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哈阿航空線的線性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研究

2018-02-08 13:24歐陽杰
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 2018年1期
關鍵詞:哈密烏魯木齊航空

歐陽杰

(中國民航大學機場學院,天津 300300)

1 中蘇航空公司航空站建設概況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國民政府在西北地區開通了依托甘新公路承運蘇聯援華軍用物資的國際陸運通道。同年10月20日,由國民政府、新疆省政府及前蘇聯政府三方在新疆迪化組成中央運輸委員會,其中中運會新疆分會負責在星星峽至霍爾果斯公路沿線籌備設置10個公路接待站及5個臨時航空站。1938年前蘇聯空軍志愿隊援華,其飛行路線將驅逐機的油量及航程作為航空站布點的測算依據,分別以阿拉木圖為第1站,而后新疆的5個航空站(伊犁、烏蘇、烏魯木齊、奇臺、哈密)以及甘肅的3個航空站(安西、酒泉、蘭州)依次為第2站至第9站。至1939年2月,完成了上述機場的新建或擴修[1]。

1939年9月9日,國民政府交通部和蘇聯民用航空管理總局簽訂了《中蘇關于組設哈密、阿拉木圖間定期飛航合約》,同年11月18日成立中蘇航空公司,按照雙方協議,蘇方采用飛機、配件、維修器械、燃料以及無線電機、無線電定向臺等航空技術器材折價入股,中方則以提供航空站場地和當地建筑材料,并以為修建機場、航空站建筑及相關建筑物提供人力及其薪水等折價入股,航線建設其他不足部分則由中蘇雙方采用美金支付[2-3]。12月5日,哈密至阿拉木圖的國際航線正式通航,該航線全長1 415 km,航空總站設在烏魯木齊,沿線設有哈密、伊犁和阿拉木圖3個航空站,另外還有七角井子、奇臺、烏蘇、精河等簡易迫降場1簡笙簧著的《西北中蘇航線的經營》書中記載還有“鎮西”“古城”兩地,第217至219頁。。哈阿航線沿線的主要航空站是由中蘇公司建筑科長——蘇聯建筑工程師西拉耶夫負責設計,中方襄理(副總經理)劉唐領(畢業于土木工程專業)協助,所有機場均按照DC-3和里-2型飛機起降的要求建設,由新疆地方政府組織人員進行機場施工[4]。這時期重點改擴建了伊犁、烏魯木齊、哈密三地的航空站(表1),均建有一批蘇聯建筑風格的旅客候機室以及旅客食宿樓(招待所)、飛行指揮室、油庫、車庫和員工宿舍等其他建筑物[5]。至1941年冬,哈阿線沿線的固定航站、備用航站及通信站等各項建筑工程先后完成,全部建設費用為956 609.95美元。

表1 中蘇航空公司哈阿航線沿線的三大航空站建設概況

在為期10年的中蘇航空協定即將到期之際,經國民政府和蘇聯政府反復磋商,于1949年4月25日雙方議定“繼續舊約五年”[7-8]。1950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蘇維埃聯合政府簽訂了《關于創辦中蘇民用航空股份公司協定》,并于7月1日在北京創辦該公司,同日正式開辟北京通往蘇聯的阿拉木圖、伊爾庫斯克和赤塔3條國際航線,其中中蘇民航公司烏魯木齊航線管理處管轄烏魯木齊航空港以及哈密、伊寧、烏蘇、庫車、阿克蘇、喀什6個航站和精河、吐魯番2個導航點,該航線仍沿用原中蘇航空公司已有的航空站建筑設施。

2 中蘇航空公司典型的航空站建筑建設

民國時期哈阿航空線沿線的烏魯木齊、伊犁、哈密三大航空站建筑普遍沿用蘇聯建筑風格,烏魯木齊和哈密機場的蘇式航空站建筑特征尤其明顯,其指揮塔臺已成為機場建筑的標志性建筑符號。建筑平立面呈對稱布局,采用鐵皮屋面的坡屋頂,普遍設有采暖壁炕和老虎窗,室內多設置為三合板的天花板和木質架空地板,建筑外墻面和屋頂普遍采用紅黃藍等鮮艷的顏色。蘇式航空站建設的總體規模大,建設標準較高,但各航空站又各自具有獨特的建筑特征。

2.1 哈密機場的蘇式航空站建筑

哈密機場抗戰期間既是哈阿國際航線的主要中轉站,也是前蘇聯援華飛機的裝配廠所在地,且機場距國際公路通道——甘新公路僅2.5 km,為此哈密機場成為抗戰期間新疆建設規模最大的航空基地。1939年中蘇航空公司對哈密機場進行了遷建,新選機場場址位于哈密城東約15 km的陶家宮鄉新莊子村東北處,機場新建了1幢旅客候機樓(含辦公室)(圖1),兩個各220 m2的水泥混凝土停機坪,還修建了員工宿舍、油機房、車庫、食堂等,增建通信導航設備、發訊臺和機器房。

