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主學習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研究

2018-01-19 12:28方麗環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自主學習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方麗環

【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觀念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受到了挑戰。而自從1981年Holec將自主學習引入到英語教學領域以來,自主學習就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現在已經成為當今教育領域的重要教育思想。自主學習主張學習者主動、獨立地進行學習,提倡“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強調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Holec認為自主學習能力包括五個方面:確定學習目標、決定學習內容和進程、選擇學習方法和技巧、監控學習過程和評估學習效果。根據自主學習的原理、高中學生的認知方式和水平以及英語學習的特點,在教學實踐中探索高中英語自主學習下的閱讀教學策略。通過英語閱讀教學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發展,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益。

【關鍵詞】高中英語;自主學習;閱讀教學

如今自主學習策略成為我國教育界研究的熱點問題,它可以促進實現自主學習,又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當前我國所進行的課程改革尤其強調學生的自主式學習,如何有效地進行自主學習,并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行之有效正是課程改革提出的需求。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與發展是外語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目的,基于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本文通過對自主學習方式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情況進行分析,以便對當前高中教師和學生對自主學習方式的理解和運用進行探討。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地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論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時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p>

閱讀歷來被看作是語言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一直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具備聽、說、讀、寫四種能力,它關系到詞匯量的不斷擴充,語法知識進一步鞏固,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的提高等。長期以來,英語閱讀教學受傳統的描寫語言學和結構主義語言學影響,以傳授詞、句、語法知識為主,未能發揮閱讀課教學的應有作用。當今時代是信息時代,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首推閱讀。學生閱讀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他們今后是否具備以英語為工具獲取信息的能力。對英語閱讀的研究,國外學者給予了極大關注。所以如何做好英語閱讀教學是每一個高中教師應該深刻研究的課題。

一、閱讀的模式和圖式理論對閱讀教學的作用

心理學界對英語閱讀過程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通過對閱讀心理過程的局部認識而形成對其心理機制和規律的系統認識.并形成了一些閱讀模型。即:自下而上模式(Bottom-up model)、自上而下模式(Top-down model)和相互作用模式(Interactive model)。其中,自下而上模式是影響較大的傳統閱讀模型,它強調信息從低級向高級轉換,信息是沿著一個線性序列傳遞的,即字母——單詞——詞組——短句——句子——段落——語篇。這種閱讀模式的問題是,當低一級水平上出現理解故障時就必然導致句子或篇章上的理解困難。如:a.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下著瓢潑大雨);b.George is the last person Id like to see.(喬治是我最不愿見到的人):c.He is anything but an artist.(他根本不是藝術家)。對于高中生來說,上面的句子里可以說沒有生詞,但這些句子如果沒有上下文輔導。閱讀理解起來還是有困難的。按照傳統的英語教學觀點,教師的唯一任務就是幫助學生掃清語言上的障礙。這種觀念的片面性及其對閱讀教學帶來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因為教師閱讀教學的焦點往往集中在單詞、短語的記憶,語法、句法的講解上,學生花費大量時問、精力在解決語言知識上,到頭來發現,閱讀能力的提升與學習的投入不成正比。

近些年來,在認知心理學家、語言學家和人工智能專家的共同努力下。提出了一種較為全面的闡釋閱讀過程的理論——圖式理論(schematic theory)。所謂圖式,就是儲存在人記憶中的有系統、有組織的知識網絡,它是建立在個體經驗基礎上的、有層次的動態結構。圖式閱讀理論將閱讀過程解釋為讀者在語篇的各個層次上和各個層次之間的從上而下(top-down processing)和自下而上(bottom-up processing)的兩種信息處理方式相互作用的過程,即讀者的知識和語篇中的各個層次(即字——詞——句——篇章——語義——結構)中的信息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借鑒圖式理論改進閱讀教學,幫助學生掌握閱讀策略,是可以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學生在學習時具備主動思考、勤于研究的能力,也需要學生對所學知識具有一定的興趣度。由于進入高中很多學生不會對所要學習的知識產生主動思考的意識和欲望,單純地依賴教師留作業,考試畫題目的方式來督促自己學習。由此可見,在高中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至關重要,此外,對于學生的應試而言,也是需要自主學習能力的,比如學生在上自習時的時間分配問題,很多沒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在自習課完成了日常作業之后就會顯得無所事事,不懂得為自己在學習上的不足查缺補漏,在英語學習方面被教師牽著鼻子走,只要教師不講解,不布置,學生就不知道自主學習,把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弄懂讀透。所以,在英語閱讀課這種需要調動學生能動性的課堂上,比較適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打下堅實基礎。

三、在交流中取長補短,促進英語閱讀技巧的提升

因為學生之間的思維模式類似,和教師與學生交流相比彼此更便于溝通,更容易互相理解,筆者在和一些英語閱讀水平較高的學生交流時發現,很多學生在做閱讀時都有屬于自己的小方法、小竅門,在英語閱讀課中展開自主學習,正是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學習讓一些對于英語閱讀比較頭大的學生在和有一定閱讀技巧的學生交流中查找出自身閱讀理解上的不足,通過研習其他學生的閱讀思路,使大家的閱讀能力都得以提升??梢哉f,自主學習的過程既是比較的過程也是取長補短的過程,自主學習可以激發學生不服輸的學習熱情,在學習中形成“攀比”效應,促進學生共同進步。其實,讓學生自主評價的過程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這種做法使學生在某種程度上充當了答疑解惑的教師的角色,通過學生自主思考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學策略是在教學目標確定以后,教師根據對新課程標準的理解和對英語閱讀教學的要求、已定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的特征,有針對性地選擇與組合相關的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技術,形成的具有效率意義的特定教學方案。與此同時,教師應根據自主學習的原理、高中學生的認知方式、水平及英語學習的特點。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討促進自主學習的英語閱讀課堂環境的營造、教學設計的特征、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模式和學習指導策略,力求全面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使他們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探索高中英語自主學習的閱讀教學策略。通過英語閱讀教學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發展,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益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2]何樹聲.高中英語自主教育的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3]陸艷萍.農村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2008

[4]張永芳.高中英語閱讀后活動與閱讀課教學的有效性探究,2009endprint

猜你喜歡
自主學習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