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省日語專業學生學習和就業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2018-02-08 14:53黎綺婷黃伊琳廖春紅吳芷晴唐莉莉
珠江教育論壇 2018年2期
關鍵詞:日語人才專業

黎綺婷,黃伊琳,廖春紅,吳芷晴,唐莉莉

(肇慶學院 外國語學院,廣東 肇慶 526061)

在我國,日語是繼英語之后就業比例第2高的外語。作為我國經濟前沿,廣東與日本經貿合作指數名列全國第3,僅次于上海、江蘇[1],對日語專業人才的需求相當大。然而,廣東省高校日語專業學生在學習和就業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制約著社會對該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影響著高校日語專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對這一問題的深入研究,不僅有利于促進廣東省日語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也有利于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一、日語人才的市場需求分析

根據『広東省日系企業ダイレクトリー』數據統計,目前廣東有2 100多家日企。截止到2016年10月,在廣東當地日系商工會等地留有登記信息的企業達到約1 640家。其中,占比較大的產業類型依次為制造業(含汽車制造業)、零售業、物流運輸業和服務業(含教育、培訓業)。這些企業是消化日語人才的絕對主力。為了使人才培養和人才需求相匹配,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哪些崗位需要日語人才?

由于企業招聘信息是反映日企用人需求的重要參考,我們通過查閱求職網站和與部分日企人事部直接聯系的方式,統計了100家日企招聘信息,篩選出86份有效信息。統計結果顯示,對日語有需求的招聘崗位大致集中在行政人事管理崗、技術崗、財務法務崗、服務銷售崗和翻譯崗。從“日語能力要求”這一維度上看,不同崗位反映出不同的日語能力要求。大部分行政人事管理崗和翻譯崗明確表示要求應聘者有日語1級或2級的國際日本語能力測試證書,而技術崗則多要求日語熟練即可,對證書沒有硬性要求或者規定。企業更重視對日語的實際應用能力,要求應聘者日語聽說能力優秀的占65%,書寫翻譯能力優秀的占52%。在“工作經驗”這一維度上,57.9%的企業要求有1到2年的工作經驗,但其中也不乏表示“優秀應屆生亦可”的企業??梢?,企業對人才的即戰力有較大期待,希望降低人才培訓的成本。

參考廣東省教育廳網站站內的高等學校信息統計可知,廣東省各批次高校共141所,截止2017年,共61所高校開設了日語專業。近年來,“日語+復合型”這一新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倍受各高校青睞,其中又以“日語+商務”型為最。在開設日語專業的61所高校中,絕大多數高校以“日語+商務”為特色。盡管各高校重視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但是從開設的課程來看,課程設置出現了嚴重的同質化現象,因此人才培養目標難以實現。

總之,當前廣東高校日語專業課程設置與人才市場的真正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因而日語專業人才培養難以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二、日語專業學生學習和就業上存在的問題

(一)日語專業學生學習上存在的問題

首先,特色課程的設置存在問題。吳明宇、周媛在《廣東高校日語專業教學模式發展現狀分析》一文中總結了廣東省各類高校日語專業5種具有代表性的商務日語教學模式,認為他們的培養目標雷同,同質化現象嚴重[2]。從我們調查統計情況看,近90%的高校以商務日語為特色課程,其中主打傳統外貿的課程占壓倒性優勢,而開設電子商務、科技日語、法務日語等其他特色課程的院校僅零星數所。從市場需求來看,大規模地設置商務日語課程,只能覆蓋到市場需求的一個方面。而新的商業模式不斷出現,傳統的商務日語不能完全跟得上這種變化的形勢,從而出現人才培養與人才需求不匹配的現象。

其次,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重讀寫、輕聽說的現象。注重讀寫、缺少聽說訓練的“聾啞式”日語教學方式依然存在,這與絕大部分高校以精讀為主導的課程安排不無關系。以本校日語專業為例,精讀課學分(含基礎日語、高級日語)約占必修學分的37%。精讀課占課時量多,學分比例大,必然使學生進入一種“精讀課最重要”的誤區,從而把精力集中在語法學習和單詞積累上,而忽視了對聽、說、譯能力的培養。然而,聽、說、譯能力正是企業用人的重要標準,因此這種重讀寫、輕聽說的教學模式和課程設置不符合人才市場對人才能力的期待。

