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為習慣

  • 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實踐與探究
    闡述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于一個人的成長的重要意義。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半p減”減的是學生身上過重的學習壓力,減的是孩子內心對學習的焦慮?!半p減”背景下,教師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其保持對學習的熱愛,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必要性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學生養成良好品質、形成健康人格起著重要的作用?,F行的小學教育中存在片面注重成績的現象,忽略了實

    河南教育·職成教 2023年4期2023-04-04

  • 小學高年級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方法探析
    對其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與引導,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具有了更加強烈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同時也會獲得良好道德意識的形成、健全人格的塑造以及正確價值觀的樹立,為其今后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一、小學生行為習慣的概述行為習慣是一種經過長期、重復實施,而逐漸自動化、固定化的行為傾向和活動模式,具有著顯著的特點,如,它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通過后天的訓練逐漸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一貫性,一旦形成就能在無意識的狀態下自動實施;另外,行為習慣具有雙重性,良好的行

    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 2022年9期2022-11-26

  • 勞動教育理念下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
    是給出了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具體期望和目標。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已經成為培養未來人才的基礎要求。一、幼兒行為習慣培養的重要性葉圣陶先生說:“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6歲幼兒正處于身心逐漸發展的過程中,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此階段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將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越來越多的家庭注重學前教育,研究顯示,更多家庭注重幼兒的興趣發現,很少關注到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幼兒時期的行為習慣養成至關重要。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能

    家教世界 2022年27期2022-11-10

  • 勞動教育理念下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
    是給出了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具體期望和目標。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已經成為培養未來人才的基礎要求。一、幼兒行為習慣培養的重要性葉圣陶先生說:“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6歲幼兒正處于身心逐漸發展的過程中,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此階段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將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越來越多的家庭注重學前教育,研究顯示,更多家庭注重幼兒的興趣發現,很少關注到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幼兒時期的行為習慣養成至關重要。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能

    家教世界·現代幼教 2022年9期2022-05-30

  •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學校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關注不夠,導致學生的行為習慣存在問題,這些行為習慣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對學生行為習慣的教育和培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使中職院校的學生更加貼近社會發展的需要。一、行為習慣的內涵在我國教育中,中職教育作為重要組成部分,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一些學生在中職院校由于各個方面的影響行為習慣出現問題,這需要學校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進行教育和管理。我國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簡單地說就是習慣的養成,但是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并不是一時的

    亞太教育 2021年12期2021-12-04

  • 班主任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對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起到了阻礙的作用。像當下的小學生中,出現了愛說謊話、不打掃衛生,不按時完成作業,經常跟同學吵鬧等行為問題。這些都給班主任的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管理者和指導者,要重新正視學生的這些行為習慣,更要找對方法來幫助和引導學生,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習慣是錯誤的,加以糾正,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全自己的人格?;诖?,本文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一、尊重和平等對待每位學生班級是學生在學校

    魅力中國 2021年35期2021-11-28

  • 小學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實踐與探索
    點課題,小學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作為其中的重要課題,有助于通過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幫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為提高中華民族的平均道德水準做出積極貢獻。少年兒童時期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黃金時期,但該年齡階段的兒童性格也較為叛逆,智力發育和體能發育不平衡,只有教育工作者正確地引導和培養,才能促使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收獲更大的教育成果。一、落實《規范》指導,開展引導教育《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規定了學生行為要求教育的基本元素,有助于教師根據學

    魅力中國 2021年24期2021-11-26

  • 淺談初中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是一種不良的行為習慣,需要教師和家長通過長時間的教育和引導,幫助學生改正。一、培養初中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意義習慣與性格一樣,有好壞之分。初中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主要有尊老愛幼、尊敬師長、對人有禮貌、講文明等[2]。在課堂上,學生應保持安靜,不交頭接耳,這是對教師的基本尊重;在校園內,學生應杜絕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的不良習慣,不罵人、不打架,等等。英國著名哲學家普德曼說:“播種一個行為,你就會收獲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就會收獲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就會收獲一

    名師在線 2021年30期2021-11-22

  • 幼兒園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期,也是幼兒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幼兒階段的教育對幼兒今后的成長與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應重視幼兒階段的教育,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興趣特點,充分利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并采取各種手段和方法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應告知幼兒基本的行為規范,并在常規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幼兒遵守日常行為規范,以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要告訴幼兒正確的站姿、坐姿,教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謙讓他人,讓幼兒在學習或游戲結束后將書本和玩具及時放回原位,教導幼兒對待他

