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初中歷史探究性學習

2018-02-02 04:49于慧
祖國 2018年1期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初中歷史策略

于慧

摘要:在初中傳統歷史教學中,由于教師講解過多,導致大部分學生都處于被動學習狀態,缺乏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只懂得死記硬背,不具備自主探究能力。因此,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改變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使學生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具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更高效的學習初中歷史知識。

關鍵詞:初中歷史 探究性學習 策略

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通常是教師進行講解,學生對歷史知識采取記憶性的學習與背誦,歷史學科的學習當成一個強調記憶的學科,考試內容也是注重于對知識點的記憶,學生沒有進行思維的空間,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只會死記硬背。所以,教師要利用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的去進行探索和發現,讓學生學會收集信息并有效的分析與研究信息,最終理解歷史知識,進而達到提升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目的。

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并要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初中歷史的過程中更為的主動。另外,教師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并不意味著教師沒有用武之地,而是要在教學中起到輔助引導的作用,指引學生更好的去探究歷史知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時的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在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興趣的同時,讓學生進行問題探究,通過解決這些問題,來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程度,促使學生更好的去了解歷史。例如,在教學《秦王掃六合》這節課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以下的問題:秦始皇為什么能統一六國?他具備了怎樣的條件?學生可以通過對課本教材進行閱讀與探究,然后再結合其他的歷史資料,從而可以總結出秦王統一六國的條件,對這段歷史有更深入的了解。且由于這是學生在自己進行探究、分析的基礎上得到的答案,學生對此的記憶就會相對的深刻,學生對所學的歷史知識就會有自己的深入理解和見解。除此以外,教師還要培養學生對歷史的濃厚興趣,從而促使學生去自主的學習歷史,只有如此,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得到提升,為學生今后進行探究性學習打下監視的基礎。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

在進行初中歷史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的優勢,將歷史知識以圖片、影視等形式向學生展示出來,從而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歷史知識產生興趣,從而能更投入的進行初中歷史知識的探究。另外,教師將歷史知識用這種形式呈現,可以給學生的學習營造出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可以讓學生把歷史教材當作一個作品,讓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對此進行分析與探索。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朝代為背景來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以一個朝代為背景,去講解這個朝代所發生的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從而可以讓學生以時間為主線,將這些知識結合在一起,便于學生的理解與記憶。例如,在教學《大一統的漢朝》這節課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播放相關的紀錄片或影視作品,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這段歷史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后,教師可以將漢朝的主要歷史事件按照時間用多媒體展示出來。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去自己閱讀教材,詳細了解這些歷史事件,再探究這些事件對漢朝的整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在上述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產生了解、探究漢朝歷史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對漢朝的主要事件有著更為深入的了解,并可以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找出這些事件與漢朝發展之間的關系,從而使學生懂得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并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

在進行初中歷史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參差不齊,部分學生無法進行獨立自主的探究學習,且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的問題,靠一人之力無法使問題得到解決,因此,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使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進而使學生更好的進行探究學習,更好的去掌握歷史知識。例如,在教學《經濟重心的轉移》這一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探究為什么經濟的重心會向南移?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會按照教師的分組,閱讀教材中的相關內容,并分工合作,收集相關的歷史資料,然后小組成員可以將自己收集的資料匯集在一起,所有的成員一起分析討論。這樣,當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成員之間通過討論、分析、探究可以解決絕大多數的問題,提高探究學習的效率。此外,一些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也可以在同組成員的敦促之下,進行資料的收集與后續的分析討論,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幫助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真正的參與到自主探究學習中來。只有如此,才能使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更高,從而使自主探究學習發揮出它真正的教學意義,而不會使它淪為一種形式上的東西。另外,通過合作式的自主探究學習,可以讓學生之間通過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提升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更好的去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歷史知識,并能擴散學生的思維能力,達到初中歷史探究性學習的目的。

四、結語

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采取讓學生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歷史教學的主體,教師起到輔助引導的作用,讓學生對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探索與分析,從而更好的去理解教材中的知識點。此外,通過探究性的學習,學生不再是強記歷史知識點,而是能真正的掌握這些知識點,這樣學生的記憶才會更加的深刻與久遠,而不會出現考過就忘的現象。且探究性學習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的各項技能都得到全面的提升,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于濤.關于初中歷史探究性學習的實踐與反思[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1).

[2]徐遠林.淺談初中歷史探究性學習的實踐[J].赤子(中旬),2014,(03).

(作者單位:山東省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鳳林學校)endprint

猜你喜歡
探究性學習初中歷史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探究性閱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探究策略的培養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思考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