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務型模式下的大學英語精讀教學

2018-01-19 00:46包登玉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精讀任務型教學法大學英語

【摘 要】任務型教學模式強調以人為本的新型教學方法,把語言的學習和學生的個性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在“做中學”以達到學生掌握語言的目的。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大學英語;精讀

一、任務型教學法的基本觀點

任務教學法,也叫任務型教學法,是美國教育家杜威以實用主義作為教育理論基礎而提出的“學生中心,從做中學”的教學模式,主張教學的中心應從教師轉向學生,教學應引導學生在各種活動中學習。課堂教學中始終圍繞既定的教學任務展開,使每節課目的明確、內容實在、效果最佳。這種課堂教學模式,被概括為任務教學模式

任務型教學法是80年代興起的一種外語教學模式,是交際教學法的發展,主張“在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和“用語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但在21世紀才逐步引入我國基礎外語教學課堂,是一種“在交際中學交際”的現代教學理念,強調把“任務”引向課堂。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參與、體驗、互動、交流、合作,這種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習者的認知能力,調用他們已占有的目的語資源,在實際應用中感知、認識、使用目的語,在實踐中學,是值得推廣的教學方法,體現了先進的外語教學理念。

任務型教學法模式認為,人多是在活動中使用語言的過程中而掌握語言,不是僅僅靠語言技能訓練和語言知識學習。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圍繞一定的交際和語言項目,預先設計出具體可操作的任務,學生在通過表達、溝通、交涉、解釋、詢問等多種語言活動形式完成任務,以實現學習和掌握語言的目標。任務型教學法和其它的教學法并不排斥,吸收了之前多種教學法的優點形成的。

二、任務型教學法的理論基礎以及研究現狀

“任務教學法”強調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倡導以人為本,受到當今教育界的推崇,對高等人才的英語能力培養具有劃時代意義。它源于交際教學法和體驗式教學法,并心理語言學習得研究為基礎。該教學法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和哈佛大學都有廣泛的應用,是當今理論上成熟、應用效果顯著的一種教學模式。

任務型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是“輸入與互動假設”,認為語言是通過“習得”而不是“學習”?!傲暤谩笔侵笩o意識的接觸語言過程中掌握語言,而“學習”恰恰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行動?!坝谜Z言學習”才能“學會使用語言”,不斷的對學生進行超出其現有水平的輸入,就會自然而然產生習得的效果。

近年來,學者對任務型教學模式進行了深入的研究。Peter Skehan(1998)對任務型教學法中的任務做了五點界定:①任務以意義為主;②任務中要有問題需要通過語言交際進行解決;③任務與真實世界的活動有相似之處;④首先要完成任務;⑤根據結果評估任務。與此同時還論述了三種任務設計模式,包括結構型、交際型和中間型。

三、任務型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啟發與具體應用

任務型教學模式事重心從教到學的轉變,也是從教師導向學生導向轉變的一個體現。增加了參與度,學生不再被動的接受知識,變成知識的主動構建者、信息加工的發出者。教師也不再是意義的灌輸者而是探索之路的指導者。這就對教師本身提出了新的要求。充分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能力、認知方式,還要對學習策略、氛圍的營造提出新的思路。

根據Willis的設計,任務型教學主要有三個步驟:

(1)前任務(Pre-task):教師引入任務,明確任務的主題,輔助學生做一定準備,并調動學生使用語言的熱情和動機;

(2)任務環(Task cycle):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任務,進行有效實際的交流;

a.任務(Task):學生執行任務;

b.計劃(Plannning):各組學生準備如何向全班報告任務完成的情況;

c.報告(Reporting):學生報告任務完成的情況。

(3)后任務(Post-task):學生對任務的完成、語言的使用進行歸納總結。

a.分析(analysis)各組執行任務的情況及反思;

b.操練(Practice)。

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下,教室變成了交際環境,教學過程變成了知識輸送、信息獲取、任務完成和語言習得。學生徹底改變了過去被動接受,盡可能做到學習方法的轉變。目前,課堂互動,交際活動雖然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但是在應用中仍難免不足。教師要因時因地選材施教,在大學英語課堂上設計適合的、形式形式多樣的活動安排,循序漸進的逐步實施。

首要的是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課堂活動,充分掌握學生的共性與個性,尊重其心理特征,激勵為主,針對學生的水平差異布置難度適宜的任務。以豐富的知識儲備和人格修養吸引學生,力求做到課堂趣味性和教學質量同時并舉。

通過實踐發現,教師可以因地制宜的基于不同課文內容設計出形式多樣的課堂任務。例如,查找課文背景或者文化要點、角色扮演、頭腦風暴、閱讀理解、復述課文、小組討論、小型辯論等。大學英語精讀是綜合性較高的課程,往往需要涉及到聽說讀寫譯多種技能的培養,還承載著提高學生文化修養的使命。這對老師的條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同時也為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提供了可能。

四、結語

任務型教學模式實現了學生語言學習和個性發展的有機結合。激發了學習興趣,拓寬視野,能夠促進學習自主性的培養。通過多種自主的學習活動,課堂更為生動活潑,也達到學習使用語言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Willis J.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on Learning Addison Wesley Longman, 1996.

[2]邢廣彥. 英語教學中應重視文化感受的培養[J]. 教書育人,2008(1).

[3]李玉婷. 論任務型教學在大學英語中的應用. 科技信息,2010.(29)

作者簡介:

包登玉(1980.3~ ),女,陜西嵐皋人,碩士研究生,西北政法大學講師,研究方向:英語筆譯。endprint

猜你喜歡
精讀任務型教學法大學英語
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運用
任務型教學在農業院校英語視聽說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新國標下英語專業《精讀》課程改革對教師的新要求
任務型教學法在中職英語閱讀課中的應用
如何提高文言文課堂教學的幾點策略
校園網絡背景下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的缺陷探究
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情感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非英語專業《大學英語》課程中語音教學現狀與重要性簡析
淺析支架式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師的角色定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