    幸福家庭 2021年22期2021-03-03

  • 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有效途徑
    難的,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夠決定人形成良好的性格,而良好的性格足以改變人的命運。由此可見,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夠使孩子受益一生。幼兒時期是培養孩子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孩子年齡較小,對事物的判斷能力比較弱,一些不良因素容易導致幼兒形成不好的行為習慣,幼兒教師及家長應當在孩子幼兒時期及時干預,通過積極有效的教學策略,耐心地向幼兒講道理,帶領幼兒反復訓練,采取游戲、激勵等教育形式,促使幼兒改正不良習慣,繼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一、導致幼兒形成不良行為習慣

    甘肅教育 2020年9期2020-11-24

  • 淺析“全面二孩”背景下農村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策略
    ”,一個人的行為習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以后的發展,證實了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非常重要。農村地區存在著“多子多福、給孩子做個伴”、降低失獨的風險”等因素,再則農村撫育二孩的經濟成本相對較低,因此農村夫妻成為了“全面二孩”政策的主力軍。以前“4+2+1”的家庭接結構使6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對幼兒的行為習慣過分寵溺,使得很多幼兒養成了不良的行為習慣。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家庭幼兒數量的增加,照顧幼兒的負擔加重,如何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就成為了家長、

    學校教育研究 2020年21期2020-11-17

  •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策略
    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其自身發展與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巴金曾說:“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眴⒚蓪W生心智,培養其良好行為習慣一直以來都是小學教育的重要任務。因此,提出開展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合理方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谀壳梆B成教育在家庭、學校層面的開展情況,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總結了一些開展養成教育的經驗。一、學校與家庭形成合力,發揮榜樣作用小學生年紀小,心智尚未成熟,缺乏良好行為習慣意識,但同時也有模仿性強的特點,而教師對其認識社會、分辨善惡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0年5期2020-04-30

  •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策略探究
    志興【摘要】行為習慣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學習等環境中固化的行為表現。小學階段是整個學生時期形成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小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具有促進其積極主動學習、參與各種課外活動等作用,同時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是我國實行素質教育的重點部分。通過探索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實質內容,指出現階段我國小學生行為習慣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提出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策略,目的在于推動我國小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和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為國家培養綜合素質人才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3期2020-04-01

  • 凝心聚力實施勵志教育,促進農村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
    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還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素質。因此,教師要多善于運用激勵的言語,使用具有激勵意義的手段,促進農村小學生更好地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一、農村小學生行為習慣現狀隨著城鄉化教育的實施,農村和城市的教育水平在逐步縮減距離,但與城市的教育水平、資源水平相比,農村教育依然比較匱乏,農村小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還是比較差強人意的。由于教育資源和教育理念的落后,在我們農村學校,對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意識比較淡薄,學校沒有制定符合本校實際情況和學生認

    科學咨詢 2020年34期2020-01-08

  • 淺議農村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視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尤其在農村地區,家長的文化素質、思想觀念都有待提升,部分家庭不重視學生的教育,還有部分家庭過于溺愛孩子,在農村的大環境下學生不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造成部分學生不懂禮貌、不尊重長輩、學習習慣較差等情況。所以,農村教師在教學中更要重視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一、提升認知水平,制定習慣養成守則農村教師在小學教育教學中,不僅重視教學質量,更要重視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工作,將良好行為習慣的認知與實踐行動有效結合,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尤

    魅力中國 2019年45期2019-12-18

  • 抓好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的方向,在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方面雖逐漸予以重視,但受限于發展時間較短,在教育方法的應用上仍稍顯欠缺[1]。無論在家庭層面、學校層面還是社會層面,在對小學生行為習慣重要性認知不足的前提下,都極易忽略這類素質結構對于學生個人成長乃至身心健康的關鍵影響,需要從針對性的角度進行優化重塑。對此,文章從家庭、學校、社會三個不同層面出發,逐一分析了不同板塊下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實時現狀,并提出潛在的主要問題,再以相應策略作為改進方案,總結如下。一、小學生行為習慣

    報刊精萃 2019年5期2019-11-13

  • 中職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研究
    存在一些不良行為習慣,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可以有效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本文從目的性原則和潛移默化原則兩個方面著手,對中職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基本原則展開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中職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開展策略提出具體建議,希望能為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在中職學生教育教學過程中,由于對于學生行為習慣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以及受到外界不良風氣的影響,學生難免會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大多體現在學生生活習慣差以及學習習慣差等方

