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教師如何實施有效的課堂管理

2018-02-14 02:30楊初楠
關鍵詞:課堂管理教學研究師生關系

楊初楠

摘 要:課堂管理是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調控人際關系,和諧教學環境,引導學生學習的一系列教學行為方式。良好的課堂管理是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先決條件,其對于教學的實施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對于一名英語教師來說,如何把人文性、生活性貫穿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得學生有興趣、有動力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是一個需要深入探索的問題。對教師的自我教育、注重英語課堂管理的人文性及生活性以及課堂管理的多種模式是實施有效的課堂管理的重點。

關鍵詞:英語教學;課堂管理;教學研究;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8)11-0150-03

課堂活動一般分為課堂教學、課堂評價和課堂管理3個主要的活動模式,而外國學者瑪格麗特等人在前些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在影響學習的28種變量中,課堂管理是作用最大的直接變量之一”。如果我們對課堂教學稍作研究即可發現,課堂管理在教學實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每個人都擔任過學生的角色,反觀以前的學習生活,一個井然有序的、氣氛和諧民主的、互敬互助的課堂環境既能使我們充分發揮個人潛能,又能培養我們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的能力。而一個絕對以老師為中心、純粹灌輸性質的,或者是混亂不堪的課堂環境會使我們喪失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影響學習效果。那么如何實施有效的課堂管理便成為了一個重要課題。

一、教師的自我教育

課堂是教師、學生及環境之間形成的堅強而有力的互動情境,是一個有多種結構的功能體。教師是師生關系互動的決定性因素,教師的自我教育能力及專業素養是課堂管理的關鍵因素。一位合格的教師應該既要具有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也要具有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同時對待學生要耐心公正。教師應該善于自我反思,自我糾正,在確保熟練掌握學科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還要掌握一些必需的教育學及心理學知識,這不單單可以在課堂上判斷出學生的一些情緒變化并對此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也可以幫助正處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青春期階段的學生們處理一些會影響學習效果的問題,并以此促進師生關系。另外,恰當的體態語言在課堂管理中也同樣起到不容小覷的作用,周彬博士在《課堂密碼》中說:“于永正老師在學生讀書時,他便在學生中間走動,或了解情況,或解答疑難,或提醒要點。學生快要讀完了,或者是教師認為該停下來的時候,他便快步走向講臺,站在講臺中間,目光掃視全班學生。這‘走、站、掃3個連續的動作,便是向學生發出的‘停止讀書的信號。這3種信息,至少有一種會被大多數學生接收到。即使有個別學生沒注意,旁邊的同學也會提醒他。這樣,于老師當然不必一遍一遍地說‘請停下來了?!倍鳛橐粋€英語教師,發音及語調必須要做到精準而優美,如果以錯誤的發音教授知識會給學生造成誤解,以單一的語調講課會使學生覺得無聊而引發困意。除此之外,教師提供的精良的多媒體課件、工整美觀的板書也會讓學生覺得賞心悅目從而激發課堂學習興趣。講課時,教師要注意把目光調離教案,與學生的目光進行接觸,這會使互動性、參與性加強,并讓學生感覺到被尊重。

二、課堂管理的人文性和生活性

傳統意義上的課堂管理都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負責接收知識,服從管理,大多數時間學生在課堂上與教師交流的機會僅限于回答問題而很少是向教師提出問題,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機會更是寥寥可數。隨著英語新課標的推行,我們現在越來越明白這種刻板的模式是無法適應現階段教學要求的,如果英語教師忽視了語言類學科的交流性和能產創造性,只是一味的強調安靜規矩的課堂秩序并將大量的單詞、語法等知識進行乏味的灌輸,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只能是應試型的“書呆子”,這種模式下,他們會漸漸失去自主探究的能力,所掌握的語言技能也只停留在有限的書寫上,而無法開口講出流利的英語,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啞巴英語”。為了避免這種“教學悲劇”的發生,我們就該去關注課堂管理過程中人文性及生活性。