再次,日語學生知識面單一。不少日語專業學生只學習本專業知識,而缺乏主動了解其他專業知識的興趣與意識。在校階段積極通過學校師生、招聘會、求職網站等途徑了解其他行業信息、并進行輔修或攻讀雙專業的日語專業學生所占比例不大。實際上,大部分工作只是將語言本身作為一種輔助工具,與其他掌握專業技能并懂日語的人才相比,只懂語言技能的日語專業學生在就業中處于相當被動的地位。

此外,學生缺乏實踐經驗,學習積極性有待提高。大部分高校舉辦過多種與日語相關的學生活動和賽事,但不少學生對參加這類社團活動、賽事并不熱心。以通過日語能力考試為學習目標,過度使用應試教育,學習模式的現象屢見不鮮。由于國際日本語能力考試并沒有對學生的口語能力和書寫能力進行考察,本身存在著一定的短板,學生若不能克服惰性多參與實踐的話,長期下來個人的表達能力、表現能力和綜合素質就無法得到全面的提高,就不具備企業對日語專業人才的素質要求。

(二)日語專業學生在就業上存在的問題

首先,人才市場競爭激烈。根據日本國際交流基金調查顯示,截止2015年,我國日語學習者多達953 283人。除日語專業學生外,自學日語的人數也十分龐大,日語專業學生既面臨著與其他科班出身學生之間的競爭,也面對著來自把日語當作加分項的其他專業人才的挑戰。另一方面,隨著中國人工成本的上漲,不少日企逐漸轉移到東南亞國家,這也使得日語用人需求有所萎縮。日語專業學生所面臨的就業競爭不僅較大,并且還有逐步增大的趨勢。

其次,崗位選擇少,學生難以勝任含金量較高的職位。日語專業畢業生普遍缺乏相關行業知識,且沒有掌握除日語知識外的專業性、技術性的知識,從而可以選擇的崗位不多。據日語人才市場反映,對日語有迫切需求的崗位大體可分為技術型、服務貿易營銷型、行政管理型和翻譯型4個類型[3]。而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除高級翻譯外,日語應屆畢業生學生多從事諸如人事后勤、總務、銷售助理等準入門檻相對較低的工作,能參與技術型工作的學生少之又少。

再次,學生缺乏工作經驗,需要培訓成本。應屆生進入一個新的行業,往往缺乏相關的行業知識和工作經驗,工作上手難度大。缺乏工作經驗、需要投入培訓成本是企業用人時的減分項。據《2016年度亞洲、大洋洲日資企業實況調查——中國篇》報告顯示,影響廣東省日資企業經營問題的前3位分別為員工工資上漲、成本削減接近極限以及員工素質不高。用人成本的增加,成為了很多企業難以承受的負擔,缺乏行業知識和工作經驗的新手顯然不是高性價比的選擇。

第四,日語專業學生的辦公和業務能力不高。通過對100個企業的招聘信息進行分析統計,有68%的企業明確要求應聘者具有操作Office等辦公軟件的計算機基礎技能。而根據本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80%的日語畢業生表示曾遇到辦公困難,在使用Excel軟件上問題尤其突出。這體現了學生在校階段缺乏對辦公能力的訓練。

第五,缺乏企業要求的綜合素質。陳要勤、陳華勝在《珠三角日語人才市場需求調研與專業人才培養策略》一文中指出,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是最受企業看重的幾個畢業生應具備的能力[4]。企業往往需要多個部門之間共同合作,而部門內部又要求同事間相互配合。高度的溝通和合作能力是促進企業運轉必不可少的要素。同時,在知識爆炸、日新月異的今天,只有堅持學習才能緊跟時代。學生如果缺乏這些基本的職業素質,就難以稱得上為優秀的職業人才。

三、增強日語專業學生就業能力的對策

針對上述廣東省日語專業學生在學習和就業上存在的問題,從提高學生學習實效,增強學生就業能力出發,在借鑒專家理論的基礎上,從學校和學生2個維度,我們提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對策。

(一)創造語言環境,提高學生的日語聽說能力

雖然38.3%的日資企業要求應聘者必須要有國際日本語能力測試證書或與之相當水平的能力證書,但也有6成多的企業僅要求日語熟練,對證書不做限制??梢?,語言作為一種溝通工具,企業最看重的還是——“聽明白,講出來”。因此,高校在設置日語專業課程時,應摒棄舊有的“重讀寫,輕聽說”的應試教育模式,引導學生在“聽說讀寫譯”5方面的均衡發展。在鼓勵學生取得證書認證的同時,學校一定要為學生創設聽說訓練環境,例如,通過增加日語口語學分、創辦日語角、舉辦日語演講比賽等方式,以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當然學生也要利用第二課堂主動訓練,切實提高自己的日語聽說能力。