    知識文庫 2019年4期2019-10-20

  • 關于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探討
    吳澤昌良好的行為習慣體現著一個人的整體素質。中學時代是人生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因為它不僅是中學生許多行為習慣養成的階段,也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逐漸形成的階段,更是將來可持續發展、終身學習的打基礎階段。因此,抓好初中學生的養成教育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一、讓學生明白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俗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币磺卸际菑纳倌陜和_始,不同的童年造就出杰出的青年與犯罪的青年,而這不同的基本點之一就是行為習慣的不同。我們分別通過班會課和思

    教育周報·教研版 2019年21期2019-09-10

  • 賢文化視角下農村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研究
    村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中的作用1.賢文化的概念所謂“賢文化”,是以“熱愛生活、自強不息、行善積德、男女平等、尊老愛幼”為價值取向,以“仁”“能”“明”“學”為核心價值的傳統文化符號。在賢文化的內涵中,強調了每一個人都要努力成為賢孝、賢德、賢善、賢惠、賢義、賢禮的人,這一文化內涵也指引著人們素質發展的方向。2.賢文化在農村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中的作用結合賢文化的概念,不難看出賢文化視角下人們應該具備哪些優良的品質,同時在自身的德行方面應該注意什么,而這也

    求知導刊 2018年26期2018-11-01

  • 荷葉塘學校學生行為習慣調查報告
    意識,所以其行為習慣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和長遠發展。因此,筆者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荷葉塘學校學生的行為習慣開展了實際的調查,希望能夠全面了解當前學生行為習慣的現狀,并探索針對性策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一、調查過程(一)調查目的通過調查,更全面的了解當前荷葉塘學校學生行為習慣的現狀,以及學校培養學生行為習慣的現狀。在此基礎上,探索有效的策略,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二)調查概況1.調查對象:本次調查的對象

    東方教育 2018年21期2018-08-22

  •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策略研究
    要】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非一蹴而就的,應緊緊依托幼兒園開展的教育活動,依托教師本身的言傳身教,依托家庭教育的力量等,以使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娟P鍵詞】幼兒 良好行為習慣 培養 策略孔子說過:“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毙袨闀B成一種習慣,習慣會形成一種性格。良好的行為習慣會讓幼兒在學習上,在生活上做事有條有理,做事充滿生機與活力。良好的行為習慣能讓人受用一輩子,習慣足以伴隨人的一生一世,會影響到一個人的生活方式與成長變化。幼兒教育工作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 2018年5期2018-07-08

  • 淺談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也被凸顯出來,從小打好基礎,是學生素質能力成長的關鍵。一、“十九大”報告中“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的指導精神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工作報告中,圍繞“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進行了全方位的工作部署,強調教育事業是民族復興和強國戰略的重要基礎,并提出“深化教育改革”“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對于小學生素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應在認真學習“十九大”精神的基礎上,深入落實素質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提高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重視,加快教育教

    學校教育研究 2018年14期2018-05-14

  • 淺談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呢?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幼兒健康發展的關鍵,其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長期觀察與積累,在不斷糾正中逐漸養成。 要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項很艱巨的任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問題,通過對幼兒不良行為習慣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從而得出一些培養幼兒行為習慣的方法和措施。一、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首先我認為家園共育是非常重要的,幼兒在小班之前都是和自己的親人在一起,所有的行為習慣也都是模仿大人來行動,家里的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來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8年19期2018-02-25

  • 踐行品德教育,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
    律、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方面還較為懵懂。因此,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顯得尤為重要。品德教育作為踐行育人職責、規范學生行為方式的直接方式,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奠定小學生發展基礎的有效途徑。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切實擔負育人責任,真正踐行品德教育,促進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一、以道德知識為準則,規范小學生的行為習慣小學生由于年齡特點所限,在自我控制、情感調節等方面能力較弱,他們的行為習慣也往往較為松散。這就需要教師在品德教育

    新課程 2018年3期2018-02-25

  • 在德育中踐行小學生行為習慣培養的探索
    是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小學階段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的基礎和保證。對于班主任來說,在學生的德育工作中踐行行為習慣教育、培養小學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于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和終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往往自制力較差,缺乏對行為規范的認同,在遵守學校紀律和個人行為方式等方面尚沒有形成一定的約束觀念。因此,班主任尤其應該重視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在生活細節中加強指導,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一、踐行行為習慣教育的主要內容

