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

2018-01-19 19:01梁治萍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課間行為習慣習慣

梁治萍

培養一個知書達禮、舉止文明的孩子,是社會、家長和學校的共同愿望。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基礎,也是人素質高低的體現。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笨梢娦袨榱晳T的培養對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是多么的重要。那么應該怎樣培養學生的習慣呢?老師在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方面有著不容忽視的責任。本人想就此談談這方面的點滴心得。

一、良好的行為用榜樣來引導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給學生無言的教育。教師應為人師表,言談舉止、衣著住行,都應給學生作出表率。因為在小學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師是神圣的,教師的舉止經常滲透于孩子的言行。列寧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是會活的教科書,具有生動、具體、形象的特點,對小學生具有很大的說服力、更強的感染力,對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具有潛移默化的暗示、指導作用?,F在,許多學生衛生習慣差,果皮紙屑隨手亂扔,操場上、教室里隨處可見垃圾,可同學們卻視而不見。有人往垃圾筒里扔,也是很少一部分。我們嚴厲地批評、懲罰也只能改變一天兩天,時間長了又會重犯,因為他們意識上還得不到改變。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組織班會展開討論,使學生在認識上有所轉變,但許多學生道理都懂,行動上卻難以改變。于是我從自身出發,從平時的小事中對學生進行熏陶。

因此,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我不光動嘴去說服教育學生,更多的時候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學生。如要求學生注意衛生保潔,不亂丟果皮紙屑。每天我走進教室,如果發現教室地面上有紙屑,我就會很自然地彎腰把它撿起來,放進垃圾桶;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到愛護環境的重要。要求學生不要在樓道大聲喧嘩,我必須會輕聲細語的對學生說話等等。有時我的一個眼神,學生就會馬上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很快改正。

總之,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們老師應努力要求自己先做到。

二、善良的品質在細節中形成

在和孩子平時的交流中,我會利用一切時機對孩子進行思想道德的熏陶。對于小學生來說,什么是對的、善的、惡的,在他們的頭腦中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這需要我們老師一步步的引導。我們班有個學生說話不流利,上課嗲著說話,回答問題咬字不清,都會有同學偷偷嘲笑,甚至有時哈哈大笑。我不動聲色,等全班安靜下來之后,慢慢地說“剛才你們在笑的時候,老師是怎么做到?”有孩子舉手說:“老師沒有笑,在認真聽?!蔽翼槃菀龑Ш⒆?,“對??!老師在認真傾聽他說話,我們其他同學也應該像老師一樣,養成認真傾聽別人說話的好習慣,這樣,你才是一個有禮貌的學生?!比绱藥状?,抓住生活中的細節給孩子講做人的道理,比我們老套的說教要更有成效。雖然孩子身上已經有了這樣或者那樣的壞習慣,但我相信只要逐步引導,還是能讓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正確的是非、善惡觀。

三、不良的習慣在關懷中消失

作為班主任,我深刻的理解,不管什么樣子的孩子他們都有追求上進,希望獲得別人肯定和贊揚的渴望,哪個孩子也不想故意與老師作對,他們之所以經常的犯錯,是因為他們已有的習慣在作祟。

我們班有一位“問題”學生,總是愛動,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騷擾別人,其他學生也不時地打小報告、找麻煩。我曾經很認真的和他談話,但是并沒有多大的改觀。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大掃除中他有非常賣力的表現,我在班里表揚了他,并和同學商量,由他暫代勞動委員工作,他和同學們都欣然接收了我的建議。每天早上,他都第一個出現在區域打掃衛生;每天打掃除,他都和值日生一起打掃干凈才離開;每天的作業,也開始認真完成;每天他都能和同學逐漸學會了禮讓,能和同學們和睦相處,更可喜的是,他能主動為集體做好事。他的變化,所有同學都給與了肯定。

