建筑相關的圖片,或反映歷史事件的圖片以及視頻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當注意有機結合傳統文化知識與初中語文課本知識。讓學生在學習初中語文課本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老師還可以在課堂上或課后的時間內,組織一些活動,例如傳統文化分享會,讓學生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感悟和見解,引發學生討論,讓學生思想的火花不斷碰撞,加深他們對傳統知識的理解與感悟。

參考文獻:

[1]楊蓉蓉.傳統文化教育在初中語文中的滲透.德育實踐.endprint

猜你喜歡
傳統文化初中語文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題解教育『三問』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