    新課程 2018年3期2018-02-25

  • 小學體育教學中行為習慣的培養
    井小學)所謂行為習慣是指個體在特定情境下采取某種動作的傾向和習慣,是人們在長期生活過程中養成的一種行為方式。一般來說,行為習慣包括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衛生習慣、文明習慣四個方面。教育家葉圣陶曾說:教育就是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于人的終身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而習慣是人生的主宰。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夠受益終身,為構建成功人生奠定基礎。一、小學體育教學與行為習慣培養的關系教育就是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的初始階段,是良好行為習慣

    新課程 2018年2期2018-02-24

  • 試論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足以見得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而新課改的今天,我們的教育實踐工作也更加強調素質教育和學生的綜合品行,因此,在此教育大背景下,就如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一問題做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也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對于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正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他們的行為行為習慣還沒有定型,又比較喜歡模仿,就像是一張白紙,可以勾勒出很多美好的藍圖,所以,我們一線教師需要抓緊時機,努力研究并落實更多好的策略,推動學生更快更好的養成更好的行為習慣。

    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 2018年10期2018-02-23

  •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策略研究
    性格。良好的行為習慣會讓幼兒在學習上,在生活上做事有條有理,做事充滿生機與活力。良好的行為習慣能讓人受用一輩子,習慣足以伴隨人的一生一世,會影響到一個人的生活方式與成長變化。幼兒教育工作者有義務有責任去著力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以為幼兒的全面、持續、和諧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一、通過一日生活環節去著力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與《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同時倡導幼兒園應注重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倡導教師通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

    作文成功之路·小學版 2018年5期2018-01-28

  • 幼兒文明禮貌行為習慣的培養
    失了文明禮貌行為習慣的培養。但是,如果一個人沒有應該具備的文明禮貌,那么這個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失敗的。所以,筆者就幼兒文明禮貌行為習慣培養的重要性和促進其發展的措施進行研究。一、培養幼兒文明禮貌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文明禮貌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被我中華民族的子子孫孫代代相傳,所以培養幼兒文明禮貌良好的行為習慣是繼承和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措施。而且,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質,如果一個人從小就缺失了這方面的教育和培養,那么等他長大

    山西青年 2018年6期2018-01-26

  • 初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
    加強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要求學生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顒蛹ぐl興趣,規范行為,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從而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和個人才。關鍵詞:學生習慣養成教育所謂習慣:是指在一定情況下自動地去進行某種動作的需要或特殊的傾向。良好的習慣,對人的成長進步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初中生,隨著心理、生理的變化,處于叛逆期年齡階段,加強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既是使健康人格的形成,又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因此,德育工作更應該注重初中學生良

    西部論叢 2017年4期2017-11-14

  • 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
    是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一旦形成就會變成人生道路上前進的巨大力量,使其終身受益。小學階段是養成兒童形成各種學習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不僅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有著特殊的意義,而且對他們的將來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比學習新知識更為重要。那么什么是行為習慣呢?行為習慣是一個人行為方式的自動化,是不需要思考和意志努力的行為方式。換句話說,就是一個人如果形成了某種行為習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7年6期2017-07-13

  • 現代職教體系背景下的職校學生職業行為習慣的養成
    職校學生職業行為習慣養成過程中存在著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方法傳統、教學內容單一、缺乏實踐教學、學生意識缺乏、忽視自身作用等問題。進而提出職校學生職業行為習慣的養成策略,從轉變教學觀念、注重引導教學、豐富教學內容、組織實踐學習、樹立職業意識等方面展開論述,旨在促進職校學生職業行為習慣養成,促進學生發展。[關 鍵 詞] 職教體系;職校學生;職業行為習慣[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0-0280-01一

    現代職業教育·職業培訓 2017年10期2017-07-09

  • 中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策略
    而一個人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在某種程度上說是比獲取知識更重要的存在。葉圣陶說教育就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而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教育工作者要探索的重要內容。一、毛智君認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就要正確認識,辨別正誤;建立制度,進行榜樣教育;個體轉化,因材施教任何一種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建立在正確認識的基礎之上,只有在正確的認識之后才能內化到自身的情感和思想工作上。教師要采用直觀、形象的方法向學生闡述某種行為習慣的利弊,讓學生感性認識到某種行為習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7年11期2017-03-09

  • 語言活動中如何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張海芳幼兒階段是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期。對于成長中的幼兒來說,語言是表達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在語言活動中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其受益終生。語言活動 行為習慣 培養幼兒階段是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期。對于成長中的幼兒來說,語言是表達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在語言活動中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其受益終生?!队變簣@工作規程》指出:“幼兒園的品德教育應當以情感教育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以及各項活動之中。