圖1 1939年新建的哈密機場航空站(來源:作者自攝)

哈密機場航空站位于跑道中間位置,正對著進場道路,樓前設置圓形的磚砌花壇。航空站為兩層式的磚木結構建筑,建筑面積為798.42 m2,建筑平面呈長方形,一層設有候機廳、貴賓候機室、售票室、辦公室、機務工程部等(圖2),二層設有工作人員宿舍、飛行員宿舍、貴賓宿舍、機要室和運行指揮中心等(圖3)。航空站建筑四面設有露天眺望平臺,便于機場的安全警戒防衛。航空站建筑屋蓋結構為三角形木屋架,采用雙坡面的鐵皮屋面覆頂,屋頂中部設有一個八角形木制指揮塔臺,其空側還附設有可目視指揮飛機起降的眺望露臺。室內采用木質地板和三合板吊頂,黃色的外墻、藍色的窗戶及紅色的屋頂使得航空站作為飛機目視助航目標,尤為醒目。新中國成立后該航站樓作為中蘇航空公司的航站樓繼續使用,至今在該樓的正中間仍設置有中國民航的標志,指揮塔臺室內吊頂的中心位置鑲嵌著奪目的五角星,整個航空站具有典型的蘇式建筑風格特征。該航空站1990年停止運營,現整修后改造為“哈密·新疆航空歷史陳列館”,哈密民航站也于2007年列為新疆自治區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2 哈密機場近代航空站一層平面圖(單位:mm)(來源:哈密·新疆航空歷史博物館提供)

圖3 哈密機場近代航空站二層平面圖(單位:mm)(來源:哈密·新疆航空歷史博物館提供)

2.2 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的蘇式航站樓建筑

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始建于1933年,初創時期僅有一塊平整場地和幾間土房??箲饡r期的地窩堡機場既是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空軍第十六總站所在地,也是中蘇航空公司的駐場基地。為了保證生產和安全以及生活的需要,中蘇航空公司除了平整機場場面外,還陸續修建飛行指揮室、旅客候機樓、汽車庫、維修車間(圖4)、倉庫、油庫、定向臺、招待所、宿舍和浴池等140多間各類用房。

圖4 中蘇航空公司的飛機維修車間(來源:《新疆通志·民用航空志》)

1940年修建的烏魯木齊航空站為綜合用房(圖5),其樓前設交通環島,直通大磚鋪裝的進場路,在航空站面向機坪的一側設有花園,中間設有過道與機坪銜接,航空站與機務維修車間并行設置。航空站為三層式的磚木結構建筑,采用磚石地基,建筑造型沿用前蘇聯式建筑風格,建筑面積為566.7 m2,建筑平面左右呈中軸對稱,為布局規整、通道寬敞的內廊式建筑,其中底層中央大廳面向空側和陸側開放,其兩側的配房為單層建筑,左側區域為登機手續辦理處、辦公室等,右側區域為旅客候機室及小賣部;二層是調度指揮室、值機室、報臺及辦公室;航空站中間的三層曾設有指揮飛機起降的塔臺,現已拆除。

圖5 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航站樓一層平面圖(來源:作者自繪)

航空站主樓為兩坡屋頂,兩側配樓采用三坡面的厚鐵皮蓋頂屋面,各有兩個采光通風氣窗。房屋墻壁厚實,四壁鑲嵌有雙層玻璃的大窗。航站樓立面由檐部、墻身和勒角形成三段式構圖形式,色彩上為紅色外墻面、綠色鐵皮屋頂、白色窗戶以及棗紅色的松木地板。主要房間內設有供冬季采暖的火墻以及鐵皮罩護的火爐,頂部設有煙囪,冬暖夏涼。航空站中央前后設出入口,正門為內嵌式的套門構造,兩側配樓也開有旁門(圖6)。航空站陸側和空側的大門上面均鑲嵌有繁體漢字和維吾爾文寫就的“烏魯木齊航空站”,空側的懸挑陽臺兼有目視指揮功能(圖7)。該建筑物至今保存完好,現用作民航急救中心辦公室,并在2005年10月納入“烏魯木齊近現代優秀建筑”保護名單,2015年又納入第六批烏魯木齊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6 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近代航站樓的陸側立面(來源:作者自攝)

圖7 烏魯木齊近代航空站的空側立面(來源:《新疆通志·民用航空志》)

