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初中音樂教學中的節奏訓練分析

2018-02-02 12:24鄭裕妍
祖國 2018年1期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節奏訓練問題

鄭裕妍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教育手段與方法日趨多樣,初中音樂課程不僅可以培養學生音樂興趣,還可以陶冶情操,培養藝術情懷。但是,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不足,對培養學生對音樂旋律的感知非常不利,影響到整體的教學效果。為此,本文主要對初中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的作用、節奏訓練中存在的不足、優化節奏訓練對策等進行分析,以體現加強初中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的重要性。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 節奏訓練 問題 對策

音樂課程教學中,節奏訓練主要目的是增強學生對音樂技能的理解,提升樂感,是音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良好的節奏訓練不僅可以培訓學生各方面音樂能力,還能使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增強,提升趣味性。當前,各項教研報告顯示,我國初中音樂教學節奏訓練普遍存在內容單一、方法陳舊、師生互動少等問題,學生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不佳。下面對相關內容具體分析。

一、初中音樂課程中節奏訓練的作用

音符是構成音樂的基本單位,不同音符變幻產生不同風格的節奏,由此,音符是產生節奏的基礎。節奏決定了音樂的高低起伏,同時也是產生情感的一個過程,為此,音樂能否有著深入人心的情感,節奏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要素,但是要牢固將節奏把握好,卻不是非常容易的。我國音樂教學大多采取傳統灌輸式教育,缺乏靈活性,對音樂技能的掌握較為側重,對培養音樂節奏感,增強音樂興趣不夠重視,難以將音樂教學的效果增強。增強節奏訓練,還有利于提高師生間、學生間的互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樂感及節奏感,提升對音樂的感悟。

二、初中音樂節奏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一項針對初中生音樂教學中對節奏訓練的興趣調查上,約有60%的學生表示對節奏訓練缺乏興趣,30%的學生沒有在音樂課堂中接受過節奏訓練,僅有10%的學生接受過節奏訓練,并對其表示濃厚的興趣。由此可見,初中生對節奏訓練普遍缺乏認識,對節奏訓練興趣不足,甚至產生抵觸感與厭惡感。但是音樂畢竟是美好的事物,如果學生對音樂的這一重要組成缺乏興趣,將影響到今后在音樂生涯中的學習與成長。此外,學生在音樂節奏學習上普遍缺乏主動性,被動接受教師的安排,缺少對音樂節奏的理解與認知,也會大大降低對音樂節奏的興趣,影響音樂學習效果。

(二)教師方面的問題

多元化教學已經成為當今教學主導。但是受傳統教學形式與思想的影響,教師在音樂課程教學上難以進行方法上的創新、內容全盤參照教材進行,缺乏新意,內容單一,沒有跟進音樂的步伐,與時俱進。因為節奏訓練是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并且建立在興趣基礎上,但是課堂上教師過于偏重音樂理論、音樂素養、音樂技巧方面的訓練,忽視了節奏感的培養和課堂實踐體驗。此外,很多教師對音樂節奏也缺乏興趣,造成難以針對就節奏訓練制定科學的策略。容易忽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缺乏實體節奏訓練課程,模仿式教學依然存在,導致對物體或樂器所發出的聲感缺少體驗,影響到課堂節奏訓練的正常開展。

三、初中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的改進對策

(一)教師及學生應樹立正確的節奏訓練觀

首先,學校相關部門應定期組織音樂教師開展教學研討,針對節奏訓練的問題提出有效意見與實施方案,不斷改進傳統的音樂教學觀念,多組織音樂教師學習最新的音樂理論與思想,多借鑒國外的先進教學模式,結合本校音樂教學的特點,創新音樂教學形式與內容,正確認識到節奏訓練的重要性。

其次,音樂課堂上,教師需逐步讓學生了解音樂節奏,從音樂理論、技巧等方面滲透節奏訓練,將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對音樂節奏的興趣上。