    文學教育 2017年13期2017-02-12

  • 淺談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怎樣養成
    談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怎樣養成盛海波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項需要時間的工程,而教師的作用不可忽視,這需要科學的規劃,安排與設計,針對不同的學生類型進行不同的側重點加以引導教育,還要與多方因素配合,這樣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小學生 行為習慣 教育 引導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所謂教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習慣的“啟蒙”期,此時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就顯得更加意義非凡。那么,怎樣引導小學生在上學之初就養成一定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呢?一、教師應遵循的原則在

    長江叢刊 2016年35期2016-11-26

  • 淺談如何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
    何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張風艷(呼圖壁縣第一幼兒園 新疆呼圖壁 831200)近年來,幼兒教育被納入到素質教育范圍內,幼兒教育的地位越發顯著。對于幼兒教育而言,最主要的是讓幼兒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樹立正確的認知習慣。因而以如何養成幼兒行為習慣作為切入點展開分析探討,對于幼兒自身發展、幼兒教育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從當前幼兒行為習慣所呈現出的特點入手,分析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所面臨的問題,最終采取措施,從相應的方面入手,養成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幼兒教育 行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6年20期2016-03-04

  • 淺議小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小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張娟娟(山西吉縣西澤幼兒園)幼兒時期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越早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對幼兒產生的積極作用越大,而且幼兒教育階段是人生經歷的第一個學習階段,對未來的發展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所以小班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逐漸成為幼兒教育關注的重點。就小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相關問題進行簡單的探討。小班幼兒;行為習慣;培養從目前我國家庭結構的構成情況來看,大部分家庭是獨生子女,長輩對于孩子的溺愛十分嚴重,忽略了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

    新課程 2016年10期2016-03-03

  • 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
    制學校)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宋寶玲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十三敖包寄宿制學校)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于一個人來說可謂是十分重要的,一個人的習慣會影響他的一生。而幼兒時期剛好是一個人養成習慣最關鍵的時期,因為幼兒時期是人生的初始階段,很多的啟蒙知識都是在這一階段習得的。在這一階段孩子接受著新事物,好奇地想要知道世界的奧妙之處。所以,孩子在這一階段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有助于他們形成良好的習慣。家長們一定要注重在這一階段對孩子們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行

    新課程 2016年5期2016-03-02

  • 淺析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淺析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韓加賀(黑龍江省七臺河市茄子河區茄子河小學附屬園 黑龍江七臺河 154600)學齡前兒童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讓學前兒童懂得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前教育的重點工作,培養學前兒童的良好行為習慣,為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讓他們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他們就會離成功更進一步。良好 行為習慣 引導 培養 探究一、在園中、課堂上對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國家之所以這么重視學前教育發展,是因為這一時期的教育對兒童發展起著重大的決定性作用,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6年15期2016-03-01

  • 小學階段的行為習慣養成之拙見
    人很多重要的行為習慣都是在小學階段養成的,教師要重視小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采取各種方式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小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一、體現“強化—內化—外化”的行為習慣養成過程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更是一個由他律到自律的過程。在小學階段的行為習慣養成過程中,要體現“強化—內化—外化”的過程,也就是先要通過規章制度來對小學生的行為進行規范,比如要求小學生見到師長要打招呼、遵守班規、承擔相應的值日勞動等。如果小學生能夠達到相應

    新課程 2015年13期2015-08-15

  • 初探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
    陳益紅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是幼兒品德教育的重點,是培養良好品德的最佳時期。良好的行為習慣教育使人終身受益。影響幼兒行為習慣的因素是很多的,有來自家庭的、幼兒園的、社會的,它們通過不同的方式影響著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因此,要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就要從幼兒抓起,需要我們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斷引導、培養、強化。一、從日常生活中進行行為習慣培養幼兒正處于好模仿、直覺行動和具體形象思維的階段,把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寓于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具體貫穿于一日活動的各個環

    課堂內外·教師版 2015年1期2015-03-16

  •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研究與實踐 ——以濰坊市某小學為例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研究與實踐 ——以濰坊市某小學為例李曉泉(聊城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52000;山東省諸城市昌城鎮中心學校262216)在新課程改革不斷發展的今天,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顯得越來越重要。其中家教互動策略、習慣口訣法、良好的評價鼓勵手段都利于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本文主要以濰坊市某小學為例,對于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進行分析研究。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對于學生以后在學習中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觀念是很重要的。曾經有

    學周刊 2015年34期2015-01-2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