2.3 伊犁機場的國民政府空軍教導總隊駐地建筑

伊犁機場位于伊犁東北郊的艾林巴克(又稱“北大營”),于1935年始建,1936年6月10日竣工,場面長950 m,寬750 m,為卵石沙混合碾壓道面??谷諔馉幦姹l后,伊犁機場成為蘇聯援華飛機的中轉站,也是中央航空分校教導總隊的駐地。該機場具有優越的航空訓練條件,適合飛行訓練的氣候,水電通信設備齊全;毗鄰蘇聯國境,方便蘇方物質技術和人員的援助;遠離抗戰前線,無日軍轟炸之隱患。為此,國民政府和新疆省政府于1939年初達成協議,由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在伊犁機場設立中央航空分校教導總隊,聘請蘇聯教官幫助中國空軍訓練飛行人員。伊犁機場為此添建一些房屋和設備,其中一幢建筑面積為667 m2的蘇式磚木結構單層房屋至今保存完好,該建筑是供蘇聯飛行教官指揮訓練、辦公及住宿之用,后來改為招待所和單身宿舍。該建筑平面為內走廊布局,走廊寬4.21 m,長29.5 m,兩側分別設有5間房屋,每間房屋橫向長6.3 m、縱向寬5.2 m[9]。連拱廊式的主出入口開設在山墻位置,門前有一對石獅和兩棵粗大的榆樹對稱地蹲守(圖8)。

圖8 伊犁機場國民政府空軍教導總隊(來源:央廣網記者張雷攝)

1939年,為了開通哈阿航線,中蘇航空公司對伊犁機場的跑道、滑行道及停機坪進行了擴修,跑道擴展為長1 200 m、寬50 m,跑道方位為58°~238°,修建兩條65 m寬的滑行道和一塊水泥混凝土的客機坪;修建兩幢建筑面積分別為138 m2的蘇式鐵皮屋面候機室和16 m2的單層四坡頂的方形調度室,均是以土坯墻為主構筑的土木結構。此外還建有員工宿舍、辦公室、車庫等機場生產生活設施。該機場于同年12月擴建完工[10]??箲鸷笃诘囊晾鐧C場已擁有較完善設備設施,據1953年9月有關部門統計,伊犁機場有辦公室、飛機庫、兵營宿舍、車庫、器材庫房、油庫、工廠等各類建筑物44幢、371間,共計11 159 m2。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中蘇民航飛行員培訓教導總隊舊址”(實為“中央航空分校教導總隊”)2010年被列入首批《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2011年該建筑經修繕后改為“新疆機場陳列館”對外開放。

3 新疆近代航空站建筑的保護與利用

3.1 新疆近代航空站的價值體系構成

新疆哈阿航線沿線至今保留著我國最為完整的近代航空類線性文化遺產,目前沿線的3個主要近代機場都在用,并擁有保留基本完好的蘇聯建筑風格的航空站或相關建筑。這3大航空站都曾是具有多種功能的航空基地:烏魯木齊航空站為中蘇航空公司總站所在地及頭屯飛機裝配廠的客貨中轉地;哈密機場為航空中轉站及飛機裝配廠以及前蘇軍紅八團駐軍基地;伊犁機場除了中蘇航空公司中轉站之外,也是國民政府空軍教導隊駐地。這些航空站及其相關建筑群在中國近代航空發展史中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社會文化價值、科學技術價值以及藝術和行業價值[11]。

(1)歷史價值。新疆近代航空站是見證近代新疆軍航和民航發展史的歷史實物,作為蘇聯空軍志愿隊援華通道、哈阿國際空中航線的物化載體,充分反映了抗戰時期我國近代西北地區國際軍事交通、國際民航交通發展歷程和戰略價值,體現出中蘇兩國共同構筑國際航空運輸通道的國際友誼,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2)社會文化價值。新疆近代機場遺產既有地域性、國際化的個體價值,又具有多角度、多方面的群組價值。目前哈阿沿線的三大近代航空站建筑均納入了新疆區級或市級文物保護名單,其中哈密、伊寧兩地機場設立了新疆民航或機場陳列館,而烏魯木齊也設立有新疆航空隊紀念館,這些場館彰顯了新疆近代航空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社會意義,可結合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的文化旅游開發航空旅游線路,具有顯著的社會文化價值。

(3)科學技術價值。根據中蘇航空合約的附約規定:“由合約雙方供給公司之一切飛機航行設備材料、機場房屋建筑及其他項目,均須最新式最新制”,顯然,新疆近代航空站建筑群體現了蘇聯先進的航空建筑技術及相關的航空技術設備。而烏魯木齊頭屯飛機裝配廠和哈密飛機裝配廠的工業建筑群也反映了近代航空工業建筑的最新工藝流程及設計理念,具有行業特色鮮明的科學技術價值。