四、美好的心靈在活動中顯現

以有趣的活動培養學生的習慣,在我校,學校場地有限,學生人數多,課間追逐打鬧嚴重,對學生的安全管理是難題。為此,我采取了“禮儀之星”活動,課間派兩名班干部協助老師管理學生,學生之間互相監督,追逐打鬧的學生按班規扣分,每天扣1分,每周被扣除5分的,本學期就取消評選“禮儀之星”的資格?;顒雍?,課間追打瘋玩的少多了。下課前2分鐘讓孩子們比一比,誰的課桌底下最干凈,這時孩子們就會自動檢查周圍的衛生并清理。漸漸地,孩子們養成了講衛生的好習慣。另外,我在課間、放學或者在教室里和操場上到處走走,觀察學生的活動情況,然后在星期一的班隊會上總結。對文明休息、熱愛勞動、遵守紀律的學生予以表揚,對大聲吵鬧或野跑野玩,做劇烈運動的予以批評。讓學生自評,比一比誰的好習慣多。讓學生互評,找找別人身上有哪些好習慣,自己身上還有哪些不良習慣,并制定自改計劃。久而久之,學生的這種美好的心靈就逐漸形成了。

一位教育家說過:“在孩子的心靈中播種理想,就會收獲行為;播種行為,就會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就會收獲品德;播種品德,就會收獲命運?!毙燎诘母艜Y出了累累碩果。

五、成功的教育在家校中產生

凡是家庭教育抓得緊,抓得好,兒童更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學校里接受教育就比較快,反之就比較困難,進步得也比較慢,甚至有的還會變壞,比如有些個體商戶或農民平時很忙,精力不在孩子身上,任其自生自長。閑暇時,有了大把鈔票無事可干,就在家里不是宴請親戚朋友,就是玩麻將打撲克,他們無心去顧及孩子,更嚴重的是他們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有一次,我們班有兩位同學在放學的路上,撿到了一個錢包,一個同學說要拾金不昧交給老師,另一個同學說我媽媽說過,撿到錢交給老師是傻瓜,結果這兩位同學就把錢給分了,拿了錢去玩電子游戲,買玩具。這就說明家長對學生的影響何其嚴重。

在我們班里,有的學生經常遲到,不完成作業,或作業質量欠佳,或者上課不專心聽講,小動作多,還結伴貪玩,愛說假話騙人等等,這些都和家長的影響或他們周圍環境的影響是分不開的。這種現象在我們學校每個班級都不同程度存在著,這些學生大多天資聰明,學習成績卻屬于后進者,我們大部分教師頗感頭疼,對他們產生厭惡或放寬尺度的方法來對待他們,這樣下去將會更嚴重地挫傷這部分學生的健康成長,甚至將來會給我們的社會輸送一批不合格的人才。

教育者葉圣陶曾說過,“我們在學校里受教育,目的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我們離開了學校,仍然要從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還是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習慣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強越好?!弊尯⒆邮冀K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家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我們家長也經常反映孩子在家中和在學校簡直就是天壤之別。那么大的差距究竟問題在哪兒呢?其實,我不說大家也明白這個責任就在我們家長。家庭是兒童教育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與孩子的成長同步,并且帶有持續性與穩定性等特點;家長的言傳身教、情境影響對孩子更具有感染性和潛移默化。

六、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

另外教師要關心體貼學生的生活習慣,特別是學習習慣不良的學生,找原因,從源頭上下功夫。學習習慣對學生終身有益。我要求學生課堂上勤于思考、踴躍發言,作業本發下來,錯字要訂正。聽寫完錯字要訂正。每次作業工整無錯的就獎勵一顆五角星?,F在,我們班學生已養成了有錯就改正的好習慣。我還培養學生從小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為今后的成長及學習奠定基礎。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班主任,我始終堅信:把一個信念播種下去,收獲到的是一個行動:把一個行動播種下去,收獲到的是一個習慣。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生活態度,健全的人格,是一點一滴進行培養的,是通過不斷的熏陶,正面教育而形成的,因此,教師要付出耐心,恒心,愛心去教育孩子,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endprint

猜你喜歡
課間行為習慣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探討
課間10分鐘
課間10分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