人文性是一個中西文化都使用的概念。不論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潮,還是后來形成的人本主義哲學思想,都是主張思想自由和個性解放,都把目光投注在“人”上,把人作為一切社會活動的出發點,把人放在第一位[1]。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就是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上,如果課堂是一場音樂會,那么學生就應該是“主旋律”,而老師則是“伴唱者”。格拉瑟在《優異的學校:無強制的學生管理》一書中提到:“要使從事某種工作的人(包括學生)盡力工作,所謂管理就是務必使他們深信,要他們干的工作能夠滿足自己的需要?!盵2]這也就是說老師應該適當的滿足學生的需要,創設良好的課堂環境和寬松、有創造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得到思維的發散,寬松的氛圍中學到知識,身心得到發展。老師應該去尊重、激勵、關愛他們,并給予他們一定的獨立空間,使得他們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識,使他們在學習中獲得快樂和滿足。教師還應該適時地運用一些幽默感活躍課堂氣氛,筆者有這樣一個親身經歷,初中時我們有一位大家都喜歡的英語老師,他不但具有很高的專業素養,更重要的是他會通過對單詞或句式的擴展引導學生與學生拉近距離,比如在講解spring這個單詞的時候,他講到:“這個單詞有很多的意思,誰能告訴大家你所知道的含義?”“春天”“對”“還有呢”“泉水”“還有嗎?沒有的話我說個例句給你們聽,看看你們能否猜出它的另外一個含義,My bed have springs,誰來大膽的猜測一下?”“老師你怎么知道我昨晚尿床了?(他理解為我的床上有泉水)”于是老師和大家一起開心笑了起來,然后說“spring的另外一個含義是彈簧,那位同學你太可愛了?!边@樣的擴展猜測游戲經常會引發各種各樣的有意思的回答,也正因為老師給學生的都是正面的反饋,學生不怕出錯并享受這一過程,才得以讓這個教學活動順利開展下去。大量研究表明,人在放松的狀態下,創造力指數最高,因而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創造力的培養,積極主動地學習。只有讓學生融入課堂氛圍中,鼓勵學生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或是與同學一起合作解決問題才能真正實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作為一名優秀教師,絕不是靠“下命令”去維持班級秩序,因為管理不等同于控制,它有更深的內涵,需要我們從單一的下達要求轉變為“參與”“激勵”,讓學生在這樣的課堂環境中在掌握教師教授的知識以外還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及創造力。

人文性是人的生活屬性[3]。人文性和生活性是相輔相成的,生活性對于英語課堂的管理顯得更加重要,因為語言來源于生活,人們用語言來促進人與人的交流,因此對英語的課堂管理必須要回歸到生活層面。人們是通過理解與應用理論聯系實際等,加強“書本世界”與學生“生活世界”的溝通[4]。因此,我們的視野不應只局限于教學課本及大綱,更要發展與之相關的“第二課堂”,以寓教于樂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比如英語教師可以開設“美劇賞析”“英文經典電影賞析”“英文金曲賞析”“編排英語戲劇”等課程,或者布置一些和生活相關的室外活動,并以活動的經歷使學生寫作或者參加小組討論并在全班匯報,這樣多姿多彩的教學管理會使學生樂于參與并獲益菲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認為“生活即教育”,教師實施生活性課堂管理不僅可以傳授知識,培養能力,而且還會影響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促使其形成健康人格。

三、課堂管理的多種模式

為了進行有效的課堂管理,除了教師自我教育及注重課堂管理的人文性與生活性以外,我們還應該對近現代的國外的多種管理方式進行研究探索,找出更適合我國現階段教學活動中的課堂管理方式。下面我們將對“行為矯正理論”“和諧溝通理論”以及“團體動力理論”這3種管理模式進行簡要分析。

第一種模式行為矯正理論模式也稱“新斯金納模式”,是建立在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斯金納的理論基礎上的一種師生交往模式,這一模式強調運用正強化鼓勵學生,促進學生的正當行為,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成就感和課堂管理效率,不足之處是操作較煩瑣,所需花費時間較長。第二種模式是戈登(T.Gordon)提出的和諧溝通理論模式,基本觀點是:真正有效的課堂不是通過教師的“管理”產生的,而是由學生個人源于內心的自制、自我管理而誕生的。這一模式注重學生的潛能開發與理性力量,強調真誠、溫暖、支持和無條件接納氛圍的創設以及教師的和藹態度;強調學生自律自制品性的養成;倡導在民主的基礎上,以對話的方式指定課堂規則,關注學生的參與,認為良好的師生關系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這些要求,用在低年級學生身上,難度較大[5]。第三種模式——團體動力理論模式是由雷德(F.Redi)和華頓伯格(W Wattenberg)提出的,基本觀點是:活動動機是個體行為與沖突背后的基本動因,所以課堂控制成功與否,取決于對學生動機的了解;他們認為團體本身就有某種特定的“心理勢力”,使之能對成員產生強烈的影響,這股勢力就是所謂的“團體動力”,這一模式注重診斷性思考,倡導學生的自我約束與控制,但對于大型班級的實施會有相當大的難度。

綜合以上3種模式,我們可以了解,在課堂管理中是沒有固定模式和絕對正確的模式的,這需要教師在教學生涯中注意觀察與總結,以形成準確的判斷能力,針對自己所教授的班級,取多種模式的可取之處,并對不妥之處加以修改,當然,有效的課堂管理絕對離不開以下幾點:教師擁有優秀的專業知識及教學能力,建立良好、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有序的課堂環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自主思考能力及合作學習意識。

參考文獻:

〔1〕趙東明.人文主義與人文科學[J].學術研究,1999,(04):5-11.

〔2〕Glasser,William. The Quality School[M].New York: Harper Paperbacks, 1990.

〔3〕唐榮德.我國學生學習生活的人文性考察[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11):10-13.

〔4〕甘玉如.新課程條件下初中英語生活性教學研究[D].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5.

〔5〕趙丹.中學英語課堂管理模式研究[D].內蒙古: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

(責任編輯 姜黎梅)

猜你喜歡
課堂管理教學研究師生關系
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交替傳譯中聽記平衡教學研究
三喻文化與師生關系
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學研究
淺談技校的師生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