(4)藝術和行業價值。新疆3大近代航空站具有明顯的前蘇式航空建筑特征,體現了當時蘇聯航空建筑的設計理念、建筑標準及建筑風格等,是當時蘇式航空站的典型建筑形制,也反映了前蘇聯建筑風格對新疆地區及近代建筑的影響,對研究近代航空建筑形制的發展演進等領域具有較高建筑藝術價值和行業價值。

3.2 新疆近代航空站建筑遺存保護與利用的對策

(1)積極聯合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認為“線性文化遺產”是世界遺產的一種形式,指在擁有特殊文化資源集合的線形或帶狀區域內的物質和非物質的文化遺產族群[12]。顯然,運河、道路、鐵路以及航空線等都是其重要表現形式。建議有關部門對哈密-阿拉木圖航空線沿線的近現代航空線性文化遺產資源進行實地摸底調查,掌握現有典型航空線線性遺產的分布概況,并對其進行價值體系的認定,在已分別列為省區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基礎上,建議沿線各文物保護單位共同將哈阿線沿線的航空建筑群以“近現代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類別申報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遠期結合甘新公路,可聯合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爭取將西北國際運輸通道按照文化線路遺產申報納入《世界遺產名錄》。

(2)理順近代航空類建筑的保護管理體制。目前除了航空站以外,新疆境內的航空類建筑遺存尚有哈密大營房、迪化鐵工廠等相關近代航空建筑遺存以及奇臺、伊寧等其他機場遺址, 相關的博物場館有烏魯木齊的空軍新疆航空隊紀念館、伊犁·新疆民航機場陳列館以及哈密·新疆航空歷史陳列館等。這些航空類建筑遺存歸屬于不同單位機構管理,有的建筑遺存因各種因素制約而未納入近現代建筑保護名單,而即使已納入保護名單的航空站在保護等級、保護與利用方式、管理體制等諸多方面尚存在顯著差異,需要從航空業的角度予以統籌規劃,并對其周邊整體環境進行整治和修復,理順相關航空類近代建筑的保護管理體制,推動新疆航空類近代建筑群得以統籌規劃和保護管理。

(3)編制近代航空類線性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的專項規劃。近代西北國際運輸通道疊合了甘新公路和哈阿航空線,幅員廣闊,涵蓋新疆和甘肅兩地,需要按照文化線路遺產的要求進行保護與利用的總體規劃,對近代機場建筑、機場場址、機場周邊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等所形成的航空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機場建設發展和航空活動所衍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系統的開發保護。新疆近代機場建筑的保護層級不僅局限于航空業內部門或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應提升到國家層面、甚至國際層面;保護范疇也不應僅局限于單一的地點或項目,而是以航空線為紐帶,向航空類線性文化遺產保護轉型,顯示跨區域的機場群所存在的群組價值。為此需要探求新疆近現代航空線性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模式,并聯合航空線沿線城市及相關行業部門共同編制其專項保護和利用規劃。

4 結束語

哈阿航空線是抗戰時期蘇聯援華空軍志愿隊和中蘇航空公司承擔西北地區國際航空運輸任務的重要空中通道,其沿線的航空建筑遺存是航空類線性文化遺產傳承的物化載體,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社會價值、藝術價值、科學技術價值以及航空行業價值。在我國積極倡導“一帶一路”建設的背景下,對哈阿航空線沿線的近代航空建筑群這一線性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具有顯著的現實意義和象征意義。

[1]哈密地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哈密地區志[M].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1997.

[2]莊鴻鑄.新中國初期中蘇三大合營公司始末[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2):51-56.

[3]張華軍.民國時期的哈阿航空公司[J].西域研究,2007(3):35-39.

[4]劉唐領.關于中蘇航空公司的回憶[J].北京:中國民航史料通訊,1990(9):14.

[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新疆通志·民用航空志(1995年版)[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

[6]簡笙簧.西北中蘇航線的經營[M].臺北:“國史館”印行,1984.

[7]楊斌.張治中力促中蘇續訂航空合約[N].中國檔案報,2015- 03- 06(002).

[8]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1949年中蘇訂立航空續約的一組文件[J].民國檔案,1995(1):1- 42.

[9]吳孝成.影像伊犁紀事,伊犁文化旅游叢書[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

[10]吳婷,李慧,趙云.新疆近現代代表性建筑保護對策初探,中國近代建筑保護與利用(八)[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11]歐陽杰.我國近代航空類線性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研究[C]//朱文一,劉伯英.中國工業建筑遺產調查、研究與保護(六).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

[12]單霽翔.大型線性文化遺產保護初論:突破與壓力[J].南方文物,2006(3):2-5.

猜你喜歡
哈密烏魯木齊航空
“閃電航空”來啦
“閃電航空”來啦
京新高速全線通車哈密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
關于對哈密維吾爾族刺繡的研究
達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一戰航空百年回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