(二)節奏訓練在音樂教學中應用的具體對策

1.改進教學互動。初中生普遍對新鮮事物有著好奇心,求知欲較高,音樂課程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會唱歌、學習到基本的音樂知識、陶冶學生音樂情操,從繁重的課業壓力中解脫,得到身心放松與愉悅。此外,初中生的接受與認知能力較強,由此,需要在音樂課堂中,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與生活習慣,嘗試讓學生模仿生活中各種聲音與節奏,從中體會到音樂節奏感,增強對節奏的好奇心。由此,我校教師根據學生這一特點,為了更好的緩解其心理負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了課堂互動環節,如:在“博雅班”和“院士班”特色班級音樂教學中,我們開設“CUPS”伴奏練習,也就是我們說的《杯子歌》?!癈UPS”是英國組合LuluandtheLampshades于2009年創作的一首以擊杯聲作為伴奏的歌曲,2013年4月,由安娜·肯德里克演唱的電影原聲版被重新制作并發行,歌曲多以輕唱為主,加之對杯子靈活的敲打為伴奏,音樂場景的創設體現了演唱者愉悅激進的心情。而且參與表演的人員又不限,是一項可以隨時隨地就可即興表演的歌曲,參演人員越多就越能表現出敲擊的節奏感。通過對《杯子歌》節奏的練習,使學生的心理壓力得到釋放,同時,促進了班級學生間的互動與交流,增進了學生們對節奏的感觸,從而更好的接受節奏訓練,提高對節奏的興趣。

2.改節奏、變曲風??梢栽谡n堂上將一些經典歌曲或者流行歌曲改編成不同風格的曲風,讓學生更快速了解不同音樂節奏特征。如果是課本中的,學生比較熟悉的曲目,可以鼓勵學生自行對節奏改編、創作,可以分組完成也可以獨自完成,并且由教師及同學共同評選出優秀作品。還可以由教師推薦參加學校的歌曲比賽,演出自信、演出對節奏的興趣。

同時,將節奏與其他學科融合,全面發展。比如,在《擁軍花鼓》這堂課中,讓學生一邊拍拍子,一邊用嘴來伴奏鼓音,然后將全體同學分為三組,一組按照歌詞與節奏編排舞蹈動作,一組將歌曲節奏用手拍打課桌敲擊出來,最后一組手擊節奏并演唱,三組的配合完成一首歌曲,使整個課堂沉浸于美妙的音樂節奏中。學習《我的中國心》時,用朗誦表演出節奏,聲音大小與節奏呼應,學習《天路》時,教師演示藏族音樂節奏特征,讓學生隨著節奏學習藏族舞蹈,感受天之路的空曠無邊,從而增強對節奏音樂的美感??傊?,通過不同學科的交叉與融合,可以提高對音樂節奏的掌握,就還能提高學習積極性,更快的達到節奏訓練目標。endprint

3.結合生活中自然聲音。藝術源于生活,音樂作為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同時也與生活緊密相連,生活中到處都有音樂的影子,處處均有節奏。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節奏訓練時,可以與實際生活結合,從生活中尋找靈感。比如,在學習《西江月》時,有很多不同聲音,包括“驚鵲”、“清風”、“蟬鳴”“蛙聲”等等,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尋找鳥鳴與蟬鳴,感受稻花田中的蛙鳴,讓學生感受這些聲音的特征,讓學生自發的模仿這些聲音,增強學生對生活中音樂的觀察與感受;在本首宋詞中,還有生活中可以聽見的聲音,那就是雨水滴答聲,同樣有著節奏性。除了通過朗讀宋詞感受各種有節奏的聲音以外,還可以讓學生觀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是聲音,比如籃球拍打聲、按電話號碼聲、炒菜時翻炒聲等。

4.增加學生對樂器演奏環節。樂器是音樂節奏的幫襯,會讓整個音樂活力無限,節奏與樂器相互襯托,兩者缺一不可。由此,要想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節奏的把握,就必須加強樂器演奏的訓練,讓學生選擇有興趣的樂器,加強日常演奏訓練。比如,在《西江月》中,用自己的聲音配上音響,創作一首新的曲目,并與詩中的意境結合,可以用各種樂器演奏,也可以用自創的樂器演奏,提升樂器演奏技巧的同時,還能更好的配合音樂教學,提高學習效果。

四、結語

總之,初中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是音樂教育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節奏訓練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感知,提升樂感,更能增強對音樂這門課程的興趣,增強音樂素養。但是很多教師對節奏訓練不夠重視,缺乏有效方法,基于此,需要學校與教師共同制定有效的音樂節奏訓練方案,將培養學生音樂興趣為目標,不斷創新節奏訓練方法,從課堂教學到生活實踐中,帶領學生尋找并體會節奏的快感與美妙,提升音樂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晁雅楠.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3.

[2]郭元.淺述視唱練耳教學中現代音樂的節奏訓練構想[D].上海師范大學,2015.

[3]嚴一功.初中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的探索及思考[J].吉林教育,2017,(25).

[4]魏旻悅.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知音勵志,2016,(15).

[5]方策.如何培養學生對音樂節奏學習的興趣[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1,(01).

[6]杜莉娟.中學音樂欣賞教學與相關學科的綜合[J].藝海,2008,(01).

(作者單位:廣州白云廣雅實驗學校)endprint

猜你喜歡
初中音樂教學節奏訓練問題
論舞蹈元素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滲透
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