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究

2018-01-19 21:21王瑞珍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教學運用情感教育初中語文

【摘 要】初中階段,人的思想和情感認知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在此階段對其加強情感教育很有必要。對其進行情感熏陶、鑒賞能力培養等這是都是素質教育目標的體現,通過情感教育的調劑,使得傳統的語文教學不再千篇一律,反而更加生動、抑揚頓挫,書本描繪的人物形象將會更加飽滿,表達的情感在學生之間形成共鳴,激發學生發散思維,大大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成效。本文以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為研究對象,通過闡述什么是情感教育,轉而分析其對于語文教學的重要作用,分析當下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提出幾點建議來推動情感教育作用的發揮。

【關鍵詞】情感教育;初中語文;教學運用

初中階段的語文科目越來越難,內容上增加了古詩詞鑒賞、通假字和文言文、散文等閱讀,且語言學本就是一門高深的科目,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這就使得內容更加難懂,情感越來越難把握。因此,需要輔之以適宜高效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與記憶。而本文以情感教育為突破口,研究其對于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作用,對其運用進行分析,旨在幫助學生激發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水平。

一、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教育區別于認知教育,構成了教育的重要環節。情感教育手段是情感,目標是促進課堂學習,加深理解,調動課堂氣氛,緩解情感與認知之間的沖突。情感教育對傳統教育起促進作用,能夠促進師生情感交流,與作者產生共鳴,激發學生發散思維,培養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對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樹立有著重要的作用。情感教育更準確的說是一種教學手段。

二、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

情感教育對于教育事業貢獻巨大,其主要作用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①情感教育能夠實現人的綜合發展,創新發散思維,促進人們對事物的深入了解;②情感教育輔助認知教育,豐富學生的情感和知識層面;③情感教育有利于促進溝通和理解,養成較好的朋友圈;④情感教育更多的是培養學生能力和素質,目標是充分挖掘人的潛力;⑤通過情感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美學鑒賞力;⑥情感教育可以教會學生什么是真善美,養成善惡分明的是非觀;⑦情感教育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以便能夠更好的融入社會。

三、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現狀分析

目前情感教育影響意義巨大,越來越受到重視,新課改要求中小學校要合理采用情感教育來提高學生的認知,促進綜合發展。經過這幾年的實踐,頗有成效,但在應試教育這個大背景下,改革成效顯的微不足道,并未從根本上改變應試教育的本質,大部分學生仍深陷題海戰術,死記硬背,被淹沒在各式各樣的書本和課題中,此外,老師講課的重點還是以教會學生如何來解題,考取高分,情感教育未受到根本重視。而初中階段語文教育非常重要,脫離了小學階段的基礎認知,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要求更上一層樓,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成長非常重要。然而初中階段語文老師的工作量大,為了跟上教學計劃,完成教學目標,以至于忽視了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未花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籌劃和安排情感教育,這也是初中學校語文教學的通病。雖然新課改強烈要求改革,重視情感教育,但在落實到各大學校時,執行情況不盡如人意,歸根結底還是受到傳統教學觀念和應試教育機制的影響,因此也就出現了只顧高分忽視情感教育的情況,在此背景下,教師很難做到兩者兼顧。

四、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1.通過引導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來培養學生的情感

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目標不僅要提升學生的知識層面,還要培養學生的美學鑒賞力和是非價值觀,使得學生明白什么是真善美,養成善于發現美、欣賞美的辨識力和領悟力,從而帶入到語文教材賞析中,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什么是人性美,什么是民俗美,寓教于樂,使得古詩詞讀起來更親切,更易理解,通過品讀鑒賞與作者進行情感交流,達成共識。教師應營造適合的氣氛,引導學生投入到知識的海洋,暢悟其中的精彩。

2.利用誦讀等方式培養學生的情感

帶入情感的朗讀可以幫助學生快速融入語境,因此,教師可以適當的引入朗讀等方式來加強訓練,培養情感,養成良好習慣,更容易記憶,并且通過長時間的積累,擴大知識面,提高領悟力。必要時,老師可以示范領讀,邊讀邊講,能夠收到不一樣的教學效果。誦讀是在朗讀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記憶,有了朗讀理解的鋪墊,背誦也就更容易,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意思。

3.尋找師生心靈的契合點培養學生的情感

老師的言行是學生效仿的典范,作為傳道授業解惑者,老師身上肩負的責任重大,而不同的老師,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更能帶動學生,影響學生。一個專業的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具備專業的知識,還要具備親和力、責任心以及言傳身教的能力,一個有責任心的教師會把教學當作自己的事業,融入感情,以春蠶到死絲方盡的精神感悟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與學生交心,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良好溝通,做到知識點也能一點就通。因此,老師在授課的時候應盡量多學會換位思考,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思考方式,在采取教學方法時,應盡量采用更為學生所接受的方式來進行情感表達。例如:在講到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給學生播放王菲的《明月幾時有》,鼓勵學生傳唱,體會其意境,學生的學習興趣立馬被提上來了,主動探尋詞句的深意,背誦的也比其他詩詞更加有效率。

4.采用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情感

教學應是一個開放、并包的過程,允許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達到同樣的教學目標,如果僅是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不僅課堂模式僵化,而且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以及教學效果的提升將無多大益處。所有,老師在備課時要投入自己的情感,揣摩學生的心理,潛心研究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學方式來完成授課。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每個學生都情感豐富,對于知識點有著不同的理解,如果教師能夠從旁加以引導,那么學生的情感一下子能夠得到釋放,豐富其想象力。

5.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培養學生的情感

根據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針對性啟發和引導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和交流,端正其學習態度。

例如:有個學生最近表現突出,取得較大進步,老師可以在其作業上寫下: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另一個學生作業馬虎,多次出現同一類型的錯誤,此時,老師可以在其作業上寫下: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根據不同的學生的表現情況,針對性的作出情感表達,既表示了對學生的關心,又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而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后,能夠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或繼續努力。

五、結語

總而言之,情感教育對于初中語文教育來說意義深遠,尤其是課改的推動,使得情感教育重新被提上日程,新時代的情感教育應大顯異彩,發揮其作用,推動語文教學的發展,為教育事業作貢獻。

參考文獻:

[1]陳杰.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6,(22):220.

[2]許雙柱.初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的思路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04):77.

作者簡介:

王瑞珍(1989~ ),女,漢族,寧夏固原隆德人,語文教師,教育學士,單位: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中學,研究方向:鄉鎮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歡
教學運用情感教育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電子白板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淺談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
詞塊策略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心理輔導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運用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對策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