(二)對接人才市場,培養適合行業需要的日語專業人才

如今人才市場對日語人才的需求大多偏向于應用型人才。因此,多數本科、高職院校都以此為培養目標,其中主打“商務日語”的院校最多,各個院校的培養結果也趨于同質,浪費了一定的教育資源。如今傳統商務已不能完全滿足當前的商業發展模式,而且社會對日語人才的需求也不僅限于商務方面。因此高校必須對焦行業需求,適度調整專業課程設置,培育專業特色,確立“日語+X”的專業方向。例如,根據廣東省實際的用人需求,學??梢蚤_設如“科技日語”“財會日語”等傳統商務以外的特色課程,實現差異化人才培養,覆蓋多方面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根據日語人才就業環境的差異,職業崗位對從業者的語言及行業能力要求的不同,各類高校應分類確定自己的人才培養目標,高職院校主要培養一線技術性日語人才,而本科院校則可側重于培養管理型或高級翻譯型等日語人才,這樣既避免了人才培養同質化現象,也滿足了社會各行業對日語人才的需求。同時,學生也應該主動去了解符合自身興趣、且有較強社會需求的行業與崗位,通過網課自學、雙專業、輔修等多種形式提前學習,加深對行業的理解。

此外,據調查顯示,有將近18.2%的日資企業明確要求從業者具備一定的商務禮儀素養,約68%的企業要求從業者熟練掌握Office辦公軟件,因此,各高校在設置課程時都應加強這2項通用技能的教育,以便學生具有這種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

(三)加強實踐鍛煉,積累工作經驗

學??煞e極開展校企合作項目。根據招聘信息分析,廣東省內73.3%的公司都要求應聘者具備一定的工作經驗,而這也正是許多應屆畢業生的痛點所在。因此,校方應在明確自身定位與發展方向的前提下,將社會實踐這一理念貫穿整個教育階段。如今已有部分高校在開展校企合作項目,但由于缺少相關的制度引導,企業提供的崗位較少,實際機會也不多,因此鍛煉效果也并不明朗。這就需要政校企強強聯合,創新合作機制,共同推動項目的發展,將日語人才輸送到對口的崗位上,達到共贏的目的。同時,學生也可在寒暑假期間,利用便捷的網絡,尋找符合個人定位的實習機會,主動積累求職、實習經驗。

(四)提高綜合素質

調查發現,企業除了對專業能力和行業經驗有要求以外,也對從業者或者應聘者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明確要求。其中,有近半數的企業要求求職者要具備團隊合作精神、溝通交流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因此,校方在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時,切不可忽視素質教育。在進行能力培養教育時,創新教學模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發掘。同時,教師要引導、組織、鼓勵學生參加日語社團活動(如日語角、校企聯合活動等)以及技能類專業比賽(如演講比賽、配音大賽等),多方面、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的個人素質。

四、結語

當前,日語專業學生面臨著學習與就業的雙重壓力,學生既需面對過去日語專業學生常遇到的學習與就業的問題,又面臨著時代發展帶來的新挑戰,傳統教育模式所培養出來的學生已難以適應人才市場的要求。為此,校方應積極求變,堅持市場導向,引進多種模式的“復合型日語”教學方式,根據自身定位制定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減少各高校間的教育重疊領域,充分利用國家的教育資源,滿足市場多方面的需求。同時,要摒棄“啞巴日語”的教育模式,平衡“聽說讀寫譯”各方面的課程設置。此外,也要加強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一個實習的平臺,也為企業提供專業對口的人才,達到雙贏。最后,校方在對學生進行專業能力培養的同時,切不可忽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訓練。

與此同時,日語學習者不斷增加,日語人才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因此,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應以行業需求為導向,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身邊資源,提前了解、儲備行業知識,充實自己,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和素質,以增強就業的競爭力。

[1]日本貿易振興機構.2016年度亞洲、大洋洲日資企業實況調查——中國篇[R].東京:海外調查部中國北亞課,2017.

[2]吳明宇,周媛.廣東高校日語專業教學模式發展現狀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

[3]王靚.基于需求分析的商務日語專業建設研究[J].考試周刊,2018.

[4]陳要勤,陳華勝.珠三角日語人才市場需求調研與專業人才培養策略[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11.

猜你喜歡
日語人才專業
人才云
從推量助動詞看日語表達的曖昧性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明朝日語學習研究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